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22 12:52李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1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群文阅读应用策略

李霞

摘要: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跟随新课改脚步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全新教育和时代环境中的积极成长。新课程改革浪潮下,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阅读内容不再局限在某一篇文章中,教师紧紧围绕某一议题,精心选择几篇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对其进行整合,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展开阅读,而需最终达成共识。文章由此出发,围绕其具体优势和实践方法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群文阅读;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群文阅读是由多个作品组合而成的集合体,这种阅读模式打破了单篇阅读的局限性,更具自主性、开放性、整合性和创造性。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围绕一定主题组织单元,利于单元整体设计,适合群文阅读教学[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效运用群文阅读,打通各个文本之间的关联,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经典文本独具特色的表达技巧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注重群文阅读前文本的组合和目标的确定,注重阅读中任务的设置及阅读后读写情境的创设等。只有这样,群文阅读才能真正做到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一)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

简单来说,在群文阅读活动中,学生既需要不断读群文,又需要不断迁移读上一篇文章的经验来理解下一篇在内容或体裁上存在一定联系的文章,这样“有关联的读”能够帮助他们更迅速地掌握“读同类型文章”的方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阅读能力。

(二)增强初中生文化自信

初中生正值建立人生观、文化信仰的关键阶段,群文阅读可以让他们通过读多篇文学作品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产生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进而提升其文化认同感和文化感知力。久而久之,带着对文化的认同更主动地参与到群文阅读中,以良好的文化感知力为支持对所读文学作品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其文化视野必然会伴随着“读”的更加广泛和更加深刻得到拓宽,文化信仰也能因对文化的了解增加而变得更加坚定,人生观也自然会在所获得知识和所形成情感体验的影响下变得更加正确、积极[2]。

二、初中语文落实群文阅读具体策略分析

(一)科学设计群文阅读议题

首先,围绕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应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结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群文阅读议题。其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群文阅读议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群文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设计群文阅读议题的时候,应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契合的阅读议题,确保学生在明确的阅读议题引领下,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3]。再次,围绕阅读议题,设置具有思辨性的阅读议题。与传统的阅读模式不同,群文阅读模式下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旨在促使学生在多文本的阅读中,实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结合群文阅读的内容,精心设计出具有思辨性的阅读议题,引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展。最后,设计出具有讨论性的议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设计群文阅读议题的时候,应精心设计具有讨论价值的议题,促使学生在明确的议论性议题引领下,与阅读文本对话、与其他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等,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思维的发展。

(二)求同存异,提升群文阅读的思维品质

首先,求同存异,提升阅读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可以讓学生在同类题材、同类描写对象中进行比较,从而探究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如,学习《故乡》的时候,教师不妨将《孔乙己》《祝福》与之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鲁迅先生创作的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由此,学生会发现鲁迅的作品带着强烈的时代烙印,简洁的语言中揭示出人物的个性和群体的共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细节着手,找出这几篇作品中人物外貌描写的语句,分析其语言特点,进而要求学生探究鲁迅如此刻画人物的原因。其次,确定比较项目,提升阅读思维的连贯性。对于群文阅读而言,单一的任务有时没有办法完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设置系列化的“任务群”来形成阅读的合力,帮助学生深入研读。

比如,围绕“自然”这一主题,选取《昆明的雨》《春》《雨的四季》这三篇文本进行群文阅读的时候,笔者设置了以下任务:1.自然之美,美在何处?请填写表格,赏析每一篇作品的独特之美,从意象、意境上进行比较阅读;2.一切景美皆是情美。依据文本,逐一比较出文本表达的情感和哲思;3.生命超越,表达自我。生命往往在天地之中获得升华,结合这几篇作品,谈一谈你对“自然与人生”的看法。这些任务结合这几篇作品的内容,巧妙地将“自然”这一群文主题融入进去。教师在三个任务的设置上从“这一篇”牵引出“这一群”,从景物、意境、意蕴等角度阅读作品,由浅入深,逐步比较。这种系列化的项目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构建一定的知识框架,形成连贯性的思考。

(三)尊重个性,注意分层培养

此外,还应重视尊重初中生在语文阅读领域的个性化发展,采取分层培养的方法设计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不同初中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的表现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如果教师依旧按照传统“大班制”教育方法组织群文阅读教学工作,极易导致部分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文章并将文章内涵内化为自身思想,另一部分学生受综合能力限制无法很好地理解文章并形成收获、提升自我,甚至会降低群文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构建群文阅读活动时,初中语文教师还应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人能力和个性化发展需要,注意选择难度存在一定差异的文章并布置分层任务。这样一来,综合能力较为逊色的学生就可以选择“低难度”且适合自己的文章来阅读,并从中获得新的收获,循序渐进地提升个人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群文之间内容的关联性,整合相关资源,创设一定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展开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文本内容,提供阅读和写作支架,逐步引导学生分项进行,进而有效表达。

参考文献

[1]于平华.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32):102-103.

[2]林舒雯.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研究,2020(31):101-102.

[3]蒋翠玲.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探究[J].文教资料,2020(30):200-202.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群文阅读应用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