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2022-05-18 01:47图雅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气候双减成员

图雅

摘要:在“双减”政策有效落地推进以后,减负不减质成为学校和老师要遵守的一个重要思想准则,学校和家庭教育观念都有所改变,学校教师也更加注重学生的教学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地理教学模式也相应的有所改变,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逐渐兴起,有效地实施了教学,促进了教育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被激发了学习自主性,培养了团队荣誉感,还提高了学习效率。本文在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优势的基础上,以地理“世界气候”教学为例,提出了有效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双减”;地理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世界气候

前言

学校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要大力推进“双减”工作,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所谓的减轻学习负担并不是要老师降低教学质量,相反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各类科目的课堂改革要求进行重大改革,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表现出更多的活力,同时也体现了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时代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将从合作探究学习对地理课堂的有效性和如何展开地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论述,希望能给广大地理教学工作者带来一些指引。

一、小组安排合理

小组合作的目标是让所有的团队成员都能受益。科学的分工模式、合理的分组安排是有效组织学习的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兴趣等,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改变以往的教学安排方式,把学生的座位排成四个方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打破学生思维的局限,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沟通的良好渠道和机会。

例如,在初中地理“世界气候”的教学中,老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现了气候的地区差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诱发学生的上课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气候差异,我们进行了小组合作教学。首先,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老师进行提问“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呢?”,“世界气候的分布是怎样的?”等等,或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本内容的初步理解进行提问。然后让同学们根据学习小组的形式对组内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小组长、记录员、发言员等,在基于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觀点,由小组记录员将其观点记录好,在讨论结束后,由小组发言人进行课堂分享,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并不一定是固定的,可以根据情况适时的进行调换。在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因为每个人都很好的参与到了其中,他们将会对问题有更多的看法,对世界气候的理解也会更加准确和深入。

二、明确合作目标

尽管传统地理教学中也会运用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老师并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各种学习方法都是以学科应试为目标,这在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目标,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且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例如,一节课两个组的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意见不一致,互相争辩,小组其他成员调解不成,整个小组就不能顺利完成任务,被老师口头批评。对此,学生必须认清集体存在的价值,正确认识集体责任,正确处理与群体成员的关系,以个人的进步推动集体进步,集体也能推动个人的进步。要好好维护团队间的关系,并不只是因为组成了很多学习小组就形成了小团体,这对班级的集体进步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直接影响到班级成员之间的关系。学生要建立团队意识,要使团队成员取得共同的进步,团队成员必须相互配合。

三、精心设计合作探究学习内容

初中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设计集体学习内容时会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内容过于简单,学生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就能轻松完成。二是内容太难,学生们可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都理解不了内容。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合作内容,比如在“世界气候”教学中,学生们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地区分布或许会很难记忆和理解,那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给每个小组准备一张大点的地图或白纸,让小组共同完成地图绘制或给地图上不同的气候类型地区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小组共同完成避免了不太理解的同学一筹莫展,给予了他们共同学习世界气候重点知识的机会,而且能很大程度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地理识图能力和地理素养。

四、丰富合作学习课堂活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引入各种教学活动,并利用这些活动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例如,“世界气候”教学中,讨论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时,教师可引入竞争性的课堂教学活动,让每组讨论,各自探讨出气候对人类生活、居住环境的影响或气象灾害的形成和影响等。一段时间后,每个学习小组将选出一名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情况,提出的观点越多、越正确小组得分越高,老师与学生一起选出优胜组,对于取得优异成绩的小组,教师给予学生物质奖励。教师引入合理的竞争活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室中的学生积极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气候的理解。

五、优化小组合作评价

老师在进行初中地理实际教学时,要对初中生的心理进行充分而深刻地分析,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能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初中地理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获得认可的重要手段,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深入各个合作小组,注意倾听大家的意见,从不同角度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从而掌握学生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

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进行小组地理合作学习非常有必要,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的高效课堂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课堂上的指导,促进学生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促使初中生以后阶段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雷,刘道辰.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0).

[2]李艳丽.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7(7).

[3]艾群敏.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活动课的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

猜你喜欢
气候双减成员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两只挂钟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我家的新成员
课题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