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糊走向清晰

2022-05-30 06:11马品汝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劳动教育

摘要:从学校的一块空地出发,开启劳动教育的探索旅程。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从“资源优势”到“课程优势”的改变,从“有意思”到“有意义”的改变,从“单一模式”到“整合融通”的改变,使劳动教育从模糊的项目雏形变为清晰的课程理念。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实践基地;教育理念

从学校的一块空地出发,我们开启了劳动教育的探索旅程。过程中发生的改变,使得劳动教育逐渐从模糊的项目雏形变为清晰的课程理念。

一、变“资源优势”为“课程优势”——劳动教育雏形初具

2014年春,我们着手规划劳动教育项目。当时,学校教学楼后有一大片空地,德育主任提议开辟一个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她认为,土地资源富余是学校的一大优势,若能利用这一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劳动实践的场所,于学生而言有育人价值,于学校而言能形成靓丽特色。这一想法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认可。怀着最简单的育人初心,我们开始了劳动教育的新探索。

一开始,我们从这块空地的基本情况和学校的实际出发,组织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课程实施做了整体规划和构想,然后立足儿童视角,结合少代会提案,让学生也参与进来,集思广益,勾勒愿景。随着规划的逐步清晰和构想的日渐完善,我们的“勤之苑”劳动实践基地由此诞生。

我们尝试链接学校的“勤”文化,在项目实施方案的统摄下,从项目课程研究和管理机制人手,不断丰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构建“小农人——农耕种植”“小匠人——职业体验”“小主人——家庭生活”“小能人——岗位责任”“小才人——劳动创意”系列劳动课程框架。每个系列课程根据不同年级设计的研学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境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劳动创造与合作分享,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在实施过程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亲历并受益。这样的课程,更能解放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维;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励学生自主成长,养成优秀品格。

二、变“有意思”为“有意义”一一劳动教育价值彰显

自由、开放的气息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勤之苑”劳动实践基地就有这样的特点。由亲子彩绘轮胎环绕和彩砖铺陈的小路、由木质矮篱笆形成的分区,是基地的基本样貌。没有别致的景观,师生就一次次捡砖、一茬茬拔草、一季季栽种,赋予了它不竭的生命力,使这片曾经堆满建筑垃圾的荒地变成了瓜果飘香的沃土。在与泥土亲近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劳动很快乐,也很有意思。后来,为了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劳动的价值,我们又开展了农耕种植活动。

“‘豆蔻年华”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经历种豆、采豆、晒豆、剥豆和研豆的整个过程。种豆、采豆、晒豆和剥豆等环节重在让学生出力流汗,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研豆的过程,更给了他们无限的成长和探索空间。二年级的小威是一个平时言语不多的男孩,在活动中,他表现得异常专注,特别是在研豆环节。他不仅自主研究了黄豆的结构,画出了科学示意图,还把黄豆发芽的实验操作步骤和发芽全过程通过文字和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并且在5次实验后得出“第4天发出来的豆芽最鲜嫩”的结论。

显然,小威的心上也已萌发了一株珍贵的嫩芽。

“‘芋见快乐”活动也把课堂搬进了田野,由教师带着学生打开大自然这本课本。山芋长得又大又深,要把它们挖出来,很累、很脏,但学生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快乐。活动中,他们提出了很多有思考价值的话题,比如“怎样挖山芋不容易挖坏?”“用山芋能做的美食有哪些?”“山芋的食用价值到底怎样?”……还有一组学生提议尝试“野外煨山芋”。他们在一块空地上刨坑、捡树枝、点火。由此,“怎样的山芋适合煨?”“怎样的树枝容易点燃?”“多大的山芋煨多少时间?”等问题随之产生。在他们深人的思考和多样的研究中,劳动变得极为有意义,劳动教育的价值也得以彰显。

三、变“单一模式”为“整合融通”——劳动教育理念更新

近三年在劳动实践基地的实践探索,使我们的研究规划逐渐明晰,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要想将纸上的愿景转化成学生的真实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成果,需要我们更新教育理念,突破劳动教育的边界,打破劳动教育的定式,走向整合融通。

我们从学科整合人手,也就是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融人其他学科的知识,或是梳理各学科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及其承载的教育功能,并在活动建构与实施中予以呈现。杨老师是一名科学老师,平曰有种养植物的爱好。每当科学课时,我们常常会在田野课堂——“勤之苑”劳动实践基地看到他和学生的身影。“植物的叶子”“水的三态变化”“油菜花开了”……他把学科内容整合到学生的农场劳动中。他的课堂因与劳动课程的融通整合而让学生着魔般地热爱,也因为学生的创想而异彩纷呈。如此学科整合,使得劳动教育的研究以极其自然而有效的方式聚合了教师的多元力量和多种智慧。

我们又联合家长,在家校之间架起劳动教育的“同心桥”。我们先利用“家长学校”、劳动“云课堂”等方式,让家长在劳动教育观念上融人:引导家长学习相关文件及重要讲话精神,帮助他们提升劳动教育的意识,树立正確的劳动教育观念,打破家庭劳动的阻隔。然后,由班主任每月设置一次“零作业日”,布置“家庭劳动清单”,让家长协助学生完成劳动任务。这样的实践,不仅使学生快速掌握了劳动技能,也使得家庭的良好、和谐氛围得以营造,助推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此外,我们也会在劳动开放日邀请“农场爸爸”踏上“勤之苑”劳动实践基地,给学生讲述“一粒稻谷的旅行”的故事,还把碾米机开进校园,组织家长指导学生收割稻谷,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农忙,收获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此外,我们还依托校外课程实践基地,融合社区关系,创造机会让教师带着学生在“宽化”的劳动教育环境中,深化对劳动的体验与认知。“山联村”是全国最美乡村之一,也是我们开创的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每年秋天,教师都会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徒步山联,菊花采摘”活动,让他们在农场学习采摘、挑拣、烘干菊花,和菊农们进行采摘比拼;在6〇°c高温的烘干场所测试湿度,检查烘干进度;等等。学生亲历一朵菊花从“地头”到“杯中”的过程,充分感受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体悟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对“整合融通”理念体悟的深人,我们的劳动课程将各学科的综合拓展活动、研究性学习和班团队活动、社团活动等有机融合。从单一到融合,建设了课程立交,打破了家庭阻隔,实现了校内外融通。

扎根于生活的课程是有生命力的课程,由师生共同创造、让师生共同成长的课程更是生命力旺盛的课程。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并作出更多的改变,让劳动教育拥有更加成熟、清晰的样态。

(马品汝,江苏省无锡市勤新实验小学副校长。)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