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中主体意识的开发

2022-05-27 01:12张小英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4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主体意识

张小英

从古代的科考到现在的中考,写作都在人才选拔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写作不仅仅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反应一个人的文化程度。近年,中考作文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开放。面对复杂多变而又灵活的中考题目,写作已不单单是准备一套万能模板那么简单,而是越来越需要学生深入思考。本文将对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展开论述。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普遍缺乏写作主体意识,这成为他们难以写出好文章的重要原因。要想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就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何写好作文,引领学生自主积累知识、自主观察生活、自主总结规律,解决写作中的实际问题。

一、开发学生写作主体意识的意义

现在的初中生缺失写作主体意识,使得他们丧失了写作兴趣,消极对待写作训练,能不写就不写,能少写就少写。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对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不注重提升,对于教师让记住的素材就记住、让背诵的名言就背诵、让记住的修辞就记住。在考试的时候,要么就用教师给的例子,要么就胡编乱造,写出的文章晦涩难懂,东拼西凑,毫无章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自我思考、自我解析、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症下药,从教师给例子、给范文到引导学生自己找例子、找范文,自己思考如何写作。

由于缺失写作主体意识,学生会漠视生活,对生活中的事情漠不关心,每天除了上学就是写作业,不能主动从生活中去积累写作素材;被动阅读,教师让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对于课本上的内容,教师让读就读、让背就背,不加思考、不会运用,更不用说自己去阅读课外书,丰富自己的视野,开拓自己的眼界了,如同井底之蛙,只局限于课本学习;盲目接受,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让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师给什么例子就用什么例子,不管合不合适。没有自己的安排,更不清楚自己的问题,不去思考怎样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缺失主动积极进取的意识。

而作文主体意识较强的学生,不需要教师提供很多素材,也不需要教师总结写作技巧,而是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思考自己写作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自己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并积极整理素材,对这些素材加以分析,将这些素材内化成自己的写作知识,在写作时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

二、开发学生写作主体意识的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是写作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现在,很多初中生欠缺写作主体意识,不会主动阅读,更不会从书中汲取营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这部分学生,发现读书的乐趣,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思考。

阅读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兴趣的,无需外界驱使。但对于大多数初中生而言,是枯燥的、乏味的,让人没有兴趣的。一位优秀的教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这件看起来枯燥无聊的事情充满趣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学会积累。

比如,每节课都可以留出一小段时间来进行阅读分享。在活动前期,可以给学生指定阅读书目,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提取其中有意思的小故事,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按照一定順序轮流上台分享这些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故事可以用于哪些写作主题。在活动中期,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素材辨识能力后,教师可以不限阅读内容,让学生自己找书看,并记录对自己有启发的小故事,并随机叫学生上台分享,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故事该如何运用。到活动后期,当学生有一定的总结思考和分析能力时,教师可以起一个辅助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寻找素材,进行提炼分析。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逐渐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逐步学会如何辨识素材、积累素材、应用素材。教师将积累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写作自主意识的开发。

2.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活

在作文中,素材是基础,感悟是灵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让学生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教师就要引领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最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最真切的情感来源于生活中的感受。

初中生的生活看似单调,实则他们也会经历很多事情,只是如果不用心,就无法体会其中的苦与乐。写作素材其实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候去动物园的经历,有时候坐公交车没带零钱得到陌生人的帮助,有时候看过的一场电影,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

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是乐,解出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是乐,去探望爷爷奶奶是乐。被人恶意威胁是苦,爸爸妈妈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发泄在自己身上是苦,学生之间的嫉妒是苦。无助中得到陌生人的关怀会感动,遇上乞讨的老爷爷会同情。我们本身有丰富的情感,只要不把自己封闭起来,就能体会到生活中的苦与乐。

有时候,学生的经历确实不多,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苦乐辛酸,在上课时分享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畅谈自己的感悟。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大家的经历以文字的形式总结整理出来,积累或写作素材。

3.合理进行写作评价,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技巧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适当的写作训练必不可少。要想让每一次的写作训练发挥最大作用,那么写作前的素材选取、情感引领、感悟分析就很有必要,而写作后进行总结分析也同样重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每一次写作训练,在写作前精心准备,在写作后评价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技巧。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合理评价,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作文进行细致点评,如果有些学生作文的问题较多,也可以进行面批,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一次比一次写得好。另外,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很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互评,指出彼此作文的优缺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学生对作文修改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思考和分析,并对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进行归纳和总结。

另外,自我评价也对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对学生的个性化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自我欣赏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一般从文章的题材、写作选取的视角、文章的写作手法以及文章的个性表达等几方面入手,找到自己文章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而增强写作的自信心,从而达到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目的。

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点评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的写作能力尽量均衡,而且人数不要过少,以便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学习小组成员的写作优点,不断完善自己的作文,并通过交流讨论,共同提高小组成员的写作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观察是智慧的来源,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强调用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领悟到一些道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从而把握社会的本质,提高自己的社會认知能力。

在以“生活”为主题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风筝作为写作切入点,写与父母一起放风筝,在放风筝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纯真和质朴,这就解决了学生写作“老大难”的问题,学生的写作意识逐渐被唤醒,开始用心去观察生活,并参与到实践过程当中,主动积累写作素材。

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同学生观察社会的角度及方法是不同的。比如,思维缜密的学生会观察细微之处,描写春天会写小草冒出嫩芽;而比较洒脱豪放的学生,在描写春天时,会写大雁翱翔于北方的天空。他们观察的本性不会有变,但关注的细节不同。

在观察中,有的学生会全身心投入,而有的则是身心分离。如果学生没有主动去观察,就没有感想可言,所以,老师要让学生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观察,从而唤起内心深处的感受。观察之后还要加强积累,可以让学生用日记或者周记的方式来积累自己观察到的素材,抓住当下的感受,将短期的记忆变成长期的记忆,借由平时的积累来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

通过大量的训练,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和积累,写作时,才能从丰富的素材当中筛选出有用的材信息,从情感的需求出发写作,从而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自己的写作主体意识也自然被唤醒。

5.减轻写作心理负担,正确认识写作

部分学生之所以对写作有抵触情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对写作缺少自信,对写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写作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写作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对此,老师要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让他们正确看待写作,了解作文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写作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写作能力是每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写作是对自身情感态度想法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中,请假条、贺卡或者是便签等,都是写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借由这些,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从而消除对写作的畏难情绪。

老师也可以使用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不同的作文题材,从而拉近学生与写作之间的距离。所谓写记叙文就是讲述我和相关事物之间的故事,写作说明文就是介绍某一个领域内的知识,写作议论文就是通过一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写作应用文就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描述,学生能够了解到,作文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以此唤醒写作主体意识。

6.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热情

学生如果没有写作的热情,写作之于他们就是沉重的负担,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而写作。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写作的过程当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想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营造自由轻松的写作环境,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渴望通过写作来进行交流。创设情境能触发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以“幸福是什么”的主题写作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找到幸福、丢失幸福、体会幸福”的情境,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可以让学生找出使自己感到幸福的不同人、事或物,然后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依次划掉其中之一,去掉一种就表示永远失去它。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当纸上的词语越来越少时,学生能感受到幸福也在离自己而去,大家开始显得焦躁不安,就会有学生要求结束活动。即便这样,老师依然要坚持,直到剩下最后一个词语,这时,学生的情感也被激发到最高点,活动到此结束。老师可以让学生将感受写出来。相较于之前的不知如何下笔,学生将自己带入到情境当中,产生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在写作时就能做到有感而发。

随着作文题目越来越开放,写作越来越自由,学生的自我分析总结能力在写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关注学生写作自主意识的开发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材料积累、观察生活、书写感悟以及总结规律等多方面的自主意识,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写作。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主体意识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