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的创作思想及功能

2022-05-21 02:23余茸
参花(上) 2022年3期
关键词:编导舞蹈创作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并逐渐开始关注精神文化方面。舞蹈作为开放性、自由性、包容性较强的艺术形式之一,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而在舞蹈编导过程中,则包含了较多的创作思想,为了更好地展现舞蹈中的情感,就需要表演者发挥艺术表演功能,更好地诠释舞蹈的精髓。

一、引言

舞蹈作品的呈现过程是比较烦琐的,其中包含确立主题、设计脚本、编排动作等,且各个环节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展现出舞蹈中的情感。在舞蹈艺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创作重点开始集中在动作设计等方面,而想要更好地展现舞蹈编导中的创作思想与功能,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掌握舞蹈的特殊性,进而实现创新目标。

二、舞蹈编导中的创作思想

(一)展现舞蹈的艺术风格

舞蹈编导中编创环节属于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在编创阶段要借助舞蹈语言将舞蹈形象展现出来,进而展现舞蹈的美感与内涵。而舞蹈编创过程也是展现创作人员专业能力和素养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创作人员的真实情感。所以,在编创过程中就需要创作人员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打造生动、丰满的舞蹈形象,将自身的真实感受展现出来。所以在编创过中要求创作人员展现自身的艺术风格特点,主动将其引入舞蹈编创环节,赋予舞蹈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审美情趣。如果创作人员在编创过程中延续相同的表演形式,势必会造成舞蹈原有艺术价值不断丧失,甚至还会影响舞蹈艺术的发展。即便面对相同的舞蹈作品,因创作人员风格特点、情感态度等各不相同,在舞台上的展现也是截然不同的。在编创过程中通过发挥想象空间,在展现特殊风格与特色的基础上增加自身的观点,主动对传统进行创新,凸显舞蹈本身的特色。

舞蹈创作人员只有具备独特的风格与观点,才能赋予舞蹈作品独特的风格与色彩。所以在创作过程中要从不同角度出发,确定舞蹈主题思想。在创作过程中以生活动态美为基础的形象塑造属于创作的根源,应当对这一形象形成个性化的认识,进而展现色彩鲜明的优势,确保所创作出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在舞蹈结构创作中需要提升对舞蹈形象总体构成的重视度,研究舞蹈自身所具备的形象色彩。舞蹈语汇的规范化其实就是针对舞蹈风格、特点、表现形式等来说的。不论哪一个民族的舞蹈语言都有着专属的特点、标准等,而正是通过这一标准逐渐形成本民族所共同拥有的舞蹈特点。在舞蹈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艺术规范,而这也对保持艺术纯洁性有着积极影响,对学习、继承、发扬舞蹈风格有着重要意义。现如今舞蹈训练、表演等都是建立在规范基础上的,如蒙古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造就了大批舞蹈艺术人才,之所以这些人才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其使用了规范的舞蹈语言,借助舞蹈形式塑造了鲜明的舞蹈形象,并赋予了舞蹈独特的风格与色彩,取得了理想的艺术效果,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1]

(二)实现自然与自由的结合

自然有着较强的独特性,在舞蹈编创過程中通过呼应自然,能够实现回归自由的目标,同时也可以提升舞蹈中的灵动性。所以,在舞蹈编创过程中,创作人员从自然层面出发,不仅要感受到自然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可以在感受鸟语花香、四季变化、花开叶落中将所获取到的自然元素引入舞蹈中,确保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与理解自然,进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心情也随着舞蹈的变化而变化,产生良好的视觉体验。在创编过程中,要提升对自然、自由的关注度,在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提升舞蹈的吸引力。人类是生存于自然界中的,在生活中又存在着大量的自然气息,只有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才能发现潜在的自然美,并融入舞蹈创作中,提升舞蹈的灵动性,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如舞蹈《小岛》就将自然的变幻莫测与生命对抗融合在一起,不仅展现了极强的视觉艺术美感,同时也体现了虽然世事无常,但是在内心依然充满希望这一信念。在舞蹈的不断演绎下,能够发挥抚慰观众内心的作用,逐渐深入心灵层面,进而强化自然美感。[2]

自由一直被人们所推崇,同时也是人们十分向往的生活状态。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下,生活元素有了明显增加。城市生活节奏快导致人们压力较大,需要在忙碌的生活中宣泄情感,展现自我,彰显个性。就当今时代发展来讲,如果始终墨守成规,必然会在原地踏步,而只有不断更新审美观念与思想观念,才能实现与时俱进。所以在当前社会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怎样将艺术与主流思想融合在一起,将其转变成为人们喜欢的艺术形式,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奋斗,在探索过程中找出本真,真正回归自由。例如,邓肯的舞蹈作品展现了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诠释了个人思想,在创作中对芭蕾技巧进行创新,在改革一些传统舞蹈元素的基础上让观众产生了不同以往的体验,通过力量的延伸让观众通过舞蹈感受到对自然的向往。

(三)实现哲理与情感的传递

在舞蹈艺术中思想、情感之间的传递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舞蹈艺术中没有情感的参与,那么势必会降低舞蹈的艺术性、观赏性,同时也会影响到艺术的传播性。因此,在舞蹈创编阶段,就要求创作人员不断提升对哲理、情感表达的重视度,在创作过程中将自身的人生体会、思想情感等引入舞蹈中,进而将舞蹈作品中的精髓展现出来,赋予舞蹈强大生命力。如贝嘉在舞蹈编创中就引入了这一思想,在其作品中通过舞蹈人员的动作演绎,使得人类情感、哲理也得到了凸显,进而激发了观众的思考欲望,提升了对舞蹈等的感悟与理解。因舞蹈有着较强的特殊性,所以在创作中需要将思想展现在舞蹈动作中,进而达到情感传递效果。在肢体语言的展现下能够强化整体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凸显创作思想的哲理性内涵。在我国舞蹈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并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能够激发观众的思考欲望。所以,将时代精神与舞蹈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满足传播正能量的要求,也能够达到振奋人心的效果,发挥激励作用,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在舞蹈创作中,创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艺术修养与专业素养,进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舞蹈在实现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其创作思想,在肢体语言的直观表现下视觉效果有了明显提升,同时也凸显了创作思想的哲理性特点。近年来,在舞蹈发展过程中逐渐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不仅给了观众美的享受,同时也激发了观众的思考欲望,在弘扬时代精神的同时实现传递正能量的目标,不断提升思想境界。贝嘉被认为是哲理创编大师,在《生命之舞》中借助肢体语言展现了永恒的精神,以此来展现舞蹈作品的人生哲理。

三、舞蹈编导的创作功能

(一)反映现实生活

在舞蹈创作中要从融合时代精神与生活层面出发,在呼应自然的基础上达到回归自由的效果,进而凸显舞蹈的艺术美感。由于这些思想能够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加强舞蹈作品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所以在舞蹈创作功能体现中就需要从当代社会生活、思想内涵等层面出发,在做好各项因素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作品与观众精神上的联系,进而强化作品的思想性特点。通过融合回归自由思想,能够满足观众对自由的追求,实现生活理念与精神品质的有效融合,强化观众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与认可。在舞蹈创作功能展现中,应当坚持从现实生活层面出发,挖掘具体的生活场景,进而展现舞蹈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舞蹈创作其实就是创造的过程,通过将生活进行艺术化处理,来赋予舞蹈独特的美感。因舞蹈所具备的唯美感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的,通过舞蹈能够让观众产生视觉与心灵层面的共鸣,所以在创作中需要挖掘生活百态,对生活感受进行分析,在明确舞蹈创作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确保动作的新颖性,从事物外部形象延伸到内在特点等层面。

(二)体现民族精神内涵

在舞蹈编创过程中,创作人员要从现实生活层面出发,在引入自身真实体验与感悟的基础上做好分析与研究工作。在作品中通过从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出发,在展现民族主体精神的同时实现与日常生活的有效结合。所以,创作人员要深入实际生活,做好素材的收集与积累工作,找出与舞蹈编创之间的融合点,赋予民族舞蹈独特的魅力,强化民族精神内涵。由于舞蹈中所展现的内容属于民族文化的反映形式之一,只有深入民间生活中去收集素材,才能通过舞蹈展现独特的民族形象。形象属于思想内涵的体现方式之一,通过舞蹈形象能够展现作品的思想情感,而情感又是人的精神载体之一,因此,在创作中要做好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融合。如贾作光老师对蒙古族人民有着深厚的情感,依靠自身所独有的创作风格与艺术表现方式,使得其舞蹈情感十分浓郁,能够打动观众的内心,凸显舞蹈的独特风格与韵味。也正是因为贾作光老师的作品生动地展现了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所以其作品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追捧,将其称之为草原之子。只有准确把握舞蹈的民族精神气质,才能展现精神风貌,凸显舞蹈功能,在明确核心要素的基础上创作出民众喜欢的作品。

(三)发扬创新思维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发展目标,才能为作品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才能赋予舞蹈创作全新的生命力。因此,想要在舞蹈编导过程中展现创作功能,就需要加大创新思维培养力度。

第一,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力,在深入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加深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同时还要将生活元素通过创新思维展现出来,形成全新的艺术构思,收集相关信息与素材,通过艺术的分析、加工与处理将其转变成为能够展现精神文化的作品。因此,舞蹈编创者要做好元素挖掘工作,借助发散性思维进行各项元素处理,将其转变成为艺术符号。

第二,创作人员引入主体意识也是极为重要的,通过从独特的视角出发,在赋予舞蹈全新形象的基础上提升审美认识,确保思想上的独特性。如在舞蹈《进城》中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风貌,通过表现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在凸显其真实生活状态的基础上提升了舞蹈的真实性。在舞蹈中,人物从开始的好奇到工作中感受到压力,再到最后鼓起勇气接迎接全新的生活,使得舞蹈的真实性得到体现,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舞蹈是生活的藝术性表达,并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而这也是舞蹈创作人员创作的核心思想。其不仅拥有扎实的生活素材,同时也从社会原型出发,在关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民生,挖掘典型代表人物,进而完成了创新。

(四)凸显积极正面的思想

只有不断提升舞蹈编导的专业能力,才能促进舞蹈事业发展,而对于舞蹈编导工作来讲,其实就是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舞蹈元素,运用适合的肢体动作将生活元素提炼并表现出来,在提升舞蹈表演的灵动性的同时,传达正能量。

第一,舞蹈创作人员自身素养与能力高低对舞蹈作品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编排、创作、演出等一系列因素都受到创作人员影响。在创作舞蹈作品时通过对舞蹈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此来塑造良好的人物形象,传递舞蹈中心思想。

第二,好的舞蹈编创能给人艺术的享受,还能传达作品背后的思想情感,给人们正能量的启示。反之,如果舞蹈编创人员自身能力不足,则势必会影响到舞蹈作品与舞台表演效果,甚至还会造成创作出现灵感不足、脱离日常生活、模式化等问题,最终也就降低了舞蹈作品的艺术魅力,难以展现舞蹈自身艺术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舞蹈编创环节要体现编者的艺术风格与特点,联系生活实际,实现回归自由与自然,做好民族精神内涵传递等工作,赋予舞蹈更深层次的含义。因此,在舞蹈编导创作中就要明确创作思想与功能特点,以此来打造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范鑫.舞蹈编导的创作思想及功能探讨[J].艺术家, 2019,(12):10-11.

[2]刘兵.舞蹈编导的创作思想及结构研究[J].艺术品鉴,2019(36):192-193.

(作者简介:余茸,女,本科,甘肃敦煌艺术团,二级编导,研究方向:古典舞、民族舞蹈)

(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编导舞蹈创作
冰上舞蹈搭档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一墙之隔》创作谈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我和舞蹈
创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