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美好 定格于心

2022-05-30 10:48杜一鸣
关键词:蟹肉荠菜定格

【作文题目】

疾如闪电的舰载机稳稳地停在飞行甲板上,定格为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父亲买橘子时艰难地攀上爬下的样子,定格为朱自清心中永恒的背影;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搭配、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定格为一幅幅完美的图画……那么,在你的生活中,又有怎样感人而美好的画面定格在记忆中呢?请以“定格”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解析】

首先,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定格”的原义为影视片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上,引申到写作当中,可以理解为故事中的某一瞬间或某个场景。

其次,关注提示语。提示语的句式为“……,定格为……”,即“甲定格后成了乙”,可以按“主谓宾”结构分析。主语为“定格场景的具体内容”,它是整个句子成立的基础;宾语为“铭记于心的记忆”,它既是对主语的总结,更是解读和升华,强调的是个人从前者得到的理解、感悟和收获。提示语要求我们在谋篇布局时,首先要明确中心立意,其次围绕中心叙述一件完整的事。在此过程中设计一个“定格场景”,它绝非为了扣题随意生成,而是整个事件中情感的爆发点或转折点,是故事里最打动人心的“高潮”部分,能够切实反映出人物形象和文章主旨。

提示语涉及三篇课文:《一着惊天海——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对舰载机上舰场面进行了细致描绘,展现出工作人员的超高专业素质,表达了国人心中的自豪与骄傲;《背影》以动人的细节描写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父亲虽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仍吃力地攀爬月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儿子也因此理解了父爱;《苏州园林》描绘了苏州园林独一无二的景观,充满自然之美和艺术气息的苏州园林跃然纸上,处处体现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三篇文章文体和主题各异,出题人却以并列关系呈现于此,是想引起同学们关注三者的共同点,提示大家刻画“定格场景”的要求——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细腻传神地展现细节,如此才能定格为读者心中最动人的画面。

最后,基于前面所说内容,联系提示语中的“在你的生活中”“记忆中”,本篇命题作文应该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件,以记叙文为宜。

【学生范文1】

定    格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周子澳

提到母亲,我总能想起她端坐在桌前,低着头剥螃蟹的样子。她端坐的身影、额角的几丝白发,还有那鲜美的蟹肉,都定格为我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

俗话说:“九月圆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每到秋风响、蟹脚痒的时节,想起螃蟹那诱人的鲜香,我便很难抗拒。

又是一年菊黄蟹肥时,又逢一次期中考试季。螃蟹的诱人香气刺激着我的味蕾,但看着桌上未完成的卷子,我也只能望蟹兴叹。

正当我徜徉在陶弘景“古来共谈”的“山川之美”中时,耳畔突然传来一阵细碎的“咔咔”声,伴着一缕淡淡的蟹香,引起了我的好奇。

我轻轻推开门,只见母亲端坐在桌前,将蟹盖用力掰开,用小勺轻轻地将蟹黄和蟹膏舀出,仔细地放入蟹盖;再用一根很细的小棍儿,慢慢地将一块块蟹肉挑出;还有一些细小的地方,母亲拿起剪刀,将坚硬的蟹壳剪开,这时母亲的肩膀也因用力而微微耸起;最后,母亲用小棍儿从一端将蟹腿肉一点点地向外捅,再用手小心翼翼地将蟹腿肉抽出来。就这样,每一条蟹腿都被母亲剥得干干净净。不一会儿,蟹盖上便堆满了黄白相间的蟹黄和蟹肉,而母亲此时端坐的身影、因用力而微耸的肩膀也在我眼中定格了。

母亲注意到了正在门口注视着她的我,便招招手。我急忙跑到桌前,她端起盛满蟹肉和蟹黄的蟹盖,又递给我一个勺子,说:“看你没空,我帮你剥好了,快吃吧!”

我双手接过,只见黄澄澄的蟹黄和玉丝般的蟹肉交错相间,蟹腿肉如淡紫色的玛瑙,蟹肉如洁白琼脂。吃一口,齿颊间满溢着浓浓的蟹香!我不经意间瞥见母亲举着螃蟹的那只手——她的指甲被染成淡黄色,指尖上被蟹壳扎出的小伤口仿佛在诉说着剥螃蟹的不易。这美味的蟹肉背后,是母亲用爱汇聚而成的味道,这种味道将与母亲受伤的手指一起,永远定格在我的心间。

每到吃蟹的季节,我总会想起端坐在桌前用心剥螃蟹的母亲,那定格在脑海里的身影永远温暖着我……

【评  改】

阅读这段文字,母亲的形象即刻浮现在读者眼前,寥寥几笔便自然引出下文对“定格”画面的回忆。

两个“又”字,點明品蟹季和期中考试的日子重合,也为下文母亲为“我”剥蟹作铺垫。

“徜徉”用得很准确,流露出小作者学习的专注,而不是对复习的抱怨、无暇品蟹的不满。

这一段的动作描写生动、逼真,将母亲专心剥蟹的样子刻画出来。也正是因为这一定格的画面,带给小作者温暖和感动。

朴实的语言,流露出的是最细致而伟大的爱。

几处比喻,将蟹肉描摹得让人垂涎欲滴。

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升华文章主旨——母爱。

结尾余韵无穷,引人遐思。

总评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小作者能在短时间里构思并完成这样一篇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描写方式都让人眼前一亮的习作,非常难得。小作者是一个心思细腻、特别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他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心剪裁,选取了母爱这一永恒的主题行文,且无论是细腻的描写,还是恰到好处的议论、抒情,乃至于信手拈来的引用、精准传神的文字,都为这篇文章加分。

(讲评教师   钦丽丽)

【学生范文2】

定    格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诸梓航

去年春节的三幅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中,不仅因为荠菜饺子的美味……

每到春回大地的时候,春风就会勾起我味蕾中对春的记忆——荠菜。“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荠菜是春的先行者,也是春天赐给人们的第一道美食。

去年春节,我随爸爸妈妈回到老家过年。为了包荠菜饺子,我和姥爷来到田间挖荠菜:找准一棵星星形、锯齿状的小草,让锋利的小刀冲进泥土,用力一挑,露出洁白的根,再抖掉泥土,便得到了一棵亭亭玉立的荠菜。我学着姥爷的样子,一铲、一挑、一抖,很快也得到了一棵“荠菜”。我拿去给姥爷看,姥爷哈哈大笑,说:“你这个不是荠菜,是蒲公英。”我也跟着他笑,在广阔的田野上,我们祖孙俩的笑声传得很远很远。这一刻,画面定格在我与姥爷的笑声中。

回家后,姥姥姥爷用清水冲洗荠菜,晶莹的水珠散落在荠菜上,在阳光下耀眼极了,厨房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接着,爸爸妈妈用刀将荠菜切成小段,咔嚓、咔嚓……听,这声音多清脆,好似春的交响曲。接下来,我用事先准备好的酱料和肉馅儿调制出荠菜饺子的馅儿,姥姥把面也和好了,大家围坐在餐桌前一起包饺子。姥姥包的花边饺子造型漂亮,爸爸包的饺子刚劲挺拔,而我包的饺子却软塌塌地“躺”在案板上。就这样,大家有说有笑地包着饺子,其乐融融。这一刻,画面定格在大家包饺子的热闹声中。

一锅造型各异的饺子煮好了,端上桌。薄薄的饺子皮,白里透着青绿色,好似朦胧的翡翠。我先尝一个自己包的饺子,味道淡了些,可能是因为皮破了吧;再来一个姥姥包的饺子,不仅外观好看,咬一口,嫩滑的皮,猪肉的鲜香与荠菜的清新混合在一起,美味极了。大家一边吃饺子,享受着春的味道;一边聊着天儿,享受着家的温暖。这一刻,画面定格在碗筷的碰撞声中、饺子的鲜香中、大家的欢笑声中,当然也深深地定格在我心中。

去年春节的三幅画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不仅因为荠菜饺子的美味,更因为这是难得的一家人相聚的时光。这美好值得被定格下来,留存在记忆中。

【评   改】

开篇点题,简洁明了,统领全篇。

巧妙生动的比喻,荠菜之于春是“先行者”,之于人是春的信号。

“冲进”一词准确描绘了挖荠菜时快而准的动作。

一系列动词的使用,细致地刻画出姥爷挖荠菜的娴熟动作,也体现了小作者的用心观察。

美好画面定格,紧扣主题。

多角度描写荠菜,颜色、气味、声音俱全,同时呈现出美好的家庭氛围。

此段与上段结构相同,美好的画面再次定格。

详写饺子的外型,再用对比手法突出饺子的味道,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第三幅画面定格,文章结构清晰,主题突出。

照应首段内容,道出三幅画面让“我”印象深刻的原因,升华主题。

总评 文章的结构设计巧妙,小作者以三幅画面串联起除夕的热闹场景,文中多处扣题。这种“刻意”为之,读起来却是浑然一体、温暖人心,可见小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文中真挚的亲情感人至深,让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自身经历。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对每幅画面的细节选取恰到好处,语言清新简练,尽显文采。

(讲评教师   王  峰)

【学生范文3】

定    格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张子萱

“上菜啦!我闺女最喜欢的桂花糕来喽……”随即,桂花和黄桃酱的清香混合着淡淡的米酒的气息蹿入鼻腔。每每闻到这个味道,那定格在我内心深处的画面便会重现在眼前,勾起我的回忆……

我打小就特别喜欢一种点心——桂花糕。每次爸爸做桂花糕,我都在一旁细心地观察。爸爸将糯米粉、大米粉、糖、水倒入碗中混合,将食材搅拌均匀后上锅蒸。很快,伴随着蒸气溢出,糯米的清香便弥漫在空气中了。大概10分钟后,爸爸端出蒸好的桂花糕,再淋上特制的桂花酱和黄桃酱,点缀上干的桂花碎,桂花糕就完成啦!桂花糕入口细腻柔滑,桂花的清香和黄桃酱的酸甜在味蕾上绽放,成为我记忆中最难忘的味道。

最近,爸爸由于工作原因要出差几周,家中只剩下我和不会做饭的妈妈。一日三餐吃什么,成了一件令我们最发愁的事。

吃了几天外卖,我便厌倦了这种生活,心中念着各种家常菜的味道。这天放学回到家,一进门,房间里满是我熟悉的桂花糕的味道,难道是爸爸回来了?我连忙跑进厨房,却只看到了妈妈的身影……

细密的汗珠布满了妈妈的额头,几缕已被打湿的头发粘在她的后颈上。她正费力地将锅里刚熬好的桂花酱淋在米糕上。她眉头紧锁,双腿微屈,紧握着锅把的双手微微颤抖,眼睛紧紧地盯着盘子中的米糕。直到锅中的桂花酱一点儿不差地落在米糕上,形成了漂亮的造型,她才松了一口气,把锅重重地放在桌面上,双手在围裙上抹了抹,看着眼前这完美的作品,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满意地笑了。妈妈的身影深深地定格在我的眼中,我好像没有见过这样的她——扎起来的头发已变得凌乱,身体微微前倾,为早已有些疲惫的身体寻找一个更加舒适的姿势,但她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却又是那么温柔、满足。于我而言,妈妈如春日微风般和煦,如夏日清泉般凉爽,如秋日细雨般舒心,如冬日暖阳般温暖……

“上菜啦!我閨女最喜欢的桂花糕来喽!赶紧尝尝,吹吹再吃啊,烫。”我拿起一块桂花糕送进口中,熟悉的味道在口腔中蔓延……

妈妈给桂花糕淋桂花酱的画面就这样定格在我心中,伴随着桂花的清香和黄桃酱的酸甜——这不仅仅是它们原本的味道,更是浓浓的母爱的味道。这个画面将永远埋藏在我内心深处,无时无刻不温暖着我。

【评  改】

以语言描写开篇,点明写作对象。

熟悉的味道引发回忆,衔接流畅,并扣题——“定格”。

详写爸爸做桂花糕的过程,语言简洁明了。

“我”对桂花糕极其喜爱,为后文原本不会做饭的妈妈竟为“我”学做桂花糕蓄势,体现深切的母爱。

意料之外的情景,为后文作铺垫。

精雕细刻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将妈妈为桂花糕做造型的过程生动、准确地展现出来。

将母爱比作四季的景色,体现了“我”对妈妈的爱,同时表达了“我”对妈妈的感激和赞扬。

照应开头。

“这不仅仅是它们原本的味道,更是浓浓的母爱的味道”,升华主题,赞美母爱,令读者动容。

总评 本文最大的亮点是用较多笔墨描写妈妈为“我”做桂花糕时有些笨拙的动作,虽做着不擅长的事,内心却满是甘之如饴的幸福感,让我们看到一位可爱的妈妈和一个善于观察、懂得感恩的孩子形象。“天下大事,必成于细”,细节最能够反映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小作者也因精致的细节描写打动读者,让读者产生共鸣。精致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富于想象力的表达,无不增强文章的画面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讲评教师   杜一鸣)

猜你喜欢
蟹肉荠菜定格
定格美好瞬间
蟹柳里面有螃蟹肉吗
荠菜入饺春味鲜
不同冻藏时间熟制中华绒螯蟹蟹黄、蟹肉品质比较与快速鉴别方法(下)
荠菜的生存策略
荠 菜
定格生死瞬间
幸福定格
荠菜青
樱花季,一起去日本吃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