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利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2022-05-17 22:35马欣灵李加佳聂雪霞
文教资料 2022年2期
关键词:陶行知职业教育

马欣灵 李加佳 聂雪霞

摘 要: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其生利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我国职业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对这一思想的脉络进行梳理,并指出其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陶行知 生利主义教育思想 职业教育

一、陶行知的生利主义教育思想

陶行知经过长时期的实践与思考,逐步形成了生利主义教育思想,在他发表的《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一文中,系统论述了职业教育的目的、师资、设备、课程、学生等。

(一)生利主义教育之目的

从清朝末期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路爱国人士纷纷探索救国的方法。陶行知认为要想改变中国现在的局面,必须给人们施以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他认为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存在误区,推其原因,大多是不明白生计这两个字的界限,有的把生计的含义扩大到了生活,有的则缩小至衣食。生活主义太过于宽泛了,人生所需要的一切都属于生活。生活即教育,有关职业教育的就算职业教育,有關休闲生活的就算休闲教育,有关社交生活的就算社交教育,有关自然界的就算自然的教育。职业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因而,把教育整体的目的视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不对的。陶行知认为,衣食的来源大致有四种:职业、遗传、乞讨和盗窃。如果把衣食主义作为职业教育的目的的话,那么为了获得衣食而努力工作与盗窃等可耻行为不就等同了吗?因此,把衣食主义作为职业教育的目的也是不对的。

那职业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陶行知认为,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主义为目的。生利有两种:第一种是生利之物,如农民生产谷物粮食、工人制作器具;第二种是生利之事,如医生给病人治病。前者是以物利群,后者是以事利群,两者虽然不同,但是他们的目的都在于利群。因此,只有将生利主义作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我们才能将努力工作学习的人与不劳而获的人区分开来,让那些不劳而获的人无所遁形,因此,父母们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入学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教育而成为生利之人,生利之人通过生利之事和生利之物来利群,从而为整个国家和社会服务,构建一个富强和谐的幸福国家。

(二)生利主义教育之师资

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生利主义,培养生利之人,那么就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能够培养生利之人的教师。陶行知认为,生利主义教育的教师首先自己要有生利的经验,陶行知说:“盖己立而后能立人,己达而后能达人,天下未有无生利经验之人而能教育人生利者。”教师只有自己学会和掌握了,才能将经验传授给其他人。职业教师要有生利的经验,这是职业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没有经验,只是教学生书本知识,虽然有着职业教师的名头,但一定不是真正的职业教师。此外,职业教师还得具有生利知识,只有经验没有系统的知识的指导,必然导致故步自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数千年来改良者少的原因之一就是虽有经验,但是缺乏知识的指导,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因此,职业教师的第二要事就是生利知识。有了经验和知识,还需要生利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职业教师,应该懂得学生的心理、教材的性质,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经验和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健全职业教师的三条标准,但在实际中,这三点鲜有人能够同时满足,当三者发生冲突时,陶行知认为不可舍弃生利的经验,因为只有生利经验的教师是可以培养出生利之人的,而徒有生利知识和方法的职业教师,不易甚至培养不出生利之人。

对于如何培养出生利主义教师,陶行知总结出了三个途径:一是招收普通的学生,教给他们生利主义的经验、知识和方法;二是招收各行各业富有经验的人,教授他们生利主义的知识和方法;三是让富有生利知识与方法的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一起教学生。这三种途径,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要求采取适合的途径培养出优秀的职业教师。

(三)生利主义教育之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工厂中,好的设备能够使工人们的工作更有效率,对于职业教育也一样,好的设备有利于学生的高质量学习,拥有各个专业的各种先进设备,教师才能教学生如何生利,否则,即使教师和学生都十分优秀,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简而言之,就是有了先进的设备,才能教职业学生。职业学校的生利设备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校的设备,另外一种则是职业界的设备。陶行知认为,无论是哪一种设备,都不可以把这些设备作为生利的东西,而是将其作为培养生利之人的工具和手段。

(四)生利主义教育之课程

陶行知根据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利之人这一原则,提出“职业学校之课程应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课程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习,两者之间联系紧密,学生在做完一件事以后,才能去学做另一件事,直到完成学校规定的所有事情,就可以毕业了。制定课程的人应该充分考虑生利,要让学生在学完一门课程以后,就能生一种利,学完多少课程,就能掌握多少生利的手段。职业课程生利性的特点就要求了课程组织必须是小班教学,教师要有时间和精力去手把手地教导学生。课程的难度设置也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利于学生巩固和掌握。

(五)生利主义教育之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职业教育的学生也不例外。陶行知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是盲目的,学习一段时间后,也许就失去了兴趣而放弃了,有的学生坚持学到毕业,但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和自己所学的相差甚远。他认为,选择专业和课程的标准不在于合不合适,判断最适合和最不适合有两个标准:一个就是才能,另一个是兴味。一个学生如果有学习某种专业和课程的天赋才能和兴趣,那么他就是适合这个专业的,他就会热爱它,并坚持下去,最终取得成就,从而达到生利。针对如何判断是否对一个专业有兴趣,陶行知提出了职业试习科。所谓职业试习科,就是当你觉得对某个专业行业感兴趣,就亲身到这个行业去尝试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这个时候就可以判断出是否真的对这个行业有兴趣,如果有兴趣,那么之后遇到苦难也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反之,则会放弃。但是在试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全身心的去感受,不能三心二意。最后通过职业试习科就会发现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所在,选择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专业。

二、陶行知生利主义教育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自从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发展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而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建设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首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以此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可是,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①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② 课程设置不尽合理;③ 教师队伍薄弱;④ 教学设备投入不足;⑤ 就业质量不高。

陶行知生利主义教育思想虽然是陶行知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反思总结出来的,但是对于解决当今高职教育的问题具有一种独特的指导视角。

(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陶行知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中心目标是培养生利之人。生利之人通过生利之事和生利之物,使自己生利,使群体受利,从而达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服务社会。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只教人理论知识,不教人使用工具、制作工具,这种教育不是真正意义的教育。生利主义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会生利的人、有生利愿望的人。当前的职业教育太过功利化,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大多依赖近几年哪个专业易就业、哪个专业赚钱多等指标,盲目选择专业,而很少有人考虑到自己是否对这个专业感兴趣,自己是否适合这个专业等因素。老师亦是如此,部分职业教师对职业学生还存在一些偏见,认为职业学生就是成绩差,不知道发掘他们的潜力和闪光点,一味地把他们当作劳力工作者。因此,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生利之人,这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要合理设置专业及课程

职业教育是与国家经济联系最为直接、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是对接产业发展的。学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及社会需要,对专业和课程的设置需要进行及时地调整,实现职业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相适应。因此,合理设置专业与课程至关重要。

陶行知生利主义教育指出,专业的设置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但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学校不能及时根据市场的信息合理预测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也就无法实时对接产业需要,调整专业,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大多参照本科院校,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导致许多毕业学生进入人才市场后并无明显的竞争力。牢牢把握市场的方向,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调整专业,是职业教育实现生利目标的重要一环。

课程是以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与进程的总和,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基本就决定了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现今的职业教育课程仍普遍存在着复制本科课程模式这一问题,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兼顾职业和教育的双重属性,更需要着重凸显出职业性。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应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应该强调实践,提高职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以事为中心,学生在学成一事之后再学下一事,纠正现在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混乱、不系统的问题。但同时,课程的设置又应尽可能多地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掌握技能,充分生利。

(三)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好的教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技能的熟练劳动力及各种实用专门人才。因此,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十分严格。陶行知认为好的职业教师类似于现在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就是指一个教师既能够从事理论教学,又有从事某一行业的资格和经验。如今的教师队伍当中却缺乏后者,大多职业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以后,通过考试就从事教师工作,缺乏专业的经验,导致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学生难以学到实践的经验。当代的教师不能仅仅从事理论教学,而且应该加强实践能力。学校在聘请教师时,需要尽可能强调这一方面的能力,综合考虑,择优录取。教师在任职期间也应有足够的培训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外,职业院校在教师晋升考核的制度上应当更加完善,不断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不仅要提升他们的学历水平,更要提升他们的经验,鼓励他们在高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科研,实现自我革新。

三、结语

陶行知的生利主义教育思想主张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利之人,是有生利意识和想法并具有生利能力之人,给现代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些思考和指导。虽然,生利主义教育思想在实施细节上描述尚浅,但其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还具有很独特的视角,值得借鉴。因此,我们应该在把握整体方向的基础下,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现实情况,做出一套更加适合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 蒋玮玮.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现代交际,2020(20):167-169.

[2] 李阳,路海萍.陶行知生利主义职业教育观对当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學报,2019(5):28-31.

[3] 闫立娜.教育当生利 精要在利群——重温陶行知的职业教育思想[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2):98-101.

[4] 沈荣生.陶行知生利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8.

[5] 王健,陈海英.陶行知“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思想对高职师资培育的启示——以沙洲职业工学院为例[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6(3):23-25.

[6] 张东,余冬阳.论陶行知的“生利主义”教育观[J].职业教育研究,2016(4):93-96.

[7] 陶红飞.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4):3-4.

[8] 陶正娟.陶行知“生利主义”思想对高职课程设置的启示[J].黑河学刊,2012(9):104-105.

[9] 郑昌辉,张景书.生利主义职业教育思想及启示[J].林区教学,2011(10):1-3.

猜你喜欢
陶行知职业教育
陶行知研究四十年,桂子山成果丰硕
Tao Xingzhi — One of the Best Educationists 陶行知——最优秀的教育家之一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