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大任务,让阅读教学层层推进

2022-05-30 13:36张荣
关键词:葡萄沟任务阅读教学

张荣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把大任务化解成小任务,以具体问题推动教学。完成好每一个小任务,大任务也就迎刃而解。《葡萄沟》一课教学,先化大为小,分解任务,再分步推进,逐层深入,具体运用思维图和创设情境来层层推进,深化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任务;《葡萄沟》

用明确的任务来组织教学,能让学生在履行任务的过程中参与、体验师生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认知能力和解析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能够剖析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对文章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深层挖掘,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最终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但阅读教学中的任务往往过大,让学生无从下手。教师需要把大任务化解成小任务,以具体问题推动教学。完成好每一个小任务,大任务也就迎刃而解。下面谈谈我在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一课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化大为小,分解任务

学习目标是任务设置的依据,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达成目标的过程。《葡萄沟》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喜爱和向往之情。课后练习第2题所提出的学习任务“你喜欢葡萄沟吗?说说理由”指向的正是这一目标,也是贯穿整节课的有力支架。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完成了任务,也就达成了目标。

不难看出,“你喜欢葡萄沟吗?说说理由”这一学习任务是以问题形式出现的,而且是一个“主问题”。教学时,直接抛出这个大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困难较大。因此,教师需要把这个大任务转化为若干小任务,使之形成有效的层次,促使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探究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葡萄沟》共有4个自然段,是“总—分—总”的结构。第1自然段中“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一句,突出了课文叙述的中心,凸显了“喜爱”的思想情感,自然地引出下文。第2、第3自然段的分论,重点介绍了葡萄之美和葡萄干的制作,景、物、人交融,印证了葡萄沟之好。第4自然段则用“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一句,高度概括和收束全文。依照学生认知的规律和教材知识的内在关联,本课大任务分解成的小任务如下:

首先,以“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导入,引发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此任务着眼于篇章,立足思维的“诱发点”,且贯穿教学始终,能达到引导学生通篇阅读、整体感知的目的。

其次,通过有价值的追问任务引发深层的联结性学习,实现师生间思维与情感的多重交互,充实和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先提出“每年,葡萄沟都出产哪些水果?”“葡萄沟的景色美在哪儿?”“葡萄沟的人好在哪儿?”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再持续细化问题,着眼于句段和字词设计问题,追问“这么多水果,作者为什么重点写葡萄干的制作?”“葡萄沟秋季的美与夏季的美有什么不同?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除了热情好客,维吾尔族老乡还有什么特点?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等。这些小任务分别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知葡萄沟的“景美”“物丰”和“人好”,将对“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探究分解到对关键句段和字词的理解上。

最后,再以“你喜欢葡萄沟吗?说说理由”为总结。这一层次的任务是对导入的呼应,能检测学生阅读的真实状态和任务达成的效度。

二、分步推进,逐层深入

大任务分解后,教师需要进一步思考:教学中,通过哪些策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完成一系列的小任务?

(一)借助思维导图,层层推进

指导学生借助各种思维导图来解决问题,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字词句运用”板块中就出现了关于“车”的思维导图,之后的教材中也多次出现。因此,本课教学中,完全可以让学生借助这一工具展开探究活动,通过思维导图构建三要素,即提信息、建结构、理关系,将大脑思维的过程形象化、可视化,把自己从知识的输入者转化为自主学习者,完成任务,达成目标。

具体来说,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按以下三步完成任务:

第一步,提取信息。在组织学生思考“每年,葡萄沟都出产哪些水果?”这一问题时出示图1,以“完成口头填图”这一任务驱动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和表达,感受葡萄沟盛产水果、物产丰富的特點。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此图填写难度不大,直接提取文本信息即可完成任务。借助此图,搭建起学习支架,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构成。

第二步,自主探究。在引导学生重点探究“葡萄沟的景色美在哪儿?”这一问题时,组织学生在下页图2的引领下阅读文本,提取关键信息,抓住“一大串一大串”“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等重要词句进行赏读品析,发现、感受葡萄数量多、品种多、色彩美、品质好的特点,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促进知识网络的建立和概括能力的提升。

第三步,强化认知。在组织学生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及过程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智慧:他们善于利用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种植葡萄并制成味道甜美的葡萄干;再通过联系第2自然段“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这一充分表现老乡们热情好客的句子,充分感受葡萄沟“人”的好。至此,学生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有了完整认知,明白葡萄沟之所以让人喜欢,是因为“物丰”“景美”“人好”。

随着教学的深入,思维导图呈现了完整的文本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学路”,并与小任务中的问题相呼应,为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交流“你喜欢葡萄沟吗?说说理由”提供了思维方向和依据,有助于学生获得典型而深刻的学习体验。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

除运用思维导图外,还可以创设情境,通过“变式练习”任务,深化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比如,我在教学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同学们,葡萄沟是我们国家著名的风景区,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旅游观光。在葡萄成熟的八九月间,这里还会举办“葡萄节”,很是热闹。请你们当一回讲解员,向家人或朋友介绍一下葡萄沟。介绍的时候,可以根据板书的提示,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重点说一说,也可以全面地讲解。相信听了你们的介绍,会有更多的人“心动”,想去葡萄沟旅游观光。

这一情境中“包裹”的学习任务具有驱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在“说一说”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和运用,提升表达能力。

再如,课后练习第3题提出了“仿写”任务,我们可以据此创设情境。“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一例句提供了两种仿写思路:一种是用“有……”的句式列举事物,将特点写具体;一种是用归纳的方式,总结事物的特点。填空第1句“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侧重归纳几种事物的特点,此句练习适宜在教学课文第2自然段后进行。通过练习,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者是抓住葡萄的颜色进行细致描写,凸显事物“五光十色”之美的。这也启发学生,写一种事物还可以从姿态、味道等不同的方面来描写。填空第2句侧重如何写具体,适宜在课文学完后进行练习。我首先组织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练习:“每年八九月份,葡萄沟的葡萄成熟了。葡萄架下,人们,。”接着,让学生观察课间活动的图片,并围绕“热闹”一词描述操场的活动场景,进行原题练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同样的句式说一说学习或生活中其他的热闹场景,在情境中组织学生完成任务,深化理解。

在每个小任务扎实推进的过程中,大任务也逐渐完成了。

猜你喜欢
葡萄沟任务阅读教学
甜甜的葡萄沟
火焰山下葡萄沟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国家AAAAA级景区葡萄沟
葡萄沟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