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构建有生命力的课堂

2022-05-24 02:58印爱霞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印爱霞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生命力 课堂

阅读教学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记忆课文中的精彩段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形成阅读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夯实学生知识基础的同时,还要激发课堂的生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活动,感受语文学科魅力,主动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一、趣味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初中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引导方法,通过激发学生对于课文以及阅读活动的兴趣,来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化的学习态度,改变原本的被动化学习状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获得知识与快乐。

比如学习《猫》这一课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采用视频导入的方式,为学生播放短视频平台上的萌宠视频,很多学生都喜爱小动物,以此能够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说明原因,这一话题也是学生较为热衷的话题,很多学生都有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因此也更愿意回答问题,讲述自己的感受,课堂也随之变得更加活跃。教师可在学生的热烈探讨下,进入课文初读环节,让学生了解作者笔下的猫。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产生兴趣后,往往能够更主动、认真地阅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完成这一课的学习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阅读与动物相关的书籍,如《昆虫记》《意想不到的动物真相》等书籍,将学生对于动物的兴趣转移到书籍上,借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阅读量;也可以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尝试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写作微作文,实现以读促写的语文教学目标。

激发语文课堂的生命力,需要让学生感受语文学科具有的独特人文魅力,在逐步地学习与接触中,热爱语文,在知识探索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喜好,在教学设计中能够做到投其所好,将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学生也能够更好地与教师进行交流,而不只是课堂教学的旁观者与接受者。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

二、情境教学,引入生活元素

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借助情境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注入一些生活化元素,拉近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与语文课堂教学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改变原本被动化的学习状态。

比如学习《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阶段,让学生搜集与春有关的诗歌、散文、成语等,进行摘录,并在导入环节,与其他人分享自己喜爱的语句,教师也可在此为学生播放与春天有关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如《春之歌》《致春天》等曲子,以此来为后续的课文解读做好情感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创设出春日情境,使学生能够借助语言更为精准地感知春天;除了运用他人的语句来描写春天之外,还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眼中的春天,教师随即记录春天的关键词,如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百花争艳、春风佛面、一年之计在于春等词,列举学生的春天印象,而后即可引入这一课,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的语言来为学生呈现出春日图景,可以通过春景的实景图片或者动画视频来让学生对于春的印象具体化。在情境教学下,教师能够将文中的景色再现到学生眼前,学生也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对于春天的欣喜与喜爱之情。在细读课文的环节,教师可让学生品味自己喜欢的语句,解读作者选择写作手法的用意,比如描写野花时,运用了比喻,将其比作星星和眼睛,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作者为何进行这样的比喻,星星、眼睛与野花都是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事物,学生对其比较熟悉,能够结合生活经验,更精准地挖掘情感要素。

语文教师依托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活动与阅读篇目之间搭设桥梁。相比解读抽象化的文字,学生在形成具象的画面之后,理解课文的难度也随之降低,同时还能够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情境教学,更好地发挥出情境教学的作用。

三、加强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部分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参与度较低的情况,其不愿主动与教师互动,往往只被动地回答教师的问题,导致课堂氛围相对沉闷,同时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两项活动被割裂。因此教师要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并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

比如在讲解《苏州园林》这一课时,教师可通过设置问题以及小组讨论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可提问学生,是否有过旅游的经历,旅游过程中又看到过哪些景观,提出一些学生更容易回答的问题,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设置问题,如,作者对于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苏州园林具有何种共同特征,课文如何分项说明园林特征,苏州园林的美有什么样的特点,提问后,需要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来完成课文阅读任务;在提问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表达能力,在合适的时机插入问题,借助问题在课堂中发挥出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互动的机会。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立即给出反馈,更多地提供正面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可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补充。面对较为复杂或者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安排小组讨论环节,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畅所欲言。

学生处于轻松的氛围下,更愿意与教师互动。为了构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当与学生形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求知欲,大胆发言,提出疑问。教师还需要加深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以此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引导方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创新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可采用一些创新化的方法,设置一些学生更感兴趣的练习任务,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同时也将更多趣味性因素引入到语文课堂中。

比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形成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演绎,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时,需要进行换位思考,体会角色的情绪,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与表达的情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教师在设置课堂练习任务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这篇童话内容的理解,融合自己的想象,接着故事的结尾进行扩写,完成写作后,教师可让学生朗读自己写作的内容,互相点评,选出大家最喜欢的结局;还可以让学生为大家讲述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或者神话故事,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拓展,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机会。

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长时间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学生可能会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厌倦心理,学习态度也更加消极。教师可借助各种新颖的教学形式,来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感受,除了演绎课文剧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语文竞赛、辩论会等形式,辅助课堂教学。

语文教师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时,应注重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元素,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以此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让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还能够享受学习过程。

猜你喜欢
生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贸易生命力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坚守初心,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主动创新是新型智库生命力所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