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大学生非专业心理求助的中介影响探究

2022-05-30 10:48孙翊馨程晓燕金雷辛晖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优化建议新媒体大学生

孙翊馨 程晓燕 金雷 辛晖

摘要:在大学期间,学生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大学生已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然而受心理疾病污名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愿较差,并不能正确认识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据调查,相较于专业心理求助,非专业心理求助更受大学生的青睐。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传播的信息在当代大学生思想取向与价值判断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从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现象出发,结合新媒体、大学生及非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三者的中介模型,分析新媒体接触在大学生非专业心理求助过程中的中介影响作用,进而对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非专业心理求助;中介影响;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0-004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媒体接触对大学生非专业心理求助意愿的中介影响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110846132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75亿,占网民整体的94.5%。其中,20~29岁的网民对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等应用的使用率最高。由此可见,我国网民数量庞大,青年人对新媒体平台的关注度很高,新媒体平台传播的信息内容和引导的价值取向对大學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大学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面对学习压力,还要考虑人际关系、生活环境、人生规划等问题,在诸多压力的叠加下,大学生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调查显示,1/5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隋京欣、杨智国对某高校2020级大学生进行健康测试发现,3725名大学生里,有27.44%的大学生存在心理困扰,9.93%的大学生有中重度心理困扰,25.33%的大学生有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1]。北京16所高校因病退学、休学的学生中,有37%~64%是因为心理问题[2]。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国学者江光荣认为,心理求助是指个体遇到心理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时,向其他人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的过程[3]。根据求助对象是否为专业人员,可将心理求助分为专业心理求助与非专业心理求助。其中非专业心理求助的对象包括现实对象和虚拟对象两种,现实对象为大学生亲戚、同学、老师等身边人,虚拟对象包括大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通过网络获取的相关引导信息和相似群体借助网络平台形成的互助小圈。文章侧重于分析新媒体在大学生非专业心理求助过程中的中介影响作用。

二、影响特征

(一)新媒体与心理疾病污名

心理疾病污名是指人们对心理疾病或心理疾病患者存在的负面评价以及歧视问题。心理疾病污名按能否被当事人意识到分为外显污名和内隐污名,陈晓慧等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心理疾病内隐污名[4]。社会部分舆论对拥有心理疾病的相关群体带有偏见,致使大学生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时易陷入自我否定的循环,将心理疾病公众污名衍生至心理疾病自我污名。梁钊源在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心理疾病自我污名的存在会影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意愿[5],即心理疾病自我污名观念的出现,会导致大学生对心理求助抱有抵制态度,极易延误解决心理问题的最佳时期,将心理问题发展成心理疾病。

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求助观念的形成与改变有着独特的影响。相较于专业心理求助,以新媒体为主体对象的非专业心理求助具有多样性、私密性、广域性等特点。其优势在于,可通过媒体宣传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求助观念,对心理疾病污名的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同时由于网络社交的私密性,大学生向网络虚拟对象倾诉,能大大减少因心理疾病公众污名观念所产生的焦虑感。其弊端为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对很多复杂事件缺乏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者鱼龙混杂,各类信息真假难辨,若大学生长期在网络平台获取负面的引导信息,会导致其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错误的心理暗示,加深负面情绪,影响求助意愿。

(二)新媒体与群体效应

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人的行为是由人(P)和环境(E)同时决定的。在群体生活中,大学生往往会为了合群产生从众心理。江光荣等学者发现,大学生在更倾向于向周围关系密切的人求助来解决心理问题[6]。由此看来,周围群体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意愿的强弱具有较大影响。在大学生试图向身边人倾诉解决心理问题时,若周围人对其观点普遍持有不理解、不认可、不支持的态度,可能使大学生封闭自己的内心,抵触将心理问题再次曝光于公众,进而陷入自我否认的心理怪圈,导致问题在心里层层堆积,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大学生所接触的非专业现实求助对象主要有家长、同学、老师三类群体。由于不同个体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求助中有很强的局限性,很难与求助者产生共情并达到最佳的求助效果。老师在回应同学心理求助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但仍受人员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主要体现为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帮扶不到位等。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课程教育、咨询服务、实践活动等[7]。但在实际运用中,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往往缺乏针对性,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心理求助的意愿。

抖音作为国内新媒体平台的代表之一,其数据对分析国内新媒体平台用户总体现状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2020年抖音数据分析研究报告》表明,截至 2020年8月,抖音的每日活跃用户超过6亿,在抖音用户画像中,19~30岁人群的TGI指数最高。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大足以证明新媒体平台已融入当代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传播的信息在特定年龄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新媒体平台可以采用更易于接受、更专业的方式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相关知识,使其对心理求助形成正确认知。利用新媒体平台对大学生心理求助问题加以正确引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社交限制,借助新媒体产生的社交平台可以构造出一个脱离现实交友限制的虚拟社交圈子。在虚拟社交圈子中,大学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虚拟求助对象,在相互激励中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增强使用者的融入感。

三、影响途径

张永红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更倾向于向非正式的社会网络求助而不是求助于精神健康服务机构[8]。从渠道、成本、适用性、社会容忍度以及个人接受程度等角度来看,非专业心理求助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依托新媒体平台的非专业心理求助优势最为明显。相较于非专业心理求助中的虚拟对象,向现实对象求助具有隐私性差、对象范围有限、信息广度有限、污名观念几方面的问题。所以,依托现实求助对象的非专业心理求助不适合于应用在所有的求助中。相比之下,利用依托新媒体平台的虚拟求助对象进行非专业心理求助具有接收信息广度大、求助对象范围广、观点客观性强、适用性强、易达成群体效应几方面独特的优势。

新媒体作为传播力极强的大众媒体之一,在干预和引导大学生非专业心理求助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因而,挖掘新媒体在大学生心理求助方面的作用潜力,对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新媒体可从知识科普及群体引导两方面淡化心理疾病污名观念对大学生心理求助的负面影响,从根源上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愿(见下图)。与此同时,新媒体以其独特的社交属性大大扩宽了大学生在进行非专业心理求助时选择对象的广度,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寻找适合自己的社交圈子,与合适的人聊合适的话题,这既可以提高非专业心理求助的效用率,又可以缓解大学生对心理求助的抵触心理。新媒体可以构建多样化的社交平台,在充分保障隐私的同时,优化大学生的使用体验,确保信息更完整、更全面地传输,弥补传统媒体在信息转换率方面的不足。

四、優化建议

(一)对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的建议

为了增强用户黏性,新媒体平台结合大数据技术绘制用户个人画像,对用户进行个性化信息推送。从正面看,此类推送可以帮助使用者接收到同类内容不同层次的信息,提升同类信息接收的深度;从反面看,大学生的价值观易被其获取的知识、观念和资讯言论影响而发生改变,若长期接收错误信息,会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健康塑造,使其产生负面的心理暗示,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曹枝等学者通过抽样调查发现,73.8%的大学生在近半年内曾遇到过网络不良信息[9]。可见,新媒体平台在对大学生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也对大学生接收正确信息存在干扰。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媒体信息平台在大学生非专业心理求助中的应用潜力,平台在实际运作中可加大对内部信息资讯的审核力度并完善举报机制。目前,抖音等主流短视频平台对发布内容的审核机制分为机器审核和人工审核两部分。用户上传的作品首先接受机器初审,筛选出疑似违规的作品或易违规领域的作品,再由人工二次审核,全部通过后才可推送给用户。其中,机器审核有局限性,无法对错误信息进行筛选,易使错误信息流入平台,对用户造成误导。为减少此类情况发生,平台可以对有较大粉丝影响力的“大V”设立专项人工审核渠道,对其发布的内容进行重点审核,从源头上降低错误信息传播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平台应设置举报奖赏制度,鼓励用户对平台内部出现的不良信息和错误信息进行举报,增强使用者在平台信息审核中的参与感,形成全民审核的新局面。

(二)对新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的建议

新媒体虚拟对象在大学生非专业心理求助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新媒体社交平台可以让需要寻求非专业心理求助的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同类倾诉群体[10]。在大部分网络社交平台,用户之间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是文字,但根据线索过滤理论,使用者在沟通时无法完全捕捉相互传递的线索,对语气和内容的判断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社交感知降维,无法达到最佳的求助效果。

突破虚拟对象文字沟通方式是提高平台使用者互动线索转化率的唯一途径,解决该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平台可以向用户提供新的交流方式,如匿名语音聊天、主题派对、挡脸视频聊天等,此类服务可以在保障使用者隐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强求助者的参与感;另一方面,平台可以在服务器中搭建不同主题的“元宇宙”空间,让使用者建立自己的虚拟形象,为虚拟形象赋予社会属性,使使用者通过虚拟形象的神态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结合语音聊天等方式与其他使用者互动。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平台都需要发挥其监督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保障使用者的权益与隐私。

五、结语

新媒体接触在大学生非专业心理求助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影响作用,将新媒体应用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可以从源头上降低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率。但新媒体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一定负面风险,失实信息和负面能量的传播可能会使新媒体发挥反作用,各大运营平台应加强对平台传播内容的监管,完善举报制度,整治平台环境,加大对造谣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带头引领社会新风向,避免因媒体错误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愿。与此同时,新媒体社交平台可以创新其服务方式,通过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形式,优化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使大学生群体在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非专业心理求助时达到更好的效果。此外,平台可与高校合作,对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推广宣传,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大学生使用者的有效参与度,弥补传统媒体传播的不足,最大限度规避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将自身在大学生非专业心理求助中的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隋京欣,杨智国.“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以某高校2020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为分析视角[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6):111-120.

[2] 李立霞.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J].心理月刊,2021,16(9):213-214.

[3] 江光荣,王铭.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3):180-184.

[4] 陈晓惠,方明,余益兵.大学生内隐心理疾病污名的刻板解释偏差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846-848,853.

[5] 梁钊源.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心理求助延宕的影响[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6] 江光荣,夏勉.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06(6):888-894.

[7] 仇妙芹,林仲英.重构:“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观察,2021,10(41):85-87,113.

[8] 张永红.大学生对网络心理咨询的认知、应用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9(3):114-116.

[9] 曹技,张娜,宁佩珊,等.长沙市大学生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系统的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伤害医学(电子版),2021,10(4):39-46.

[10] 张柯蓝.网络社交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价值观构成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孙翊馨,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程晓燕,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子商务。金雷,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辛晖,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优化建议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关于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建议
我国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的意义
浅谈金华EMS网运能力优化建议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核电厂电气贯穿件密封性监测方法及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