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新材料作文立意,琨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022-05-30 02:32孙亚红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8期
关键词:审题角度文本

孙亚红

近年,高考作文题一般以“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这一题型对审题和立意都有很高的要求。下面主要探究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和教师应该如何教学。

一、新材料作文的考查范围

新材料作文对学生的考查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突破了传统作文考题的考查范围,更加看重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新材料作文在高考作文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大,很多学生面对新材料作文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因为新材料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立意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偏差。

教师要通过反复训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能力。对材料的理解过程是学生运用思维模式处理材料的过程,思维的正确与否影响学生对材料的理解是否正確。

新材料作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学生既能保证作文的逻辑,又能让语言文采斐然,就很容易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

二、新材料作文立意的多向性和适切性

新材料作文不同于传统的作文,不给定具体话题,而是要求学生在材料范围之内自主立意。写作时以材料为切入点,观点和看法也要从材料中获得。作文审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审材料的过程,所以立意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材料通常隐含着深刻的道理,也包含着写作的立意指向。所以,在审题立意时,应仔细揣摩出题人的出题意图,准确审题立意。

立意多向性是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鲜明特征,新材料作文给定的材料包含的观点和看法通常并不是单一的。因此,在审材料的过程中,应基于对材料的全面理解分析,从多个角度和多个侧面出发,选择其中的一个侧面或角度写作,避免立意脱离材料。

很多材料作文给定的材料比较松散,包含很多人与很多事,貌似没有确定的中心。面对这样的材料,要发散思维,注意从多个侧面立意。通常情况下,材料涉及几个人就有几个写作角度,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种角度,因此,应该恰当使用多项辐射的思维方法,确保立意的多向性和有效性。

写作要缘事而发,开篇提出观点和看法,力求观点准确和深刻,语言简洁有力,尽可能避免运用抒情和描述类的文字,而且观点要尽可能涵盖题目。

在审题和立意过程中,要运用发散思维让立意多样化,但在写作时,只能选择一个角度。为确保立意的深刻,应运用化大为小的方法,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适当缩小包围圈,找到立意的最佳着力点和行文的出发点,从而把文章写深写透,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应具备良好的筛选能力,善于选择最佳立意,挖掘材料本质,让主题深刻,这实际上就是新材料作文立意中的适切性。

三、新材料作文立意的思维流程与境界

1.思维流程

为了提高学生写新材料作文的能力,必须把立意的优化作为教学重点,在日常写作训练中,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流程立意。

第一步是概括分析给定材料的大致内容,因为不管是审题立意还是后续的写作,都以材料内容为出发点。第二步是结合材料内容确定写作对象,找准写作角度和最佳出发点。第三步是设计提纲,划分材料层次。材料分析应做到提纲挈领,换句话说,假如有提纲为参照,分析就会有条不紊,作文就会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在确定新材料作文的立意过程中,需恰当划分材料层次,分成主要、次要、边际等层次。第四步是根据对材料的分层,选择恰当的立意角度。在选择角度的过程中,应以主要层次为切入点,分析主要层次和次要层次的关系,目的是分清其中包含的主次矛盾,确定最佳的立意角度。第五步是正确判断材料隐含的态度,明辨是非。在判断过程中,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出发,以免观点有失偏颇。第六步是明辨材料的价值指向,联系现实生活确定立意和选材。

2.境界

写新材料作文时,文章的质量会受立意境界的影响。立意境界通常包括下面几个层次:

一是抄袭材料。在立意的过程中抄袭材料,实际上就是囫囵吞枣,只是以字面意思为出发点,选取材料中的关键字进行立意,这很容易出现立意片面化的问题。

二是把握关键句。抓住材料的关键句是立意的重点,原因在于只有把握了材料中的关键句,才能确保立意方向的正确性,所以,抓住材料关键句属于立意的第二层境界。

三是揭示因果。新材料作文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所以,在立意环节,只简单地说明道理并不符合写作要求。在立意过程中,要全面分析材料,把握问题的关键。为了深化文章主题,在立意环节,要善于梳理材料中的因果关系,保证逻辑清晰,表达严密客观。

四是驾驭材料,辩证探究。充分驾驭材料并实现立意角度的多元化,属于新材料作文立意境界中的最高层次,这样可以避免观点过于片面。

四、新材料作文的教学方法

1.认真阅读材料,把握材料意旨

在新材料作文教学中,教师先要提升学生的立意能力,指导学生把握材料的关键语句。教师不能求快,必须按部就班地指导学生辨别关键词和关键句。

要充分阅读作文材料,并不断进行阅读训练,在问题的引领下深入思考。在阅读相关的作文材料时,不仅要读出材料的表层意思,还要读出材料的深层含义,要抓住写作的重点和核心,不偏离题意。通过训练,学生可以按照教师教授的模式进行相关思考,进而拥有能支撑正确立意的发散思维。

看似简单的词语,想要深入挖掘其内涵并不简单。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和解释,从而深入挖掘材料内涵.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避免用固定式思维思考,掉进思维的陷阱。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修养,因此,高中作文题目大部分是围绕品格、品质展开的,在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高尚的品格,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轻松应对各种写作材料。

2.精准立意,把握写作主旨

新材料作文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的核心在于对材料立意的精准把握。教师要安排不同类型的文本训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材料,在多样化的立意中,找出最佳立意,然后写作。

教师应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入挖掘,把握阅读文本的主旨和中心。

此外,教师应将生活化教学情境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将生活融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将写作与生活相结合,积累丰富的生活化写作素材。教师要鼓励学生积累生活案例,这样在写作新材料作文时,能快速按照立意选择写作材料,以便写出逻辑严谨、内容翔实的佳作。

以2018年全国卷的考题“人类发展的进程”为例,一考生研读材料,抓住了材料主旨——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于是,开头将二者结合起来亮出观点,引出下文。而后,该考生聚合生活中的素材,选择“求学之路”“解放军战士与志愿者”“航空事业的发展”“小康社会”等事件,写出因为中国梦的实现,个人才实现了小梦想。最后,总结中国梦和个人梦,并展望未来。考生将材料和生活完美结合在一起,将个人梦和中国梦完美糅合,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是优秀的考场作文。

因此,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将课内外阅读引入到写作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形成一定的写作认知,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经验。

另外,国家的发展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指导学生关注时事,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让学生将情感融入到写作中,以丰富作文内容,升华文章主旨。

3.创新教学,调整教学模式

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写作。比如,可以把新材料中的问题整合在一起,然后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置于情境中,还可以角色扮演,以便更为真切地把握案例中人物的情感。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打破学生和材料之间的隔膜,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揉进材料中,产生最为真实的感受。学生能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到乐趣,同时产生表达欲和写作欲望,写出的作文也会更有真情实感。

对于情景模式教学法,教师要充分但适度使用。充分即时时刻刻运用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有多重角色,无论是课文,还是阅读材料,都可以让学生自愿报名扮演其中的角色,根据白己的生活经验安排情节。通过学生的合作,将故事完整地呈现出来,当然也可以采用话剧表演的形式。

在课堂上,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提高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提升表达能力和审题立意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总结经常犯的错误并写到纠错本上,定期复习,提醒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4.细读文本,打破思维定式

写新材料作文时,学生面临的最大难题便是不能突破定式思维。所以,教师在教学新材料作文时,应指导学生细读文本。

文本细读是对文本进行分析、构想的阅读,是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深入思考文本涉及的每一个角度。这种方式要求学生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多角度分析材料,客观地从材料中提炼主旨,并运用逆向思维进行佐证。

对材料大意的理解并非最大的难题,那些短小精悍、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文本,往往让学生望而却步。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導,突破这种阅读心理障碍。因为这样的小文本,具有极高的概括性,作者的意图往往隐藏在极其细微的转折中,需要学生理解和研读每一句话。

一道作文题目是这样的:螃蟹在路上遇见青蛙,向青蛙问路。青蛙告诉螃蟹一直向前就到了,但螃蟹用尽全力也没有到达河边。于是,螃蟹质问青蛙,青蛙说: “让你向前,你却横着走,自然到不了。”

在这则材料中,可以把握关键句“让你向前,你却横着走”,由此,可以从螃蟹和青蛙两个角度思考问题,得出“盲从”或“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结论。认真研读材料,显然“向前”就可以到达河边是正确的,螃蟹向青蛙问路,就应该按照青蛙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所以“不要盲从”是最好的立意。深入挖掘文本内容,才能标新立异,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培养创新思维。

新材料作文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多角度看问题。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审题角度文本
神奇的角度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三招”学会审题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七分审题三分做
角度不同
人啊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