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博纳尔的绘画艺术语言

2022-05-23 11:54
名家名作 2022年4期
关键词:印象派线条颜色

王 融

一、纳比派及博纳尔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法国纳比派,是在欧洲社会繁荣与和平时期产生的。20世纪初的欧洲,工业和经济迅猛发展,推动了文化与政治的创新与变革,艺术在这一时期蓬勃兴起,产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一大批标新立异的艺术家。这样的艺术思潮使一系列绘画流派相继出现,在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艺术流派的推陈出新中产生了纳比派。纳比派是继“后印象派”之后将原始的神秘与象征主义发扬光大的艺术运动,也是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的画派。19世纪末法国纳比派绘画的出现,对20世纪的绘画流派有着广泛影响,同时对现当代绘画界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由于出生于上流社会,博纳尔的教育及生活可谓一帆风顺。十多岁时,他便被送到有名的寄宿学校就读。他学习成绩优异,对绘画也很感兴趣,并短期在巴黎朱利昂美术学院进修。与塞尚及马蒂斯的父亲一样,博纳尔的父亲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学习法律,并成为公职人员,因此,博纳尔于1886年进入德罗伊法律学院就读,并于1888年通过律师考试。然而,他却在公职考试时名落孙山,因此学习绘画的愿望便得以实现,从此踏上了绘画的艺术之路。博纳尔的性格是比较内向的,结婚后也是闭门家中,这样的性格与生活环境造就了他的室内场景绘画,因此我们会看到博纳尔的艺术作品是热烈而又阳光的,画面构图独特,颜色绚烂,笔触斑斓模糊。画面给人们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他的绘画被认为是印象派之后演变而成的,他的绘画不只表现在光感上,还在绘画中加入生活气息与脑海中的艺术,可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有一部分受高更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并继承了印象派光和色的表现技法,将印象主义的客观性与象征主义相融合。追求平面化的装饰性色彩,加强色彩的纯度与明度,采取一种模糊不清、隐约着色的表现手法。在他的一生中,作品题材丰富,有室内的景色,多以裸体女性来表现,室外的风景分为完全是室外对景写生并加入内心的想法和从家中望向窗外而绘画的景色等,整体画面给人温馨的感觉。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风景与装饰画,室内景色绘画作品很多,他始终绘画自己的感受,画自己心中美好的印象。

二、博纳尔的绘画艺术分析

(一)绘画主题分析

博纳尔的绘画中,有室内、室外多种景色描绘,题材种类多样。开始凭借着风景绘画而出名,后来其内景题材绘画也较多。在绘画中,他热衷于表现生活中的内景题材,多以家庭情景为主,比如描绘一些窗边景、浴室景、镜中景、桌边景等室内情景的画面。对人体的描绘通常是艺术家比较热爱的题材,这在博纳尔的绘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一生的绘画作品中有一半以上的作品描绘的主题场景是居家室内场景,在室内场景中,浴室、裸女为主要绘画元素。博纳尔描绘的人体往往与其他画家不同。这个时期的绘画艺术家喜欢绘画站立或躺着的静态裸体艺术,博纳尔多选择处于自然生活状态的裸女,表现生活的闲逸与快乐。

室内景色的绘画在纳比派画家博纳尔的作品中最为典型,喜欢绘画居家场景和他的性格与交往的人、生活方式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据说他的妻子玛特是一个性格孤僻的女人,脆弱多疑,不愿意与人交往,因此绘画家博纳尔越来越自闭,两个人很少社交,多数时间在家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对博纳尔来说,艺术就是他的全部。玛特有洁癖,每天都要洗很多次澡,醒来洗(早上及午睡后)、出门前洗、回家后洗、睡前也洗。这样就出现了浴室场景,博纳尔在绘画中生动地表现妻子洗澡时候的各种姿态,脸部相比较身体的动态绘画明显更加模糊。妻子玛特被博纳尔温柔的目光抚摸着,玛特在画中也变得坦率、自然、毫不做作。以玛特为模特的《逆光下的裸女》,是博纳尔40岁时画的,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画面中的妻子赤身站立,阳光通过明亮的窗户照射在她的身上,就像古希腊雕像一般优美而富有活力,几乎包含了纳比派需要的全部元素:唯美的构图、魔幻的色彩、轻松愉悦的画面。博纳尔运用分割式构图的形式将画面分割为三段式场景,画面中有浴盆、镜子、梳妆台、沙发、窗户、窗帘、相框、裸女等绘画元素,绘画运用冷暖色来表现,画面左边整体是背光的状态,运用蓝紫色的灰调子来塑造背光的冰冷,画面右边是裸女背对观众而立,用黄紫色的暖调子来渲染沐浴后的裸女阳光洒满全身的情景,给人温馨的感觉。光与色交织在画面中,笔触与色彩结合起来,颜色靓丽,不运用深色画阴影,而是用补色来渲染暗部,使画面清澈透明不压抑,生活中的情景加上画家的绘画技巧,让人沉醉在其中。在主题绘画中,还有一些作品代表着画家的绘画主题风格,如《裸女和她的浴缸》《浴室中的裸女》《浴缸中的裸女和小狗》等。绘画主题和他的生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绘画色彩分析

“色彩魔术师”的美称是观众欣赏博纳尔众多的作品后给予他的经典赞美。他继承了印象派的绘画色彩,绘画中不完全是表现印象派的重外光、重色彩的艺术表现手法,而是吸收了日本浮世绘风格和装饰型风格,绘画中添加了装饰性趣味的特点来表现画面,画面中也出现了框架与程式。他的绘画不是纯写生,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感受来描绘自己心中的绘画艺术,说明他在绘画的时候更加注重生活中的观察与总结。他看到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在画面中运用冷暖色、蓝灰色调子与暖黄色调子构成画面,因此他的绘画作品传达的是其内心的喜悦、压抑等丰富的感受。

1913年,他创作了《乡间起居室》(如图1),画面中,圆桌、鲜花、桌上的水果、门,在画面前景中出现的被剪断的圆形餐桌上,圆白盘里的水果与花貌似都不是新鲜的样子,颜色比较深,近乎黑色,与窗外青绿色调的景色形成了鲜明对比。光线是从远山洒进门口,人物从窗户外俯身趴在窗边,仿佛有什么心事,也许画家借用这些在屋内的水果表达自己沉闷的心情。画面被那些标示出立面的元素门框、窗棂、橱柜与屏风的边框所主导,也被那些充盈其中的铁锈红、冰雪蓝、灰湖绿、芥末黄、银白所占据。如果仔细辨认,这些元素之间的区别似乎都消失了,所有色彩的斑块也都模糊起来,观众的视觉随着在画面前驻留时间的延长而迷惑起来。当视线从画面移开,所有的视觉元素似乎又重新在脑海中建构出新的画面。这也是博纳尔绘画作品的独特风格。

图1 《乡间起居室》

博纳尔的绘画多运用浅青蓝色、黄色、土黄色、铁锈红、灰湖绿、白色等,在绘画中颜色界限不分明,运用笔法模糊绘画,在绘画中多用颜色和线条,颜色过渡自然,画面中多种颜色很柔和地交织在一起,色彩整体给观者一种温柔的感觉,五颜六色的色彩没有固定的程式,像是跳动的音符充满整个画面。在《金合欢花的工作室》(如图2)绘画表现中,色彩占据了整个画面的基调,金灿灿的乡间田野,洋溢着艺术家对大自然热烈的感情,据说这幅作品是博纳尔晚年最喜爱的一幅佳作。作品描绘窗外黄灿灿、媚眼的金合欢花,黄色这样艳丽的颜色强烈地映射到画室内,浅红色散布整个室内,给人夏天温暖的画面感,而以深蓝、深绿色调作为远景,画面中冰冷的冷色调与暖色调相呼应,冷暖颜色对比与模糊的笔触构成了一幅佳作,展现出色彩强烈的张力及魅力,抒发了个人情感。

图2 《金合欢花的工作室》

(三)绘画笔法与构图分析

博纳尔的构图与众不同,他采取程式化的、具有个性特点的框架式构图,常常把人物截取一半留在构图中,或者把小黑猫咪只画半截身体,桌子只画半张,镜子中只画一半人物等。他的画面上的物体并不是很多,但是界限不分明,运用模糊的笔触来绘画,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纯绘画视觉的愉悦感以及想象性,总感觉在桌子的旁边有人交谈或是某种美丽的场景。博纳尔的这种绘画布局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增强了内景空间的神秘性。绘画笔法与构图一样令人捉摸不透,在绘画中,他几乎运用平涂的方式和模糊的线条,颜色几乎没有明确的色彩,仿佛红色里面有蓝色,黄色里面有红色,两者相互交接的时候颜色是一笔带过,渗透在两块颜色中,绘画笔法经常采用类似国画的皴法、点法,用模糊的笔触来进行绘画,虽然观者看到模糊的色彩和不清晰的线条,但是又具有温暖的感觉。

《窗前的桌子》(如图3)这幅画中,运用截取式构图,不对称的构图方式把桌子与窗户分割,把窗帘与窗户进行分割。看似没有关系的构图切割方式,与桌子上的景物零散摆放没有特殊的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关系搭配起来,给人很舒适的视觉效果。这种构图形式不仅压缩了空间感,更加平面化的感觉也让我们体会到日本浮世绘的装饰性趣味。桌面上的水果盘、书本等摆放不规则,很日常的摆放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化的画面。桌子右面站着的人物的描绘几乎模糊不清,只能看到一个轮廓,远不如窗外的风景丰富详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弱化前景,缩短我们视觉的空间距离,使画面更平面化,显得更加丰富。画面颜色采用暖色调,在远景运用蓝绿色与暖色调温馨的家做出强烈对比,画面远近关系更加清晰,画面也更加和谐。

图3 《窗前的桌子》

三、大众眼中色彩斑斓的绘画

外国美术史将博纳尔归于后印象主义画家,就如评论家所说:“用他斑斓的色彩选择精神和情感构成我们已知的世界。”就他的作品而言,更多是表现画家的情感,在元素选取好之后更加注重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宣泄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在绘画作品《金合欢花的工作室》中,作者运用黄色、红色、橘色这样火红的色彩宣泄内心的情感,冷色调稳住整个画面,这样的色彩在生活中是没有的,可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绘画中,艺术美更胜一筹,表现出温暖而又有张力的画面。因此,博纳尔又被称为“迟到的印象派画家”,在他的绘画作品中,确实感受到他的风景画与梵高画的色彩一样有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笔触乱而整齐的画面中,每一个物品的摆放位置都很恰当。但从他的构图与色彩来看,又吸收了高更的线条绘画,在绘画中色彩与线条相混合,模糊的线条、模糊的色彩在博纳尔的绘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本人在临摹他的绘画的时候,总分不清线条和色彩的颜色,这可能就是他独特的线条魅力与色彩表达。当我们看到绘画作品《逆光下的裸女》时,我们在画面中明显地看出暖黄与冷蓝灰形成明显的对比,但是在交互的线条中,又看不出来是怎样过渡的颜色,当临摹的时候,又会发现在一片黄色中是运用蓝色来皴上去一些线条,蓝色中也有冷黄运用其中,没有规定的笔法,笔触像落叶一样随风飘落,但是又很优美地摆放在画面中。这也证明这个时期他吸收了他认为很漂亮的印象派色彩,吸收了高更的用线条表现画面的技巧,但是又弱化线条。这样也足以看出他在绘画中的理论就是要找到自己的主观情感,根据主观情感来看待艺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描绘画面,画出自己心中的艺术。所以博纳尔的绘画作品是在回忆中表现现实生活中的色彩与画面。例如他在表现风景的过程中,在塑造房屋、树木时,几乎稍微加一点明暗关系整体就是一种颜色,再略加补色来绘画,整体看起来很饱满,细致观察就会发现他在绘画过程中表现画面的技巧。

四、博纳尔的艺术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博纳尔在逝世前30年的创作中,一直将作品的重心放在色彩上。他喜欢从脑海中提取绘画素材:窗前的风景、刚离开房间的身影、吃饭的餐桌或者对爱人偷偷的一瞥等,都让观者不禁感叹画家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本文简要阐述分析了博纳尔的绘画特点,他的绘画在一定程度上对20世纪的画家们有着深刻的启示,为装饰绘画风格与色彩语言创造开辟了道路。

猜你喜欢
印象派线条颜色
名家/[法国]毕沙罗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特殊颜色的水
烧脑的线条
拍卖
什么叫做“现代印象派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