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筋柔脊十二法的推广价值以及路径研究*

2022-05-24 06:14叶莲子李雪梅
运动精品 2022年10期
关键词:功法传统体育

叶莲子 李雪梅

松筋柔脊十二法的推广价值以及路径研究*

叶莲子 李雪梅

(内江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四川 内江 641000)

松筋柔脊十二法是以改善身体疼痛、不适等“亚健康”状态为目的的健身方法,其含有丰富的健身养生价值。针对目前松筋柔脊十二法的推广情况,文章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法的研究方法,对其推广价值以及路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本研究认为松筋柔脊十二法具有的舒缓自如,连绵不断、抻筋拔骨,转折圆活、循经导引,形神相随、呼吸自然,神态安详等特点。它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具有积极作用,对推动社会和谐稳定、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并具有多方面的推广价值。文章提出了以学校为阵地加强人才培养、以社区为平台增强群众性、以竞技活动为枢纽提高人们参与度和创新传播手段扩大传播范围的推广路径。

松筋柔脊十二法;特点;推广价值;路径

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促进了社会的飞速发展,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复杂,人们的工作量不断增加,长期久坐,姿势改变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产生,导致正常生理功能发生改变,引发各种慢性疼痛、身体不适等疾患,这种“亚健康”状态成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健身方法被传播到中国,如瑜伽、健美操、普拉提等,这些项目宣传面广,易于学习,它们很快在健身房中流行起来,并为许多人所熟知。由于缺乏对传统体育养生的宣传、推广和传承,导致大众没有真正了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和机制,没有树立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和观念。有人甚至认为,中国体育的传统养生理念是不科学、作用不大的,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效率发展。其实不然,在传统中国体育养生的观念中早就蕴含了科学的养生观念,并与现代社会科学的健身观念相适应[1]。而松筋柔脊十二法不仅是以改善身体疼痛、不适等“亚健康”状态为目的的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更是适应现代社会健身观念的一种健身方法,对亚健康人群和健身人群都有丰富的养生价值。

近几年受疫情的影响,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加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体育价值也更加突显出来。松筋柔脊十二法秉承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内涵,其动作蕴含的内在意义与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相适应,注重追求身心的和谐,将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统一,受到了练习者的好评。

本文通过对松筋柔脊十二法的功法内涵、功理作用进行研究,探索能满足不同人群习练的多元化需求的新路径,以此来促进该项目的推广和发展,发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养生文化,树立科学的健身、养生观念,增强文化自信。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松筋柔脊十二法的推广价值及路径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目的,通过中国知网、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查阅了有关松筋柔脊十二法推广价值以及路径研究的文献和资料,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以确保研究的严谨性、科学性,为本文的调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运用逻辑法、辩证法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缜密的逻辑。

1.2.3 归纳法

对查阅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对推广路径和价值等进行归纳,为提出松筋柔脊十二法的推广路径奠定基础。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松筋柔脊十二法的概念及形成

2.1.1 概念

松筋柔脊十二法是峨眉武术养生课题组通过大量峨眉武术和具有地方特色养生功法的田野调查,秉承全民健身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为社会提供健康咨询而推出的以改善身体疼痛、不适等“亚健康状态”为目的的整套健身方法。

该功法借用古人“远观近择、取象比类、效仿万物、象形取义”的理论,吸取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精华结合中医学基本理论,根据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和运动规律,组合编排了简单有效、易于练习的十二式锻炼动作,对脖颈、脊柱、肩背部有明显健身效果[2]。

2.1.2 组成

松筋柔脊十二法套路动作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选编了四项通关、麒麟松肩、无极捭阖、猿猱通臂、雏鹰展翅五个动作。通过头、颈、肩部的练习,以达到松解关节和肌肉紧张,缓解各部位不适的目的。

第二部分,选编了盘古脱壳、凤凰涅槃、仙鹤理羽三个动作来对脊柱进行伸展和锻炼。以达到增强脊柱关节灵活度、柔顺脊柱、放松腰背部的作用。

第三部分,选编了临泉探月、象王顾盼、龙啸天地、俯仰乾坤四个象形动作,通过脊柱扭转和屈伸,结合腿部下蹲等练习,使腰背肌肉、腿部肌肉力量得到强化和锻炼[2]。

2.1.3 特点

舒缓自如,连绵不断。练习动作时,连续不断、舒缓自然,有助于伸展肌肉、灵活关节,使全身气机通畅,气血畅旺。

抻筋拔骨,转折圆活。通过身体的肌肉的较大幅度对拉伸展,达到“引体令柔”的效果。

循经导引,形神相随。遵循人体脉络走向,通过肢体的运动,意识的引导,呼吸与动作的配合来达到神形和谐统一。

呼吸自然,神态安详。练习时要保持不急不躁,心平气和的运动态势,坚持自然呼吸的原则,不憋气、不闭气,以达到神态安详,周身融融的练功状态[3]。

2.2 松筋柔脊十二法的推广价值分析

松筋柔脊十二法在促进练习者身体健康,陶冶情操、调节情绪,促进社会交往以及丰富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2.1 生理价值

松筋柔脊是指通过肢体的运动,配合传统呼吸吐纳、心理调节,达到促进血脉通畅、增强韧带柔度、舒缓肌肉粘连、缓解身体不适的传统体育健身方法[3]。研究表明四肢运动的均衡和对称对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性和有序性具有很大的效用,同时也能对人的各个器官和生理系统产生影响[4]。

而松筋柔脊十二法选取的十二个动作对缓解脊柱、腰背部、肩颈部不适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如:临泉探月,则通过对脊柱的扭转,巩固加强了脊柱的曲线,使得腰背的肌肉得到了锻炼;四项通关,通过对肩颈部肌肉的牵拉,增强了关节灵活性,预防肩颈的疼痛。

有研究设计了干预大学生颈肩综合征的松筋柔脊十二法运动处方,可供不同程度颈肩综合征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练习,提高自身健康情况,缓解学习压力,在干预研究中松筋柔脊十二法的处方化运用对大学生颈肩综合征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5]。

2.2.2 心理价值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导致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无处释放,心理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的健康状况。经过对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进行养生功法练习的研究发现,长期坚持习练养生功法能够有效使抑郁、焦躁等心理障碍因子降低,改善其抑郁程度,使躯体化障碍得到缓解,使其逐渐在生活和学习上逐渐恢复正常状态[6]。

松筋柔脊十二法秉承传统养生功法的特点,动作舒缓柔和,连绵不断。要求练习时注意集中思想、排除干扰、沉着冷静、专注动作本身,以达到身心合一的目的;并配合呼吸进行练习,有助于排出体内废气、浊气,释放不良情绪;同时在练习过程中结合轻柔的音乐进行习练,让人心情愉悦,心平气和,达到促进人体心理的平衡,缓解精神的紧张,减轻心理的压力的目的。

2.2.3 社会价值

松筋柔脊十二法分为站式功法和坐式功法,以此来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所的锻炼需求。练习时,既可以在室外进行站式功法的练习或者在室内进行坐式功法的练习,也可以根据身体状况、需要和喜好,选择单式或组合动作。练习方式灵活多样、练习时间和动作次数不限,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有利于项目的普及和推广。对于社会而言,集体习练和交流松筋柔脊十二法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融洽社会关系,促进了家庭和谐、社会和谐。

2.2.4 文化价值

松筋柔脊十二法缘起于祖国古老传统导引,根植于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土壤,吸收着地域文化养分,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优秀传统养生文化。功法的整理和创编也是秉承传承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宗旨,对优秀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继承和创新。

本套动作创编借用了中国古代哲学观和中国传统神话,如盘古脱壳动作借用了盘古开辟天地的神话故事,弘扬不惧艰险、刻苦奋进的开拓精神。凤凰涅槃动作借用了凤凰浴火重生的故事,培养练习者不畏痛苦、义无反顾、持之以恒、不断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不仅丰富了功法的文化内涵,还对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具有显著的文化价值。

2.3 松筋柔脊十二法的推广路径分析

图1 松筋柔脊十二法的推广路径

2.3.1 以学校为阵地加强人才培养

学校是进行研究科学和传播文化的主要阵地,注重发挥学校教学资源的优势,促进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成果相结合,通过学校教学来培养功法后备力量,来达到继承、发扬、宣传的目的[7]。

将松筋柔脊十二法融入高校教学课程当中,以《松筋柔脊十二法》教材为依托,将教学训练课程为重点,形成特色课程,以此培养专业的人才加大师资人才队伍建设。

而在中、小学也可将松筋柔脊十二法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改编成节奏鲜明、功效突出的操化动作,以此来适应学生在室内、特色课间操的习练需求。为培养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后备人才奠定基础,丰富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促进传统养生文化的推广和发扬。

老龄化的加剧,使得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需求。将松筋柔脊十二法引进老年大学,形成特色课程,使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更加丰富完善。

这样自上而下形成理论指导和科学布局,在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技能训练中形成全国性和区域性的教研实践氛围,松筋柔脊十二法的科学价值将逐步在公众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这才是真正把松筋柔脊十二法引入科学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

2.3.2 以社区为平台增强群众性

社区体育是为达到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和提高社区活动参与度为主要目标,以社区基地(微观)为区域范围,以辖区为自然环境,以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在当地和附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8]。因此,要推进松筋柔脊十二法在社区发展,首先就要加大松筋柔脊十二法的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科学的锻炼意识以此促进项目的开展,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2.3.3 以竞技活动为枢纽提高参与度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成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和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它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主要内容。构建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已成为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途径和纽带[9]。为了促进松筋柔脊十二法的推广和传播,应该加强松筋柔脊十二法群众赛事体系的构建,积极推进松筋柔脊十二法成为运动会群众赛事项目,开展竞技赛事,提高人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疫情时期,还可将线下活动赛事改为网络比赛,丰富人们的居家文化活动。制定线上规程,运动员线上参赛、教练员线上辅导、裁判员线上培训、裁判员线上评分、观众线上投票、获得线上证书,促进线上线下相融合,制定一整套规范的比赛操作规则,扩大参与的人群,提群高众参与的积极性。

2.3.4 以新媒体为手段扩大传播范围

在这个媒体通讯十分发达的时代,要想做好项目的推广和宣传,除了传统的方法和途径之外,还需要借助广播、广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10]。疫情防控期间,民众大多选择网络媒体获取健康信息,各种自媒体平台、视频网站、应用程序等,也出现了大量关于健身的信息。后疫情时代,推广松筋柔脊十二法需要改变以往的线下面授的教学模式,利用新媒体和各个网络平台或APP,拓展松筋柔脊十二法在线教学渠道和平台,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松筋柔脊十二法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线上传播方便、快捷、受众广的优点,拓宽传播渠道和路径,创新传播方式,达到良好的推广宣传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松筋柔脊十二法具有舒缓自如,连绵不断;抻筋拔骨,转折圆活;循经导引,形神相随;呼吸自然,神态安详的特点。适合不同人群尤其是“亚健康”人群健身练习。同时还具有促进练习者心理健康,促进家庭、社会和谐,对于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3.2 建议

本研究提出了以学校为阵地加强人才培养,以社区作为平台增强群众性,以竞技活动为枢纽提高参与度,以新媒体为手段扩大传播范围的推广路径。

加大松筋柔脊十二法师资力量的培养,加强对后备人才的贮备,并以学校为阵地加强人才培养,开展社区活动提高大众熟知度,举办各种赛事增强参与度,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手段加强宣传和推广等建议,来促进功法的推广和普及。

[1]王楠.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观[D].开封:河南大学,2006.

[2]叶莲子.松筋柔脊十二法对亚健康人群的康复保健作用研究[J].体育科技,2021,42(3):22-23.

[3]谭伟平,徐武,叶莲子,等. 松筋柔脊十二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21.7.

[4]程宇.健身气功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功能、价值和路径研究[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21.

[5]卢新伟,叶莲子,徐武.松筋柔脊十二法干预大学生颈肩综合征的处方化运用研究[C].2021年全国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21.

[6]刘浩月.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及价值和推广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185-187.

[7]白彦荣.后疫情时代中华传统养生术的推广价值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4):129-131.

[8]袁理脉.贵州松桃苗族花鼓舞传承现状与体育推广路径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8.

[9]孙雪倩.冬奥会背景下我国陆地冰壶项目的推广价值研究[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20.

[10]冯礼,杜德全,谢鑫淼.传统体育养生在社区中的推广策略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21):252-253.

The Popularization Value and Path Study of the Twelve Methods for Easing the Back

YE Lianzi, etal.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eijiang 641000, Sichuan, Chian)

内江师范学院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重点建设项目:峨眉养生与健康课程养生功法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YLZY201912)。

叶莲子(1988—),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峨眉养生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功法传统体育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七星归位”劲意真诀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日月增辉行功真诀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2016体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