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以来苏南地区乡村公共空间的演化研究

2022-05-26 13:32肖红胡婷婷梁晶
艺术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

肖红 胡婷婷 梁晶

摘要:文章的研究对象为苏南地区乡村公共空间,通过文献分析,结合国家最新乡村政策,从宏观层面分析新农村建设以来的苏南乡村建设更新模式及其对公共建筑空间功能更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苏南地区乡村文化空间演化分为三种类型。同时,分析苏南村落演进的现状与原因,总结出文化空间更新的局限性和可行性。对苏南地区优秀案例进行分析,寻找设计经验,并从建筑内部空间层面提出具体的设计方法,为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空间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公共建筑;美丽乡村;空间演化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2-00-03

1 研究背景

乡村公共建筑作为村民公共生活、维系关系、延续文化特色的空间,被赋予村域核心主导地位,通常是由宗祠、寺庙、礼堂等空间演化而来的乡村公共建筑。自2005年提出新农村建设后,经济上对乡村建设的总投资超过1 000亿元,但乡村公共建筑投资占比小,乡村公共建筑研究目前多集中在宏观、中观层面,微观的空间设计层面研究显得薄弱[1]。而乡村公共建筑在地理中心理论上是乡村区域核心,能够成为乡村发展的关键。根据针灸理论,点的准确治疗可以辐射到面的良性发展,乡村公共建筑作为点,可以带动乡村周边地区发展。苏南地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先行区,有许多实际设计案例,对其设计策略与方法进行研究,对我国其他地区的乡村公共建筑设计实践具有借鉴意义,从而协调城乡发展水平,保持乡土特色,实现农村反哺城市。

2 乡村公共建筑演化概况

2.1 研究对象

苏南指江苏省南部地区,紧邻太湖,位于沿海的三角洲中心区域。苏南地区地形平坦,河网密布,自古便为富庶之地,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另外,苏南乡村的城市化进程迅猛,在乡村建设公共建筑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问题上,具备许多成功的设计案例。文章将乡村公共建筑分为文教建筑、祠堂建筑、商业建筑三类,根据文献资料统计,对新农村建设后苏南地区改造的乡村公共建筑的演变进行总结。针对演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乡村公共建筑内部的空间改造方法。

2.2 苏南乡村公共建筑的演变

2.2.1 文教建筑的复兴

评弹、昆曲、锡剧等文艺活动盛行于苏南地区,村民们聚集在戏台前赏戏、听曲,同时村民的日常交流、来往的聚集性活动也在戏台前发生。在千禧年后,现代化进展加快,彩色电视、无线手机、互联网的出现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娱乐方式的迭代极大削弱了戏台在乡村的文教功能,使其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苏南地区对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财政投入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通过修建博物馆、宣传戏曲文化、投资戏曲教育等项目传承与保护戏曲艺术。在昆曲的发源地苏州市昆山市,面对西浜村大规模的搬迁,村民减少,四周荒芜的空心村局面,2014年春开始筹划建造西浜村昆曲学社。充分发挥戏台的公共空间辐射作用,附带文化教育与展示功能,使西浜村实现了“针灸”的效果,乡村的机体恢复健康,可窥见当初的文化盛况。

2.2.2 祠堂建筑的转型

苏南地区人口密集,村民、富商修建的宗祠数量众多。2000年开始,针对祠堂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程逐步开展,但是工程仅停留在对建筑外观的修复与完善上,内部空间及功能不作更新。新时代多元文化碰撞,传统祭拜文化难以生存,继而宗祠的功能属性被削弱,同时苏南地区旅游经济兴盛,圈起来的宗祠建筑作为文物景点供外来旅客参观。后期,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大家逐渐认识到需要回到乡土中重新发掘传统文化,将部分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特色民俗保存下来并发扬出去。宗祠所承载的乡情重回大众视野,同时顺应时代的变迁,宗祠的内部空间得以开放发展。

2.2.3 商业建筑的转换

苏南地区一直以来商贸发达,遗留许多商业集市,然而曾经的商贸结构不符合现代的发展,米面馆、布料铺、鞋铺等单一功能的商铺在当今市场中不具备优势。在以居民为主导的改建中,部分建筑被稍加修缮当作仓库,或者增添了功能布置,或者扩建成为超市、杂货店等便民业态,主要面向本地村民[2]。

虽然在商业建筑的材质上向城市建筑学习选择现代化的材料,但建筑本身的形态、所处的乡土环境、隐含的文化是苏南地区千年农耕文明的缩影。民族文化崛起,城市人抱有寻根心理,乡村旅游逐渐流行。苏南地区具备优秀的旅游资源与区位优势,苏南地区商业建筑与之相应的发展模式应该调整,从传统的商贸向旅游服务类型的经济转变。

2.3 苏南乡村公共建筑的演变走向

2.3.1 旅游牵引型

部分苏南乡村坐拥天然美景,凭借自身的旅游资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向旅游型乡村。村中增加了游客这一类交往主体,因此需要建造服务导向型的公共建筑,以便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同时为了更好地表现乡土特色与度假体验,通常会附带特色餐饮、技艺展示、手工艺品等空间。这类建筑能够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增加村民的额外收入,推动乡村经济良性发展。但在以旅游为牵引发展时,只能作为服务游客的场所,导致空间使用率降低。旅游的黄金期多在节假日,而平常游客稀少的日子,乡村公共建筑内部功能空间应该具备灵活性,方便重构适合村民日常交往的空間,可以根据村民需要自由调整,提高乡村公共空间使用率。

2.3.2 生活服务型

生活服务型乡村公共建筑数量偏少,多出现于苏南地区由政府主导的新拆迁村中,公共基础设施根据国家政策严格安排。这类建筑通常由村民日常所需要的便民中心、基础设施、交流场地等空间组合而成,主要为村民服务,少有外来游客参观,类似于城市社区服务。

借此给予村民更好的居住体验,丰富乡村生活,具备核心凝聚力。传统乡村公共建筑是乡村的核心区域,具有代表性和凝聚力。部分乡村在往社区化发展时,应当注重乡村特有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挖掘并充分运用。拓展建筑内部的空间功能,模糊空间边界感,体现乡村独特优势与特色,从而使生活服务型乡村公共建筑更有吸引力,能够为乡村注入活力。

2.3.3 生产复合型

生产复合型是“生产景观+旅游”的乡村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当地的产业资源,经过整合打造成为具有观赏性的景观,同时结合农牧等实业,既能够生产农产品,也能够发展旅游业。大片的乡村美景、缓慢的生活节奏、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游客在乡村能释放压力,是周边地区城市人群所青睐的休闲之地。这种类型的乡村公共建筑,需要具备综合的建筑空间,如产品生产、展示、劳作体验等功能空间,更应具备乡村所特有的互动感与体验感。另一种是“互联网销售+展示”的乡村发展模式,依托互联网进行内外联动,线下发展生产的同时联络线上同步发展,站在商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带动乡村经济现代化发展。此类乡村公共建筑主要面向外来人员,如游客、互联网工作者、潜在消费者等。在功能上需要有会议室、展销厅、文艺演出拍摄等线下线上一体化场所[3]。如以此模式发展的南京江宁石塘乡村公共建筑,外形上以农业温室大棚为灵感,内部融入当地产业特色如采茶、纺织等手工体验,通过工业化生产、制作、展销与线上联动提升知名度。同时挖掘本土人文历史,举办村史展,销售文创产品。

2.4 苏南地区乡村公共建筑的转型原因

2.4.1 乡村发展规范化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苏南地区作为先行区,较早开始进行本地特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设计中注重对各地特有的文化符号如建筑、构件、空间形式提炼保留,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情况。村民文化认同感的增强需要以经济为底板,所以在发展中以乡村产业调整为主导,带动经济发展,使乡村人口回流。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进而需要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协调内外人群的需要,进一步成为核心凝聚力的场所,带动乡村协调经济、人文、环境之间的良性发展。

2.4.2 交往主体多元化

建筑空间的使用主体是人,需要考虑在不同的时间段适应不同需求的人群。乡村公共建筑内部空间需要具备公共服务功能,如凝聚人气的交流空间、展示本土文化的场所空间,在此基础上根据乡村的发展现状以及经济结构,置入不同的功能空间[4]。苏南地区乡村发展进程较快,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到位,但面对日益复杂的发展情况与交往主体的多元化,部分空间仍然有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形式,呈现功能僵化、空间与外部割裂、缺乏本土精神表达的问题。

3 乡村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方法

3.1 内外同构

建筑的内部与外部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在设计时采用类似园林中的设计方法,使室内与室外产生关联,实现二者融为一体,以此使建筑具备更强的本土化与开放性。内外同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外部风景引入内部空间,另一种是内部空间外露,向自然边界过度。

3.1.1 引入外部风景

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将山水、植物、动物等外部元素用于内部空间,通过局部点缀、有序的运用,削弱人工感。例如,太湖地区盛产水稻,将水稻放置于空间内部作景观装饰,或者使用本土建筑材料秸秆、稻草等制作成稻壳砖,远看与自然和谐统一,近看富有肌理与趣味。若公共建筑面向美景,在窗户和墙面的设计上优先选择半透明材质,采用对景、框景的手法,将风景引入室内,感受自然的风云变幻,进一步增强建筑的开放性。

3.1.2 延展内部空间

传统乡村公共建筑的功能属性一般通过门口的牌匾确认,导致人们从远处看不易区分,从而降低了存在感与开放性。为了使建筑内部的功能及历史文化得以准确表达,可以参考茶室设计,将部分室内家具、功能空间户外化,或者打造过渡空间拓展室内空间,增加人流量。例如,南京桦墅村口乡村铺子,将村口的原始建筑打开,使用内外同构手法,将室内的部分家具置于室外,并且设计长廊进行延伸,不仅扩大了功能空间,还附带销售、集会等多元化功能,弱化室内边界感的同时聚集了周边的人气。

3.2 空间重组

当公共建筑交往主体呈现多元化时,内部空间向复合化发展。当建筑面积不能满足多元化的空间功能时,对应不同时间所需要的不同功能,需要对当前的空间进行可逆性调整,达到灵活便利的重组。空间重组从空间划分与功能置入两方面进行。空间划分主要对复合性较强的空间进行适宜的调整,如戏台闲暇时可改为会议室、展示厅;功能置换主要用于相对不易变动的区域,如图书馆、民宿等,这类建筑不易挪动,便采取功能置入实现现代化。

3.2.1 空间划分

材质的快速更新给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可拆除部分,采用模块家具、轻质格栅、玻璃等软隔断,对空间进行灵活划分。保留基础的墙体结构,根据所服务的人群、提供的服务、人的行为方式对空间功能进行划分,能够同时实现私密与开放空间共存,形成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可以拆除不必要的实墙,选择具有透气性的格栅进行空间分隔,从而产生更强的空间进深层次感。

3.2.2 功能置换

以旅游业为发展模式的乡村,对原始空间布局、乡村形态、文化风貌有较高要求的保留,采用功能置换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保留建筑原貌,尽可能保留空间的大致形态,进行合乎使用需求的功能改造。这种方法可以形成一种新旧并存的拼贴效果,具有别样的艺术感。在功能置换时要考虑原空间的文化属性,比如对宗祠建筑进行改造,不适宜改建为娱乐场所,可以改为村史馆、活动中心、会议室等,能够延续本土的历史文脉。在设计前应对村民的日常需求和期望进行充分调查,对乡村公共建筑进行现代化更新,以生产生活便利为基础,不能为了怀古而伤今。

4 结语

苏南地区现代化乡村建设产生了新的发展模式,乡村公共建筑相应改变类型,以适应并带动乡村发展。以乡村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设计为切入点,应从充分利用乡村自然优势、满足复合性的功能需求、适宜的文化延续三个层面思考,平衡人、环境、文化之间的关系。旧的建筑功能与形式不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发展局势,部分僵化单一的空间功能形式被舍弃,但部分传统空间在现代仍具有活力,经过改造后仍能发挥作用。在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仍然存在恒常的潜在需求,以村民为主体的行为生活与内部空间功能和文化属性相适宜,应作为美丽乡村公共建筑设计的一种方法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胡盼,陈宇明,但俊,等. 1949年以来农村住宅內部空间格局的演化:以陕南涧池为例[J].装饰,2016(11):101-103.

[2] 崔愷,郭海鞍.踏影寻乡音,筑舍解乡愁:玉山佳处之“读书舍”昆曲学社意匠解析[J].建筑学报,2017(1):64-65,58-63.

[3] 韦娜.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的乡村规划及实践研究:以洛南县小河村为例[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9(4):138-139.

[4] 孟凡浩.活力乡村写意江南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安置农居[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11):74-81.

作者简介:肖红(1999—),女,江西抚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室内环境设计。

胡婷婷(1998—),女,安徽安庆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室内环境设计。

梁晶(1983—),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生态室内环境设计、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引领作用研究
关于南京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对策建议
衡水市桃城区完成“美丽乡村”规范建档工作
贵州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如何打造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