材料作文“审美观”构思演练

2022-05-16 08:38安徽省阜阳市成效高级中学訾文虎薛朝玉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2年4期
关键词:审美观崇高美的

安徽省阜阳市成效高级中学 訾文虎 薛朝玉

文题

“奥运会狠狠修正了我的审美”,成为微博热议话题。网友感叹,奥运健儿们撕掉了很多“贴满了标签的审美观”,让人们知道了真正的健康之美。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守仁年轻时毅然奔赴边疆,倾尽毕生心血让我国拥有了高品质细毛羊。“将军夫妻”张利兴、朱凤蓉舍半生给茫茫大漠,科学路上不懈跋涉,见证并参与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发展。90后女大学生文竹,放弃了去南方一家知名企业工作的机会,回到北纬53度的家乡——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带领乡亲走上致富之路。……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奋斗之美、创造之美、奉献之美。

2500多年前,伟大思想家孔子在欣赏《韶》乐时不禁发出感叹:“尽美矣,又尽善也。”意思是说,真正的美不仅在于能给人感官上的愉悦,更在于能让人领会到仁德的崇高力量。20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提出了相近的命题:美是道德的象征。

美是多元的,具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审美观?请以“我的审美观”为副标题,结合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引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选用网友的留言,奥运赛场上,运动员所展现出的健康风采,在网上受到热捧,刷新了时下不少人的审美观。奥运健儿用健康、自然的青春形象,展现了力量之美、速度之美、青春之美,让人们知道了真正的健康之美。

第二部分列举了工程院院士刘守仁扎根边疆、“将军夫妻”张利兴夫妇投身国防、90后女大学生文竹返乡创业的事例,从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别样的奋斗之美。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第三部分引用孔子及康德关于“美”的言论,东西方两位思想大师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体悟到:美,是一门内外兼修的学问。外在美虽好,但没有内在美做支撑,只能是徒有其表。换言之,崇高的,一定是美的。

三部分材料都指向了“美”,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健康之美”“奋斗之美”“崇高之美”,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现代性,体现了思辨意识。从中可以看出材料紧扣“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自身成长中的审美观问题,进而审视自我,坚定美的多元性。

2021年9月24日——26日,《光明日报》连续三天发表“树立正确的美丑观”系列评论文章:《让健康之美扎根我们的心田》《让奋斗之美照亮我们的生活》《让崇高之美熔铸我们的灵魂》,对我们确定正确的审美观很有指导意义。

写作提示语中,“美是多元的,具体的”表明美是无处不在的,具有多样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审美观”则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意味着写作的主体性与现实性,要求学生具有时代意识、思辨意识。“结合自身发展”则要求学生不能空谈审美观,而是要结合当前形势,将自己对审美观的理解与思考同自身发展结合起来,要切实地面对现实,思考当代青年要树立怎样的审美观,什么样的审美观才能符合时代要求,作文的立意要有比较高的站位,要有“大我”意识,“大局”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作文的指令性要求:以“我的审美观”为副标题。许多考生往往在类似的细节上不注意,或是忘记写正标题,或是忽略副标题在文中的格式,导致作文丢了不该丢的分。

素材链接

(1)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习近平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3)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吴冠中

(4)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朱光潜

(5)“人生有四种境界: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为最高境界。”

——(美学家)张世英

(6)外在的美只能取悦于人的眼睛,而内在的美却能感染人的灵魂。

——[法国]伏尔泰

(7)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古希腊]柏拉图

(8)苏炳添的矫健、吕小军的壮硕、马龙的凌厉、张雨霏的敏捷、全红婵的灵动、巩立姣的强健、赛艇姑娘们的小麦色皮肤……奥运赛场上,运动员所展现出的健康风采,在网上受到热捧。正在举办的全运会上,运动员敢于超越、奋勇争先,所展现出的追求卓越、拼搏进取精神,令人感佩赞赏。

(9)“最美奋斗者”陈景润,也是“改革先锋”。这个消瘦的青年在旁人觉得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中发现了美,也在破解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创造了美。6平方米小屋,昏暗的煤油灯,装满草稿纸的麻袋,见证了他摘取“数学皇冠上明珠”的传奇。现在人们也许都不记得数学家陈景润年轻时俊朗的模样,但他不懈奋斗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发愤图强、勇攀科学高峰。人们从他身上,体味到了一种别样的美。

(10)“最美奋斗者”袁隆平,也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一生都在追着“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一顶草帽、两脚泥土,用几十年的时间,大幅提高杂交水稻亩产,对中国、对世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这是他去世后,人们对他的评价。一辈子躬耕田野,只为苍生谋稻粮。袁隆平的一生,美得不可方物。

时评摘要

培育健康之美,需要健康良好的社会审美土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为之努力。

父母是最早为孩子系扣子的人。健康的审美观就是孩子人生重要的一粒扣子,关系他们以什么样的姿态和面貌走好人生之路。广大家长应以良好的家风家教,影响和塑造青少年的健康审美观。

学校是青少年美育的主课堂,要站在“塑造什么样的未来人”的高度,重视和抓好美育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美丑观,帮助他们弄懂什么是美、如何欣赏美、怎样追求美,使崇尚健康之美、自然之美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文娱行业是社会审美的参照系、风向标,广大从业人员要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坚持正确的美丑观念,推崇高尚、健康的审美追求,自觉摒弃不良审美趣味,以德艺双馨为青少年树立标杆。

一切媒介平台,一切文艺载体,都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做健康审美理念的传播者、健康审美形象的塑造者、全社会健康审美风气的践行者。

如此,我们相信,在通往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征程上奔跑着的,都是健康、阳光、昂扬的身影。

(《让健康之美扎根我们的心田——“树立正确的美丑观”系列评论之一》)

幸福该怎样拥有?人生该怎样度过?我们该追求什么样的美?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深入思考的话题。

“到西部去!我愿驾驭青春驰骋在生命的原野上,任他风雨雷电”“无奋斗不青春”“被需要的青春最宝贵,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一封封洋溢奋斗豪情的读者来信,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价值追求。

“家国情怀,为人民服务,任何时代都需要”“用心里的火,点亮梦想的灯”“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岂止是年轻人,社会各界、不同年龄的人,都在校正着自己的人生定位。

见贤思齐!我们期待,所有的朋友都像他们那样,在通往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征程上,用青春的底色,用奋斗的彩笔,为祖国绘就最新最美的画卷,也为自己描绘出五彩斑斓的美丽人生!

(《让奋斗之美照亮我们的生活——“树立正确的美丑观”系列评论之二》)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国家和民族就会有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以满腔热情关注青年、鼓舞青年,深切期许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广大青年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养成,殷殷嘱托:“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嘱托,饱含深情,富有深意。牢记嘱托、不负期望,自觉用真善美雕琢自己,让崇高之美熔铸我们的灵魂,是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让崇高之美熔铸我们的灵魂——“树立正确的美丑观”系列评论之三》)

佳作展示

吾心所向,奋斗之美——我的审美观

安徽省阜阳市成效高级中学 李凯涛

奥运健儿的健康之美,有志青年的奉献之美,哲人智者的崇高之美。美,赏心悦目,感染灵魂。于我而言,更崇尚奋斗之美:胼手胝足,创造价值;殚精竭虑,精神皈依。

张耒曾教育儿子:“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奋斗者是这个样子:坚定价值追求,坚守职业操守,坚持实干苦干,坚韧攻坚克难!奋斗者的美,无论职业高低,朴素纯粹,是生命的自在涌流,是价值的自我实现。这种抱朴守拙的美——价值创造、业绩开创,奋斗之美,怎能不美?信念高地,精神乐土,奋斗之美,如何不美?奋斗之美,吾心所向!

奋斗之美,让我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美好生活是靠苦干实干实现的。”因为浇灌了奋斗的汗水,顾诵芬院士于科研空白中为祖国研发了自己的“雄鹰”;因为倾注了奋斗的伟力,当代愚公毛相林完成了“移山”的神话;因为点燃了奋斗的激情,将军夫妻甘愿舍半生给茫茫大漠。“汗水浇开幸福花”,他们的奋斗之美,是多少艰辛付出的积淀,是多少艰难困苦的蕴育?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将奋斗的伟力注入青春的征程,坚信一勤天下无难事,坚信幸福总在奋斗后。心向奋斗之美,创造幸福生活。

奋斗之美,给我能够坚实依靠的精神皈依。揆诸当下,一些青年热衷“躺平”,昏昏度日,徒劳无为,却以“向下突破天花板”为乐为美;一些青年坚持啃老,甘为巨婴,不去自立,却以拖累压榨父母为荣为美;还有一些青年迷恋奢华,追求光鲜,专注利己,不去奋斗,却以投机取巧为趣为美,这些审美乱象的背后是价值观念残缺、精神坐标丢失。我应该坚持自己的审美观念,不宥于表面上的光鲜美丽、体肤感官上的享受愉悦、形式上的矫揉造作,而是将奋斗实干付诸行动。心向奋斗之美,守住精神高地。

欣赏奋斗之美,作为时代新人的我更要将个人前进的步伐融进祖国昂首前进的脚步中。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苦干。“吾心信其可行,则填海造山之事,亦必有成功之日。”崇尚奋斗伟力,脚下有无穷力量。

奋斗之美,吾心所向;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追求美的路上,我将踏香而行。

点评

观点旗帜鲜明:崇尚奋斗之美!

正反对比论证:使论证充满张力,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引证信手拈来:非常恰切。

紧扣“自身发展”行文,“小我”融入“大我”:真实、亲切、有生气、不失大气。

崇高刻心间,星河自长明——我的审美观

安徽省阜阳市成效高级中学 钱涵青

美无处不在——奥运赛场上运动员挥洒的汗水,折射出健康之美;以文竹为代表的新时代奋斗者的奋斗不辍,书写奋斗之美;保家卫国的战士们坚毅的身姿,挺立出崇高之美。在我的审美观中,崇高之美如一颗明珠,千年璀璨。崇高刻心间,星河自长明。

何为崇高之美?君不见,延年路畔,鲜花簇簇,那是陈延年、陈乔年为信仰而献身的崇高之美;君不见,石窟万里,那是樊锦诗为敦煌献身青春的崇高之美。正是由于青年人身上闪耀着崇高之美,中国遭受苦难与压迫的凛冬终将散去,而今由我辈青年将崇高刻于心间,必将山河锦绣,海晏河清,星河长明。

崇高是报国心、爱国情,是为信仰而甘愿付出生命。

报国心与爱国情刻在历代青年心中,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追随前辈脚步,书写我们的篇章。无论是长津湖畔的冰雪雕像,还是上甘岭中的烈火焚身,无论是烈焰火海中的逆行,还是洪水滔天中的坚守,前辈们对祖国的爱超越了生命,焕发出崇高之美而熠熠生辉。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我辈青年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培育能吃苦、肯实干的精神,为未来踏入社会锻造硬核实力;当使自己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即使在紧张的国际关系背景下也能用博大而深沉的爱国心与报国情冲破凛冬,崇高刻心间,星河自长明。

崇高是立吾根、正吾心,是守初心而不被浮华诱惑。

对新时代青年来说,“立”的是为人的堂堂正正,“正”的是心中的道德操守。回望历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领导人坚守初心与道德操守,成为共和国的缔造者;而丧失操守叛党投敌的陈公博、周佛海等人贪恋浮华,终被历史抛弃、人民唾弃。新世纪,有这么一大批人,如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群体、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群体等,他们胸怀“国之大者”,彰显了崇高之美。于我来说,在学习上严于律己,在生活中坚守本心,捍卫正义,不贪恋浮华,不触碰道德底线,方能让根立得更正,心更加坚定,在未来的道路上不被一时利益迷乱双眼,前途星河长明。

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写就。青年当秉持崇高之美,与国共赴时代新征程。躬逢盛世,这是我们的时与势;万里路遥,这是我们的责与任。愿吾辈青年在追求崇高之美的路上努力奋进,践行爱国主义,坚守自身道德,书写盛世华章。崇高之美刻心间,星河自长明。

点评

本文笔力集中,聚焦论证“崇高美”。紧扣文题要求,表达自己对崇高美的理解。在具体阐释时,既有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事实论证,又联系自身发展彰显践行崇高美的理想信念,使文章厚重之中显大气,接地气。

猜你喜欢
审美观崇高美的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浅论美术基础课程在广告学专业构成中的必要性
美术欣赏深度介入促生学生幸福感研究
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