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2022-05-18 17:39丁彩霞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健康心理德育教育中职

丁彩霞

摘要: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想要在众多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除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之外,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明辨是非能力不强,且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思想观,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中职德育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核心素养,向学生灌输德育教育,有助于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健康心理;培养

大多中职生不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学习起来较为吃力,因而大部分中职生抱有混学业的心态,极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另外,处于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在面临人格塑造的关键期,自尊心特别强,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产生偏激心理,于其个人发展极为不利。开展中职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懂得明辨是非,培养其自制力和意志力,使其免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干扰,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促使其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

一、加强对学生道德规范认知能力的培养

德育教师肩负着巨大的责任使命,必须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学情,在德育教育中有意识地渗透符合时代发展精神的德育教育思想理论,以此培养中职生的明辨是非能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德育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如语言朗诵比赛、参观省级革命性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训基地等,向学生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培养学生优秀民族文化精神,有助于其良好价值观的形成。新时期背景下,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使得各个方面均发生了颠覆性改变,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借助德育教育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的新时代精神,力争将学生打造成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雷锋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对当代青年具有积极鼓励作用,在具体实践中,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优秀的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纠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认知,促使其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体验

大多中职生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学习上进心不足,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产生的厌学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有序推进,更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事实上,问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只有敢于探询,方能心明眼亮。基于此,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在课堂上巧设疑问,引导学生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要端正心态,积极探寻解决之策,有助于学生重拾学习的自信,以此提高其学习体验,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2]。另外,德育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辅导作用,较强对学生心理变化的关注,一旦发现学生出现了负面情绪,应及时给予其相应的引导,使其不良情绪有处释放,有助于其建立健康心态。中学生正处于成长敏感期,极度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认可,因此,德育教师应根据中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积极摆脱以往居高临下的姿态,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互动,深入学生群体内部,有助于全面了解每个学生心底最真实的想法,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赶走心底阴霾,促使其向阳发展。比如,引导学生正视与他人的差异,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将其持续发扬;同时引导学生直视自身短板,使其懂得“人无完人”这个道理,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积极纠正自身不良行为习惯,以促进其得以更好的发展。此外,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德育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直面挫折,向自己发出挑战,从而彻底摆脱自卑心理,重拾生活与学习的自信,以此培养学生勇往直前、不惧失败的精神品质。

三、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德育教师作为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因而德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效果。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每个学生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一旦疏导不及时,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加剧[3]。因此,德育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心理疏导能力,能够在学生心理徘徊时刻给予其一定的心理疏导,促使其心理发展重新步入正确轨道。为了更好地优化德育教育效果,学校应定期组织德育教师开展阶段性工作探讨,以便对德育教育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全面总结,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对德育教育方案进行科学改进与调整,致力于将德育教育的育人树人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心理疏导工作对德育教师的耐心、爱心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给予学生正确的心理疏导,德育教师应注重自身耐心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良好心态,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四、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帮助中职生塑造健康心理本身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俗话说“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个人”,足以可见环境对中職生健康心理培养的重要性[4]。基于此,学校应加强重视环境的构建,通过构建良好、健康的校园环境,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健康发展。通过在校园宣传栏张贴一些反面教材,以此引起学生对自身心理素质发展的高度重视。同时还要张贴一些正面教材,对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具有积极促进作用。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内部建立心理咨询室,便于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总之,为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尤为重要。树立道德示范榜样对学生健康心理培养同样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通过在校园内部大力宣传先进道德人物,让学生深刻感知真善美,在道德榜样的激励与引导下,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促使其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在校园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因此,需要德育教师充分结合中职生的成长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健康心理培养策略,对学生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纠正偏激的思想观念及错误的行为习惯,重新树立生活和学习的自信心,促使其向阳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永健. 浅谈新时期背景下中职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的渗透路径[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5):222-223.

[2]马骁. 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教育的思考[J]. 商业文化,2021,(12):114-115.

[3]杨永明. 如何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J]. 学周刊,2020,(29):9-10.

[4]杜建忠,顾卫国. 新时代背景下职业学校德育课微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9):40-41.

猜你喜欢
健康心理德育教育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如何培养“优秀生”的健康心理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