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文化馆如何深层次开展群众艺术培训、文化志愿服务

2022-05-21 02:23张建芹
参花(上) 2022年3期
关键词:寿光市文化馆志愿

当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渐增长,而文化馆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促进民间文化艺术发展的机构,却面临着不管在质量还是数量方面都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开展群众艺术培训、引导开展志愿服务是实现文化馆职能的有效途径,两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相统一、可以有机结合的工作。

一、群众艺术培训、文化志愿服务开展现状

近年来,各地文化馆作为文化主阵地策划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艺术培训和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较好地满足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报道屡见不鲜,以寿光市文化馆为例,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公益培训欣欣向荣,培训格局已形成且运转良好

目前,寿光市文化馆已经形成了文化馆主阵地培训+联盟培训、周末艺术分享会等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不仅有文化馆大本营的主阵地培训,也有工作日时间的常规培训,还有集中在周末时间的艺术分享会。另外,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培训也在广大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以2021年培训为例,寿光市文化馆课程培训2.5万人次,成人课程开设了广场舞、民族舞、声乐、太极拳、京剧、葫芦丝、古琴、模特等课程,少儿类活动举办了舞蹈、声乐、绘画、书法、二胡等分享会。无论从时间上还是内容上,寿光市文化馆公益培训都充分满足了老青幼不同群体不同时间、不同内容的文化需求,不但培养了市民的一技之长,而且还让很多市民发现了自己潜在的兴趣爱好,极大地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

(二)文化志愿服务形成燎原之势指日可待

为大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寿光市文化馆积极组织文化志愿队伍开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活动。其中,创新实施的公益性全民艺术普及社会联盟培训已成为提高全民艺术普及力度、满足市民多方面文化需求的中坚力量。截至目前,寿光市文化馆组织公益联盟单位开展志愿服务培训150余场次,培训学员1300多人次,参与公益培训的学员1万余人次。白天辛勤劳作、晚上翩翩起舞、文化充电有去处,已经成为寿光城镇、乡村群众的生活常态。

每周三晚上,忙碌一天吃过晚饭的圣城街道村民陆续来到冠群舞蹈艺术中心“打卡”。课堂上,志愿老师王鲁正针对手位、形体等基本功训练,在集中教学的基础上又做分组讲解,穿梭在队伍中间手把手地为大家调整动作。市民渐渐找到感觉,一堂课下来,原本僵硬的身体逐渐动作协调。“白天厂子上班,晚上跟着专业老师学学舞蹈,啥烦心事也没有了。现在到家不跟老公拌嘴也不念叨孩子,很多同事也说我变了,羡慕我有机会跟专业老师学习中国舞,这都是咱文旅局、文化馆实施的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好啊!”学员张芹开心地说道。

像冠群舞蹈艺术中心这样方便人们晚上、假期时间进行公益培训的志愿服务单位还有很多:文家街道青鸟教育培训学校、世纪星艺术培训学校、止逸画廊、银河曙光舞蹈艺术培训中心、青鸟教育培训学校、西子记珠宝工作室等都是“最美志愿者”。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联盟单位为基层群众奉献了150余场的志愿培训,参与各类舞蹈、健身、书画培训的群众近1万人次,全市刮起“文化养生”风潮,基层群众反响強烈。

全民艺术普及社会联盟志愿服务培训,不仅周一至周日全天有课、假期不停,有些课程为了方便人们上课专门安排在晚上,大大解决了文化馆场地不足等问题,实现了以基层群众需求为目标、按需定制培训课程、“送文化”向“种文化”的转变,一举多得。志愿服务结出累累硕果,受惠群众在愉悦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在各级群众文化大赛中大显身手,大大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真实写照。

寿光市文化馆在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和开展活动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吸纳专业化社会力量加盟文化馆公益培训。2018年,寿光市文化馆创新推出了“周末艺术分享会”这一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师资力量大部分是文化志愿者。通过社会招募、资格审查、志愿服务培训等活动,专业的文化志愿者弥补了文化馆专业人才数量有限、专业门类覆盖不全的问题,少儿声乐、少儿二胡、舞蹈、交谊舞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周末分享会内容,既为有需求的群众提供了精准培训,也为寿光市文化事业各界人士提供了聚会交流的平台,大大推动了寿光文化的发展。另外,文化志愿者队伍不仅多次服务于农圣文化节、乡村文化艺术节、潍坊市民文化节,还走进市消防大队、市武警中队、市福利院等地进行慰问活动,既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也有送福、送书画活动,无论是基层人民子弟兵、特殊人群,还是普通市民,都是志愿服务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也是我们文化志愿服务深度融入社会的推动者。

文化志愿服务不同于简单的送柴米油盐“富口袋”方式,而是通过文化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解决好“富脑袋”问题,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群众艺术培训、文化志愿服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群众文化培训,轻文化志愿服务

文化馆依靠机构阵地组织开展文化培训活动,比较上手也比较容易形成社会口碑,而组织力量在全市基层镇村开展文化志愿活动,因为涉及精力多、工作杂,还不一定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所以,有些文化馆主观上不愿开展文化志愿活动或者碍于各方面因素开展得很少。应该说,文化馆组织基层文化活动,加强与基层的联系,本是正常职责,但有时只顾眼前不顾群众利益,不能将主阵地活动与“文化志愿小分队下基层活动”有机结合,这明显与实现公共文化均等化建设背道而驰。

(二)在人才、师资、经费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

1.人才素质参差不齐,队伍不健全。缺少高精尖专业性人才,编制人员有限,身兼多职力量比较分散,在考核评价、激励约束等方面未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目前寿光市文化馆在职干部18人,其中外聘教师6人,在未来2年内退休的有3人,从事一线教学的有6人。人员不足、一专多职的人才困局远远不能满足基本的培训需求,也没有足够精力扑下身子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2.文化经费投入不足。虽然政府每年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但是因为设施设备投入、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有限,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和高预期相比仍然杯水车薪。外出志愿服务的交通等费用经常都是自掏腰包,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文化志愿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三、有效开展群众艺术培训、文化志愿服务的策略

文化馆公益培训和志愿服务,两者不应该是对立的工作,而应该是有机结合、相互统一的关系,要秉持“两者都要抓,两者都要好”的原则发挥其实现最大效能。

(一)打造一支高素质、宽路子的人才队伍

打铁还需自身硬。文化馆群众艺术培训和志愿服务工作要搞得“两个都要好”,首先要提升人才专业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公益培训、引导志愿服务,而不是疲于应付。一方面,要培训一批基层文艺队伍和带头人;另一方面,多途径招募地方文化学者、高等院校艺术师生、上级文化业务骨干等文化志愿者,让他们参與到志愿服务的管理、日常服务中,发光发热。尤为重要的是,对非常优秀的文艺带头人,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激励,聘为文化志愿者,依靠他们在“朋友圈”的宣传和带动能力激发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达到全社会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的氛围。

适时举办基层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培训班、文化志愿服务培训班,培养一批文艺带头人和领头雁。参加培训的人员可以是全市各镇街、社区(村)的文化站长,也可以是文化活动带头人、文艺骨干等。每期培训班举办7天,培训内容既要有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开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舞蹈、戏曲、声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培训班除了由市文化馆优秀业务干部授课,同时还邀请省市专家来举办专题讲座。通过培训,健全群众文艺人才队伍,提升群众文艺人才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培育和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在人才队伍培训中表现优异的拔尖人才,我们都可以吸纳为文化志愿者,成为日后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

(二)全面推进落实文化志愿服务进基层活动

市文化馆推出全新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乡约文化·志愿先行”——菜乡文化志愿服务基层行活动,活动以“乡间文艺大课堂”“百团千人”基层行、“流动文化馆五进工程”“菜乡周末艺术分享会”“文化精准扶贫”等活动为载体,组织文化志愿者,进行形式多样的文化培训、文艺展示等一系列文化志愿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广大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志愿服务的优秀成果,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1.组织登记注册的正规民间文艺团体组成的公共文化志愿服务小分队,开展“百团千人”基层行活动,深入农村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公益巡演和志愿帮扶活动。

2.组织文化馆业务人员和文化服务志愿者深度开展以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进景区为服务对象的“六进工程”,让更多的农村文艺爱好者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惠民带来的便利与实惠。

3.由市文化馆认证的优秀文化志愿者,利用周末时间,开展“菜乡周末艺术分享会”活动,根据群众需求,开展公益文化艺术培训定制服务,面向基层、农民不定期推出全新课程,打造真正意义的“文化活动365天不断线”。

4.针对特殊群体开展“文化精准扶贫”活动,组织文化服务志愿者帮助贫困村组建文艺宣传队伍排演节目,把文化志愿服务送到生活困难群众以及因突发事件而致贫的群众中去,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扶智”。

(三)给予资金、政策支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机制

在公益性群众艺术培训方面,一是针对公共文化配套设施滞后、演艺演出设备相对匮乏等现状,及时提供资金扶持、配备演出设备,利用“互联网+”等多渠道提档升级,最终惠民于广大群众;另一方面,建立群众艺术培训满意度调查和成效反馈机制,每隔一段时间由受训群众打分“群众满意度”,利用倒逼机制提升培训水平,让基层群众切实从中享受到触手可及的文化建设成果。

在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方面,一是建立切实有效的《志愿者礼遇办法》:实行志愿服务星级认定、志愿服务评比活动,成立志愿者关怀基金,优秀志愿者享受社会系列福利待遇,志愿者享有优先评优资格等奖励措施,给志愿者一定的交通补助或人身保障等,从文化生活、健康管理、交通出行、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志愿者礼遇。除此之外,在行政审批、图书借阅等社会服务方面,为优秀志愿者开通绿色通道,将《礼遇措施》落地生根,把各项保障举措、激励机制落细落实,全力打造“有时间当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社会氛围,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是建立、完善、借助志愿者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志愿服务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结合平面媒体多渠道发布文化志愿活动开展情况等信息,全方位打造文化志愿服务队形象,提升影响力,并以此提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让志愿服务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馆肩负着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任,而开展公益群众文化培训、引导发展文化志愿服务是实现职责最大效能的“左膀右臂”,尤其要引导发展文化志愿服务,关键是要健全、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保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把公益性群众文化培训的成果引导、转化到志愿服务工作上来,实现新时期新要求下群众文化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唐晓波.文化馆的宣传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定位与作用[J].读书文摘,2017(13):76-77.

[2]张丹.从哈尔滨话剧市场看观众与话剧发展[J].北方经贸,2010(01):128-129.

[3]王海音.文化馆如何应对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J].群文天地,2012(02):23-24.

(作者简介:张建芹,女,本科,寿光市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象话)

猜你喜欢
寿光市文化馆志愿
2021年寿光市玉米品比试验分析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山东省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及其附近菜市场食用菌(鲜品)价格(2022-04-27)
我志愿……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山东省寿光市农产品物流园市场食用菌(鲜品)价格(2021-02-25)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寿光市蔬果配送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