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项目衡水内画的产业发展探究

2022-05-21 11:53王海丽
参花(上) 2022年3期
关键词:内画衡水技法

衡水冀派内画,是我国河北省衡水市的传统工艺美术,同时也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属于我国独有的民间工艺。值得注意的是,衡水冀派内画和鼻烟、鼻烟壶之间具备深厚的历史渊源。从衡水冀派内画的传承与发展角度考虑,需从多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大部分产业均呈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态势。而对于河北民间工艺美术产业来说,因工艺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在其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河北民间工艺美术衡水冀派内画艺术价值颇高,同样面临着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主要围绕河北民间工艺美术衡水冀派内画的产业发展展开分析。

一、衡水冀派内画的概念及发展背景简述

(一)概念

衡水冀派内画,属于鼻烟壶众多门类中的一类——内画鼻烟壶所采用的绘制技艺,在透明容器内壁作画为我国独有的民间工艺,在河北省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分布较广。须注意的是,衡水内画引入了国画的诸多技法,包括皴、擦、染、点、勾、撕等。衡水内画的风格为立意深邃,构图严谨,线描技法丰富,设色协调精润,书画并茂,雅俗共赏,深受艺术家及相关学者的推崇。此外,衡水内画以人物肖像著称,作品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多次被选为外交国礼。

(二)发展背景

冀派内画发源于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辐射桃城区以及周边地区,比如饶阳等。在我国京、鲁、粤、冀四大内画流派中,冀派的规模庞大,且发展速度快,影响力非常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冀派内画的规模逐步发展壮大,如今已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衡水冀派内画的发展和冀派内画大师王习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王习三的艺术天赋很高,且绘画功底扎实,市场眼光敏锐。作为冀派内画创始人,曾拜京派老艺人叶仲三之子叶晓峰、叶菶祺为师,在掌握叶派内画技法之后,在鼻烟壶当中引入了猫题材,通过撕毛法的应用,使国画写意技法画猫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1]此外,王习三还自创了衡水内画的特殊工具金属杆勾毛笔,也就是“习三弯勾笔”,笔杆能够弯直,使笔尖方向任意变化。

发展至今,衡水冀派内画构建了属于自身独特的产业化模式,通过品牌的建立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为衡水冀派内画未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从发展现状来看,在艺术技法、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2]

二、衡水冀派内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要点

衡水冀派内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是衡水冀派内画得以长远发展的一大基础。为了使衡水冀派内画艺术得到有效传承与创新,须从工具创新、技法创新、题材创新、载体创新四方面着手,具体创新要点如下:

(一)工具创新

内画大师取得的艺术成就,总体源于艺术创新、绘画工具的创新和改良。在早期,内画工具的制作流程是加热处理带外皮且削尖的竹签,使得其弯曲制成钩笔,最终制成内画“硬笔”。但研究此笔应用案例可以发现,基于此笔作画的画面,既难以保证画面的流畅性,又难以保证笔画的粗细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画面的质量。后来,鲁派内画大师对竹笔尖部进行改良,通过细丝线绑上普通毛笔头,以此使得竹笔尖部分割成小毛笔尖,使得内画钩线更加丰富多彩。再后来,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对内画工具进行再次创新,创造了金属杆钩毛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金属杆钩毛笔具有任意弯曲、耐用、灵活等优势,使得其作为一项独特的绘画工具被广泛应用在冀派内画艺术作品中,为冀派内画艺术发展提供了支撑。随后,冀派艺人对内画工具进行再次改造,制成了“钻石粉勾笔”,在修改、清洁画面等方面,该笔可以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3]

(二)技法创新

内画技法创新具体包括技法改进、开创油彩内画技法两个方面。

首先,技法改进。在传统内画国画绘制中,往往以擦、点、染、勾等技法为主,如果过渡色用擦、衣物着色用染,并辅以运笔轻、重、转折、方圆等技法,两者相辅相成,使得国画艺术效果更佳。[4]

其次,王习三用油彩绘制油画肖像内画,创立油彩内画技法。在传统内画绘制中,往往会面临一些问题,如人物肌肤质感较难表现等,而以油彩为颜料的内画技法,在内画人物肖像绘制中的有效应用,使得传统内画绘制中的难题得以解决,且在内画艺术领域开创了中西合璧的先河。[5]

(三)题材创新

艺术发展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艺术家在作品创作时,应以时代背景为灵感来绘制可以反映当下时代题材的作品。具体来说,在冀派内画发展中,既要注重傳统技法的传承,又要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元素,才能使得冀派内画作品不仅有相当深厚的内涵和意境,还能够满足当代人们的实际审美需求,进而才能增加冀派内画作品的市场影响力,为该项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在实践中,传统技法的传承,需要当代冀派内画艺术家从传统人物、花鸟等艺术作品中借鉴和推广相关技法,在充分了解当代人们审美需求的基础上,创新性地融入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元素,创作出具有历史缩影性质的内画艺术作品,例如,《清代帝后像》《中国古代十二君王像》等,都是一些艺术珍宝,且是有价值的收藏品。在这些内画作品中,都通过缩影方式展示了人类历史以及内画工具、材质等发展的精髓。另外,针对重大历史事件、人物题材,内画作品创作中也有所体现,不仅体现了内画艺术家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还体现了内画艺术的时代性。

(四)载体创新

在内画艺术作品中,鼻烟壶是内画艺术的最早载体。迄今,内画鼻烟壶仍是最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和馈赠礼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内画艺术市场的发展。但是在新时期,内画艺术家要持续创新发展,关键是寻找新的内画艺术载体。非遗艺术生活化是非遗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首先,精湛的内画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作品购买群体具体有内画艺术收藏者、艺术博物馆等,具有保值增值的潜力。

其次,内画艺术作品是常见的馈赠礼品,可以在亲朋好友、艺术爱好者等之间作为表达情谊的礼物,消费市场以国内市场为主。[6]内画艺术作品进入大众消费市场,也使内画艺术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水晶球、笔筒等融合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内画艺术作品,不仅传承和发展了非遗艺术文化,还在艺术市场中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对内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极为有利。[7]

三、冀派内画人才培养路径

冀派内画人才培养是内画艺术传承发展的关键,在实践中,为充分发挥人才在冀派内画艺术传承中的积极作用,应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传承和创新,具体从招徒传承、专业学校传承方面入手:

(一)招徒传承

招徒传承具体包括田野招徒、工厂收徒两类。

首先,田野招徒。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返乡创作致富后陆续收徒,开始了以内画创作为基础的创富之路。

其次,工厂收徒。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以国有工厂招工方式,分批次招收徒弟,在学员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带动冀派内画快速发展。

(二)专业学校传承

冀派内画人才培养方式应与时俱进,才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满足冀派内画艺术的发展需求。进入21世纪,人才培养主要以专业学校教育为主。尤其专业艺术院校凭借国家支持、现有教育资源等优势,可以借助于国家认定的学历教育,大批量地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艺术类复合型人才。[8]因此,冀派内画艺术人才培养方面,也要与时俱进,加快建立以专业学校教育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通过系统的课程理论、实践训练等专业的学历教育,在有效提升内画从业人员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其内画技法水平,使其能够在作画过程中,运用审美的眼光来创新技法使用,以此提升冀派内画艺术效果,进而为冀派内画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四、衡水冀派内画品牌传承与创新要点

有了品牌,能通过产品、服务及其他优势,使消费者可以通过产品的附加功能来获得更好的体验,以此增加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通常而言,品牌的树立,可以在社会经济方面产生一定的附加值。同时,冀派内画艺术的发展,使得其规模、品种也随之日新月异和不断发展壮大,但部分从业人员由于缺乏产权意识,往往基于眼前利益而不惜做出大量复制、以次充好等违反规则的市场行为,使得内画市场秩序混乱,不利于内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冀派内画品牌管理,并推动品牌管理规范化发展,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传承和创新。

(一)商标注册

商标注册是树立冀派内画品牌的重要手段之一。冀派内画大师王习三凭借自身的精湛技艺,在内画行业中打造了自身的品牌,外加其广泛招收门徒,使得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数一数二。正因如此,内画大师的作品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和收藏者。“习三”商标是冀派内画的门面,要想发挥此品牌的效能,应做好各环节的质量把控,避免细节上的瑕疵影响到冀派内画品牌的创立。不仅如此,在对艺术精益求精的基础上,从业人员还应注重设计方面的创新,才能使得“习三”品牌成为行业翘楚。除此之外,为在冀派内画市场中发挥出商标的积极作用,需要加强侵权产品的打击力度,保护好知识产權,才能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内画作品市场秩序,对内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专利保护

专利保护是避免大量雷同复制、以次充好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冀派内画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因此,为传承和创新冀派内画艺术,要求冀派内画在专利保护领域走在前列,陆续申请获得内画工艺礼品套装方面的国家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等专利。不仅如此,相关人员应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创作出新型时尚馈赠礼品,才能在传承和创新中为冀派内画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驱动力,以此推动内画市场繁荣发展。

总之,冀派内画通过注册商标、专利保护等多元化品牌运营手段,不仅在内画市场打造了冀派内画品牌,还扩大了内画产品销售市场和渠道,使得内画艺术在新时代可以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对内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极为有利。

五、结语

综上所述,衡水冀派内画作为河北省衡水市的传统美术形式之一,历史源远流长,影响力很大,衡水市也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中国内画艺术之乡”称号。因此,要重视衡水冀派内画艺术、人才培养、品牌的传承与创新。就冀派内画艺术传承与创新角度,则须重视工具、技法、题材、载体的创新;就人才培养传承与创新角度,则须重视招徒、成立特种工艺美术工厂、专业学校等传承举措的落实;就品牌发展而言,则须加强专利保护、成立冀派内画协会、开设内画博物馆等,以此带动河北民间工艺美术衡水冀派内画产业的稳步、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为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艳梅,张帆,韩翠霞.在动画媒介下茶文化与冀派内画的融合[J].福建茶叶,2021(04):265-266.

[2]苗建强,刘平.冀派内画艺术传承与创新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3):48-50.

[3]张宁.新时代冀派内画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理念构建[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8):94-95.

[4]中国工艺美术跨界新成就《天下吉祥》内画景泰蓝宝尊全国首发式[J].收藏,2019(08):171.

[5]刘丹.“冀派内画艺术”的龙头品牌——河北习三内画博物馆[J].公关世界,2019(14):49-56+48.

[6]扈文立.衡水内画:鬼斧神工的艺术[J].共产党员(河北),2018(22):64.

[7]吴俊清.论鲁派内画鼻烟壶传承及现代性发展[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8(05):89-93.

[8]陈苗.冀派内画鼻烟壶的现状与传承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04):138-140.

(作者简介:王海丽,女,大专,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文化馆,助理工艺美术师,研究方向:非遗、衡水内画)

(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内画衡水技法
张鹏、文静伉俪的内画情缘
民间工艺介绍(四十九)张路华和他的鲁派内画
衡水专场(二)
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记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大师第二代传人张禾
精通拍摄技法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掉落的碎片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第二届衡水湖诗歌节圆满落幕
石家庄衡水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