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尚道德情感,塑造完美人格

2022-05-18 22:36王素娟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道德情境情感

王素娟

道德是人类理性的凝结,情感是“自我”外化的“心灵”语言,道德情感是人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个人内心需求在具体行动中的体现,它关系到人的心智的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承载着德育教化功能,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價值观,这就需要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达到教学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自身有丰富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化被动接纳为主动地拿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一位教师要被学生爱慕和尊敬,他首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对学生的热爱,不仅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琢玉首先爱玉,育人首先爱人。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教师就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就会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更何况,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趋于成熟,自我意识较强,特别需要家长和教师能够关注他们,尊重他们。在教学中,教师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给学生不同的眼神:或暗示,或提醒,或鼓励,或支持,或赞许,或信任……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切忌用鄙视、厌恶、轻蔑的目光对待他们,用期待、信任的目光会使他们看到希望、增添无尽的力量。或者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不要冷眼旁观,而要参与其中,认真倾听,有必要时可以在组内发言;看到学生开小差,可以轻拍其肩;与学生谈话,上身略有前倾……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是真心真意地对待他们,才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2、锤炼语言,讲究说话的艺术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莫始于言”。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饱含深“情”。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诱导作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可以用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笑声中得到启迪。比如,讲到“青少年要增强自律能力”时,抛出一个问题,“自律就是要求自己管住自己,自己约束自己,这不是限制自由了吗?为什么又说他是获得自由的必要条件,这“二者是否矛盾?”要化枯燥为生动,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这样一段文字。一天,风筝摇头摇尾地对线说:老弟,你不要限制我自由活动的空间。然而,就在它将线挣断的一刹那,却一头栽进了无底的深渊”。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学生轻松自如地理解了二者的关系。再者,教学时教师用饱满的热情,抑扬顿挫的语言,或高亢热烈,或深沉凝重,或势如破竹,或柔似细雨……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教师的语调而起伏,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良好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感状态,当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要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用有趣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重新回到所学的内容中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来促进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则是在运用心境生情的机制。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实际,教师可以灵活创设情境,比如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扮演体会情境、语言描绘情境等。如讲到“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这一内容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利用 “海空卫士”王伟的英雄事迹作为一条主线,采用朗诵、图片、音乐等方式教学,鼓励同学们向“海空卫士”王伟学习,这样,整堂课都沉浸在一种高昂的爱国主义情感之中,寓教于乐,同学们都沉浸其中。

4、联系生活,丰富学生情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兴趣的重要来源。”这就告诉我们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在讲“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时,可以展示“地球的重负”、“小鸟的悲哀”、“水井源何越来越深”等漫画,形象地反映出我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在展开讨论时,学生纷纷表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节约粮食就是节约资源,就是保护生态。除了课堂,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互连网、图书馆、电影、电视等途径收集名人事迹,在此过程中了解到在我们在我们的身边,就有着孙家栋,王峰,支月英,李万君等各行各业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并从他们的事迹中明白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社会,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武装自己,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个世界才会充满关怀、充满温情、充满希望。

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希望在教师的潜心教育下,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收获的不仅仅是道德知识,而是健康丰富的道德情感素养,能够为自己今后一生的道德情感品质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道德情境情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感
跟踪导练(五)(2)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台上
道德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