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学课外阅读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提高

2022-05-18 20:20刘国琴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课外阅读思维

刘国琴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们的建议》中指出:“ 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课外阅读,也就没有风和帆。数学是一种语言,是一种高度概括、简洁精要,甚至有时常常是精心设计的语言。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教与学也离不开阅读。因此,在只重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今天,加强数学阅读教育研究,探索数学阅读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从小学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那么,通过数学课外阅读,可以促进小学生哪些素养的提高呢?在我校数学课外阅读课题实验小组近两年的研究中,我觉得主要有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实中,学生的审题不细心以及理解能力弱,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归根结底还是数学阅读能力的欠缺。

数学课外阅读使学生懂得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是我们借以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数学, 让他们体验到我们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存在与乐趣。学习完24时计时法以后,可以让学生去搜集有时间的有关资料,如车票上面的时间、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某医院的值班时间表等等,通过去阅读这些时间信息,真正感受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如阅读《神奇的数王国》,书中是把各个数当作数王国里面的成员,他们都有很有意思的名字,通过成员在数王国里面发生的一个个故事,解决一个一个问题,从而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奥妙,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发展思维品质

数学被誉为“人类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数学的核心,思维活动应贯穿于数学课堂的始终。而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各种能力的基础,有效的阅读,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索、自我发现,从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之余,进行课外阅读, 能让在乐趣中不学生知不觉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低年级,学生阅读《马小跳玩转数学 》,马小跳是一个活灵活现的童话角色,学生很感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去阅读每一个内容,其实每一个内容就是一个趣味数学知识,而数学题是用故事或童话的形式呈现,这样学生就很愿意尝试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没不知不觉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年级,阅读《数学万花筒》,里面有很多中外数学名题和相关的数学故事,学生在和同学一起阅读,探讨,在老师的指导学,理解并学会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步入数学这个神奇的殿堂,在探索中逐步提高思维品质。

三、拓展学习内容

数学在数学家眼里是诗、歌、画,数学里充满了美。可为什么在我们大多数人眼里数学却是枯燥的、抽象的、无味的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肯定就是在数学课中教师实行任务型教学没有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如果在数学课上进行拓展阅读就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补充学习中的知识内容,弥补以上的不足。数学是一部文化发展史,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搜集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的数学文化知识,让他们对知识的起源,发生,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比如在学习《认识钟表》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搜集了解钟表的发展史,通过学生的搜集整理,可以得知,原来古人是用日晷,圭表等来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庞大到精细,从机械到电子的过程。让学生对钟表的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让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数学文化,让数学知识的学习真正有了灵魂。

四、提高表达能力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缜密性,语言的连续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可见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正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通过阅读一些数学的故事和数学童话故事,有趣的数学知识,数学文化发展史,然后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故事会,读书心得分享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通过不断的排练,表演,不断修正,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低年级数学课外阅读成果展示中,采用的是讲故事比赛的形式,每个学期,每个同学把自己阅读的故事,选取一个,在家长的指导,多次演练,然后面向全体同学,上台演讲,近两年的实施,每个同学都得到多次锻炼,他们的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五、丰富实践经验

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说过:“ 作为知识的数学,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人终身受益。”

通过数学课外阅读,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感悟蕴含在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数学的“真谛”。低年级,学生在讲数学故事中,为了让别人能够听明白,就把故事中的数学知识原理,用画画,或者做成教具的方法辅助讲解,制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领悟的过程;中年级,学生将课外阅读的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发展史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记录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家精神加以领悟的过程,对数学童话故事里数学思想得以渗透的過程;高年级,学生对数学课外阅读的知识通过做数学小报,思维导图或者读书笔记的形式进行呈现,描绘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归纳提炼的过程,使之有条理并深刻进行理解。

数学课外阅读,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从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找到数学学习的突破点,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载体,拓展学习内容的一片沃土,提高表达能力的一方舞台,丰富实践经验的一个契机,让学生学习数学更加有灵魂,有力量,做好数学课外阅读,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课外阅读思维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