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营养状况调查

2022-05-17 12:33董秀芹李俊丽刘艳红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摄入量居家膳食

董秀芹,李俊丽,刘艳红

(1.吉利学院,北京 102202;2.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北京 102601)

正确的膳食营养是人们健康的基础,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逐渐年轻化,为此我国制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指导我国各个年龄段居民获得充足膳食营养,满足健康的需求[1]。

大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和生活压力,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将会对他们的学习以及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2-3]。进入大学后,面对独立的大学生活,大学生需要自己控制饮食和膳食行为[4-6]。大学生居家期间主要是寒假或暑假期间,绝大部分学生不用工作也不用上课,因此许多大学生的膳食行为和在校期间不同[7];不同年级、不同家庭状况大学生表现也有所不同[8-10]。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饮食和消费也受到影响。本文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的营养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评价大学生饮食规律及膳食行为变化的情况,有助于掌握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营养现状,发现膳食问题,为以后学校开展营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膳食营养和身体素质提供一定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文于2021年7—8月在北京吉利学院商学院、人文与设计学院和汽车工程学院3个学院进行,选择从大二到大四年级的大学生,采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方法,最终从2018—2020级选择360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校只有2018—2020级学生)。该调查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回收的方式,共发出问卷360份,其中男生164名(45.56%),女生196名(54.44%),回收率为100%。各年级人数分别为大二178人(49.44%)、大三162人(45.00%),大四20人(5.56%)。其中有效问卷334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2.78%。有效问卷中男生150份(38.32%),女生184份(61.68%)。参与问卷调查的所有学生均为自愿,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方法

1.2.1 问卷调查

(1)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年级、院系及自评家庭经济条件情况(差、较差、中等、较好或好)。

(2)饮食习惯统计根据中国人群食物频率法;摄入食物种类和数量的统计参考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1]和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16)。

1.2.2 质量控制

当学生开班会时,通过班主任将知情同意书和问卷发放到每位同学手里,班会后学生在教室集中填写问卷,填写时间控制在15 min左右,调查人员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在填写完问卷后,现场收取调查问卷。

1.2.3 身体测量

受试者在空腹状态下,穿着短衣短裤,脱鞋袜,站在电子秤印有脚印的位置,站直,两臂自然下垂。在学生自己宿舍要求暑假前后使用同一个电子秤称量体重。

1.3 统计分析

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健康饮食重视程度、不同饮食习惯分组和不同膳食食物摄入量之间的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大学生饮食习惯的调查

2.1.1 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对健康饮食重视程度

由图1可知,不管在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大学生对健康饮食都比较重视。居家期间,比较重视(31.74%)和一般重视(37.13%)比在校期间的比较重视(46.38%)和一般重视(42.50%)都有明显下降,而特别重视几乎不变,不重视的人数比例从在校期间(6.87%)猛增到居家期间(26.35%)。居家期间对健康饮食重视程度比在校期间下降明显,两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5,P<0.01)。

图1 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对健康饮食重视程度

2.1.2 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饮食习惯统计

通过调查大学生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的早餐和夜宵次数以及一日三餐的规律性,可以从侧面了解民办大学生饮食是否规律,结果如表1所示。大学生居家期间,饮食没有规律,食用早餐少于3次达到30.54%,在校期间食用早餐人数每天都吃达到31.14%,每周5次以上达到23.95%。少于3次只有16.17%。食用夜宵人数居家期间少于3次只有42.51%,而与之对应在学校期间人数上升到80.84%,几乎高出一倍。居家期期间,大学生有一半人数(50.30%)三餐不规律,而在校期间这个人数降到大约一半水平(26.35%)。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居家期间,每天吃零食比例升高。每天都吃零食比例高达37.13%,而在校期间下降到19.76%。假期居家期间定外卖每周大于5次有10.18%,在校期间由于食堂有各种各样的食物供给,包括一些特色小吃也在校内能买到,所以没有大学生每周定外卖大于5次,在统计学也有显著差异(P<0.01)。通过调查问卷也发现订外卖与家庭经济条件有密切关系,家庭条件较好以上家庭的学生订外卖占到70%。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年人健康饮食每周摄入食物种类大于25种,每天大于12种。通过调查发现不管居家期间还是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学生的饮食习惯是多年形成的,因此每周摄入25种以上的比例都在1/3左右,在统计学没有差异(P>0.05)。每周摄入食物种类12~25种的比例,接近膳食推荐的标准,表1显示在校期间大学生比例(58.08%)高于假期居家期间(53.89%)。

表1 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饮食习惯统计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膳食结构更趋于合理,在校期间荤素搭配的比例(54.49%)高于假期居家期间的荤素搭配比例(50.90%)。居家期间,以荤为主和以素食为主的膳食结构在比例上都有所上升,但是统计学没有差异(P>0.05)。

2.1.3 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假期居家期间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各类食物摄入量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量。由表2可知,水的摄入量有58.68%学生达到推荐为 1 500~1 700 mL,谷薯类食物摄入量是250~400 g 有50.29%达到要求,蔬菜和水果也有半数达到推荐量300~500 g和200~350 g。但是豆类及坚果有46.71%大学生超过国家推荐量,肉及其制品摄入量34.73%超过国家推荐量。酒类不管是假期居家期间还是在校期间2/3以上的大学生饮酒量都低于国家推荐标准15 g。假期期间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在家饮酒的数量远远超过推荐量。谷薯类、坚果及酒类在假期和在校期间,学生摄入量有统计学明显差异(χ2=10.41、19.49、71.97,P<0.01)。在校期间,接近2/3大学生摄入各种食物量与推荐标准相符合,只有水果摄入量下降。

表2 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各类食物摄入量

2.2 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生活方式的调查

由表3可知,假期居家期间绝大多数大学生(75.45%)锻炼身体时间少于《中国膳食居民指南(2016)》推荐的运动30 min的标准,而在校学习期间,有74.25%大学生运动时间大于30 min,仅有25.75%的学生在校期间锻炼时间少于30 min。

假期居家期间有53.29%比例的大学生睡眠时间大于8 h;而在校期间77.25%学生睡眠时间6~8 h,仅有4.19%的大学生睡眠时间大于8 h,在校期间,18.56%的学生睡觉时间少于6 h。

网络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学生无论在假期和在校期间网上娱乐时间变化不是很大。有40%左右的学生无论在校还是居家在网上娱乐时间都大于3 h,这部分学生主要玩游戏或观看各种短视频。假期20.96%学生网上娱乐时间每天少于1 h,在校期间的数据发现仅有3%的学生在网上娱乐时间少于1 h。

在目前的电子时代,网络购物已经进入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购物方式。表3的数据显示居家期间,大学生网购食品金额大于300元占到51.50%,而在校学习期间网购食品的金额低于100元占比达到54.49%,金额明显下降很多。

表3 假期居家和在校期间生活方式调查

2.3 假期居家和在校学习期间健康状况调查

由图2可知,有45.51%大学生假期居家期间体重比在校期间增重,仅有22.16%大学生体重减轻。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北京吉利学院的大学生假期居家期间和在校期间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如,一日三餐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大部分学生早上不吃早饭,这可能是因为晚上熬夜没有起床,而在学校学习期间,由于绝大部分时间都需要上课,因此在校吃早饭大于5次以上比例增多。当然也有少部分大学生多年来形成不吃早餐习惯,与早晨是否起床无关,所以研究结果也与后面的一日三餐是否规律相互验证,说明居家期间大学生作息没有规律,反而在校期间,饮食生活更有 规律。

假期居家大学生定外卖和食用零食的比例明显升高,坚果类摄入过多,可能与民办院校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有关,研究也发现经济条件较好以上家庭,订外卖比例高[10]。订外卖比例增多,主要是因为居家期间父母出差或者上班,而大学生部分不会做饭,因此订外卖频率特别高。大学生饮食不规律,食用外卖和零食过多,由于外卖油盐超标较多,摄入脂肪和蛋白质较多,容易引起慢性病。酒类在假期有个别同学摄入过高,由于个别家庭从事酒店行业,家庭环境影响,导致酒类摄入过量。

由于现在互联网渗透大学生生活各个方面,网购食品的数量增多,一些不健康网红食品在大学生中流行,这些导致大学生容易偏食;同时网上娱乐时间较多,作息不规律,睡眠时间增多,锻炼身体的时间较少,导致有38.32%的学生体重增加,容易引起肥胖和一些慢性疾病。从长期看,这样的饮食和生活作息习惯不利于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者的结果相似[7]。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居家期间是休息娱乐,因此对于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大幅下降;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自己还年轻,假期短期对饮食不重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研究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假期体重减轻,一部分学生缺乏锻炼,导致身体出现疾病,因此体重减轻;还有部分学生假期外出打工,由于工作比较辛苦,导致体重减轻。

大学生在校期间,饮食更加规律健康,荤素搭配合理,说明民办高校食堂提供饮食符合营养多样化营养要求,能够为大学生提供需要的营养。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在校期间食用食物种类比例提高的主要是大三学生,这些学生通过营养学选修课提高了自己营养知识,平时比较注意饮食健康,尽量摄入多的食物种类。大学生在校期间运动时间较多,可能一部分大学生每周有体育课,每学期有体育测试,学生每天会主动锻炼;在校大学生有运动空间和氛围,男生经常一起打篮球或踢足球,女生打排球,因此运动量比 较大。

在校学习期间,绝大多数学生能够保证睡眠时间在6~8 h,大多数学生基本按时作息。在校期间,睡眠时间少于6 h学生有部分是玩游戏或看电视剧,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在努力准备各种资格证考试。假期居家网上娱乐时间少于1 h的这部分同学在假期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参加各种农田劳动,没有时间上网娱乐。在校期间仅有3%同学娱乐时间少于1 h,可能是因为这部分同学在校时间刻苦学习,尤其有部分同学准备考研,因此没有时间上网娱乐。

大学生普遍进行各种网络购物,网购食品也满足了学生不出家门就能够尝遍各种美食的心愿,尤其是各种新鲜的水果和零食。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假期居家期间,帮助父母网购部分家用食品,例如面食和蔬菜、地方特色食品,而在校期间网络绝大多是各种零食,因此金额在校期间降低比较多。这也反映了在校期间大学生水果摄入不足,可能是由于食用习惯或者价格原因,大学生没有足够金钱购买水果。

结合其他学者对大学生营养状况的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不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对体质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也是导致近几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当然大学生正处于学习新知识时期,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建议学校增加营养专题知识讲座或者一些选修课程;也可以通过校园的网络平台,利用大学生对网络有较强依赖性的特点,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取营养方面的知识,改变生活中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对营养和健康的认知能力,切实保障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猜你喜欢
摄入量居家膳食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中老年人健康膳食如何安排
秋天膳食九字诀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北京地区居民镉摄入量评估
人一天到底该吃多少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孜然种子对奶牛养分摄入量和产奶量的影响
采用阅读模型确定Cobb肉种鸡赖氨酸和苏氨酸最佳摄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