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黏膜功能影响的研究

2022-05-21 23:03侯宪海
甘肃科技纵横 2022年3期
关键词:肠道菌群益生菌

侯宪海

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及营养支持,观察组于术后第3 d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0 d肠道菌群、肠黏膜功能指标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肠道菌群数量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第10 d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量均下降(P <0.05),观察组菌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数量均较术前升高(P<0.05),观察组菌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两组DAO和内毒素水平均升高(P <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术后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纠正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肠道菌群紊乱现象,保护并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感染风险。

关键词:益生菌;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35.3            文献标志码:A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近年受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结直肠癌发病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肠息肉、免疫功能失衡等多种因素有关,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结直肠癌手术具有创伤性,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一步影响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术后康复[2]。如何纠正肠道菌群紊乱,改善结直肠癌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感染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康复一直是临床探讨的重要问题。益生菌是一种具有活性并能独立生存的非致病性微生物,能通过调节宿主体内菌群平衡、调节免疫和影响肠道屏障功能等机制促进人体健康[3]。本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术前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对肠道菌群、肠黏膜屏障功能和感染发生风险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庆阳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胃肠外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4例。(1)纳入标准:①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4];②具有手术指征;③年龄30~75岁;④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伴急性肠梗阻、肠穿孔、肠易激综合征或慢性肠炎等患者;②术后因肿瘤广泛转移无法行手术切除者。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33~70(57.35±8.42)岁,肿瘤部位:结肠27例,直肠15例。对照组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35~72(58.20±8.33)岁,肿瘤部位:结肠28例,直肠14例。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禁食、作肠道准备,接受结直肠癌切除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治疗及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3 d 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19993065,规格:210 mg/粒,2次/d,每次3粒,连用7 d)。

1.3观察指标

(1)肠道菌群:于术前和术后第10 d 取新鲜粪便0.5 g,以0.9%生理盐水稀释后取稀释液0.5 mL接种培养基,选取厌氧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需氧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各2种进行培养,厌氧菌以抽气培养法培养48 h,需氧菌置入35℃孵箱培养24 h,计算粪便湿重菌落形成单位对数值。(2)肠黏膜屏障功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取血清冷藏待检,以EILSA法测定 DAO 水平,以改良氯酸法检测内毒素水平。(3)感染风险:记录2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肠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肠道菌群变化情况对比

术前2组肠道菌群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0 d 2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量均下降(P <0.05),观察组菌量高于对照组(P <0.05);2组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数量均较术前升高(P <0.05),观察组菌量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1所列。

2.2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对比

2组术前DAO、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水平均升高(P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所列。

2.3感染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各1例,发生率为7%(3/42);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各2例,肠道感染1例,发生率为26%(11/42)。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486,P=0.019)。

3讨论

结直肠癌患者受麻醉、手术创伤、术中失血等因素影响,其机体处于應激状态,可引发内脏血管痉挛,导致肠黏膜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影响肠道内微生态环境,致病菌大量繁殖,益生菌则丧失优势地位,最终引发肠道菌群紊乱[5]。同时,应激状态下氧自由基大量释放,造成肠黏膜损伤,DAO经受损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并可造成肠道细菌移位,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增加感染并发症发生风险[6]。因此,对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应重视纠正其肠道菌群紊乱,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以降低感染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恢复。

本研究发现术后第10 d 2组代表性厌氧菌量均减少,需氧菌量则增多,提示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均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现象,但观察组厌氧菌量降幅小于对照组,需氧菌增幅则小于对照组。两组术后DAO和内毒素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增幅小于对照组,且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戴安友[7]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其原因在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益生菌,包括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共3个菌群,能抑制肠道内致病菌产生[8]。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并使其保持稳定,可纠正肠道菌群紊乱,维护肠黏膜完整性。同时还能影响肠道通透性,抑制DAP渗透,进而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纠正菌群失调,减少或避免内毒素移位,减轻手术所致炎症反应水平,降低感染并发症发生风险[9]。此外,口服益生菌还能改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营养状况[10],利于术后恢复。

4结束语

结肠癌与直肠癌术后肠道微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可引发肠道菌群紊乱,造成腸黏膜屏障受损,术后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能纠正肠道菌群紊乱现象,保护并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董建华,程先硕,杨之斌,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奥沙利铂对结直肠癌术后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与免疫功能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9,31(3):403-407.

[2] BOS A,MATTHIJSEN R,RUTTEN H,et al.Treatment andoutcome of synchronous colorectal carcinomas:a nationwide study[J]. Ann Surg Oncol,2018,25(2):414-421.

[3]余海平,李春耕.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免疫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9):36-39.

[4]本刊编辑部.2014年 NCCN 结直肠癌临床指南更新要点[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30):3539-3540.

[5] Mima K,Nishihara R,Qian Z R,et al.Fusobacterium nuclea⁃tum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tissue and patient prognosis[J]. Gut,2016,65(12):1973-198.

[6]刘晨晨,张振玉.益生茵对结直肠癌的防治作用及机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7):769-772.

[7]戴安友.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结直肠癌术后肠道菌群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4):425-428.

[8] MC QUADE R M,STOJANOVSKA V,NURGALI K,et al.Colorectal cancer chemotherapy:the evolution of treatment and new approaches[J]. Curr Med Chem,2017,24(15):1537-1557.

[9]徐晓波,张崇杰,徐真蕊,等.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8,33(8):685-686.

[10]夏冰清,朱晶宇,阮巍山,等.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微生态制剂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80-81.

猜你喜欢
肠道菌群益生菌
饭后补充益生菌效果更佳
益生菌真相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益生菌?
益生菌的是与非
益生菌真的是“万能药”吗?
高铅血症儿童肠道菌群构成变化研究
气相色谱法快速分析人唾液中7种短链脂肪酸
大鼠肠道菌群对芍药苷体外代谢转化的研究
肠道菌群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喝益生菌饮料不如喝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