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素材资源库的构建及教学实践

2022-05-24 09:44张定林赵华文武丽萍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资源库思政

张定林,赵华文,武丽萍,贺 建

(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重庆 40003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显然,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植家国情怀,培养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是各类课程教育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也是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有机化学是医学院校中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医学人才的“第一课”,其在培养医学院校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也为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药理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有机化学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已经是全国有机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共鸣,且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1-2]。虽然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课程思政素材不够丰富、实施方式较单一、与学生的专业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上述问题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政教育做了深入探索,特别是在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素材挖掘、思政教育实施方式等方面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可为从事有机化学教学,特别是医学院校有机化学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1 课程思政素材挖掘和资源库建设

寻找合适的课程思政素材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好坏的关键所在。目前对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的素材挖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著名科学家和历史名人事迹,主要包括对有机化学发展史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学家和对我国科技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有机化学家[3]。利用名人效应可进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深植家国情怀、培养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的思政教育。(2)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公众健康、科技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如青霉素、阿司匹林、吗啡等的发现[4]。吗啡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但也有严重的成瘾性,基于吗啡及其衍生物的毒品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看清事物的两面性,利用其有利的一面造福人类,从而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3)中国传统文化,如麻沸散的应用、传统酿酒工艺和古法染色等。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政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4)时事政治、热点话题、研究前沿等,如世界格局变化、国家重要会议、文件精神、新冠肺炎疫情、发表在《科学》《自然》等顶级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等。合理利用上述素材与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科学兴趣和科学思维方法。

优秀科学家具有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是思政素材资源挖掘的重点领域。在有机化学和医学化学发展史上,涌现了大量的优秀科学家,他们对社会进步、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高尚的人格、严谨务实的作风、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都是有机化学课程思政优秀的素材资源。为此,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可能涉及的世界优秀科学家的简介、照片、主要贡献等进行搜集整理,并归纳了思政教育结合点和育人目标,具体见表1。所选科学家包括在有机化学发展史上做出重大贡献、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从事化学和医学交叉研究以及对世界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素材内容基本涵盖了有机化学课程的所有章节,部分内容和医学发展史衔接紧密。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和授课风格,合理选择思政内容,实现育人目标。

表1 有机化学思政教育的优秀科学家素材

除科学家素材之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和文献调研,还初步建立了适合医学院校的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库,见表2。该案例库涉及医学院校有机化学课程的所有章节,每个章节具有1~3个案例,所选案例均为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医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国际前沿研究、国际热点问题、公众健康、社会焦点问题等。这些事件或问题容易吸引学生关注,引起强烈的学习兴趣,无形中进行思政教育,可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同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讲话精神和教育部文件精神,对育人目标进行了详细总结。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选取思政素材时,除可以参考优秀科学家素材之外,还可以结合思政案例进行思政教育。

表2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库

除上述思政素材资源库之外,还通过新闻阅读、文献查阅、网络公众号推送等渠道收集了国家领导人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重要讲话视频、有机化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方面的重大影响、有机化学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关系、有机化学在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等的相关视频、网站、课件、文档等,极大地丰富了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素材资源。上述资源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目的。

2 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素材资源库教学实践

如何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思政教育实施得好,能为祖国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思政教育实施方式不当,就可能适得其反。课堂设计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不能牵强附会,避免讲空话、套话,避免将专业课变成政治课。只有认真发掘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才能将每一节课上成有血有肉的专业课,又能上成一节诲人不倦、润物无声的思政课。灵活应用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素材资源库,提升育人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好多传统文化蕴涵着科学道理,比如传统中药材里就含有许多有机化合物,中国古法酿酒、酿醋也涉及有机化学反应,中国古代的丝绸世界首屈一指,丝绸的染色也涉及有机化合物,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相结合,可进行文化自信、制度自信、民族自豪感的思政教育。(2)讲好世界和中国大师的故事。例如,讲解有机化学绪论章节时,结合维勒和贝特罗合成尿素和油脂推翻“生命力”论的故事,既讲了有机化学发展史,又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不唯书、不唯上、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的思政教育。讲解绪论或羧酸衍生物时,可结合弗莱明发明青霉素的故事,既将医学和有机化学进行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对学生进行严谨认真、刻苦钻研、勇攀科学高峰的思政教育。另外,讲解卤代烃制备格氏试剂时,可结合格林尼亚的生平事迹进行思政教育,格林尼亚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无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但经历过许多事情后幡然醒悟,励志献身科研事业,发明了有机化学领域重要的格氏试剂,是一个典型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可以利用该故事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思政教育。(3)讲好经典案例。例如讲解生物碱章节时,可结合咖啡因的发现、咖啡因的利与弊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珍爱生命、社会责任感和遵纪守法的思政教育。(4)讲好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和社会问题。例如,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给全世界带来灾难。结合抗击新冠病毒药物研发中涉及的有机化合物,可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思政教育。除将课程知识点和思政内容进行有机融合之外,课题组还对专业课的思政教育呈现方式也进行了深入研究。除了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结合思政内容,还探索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公众号、网站等,构建课堂和网络、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思政教育模式。如通过在微信群、钉钉群里分享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李克强总理鼓励青年学生一定要加强基础知识学习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尊重科学、脚踏实地的思政教育。另外,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向学生分享有机化学发展史、有机化学与人类健康、有机化学与生活等科普性强、趣味生动的故事、动画、视频、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热爱生活、家国情怀、积极向上的思政教育。

3 结语

本文初步建立了适合医学院校的有机化学课程思政素材资源库,并进行了教学实践。该研究结果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提供较全面的素材资源,就如何在有机化学专业课中进行课程思政提供参考。然而,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时间紧迫,本文提供的素材资源库还略显单薄,需要教育同行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补充和完善。但是,相信经过同行的不懈努力,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内容将会更加丰富、形式将更加多样化,培养出更多医德高尚、德才兼备、政治立场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资源库思政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五女拜寿》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