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实践

2022-05-30 19:52国红延刘召雪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整本书阅读教学

国红延 刘召雪

【摘 要】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促进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进行学习理解类、实践运用类和迁移创新类的进阶式活动设计,能够有效挖掘整本书在语言知识、文化内涵与思维品质方面的价值,进而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整本书;阅读教学

一、引言

与教材中相对短小的篇章相比,整本书以其内容的完整性、丰富性、情境性等优势,为实施整体化和深度化的阅读教学策略提供途径[1]。除学生独立开展整本书自由泛读外,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合理设计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合作阅读,分享阅读感受,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多元思维品质和提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够与教材教学相辅相成,对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虽然一些教师逐渐重视整本书阅读对教材教学的补充作用,但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采用“碎片化”的英语阅读模式[2],仅注重语法和词汇的积累,很少关注语言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思维训练,忽略学生丰富而深层的阅读体验。笔者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连续课时进行整体设计,尝试探索促进语言、文化与思维融合发展的实践策略。

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基本内涵及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框架

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教师在主题引领下设计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迁移创新类等一系列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基于已有知识,探究不同类型语篇的主题意义,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练习语言技能,理解文化内涵,发展多元思维,运用学习策略,判断价值取向[3]。可见,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英语学习活动观将语言、文化、思维三者紧密结合,为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指明了方向[4]。英语学习活动观包括的三个层级学习活动均指向英语学科核心能力,其中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迁移创新能力三个一级指标又进一步划分为九个二级指标,从而构成3*3英语学科核心能力要素。具體来说,学习理解能力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检索和提取概括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包括描述阐释、分析判断和整合运用能力;迁移创新能力包括推理论证、创造想象和批判评价能力[5]。

笔者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在教材相关主题语篇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选取了共读的整本书,并分三个课时进行整体、进阶式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初步构建了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框架(如图1)。三个课时分别对应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三个活动目标,每个课时分别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以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多元思维。课时之间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整本书阅读的微课程体系。

课时一为基于文本的初读课,关注学习理解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目录导览对文本进行感知注意;以问题链形式对文本内容进行记忆检索和整体认识;以读书报告等方式对主要内容进行提取概括。课时二为深入文本的细读课,侧重培养实践运用能力,通过小组分工与合作绘制导图,提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判断能力;通过阅读圈制作海报并以艺术展览的方式进行组间交流,提高对文本主题的描述阐释能力;通过读者剧场等活动提升语言整合运用能力。课时三为超越文本的创新课,聚焦迁移创新能力,通过手工制作、诗歌创作及绘本编写等方式培养学生推理论证、创造想象和批判评价的能力。

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本文以科普类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为例,探析英语学习活动观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策略及其对发展学生语言、文化和思维的促进作用。本次教学在初中预备年级实施,学生处于小初衔接阶段,已经学习了教材中的“动物世界”单元,对于动物习性特征等有了初步的了解和知识积累。基于学生求知欲较强,对动物世界具有好奇心,且对该主题比较熟悉等学情特点,教师选取了科普类读物Beetles。该绘本反映“多彩的甲虫世界”这一主题,图文并茂,为学生深入探究提供了空间,语言难度较低,但涉及甲虫的专业术语对学生阅读有一定的挑战性。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本次整本书阅读微课程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关注非虚构类(non-fiction)文本类型,学习、了解甲虫的基本特征,获取甲虫分类、习性、栖息地等其他信息;(2)通过阅读圈及读者剧场等活动,对所学语言知识和内容信息进行实践应用;(3)选择诗歌撰写、手工制作、绘本创作等多种活动形式,实现迁移创新。

(一)课时一:学习理解类活动——创设主题情境,整体感知文本

学习理解类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创设的主题情境中,完成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旧知,以旧知带动新知,通过语言及背景知识的整合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文本内容。

1.实物观察,文本导入

在文本导入活动中,教师首先通过游戏让学生猜一猜各种动物的名称,并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What is it?Can you tell us some features about this kind of animal?”然后,展示装有甲虫的玻璃瓶,让学生进行识别和描述:“What is the small animal in the bottle?What do you know about it?”通过激趣游戏和实物展示,学生复习了教材语篇中与动物有关的语言知识,同时以旧知引出新知,建立信息间的关联,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阅读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文本导入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封面,借助鲜活的图片感知甲虫的外貌特征,并以问题“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cover?What is the title of the book?Who is the author of the book?What else can you think of?”引导学生关注非虚构类绘本的基本信息,预测文本主要内容。

2.目录导览,问题深化

当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封面,大致了解绘本主题后,教师可以通过目录导览的方式引领学生整体把握非虚构类文本的体裁特征,关注主要章节的内容并勾画关键词汇“beetle、wing、color、words、more、index、author”。学生结合关键词阅读绘本后,教师针对每个章节给出引导性问题,引领学生逐步走进文本,提取细节信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Q1:How many kinds of beetles can you get from the book?

Q2:Where do the beetles live?

Q3:What do the beetles eat?

Q4:What colors are the beetles?

3.自主阅读,完成读书报告

初步阅读绘本后,学生对甲虫这一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学生可进行自主阅读,并完成阅读报告(见表1),梳理出书中关于甲虫的更多细节。在概括阅读中获取新知的同时,学生还要關联和拓展已知,对文本进行初步分析判断,综合提升逻辑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二)课时二:应用实践类活动——内化运用语言,深入理解文本

应用实践类活动是在学习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对内容信息的分析与整合,进一步内化与巩固语言知识,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教师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探究和建构主题意义。

1.导图绘制,理解深化

教师先带领学生以导图的形式对绘本进行梳理,厘清文本的基本架构,共同绘制导图(如图2),为读后的迁移创新打好基础。然后,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整本书绘制个性化思维导图,巩固词汇知识和语篇知识。

2.艺术展览,知识拓展

教师借助阅读圈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文本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归类。学生可以基于自己喜欢的主题分配word finder、graphic organizer、connector、summarizer、questioner等角色,通过自我学习拓展文本信息,完成角色任务。教师组织艺术走廊活动,张贴学生作品,划分不同板块,通过主题展览实现信息共享。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与爱好选择角色任务,并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在共同分析文本逻辑和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多元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读者剧场,内化文本

学生在阅读圈分享交流后,对甲虫的信息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对文本背后反映出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主题也有了较深入的认知与体悟。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读者剧场活动朗读和表演文本内容,让学生进行剧本的创编和表演。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内化语言知识,还能增强文化认同感,提升创造性思维。

【ReadersTheatre片段】

Student A:A beetle is an insect.

Student B:There are many kinds of beetles.

Student C:Beetles live almost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Student D:Most beetles live on land.

Student A:Some beetles live in the water.

Student B:Beetles have wings. Most beetles can fly.

Student C:Some beetles are very large. The largest beetle in the world is a Goliath beetle.

Student D:Beetles eat many things.

Student A:Many beetles eat plants.

Student B:Beetles are many of colors. Ladybugs are red with black spots.

Student C:Some beetles glow in the dark. Fireflies glow in the dark.

Student A,B,C,D:Beetles are interesting insects.

(三)课时三:迁移创新类活动——多维作品创作,迁移升华主题

迁移创新类活动是基于主题意义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以此展开的研究式活动[6],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文本背后的价值取向及文化意义,形成结构化知识,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文本创新,表达其观点、态度和情感[7]。本案例中,教师设计了体现合作探究的绘本编写、诗歌创作、手工制作等活动,并呈现每一类创作内容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关注语言的准确性、信息的发散性和形式的创新性。学生尊重小组意愿,选取具体的创作形式,进而参照评价标准完成创作。

1.绘本编写,文本重构

学生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绘本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个性化的英语绘本(如图3)。小组分工合作,通过画、写、排版等活动激发学习热情,巩固语言知识和科普类读物的体裁结构,提升创造性思维,在创作过程中培养热爱动物并与其和谐共处的文化意识。

2.诗歌创作,思维创新

基于以往的教学基础,教师鼓励学生以刚学过的藏头诗形式为Beetles赋诗一首。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特殊魅力,在韵律和节奏中升华文本的主题意义,挖掘其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意义,同时提升创造性思维。

【学生为Beetles赋诗片段】

Be an insect forever,

Every time I see you,you are busy working.

Either animals or plants you eat,

Trees and fresh water are your homes.

Lovely and cute your appearance is.

Enter the tissue of plants,

So that I can find your track.

3.手工制作,綜合实践

动手能力与学生语言学习有着密切的关联,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8]。教师鼓励学生通过DIY手工制作甲虫黏土,将文本中涉及的甲虫生存环境、身体特点、食物、种类等信息以形象的手工作品形式表现出来,并用英语进行介绍,以具象化的方式完成语言的内化与迁移运用。这种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意识与小组合作意识,口头介绍还能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与自信心。

4.教师反馈,总结升华

教师进行整体的评价与反馈,借用板书总结升华,与学生共同探求绘本传达的价值。虽然甲虫的形态比较弱小,但是它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每一只都独特且珍贵。这如同每一个学生,虽然渺小,但都蕴含着耀眼的光芒。师生对此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生成“Maybe we are small,but we are special”的主题,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黑板上勾画出蝴蝶的形状,向学生传达“虽然我们只是一只小小的并不起眼的甲虫,却依旧可以如蝴蝶一般美丽和精彩”的寓意。

四、结语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整本书阅读微课程设计,有机融合了语言、文化与思维发展的整合性教学目标,打破了以往阅读教学单一化、片面化和碎片化的问题,以更具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活动设计[9],使得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更具有指向性和目标性,能够有效落实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学习理解类活动,学生基于整本书阅读对英语语言知识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通过读者剧场、阅读圈等应用实践类活动,学生在综合语言运用方面更具灵活性,同时发展了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诗歌创作、绘本制作、手工制作等迁移创新类活动,学生不仅培养了创新性思维,还增强了文化认同感。此外,在体验多维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金秀.中学英语书籍阅读策略探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2018(8):1-6.

[2]王蔷.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原则、目标与路径[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7(2):19-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王蔷,钱晓芳,吴昊.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内涵、架构、优势、学理基础及实践初效[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2021(7):1-6.

[5]王蔷,赵连杰,鲁美芸,等.“中小学生英语学科能力表现框架”在英语教学和测评中的应用[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8(2):17-26.

[6]贺亚丽,张金秀,徐国辉.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实例分析[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8):19-24.

[7]张凌敏.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活动设计:以Unit 5 Section B Reading Beauty in common things教学为例[J]. 英语学习(教师版),2018(14):146-150,154.

[8]DEWEY J.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M]. New York,NY:Macmillan,1938.

[9]冯善智,韦钰玺韪.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s?”为例[J]. 广西教育,2019(7):25-28.

(责任编辑:周彩珍)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活动观整本书阅读教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