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代会视角看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验启示

2022-05-30 02:56郭倩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启示党的建设

[摘要]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借助党代会这一独特政治形式表明执政理念、昭告政治宣言、制定行动纲领。回顾历次党代会的成就与不足,对于把握党的发展脉络,认识党的发展规律,汲取党的发展经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次党代会的比较分析,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启示,见证新民主主义革命夺取伟大胜利的历史必然。

[关键词]党代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启示;党的建设;革命纲领

[作者简介]郭倩,中共临清市委党校讲师,山东临清 252600。

[中图分类号] D022,D0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2)08-0042-02

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共召开了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次黨代会都是在当下形势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见证了党从无到有、从懵懂探索到睿智抉择的艰辛历程,留下宝贵的经验启示,成为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党的建设——领导革命斗争的组织基础

关于党的自身建设,在历次党代会中都有充分体现。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党的“一大”实质上就是一个建党大会,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在第一条醒目位置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纲领里包含着一些党章性质的条文,但由于当时党员人数较少,建党初期对如何加强自身建设也不甚了解,所以一大只是对党员条件和党内纪律作了简明规定,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党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事业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从一大到二大一年的时间,党从发展工人运动着手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革命的前途,全国党员人数从最初的50多人增长到195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思想模糊、混乱的情况,所以二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正式的党章,并作出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对党的建设和党员言行作出规范,明确了对党员违纪行为的处理规定,是党净化党员队伍的初步探索,为以后党领导革命斗争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党的三大、四大、五大和六大都根据形势对党的建设尤其是组织建设作出规定。党的四大召开之际,为适应大革命高潮到来的需要,对党章作出两项改动:一是将“有5人以上可组织一小组”改为“有3人以上即可组织支部”;二是青年不必先入团而可“直接加入本党”,同时注重吸收农民入党,这一时期,党员队伍迅速发展,五大召开之际党员人数已达57967人。党的六大通过《组织问题决议案》和修改后的党章,明确指出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党成为工人阶级自己的群众化的战斗的党的目的”,并明确了组织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方针,确保了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

六大到七大间隔17年,经过抗日战争和整风运动的洗礼,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认识。在七大通过的新的党章里,第一次在条文前增写了反映党的政治路线的总纲部分,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完善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明确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系列措施,是党第一部完全独立自主的党章,是党在自身建设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革命纲领——指引革命方向的鲜明旗帜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它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对于革命纲领的探索主要体现在对中国革命性质的正确判断和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抉择上。

中共一大通过的纲领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这个目标对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过于渺茫,无异于仰望天空。而纵观当下,最迫切的是年幼的共产党必须要探索出一条务实的发展道路,指引未来。这个时候,对国情的把握尤为重要。

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国发起华盛顿会议,主要讨论中国问题,会议实质就是各个列强想方设法扩充自己在华的势力范围,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这种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争夺的加剧,给中国造成的一个最直接的灾难,就是由各个列强操控的各派军阀之间开始了新一轮争夺地盘的纷争,内战迭起,民不聊生。

同时期,中共开始着手发展工农运动,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领导全国劳动运动的中心机关。另外,在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对民族革命任务有了初步的把握,酝酿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势在必行。

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名为《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的文件,第一次公开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在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的基础上,得出了“必须用革命手段实现民主政治,以取代混乱的军阀政治”的结论,大体形成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

在随后召开的党的二大上,通过并发表了党的第一个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第三部分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及目标。提出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即先实行民主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以后,再实行社会主义革命。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作为党的最高纲领,把反帝反封建确定为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这样,成立仅仅一年的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明确了党在现阶段的行动方针和革命任务。这个革命纲领的提出表示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一次深化,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二大以后,党真正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

领导权——决定革命前途的根本因素

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但是党在四大的时候才把这个问题提上了议程。

党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方针,其中之一便是建立民主联合战线。无论是之前发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还是二大为实现纲领作出的策略部署,都把国民党作为争取合作的主要力量。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之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革命力量推动工农运动,在全国开创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但是,年幼的共产党缺乏实践斗争经验,在整个国共合作过程中,都没有充分认识到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反而过高估计了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作用,这为后来革命付出惨痛代价埋下了伏笔。

随着国共两党在立场、政见上分歧越来越大,矛盾日益凸显,中国革命面临着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解答,中国共产党为充分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召开了党的四大。四大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明确指出中国民族革命既“是一个资产阶级性的德谟克拉西革命”,又“含有社会革命的种子”,无产阶级要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参加革命,并在革命中取得领导地位,才能确保革命的根本胜利。

四大之后,党领导的工农运动影响力大大提高。1925年初,五卅运动席卷全国,资产阶级在运动中体现出来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坚决性形成鲜明对比,大大提高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影响,也使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领导权的重要性,尤其是瞿秋白,已经把领导权问题看成是决定革命胜负的决定因素。

但是,党的四大有一个局限性,其虽然提出了要掌握领导权,但没有指出如何取得领导权,而提出了“天然领导权”的概念,认为领导权天然就是无产阶级的,不需要再额外争取。所以,当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军事集团开始着手排挤共产党,发动惨绝人寰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在这一阶段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党的六大系统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思潮,认为造成大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没有充分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所以会议通过《政治决议案》,对面临的政治形势重新定义,确定了党的总路线,纠正了党内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潮,将革命逐渐引向正途。

工农联盟——夺取革命胜利的坚实壁垒

党的四大除了提出“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问题之外,还有另外一大贡献就是首次提出了农民同盟军的问题。會议通过《对于农民运动之决议案》,认为农民数量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80%,是社会的重要成分,是无产阶级的“天然同盟军”。

自此以后,毛泽东开始注重研究农民问题,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动农民运动上。1925年12月,毛泽东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针对党内当时重视国民党和工人运动、漠视农民的思想倾向,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经济地位和基本立场的分析,把农民明确为“革命力量”和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1927年3月,毛泽东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进一步肯定了农民运动的革命性和正义性,把农民看作是拯救中国最伟大的力量。

党的六大上,制定了争取群众的策略总路线,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农民问题决议案》《对国内工作指示的电稿》《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等文件,涉及到农村游击战、农村根据地以及农民土地问题,并决定要建立与农民群众的统一战线。在六大到七大之间的这17年里,由于农民的加入,党的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他们筑起的铜墙铁壁是战争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坚实保障。

所以,在党的七大上,把统一战线总结为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之一,把密切联系群众总结为党的优良作风之一,毛泽东在会上强调,忘记了农民,“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关于工农联盟的经验和启示,不仅在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启新的征程,依然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进。

[参考文献]

[1]张士义,王祖强,沈传宝.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8.

[2]《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

[3]杨秀婷.中国共产党全国党代会报告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20(03).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启示党的建设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及其启示
税务代理制度的美日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群沟通机制有效运行的结构分析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