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与英雄相遇

2022-05-30 10:48王年香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雨花台花圈白花

王年香

故事缘起

每逢清明,雨花台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下、烈士群雕前便排起长长的队伍,有学生、军人、警察等社会各界人士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烈士、敬献花圈。人间四月,也是万物生长、春暖花开的时节,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像往常一样背着画板、踏着轻快的脚步来到雨花台写生。刚走进雨花台公园,孩子们就敏锐地发现了这里的变化:纪念碑附近的人变多了,有穿着校服的哥哥姐姐、穿着军装的军人,还有许多叔叔阿姨。有人惊讶地问:“纪念碑这里怎么这么多人啊!他们是来做什么呢?”孩子们对这一现象的好奇与关注非常有价值,于是我鼓励他们自己思考、解开谜团。

雨花台为什么和之前不一样了?

孩子们聚在一起展开了各种猜测和讨论,有的说:“他们和我们一样是来春游的吧!”有的说:“不对!他们春游为什么都聚在纪念碑下面?”猜测无果后,我建議大家一起去纪念碑前看一看、问一问。孩子们一路走、一路看。当快走到纪念碑下时,他们被一辆满载着盆花的卡车吸引了,卡车上装满了白色的塑料大筐,大筐里是一盆又一盆的鲜花。元元不解地问:“卡车为什么要运这么多花到雨花台啊?”杭杭说:“快看,运来的花都放到那了!”说着杭杭把手指向纪念碑下的台阶,孩子们向杭杭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盆盆花整齐有序地摆放在石阶上,还有工人抬着筐陆续摆着。元元又问:“工人爷爷为什么要把花摆在台阶上呢?而且摆的像两个字呢!”

此时,工人们已经用鲜花拼成了“缅怀”两个大字,我想:孩子们只有理解了这两个字,才能明白这些花儿如此摆放的意义。注意到元元的发现,我追问:“你观察得真仔细,他们摆的是什么字呢?”认识很多字的然然说:“我认识下面的字叫‘怀,但上面的字不认识。”元元说:“那边有个工人爷爷,我想去问问他。”玥玥、多多说:“我和你一起去!”

“爷爷,你们为什么要搬这么多花呀?”

“因为马上要到清明节了,我们要把纪念碑装饰一下。”

“那些花拼的是什么字啊?”

“那两字读‘缅怀。”

“‘缅怀是什么意思啊?”

由于爷爷是外地人,孩子们没能完全听清他说的话,但他们知道了这些花是为了迎接清明节,用来装饰纪念碑的。由于时间关系,他们来不及采访其他人了,便商量决定先将纪念碑画下来,还特意将鲜花摆成的“缅怀”两个字也画了下来,带回班级继续探究。

“缅怀”是什么意思?

午饭后,若晨不忘上午的发现,问了起来:“到底花摆的第一个是什么字呢?”考虑到大班的孩子即将进入小学,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没有急着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启发他们:“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知道呢?”子杰说:“可以上网查。因为我每次问妈妈问题,妈妈都可以在网上帮我找到答案。”修齐说:“我姐姐遇到不认识的字会去查字典。”我回答:“这个主意不错,那可以把你家的字典带来让我们查一查吗?”修齐:“当然可以!”第二天,修齐带来了字典,在我的帮助下,孩子们查到了这个字的准确读音,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元元问:“那缅怀是什么意思呢?”我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在字典上也能查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缅怀是遥想、追念、怀念,也就是深情地怀念的意思。”听完读完字典上的解释,孩子们自言自语:“深情地怀念,人们在怀念谁呢?”

多多:我知道,缅怀一定是说怀念革命烈士吧!

教师:你为什么这么说呢?

多多:因为那些花拼成的字是放在烈士纪念碑下面的。

教师:你们同意吗?

孩子们点点头,觉得多多说得很有道理。我追问道:“那为什么冬天的时候纪念碑下面没有摆字,现在却有了呢?”玥玥说:“雨花台的爷爷告诉我们,因为马上要到清明节,所以才运来了许多花摆在纪念碑下面,是为了纪念烈士。”

清明节,人们为什么要缅怀烈士?

随着话题讨论不断深入,孩子们似乎离答案越来越近了。听完玥玥的回答,杠杠大胆地提出疑问:“老师,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缅怀烈士?”有的孩子也附和着说:“是呀,为什么呢?”小畅说:“我知道为什么,因为清明节是纪念死去的人的节日。我们家清明节的时候,就去上坟扫墓的。”我联系起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回应道:“中国人在清明节有祭扫的习俗,主要为了纪念家中故去的亲人。”子祎听完我的话,疑惑地问:“烈士也不是我们家中的亲人,为什么很多人也去祭扫呢?”

子祎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而言,他们不了解甚至无法理解革命烈士为了现在的和平,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我想:关于这个话题的探究对孩子们懂得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建构正确的价值观非常有意义。因此,我决定邀请他们观看雨花台的祭扫视频,丰富其间接经验后再做交流。看完视频后,孩子们对祭扫的原因和背景有了初步了解,看到他们若有所思的神情,我问:“现在,你们觉得人们为什么要祭扫烈士?”

子杰:因为革命烈士都是为我们现在的生活牺牲生命的,我们要感谢他们、纪念他们。

杭杭:祭扫烈士,是为了让我们不要忘记烈士,珍惜现在的和平。

荣荣:这些烈士,好多都没有家人了,所以我们要去给他们扫墓。

子祎:我觉得这些烈士很勇敢、很伟大!我们要纪念他们。

人们是怎样祭扫烈士的?

从发现雨花台的异样到了解缅怀的含义,在不断深入讨论、了解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渐明白站在纪念碑前的人们来这里的原因和意义。那么,人们是怎样祭扫烈士的呢?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再一次整装出发来到雨花台的纪念碑下。这一次,围在这里的人更多了,现场祭扫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孩子们默默地站在后面,看到先是有一群穿着校服的小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纪念碑下默哀、敬献花圈、听老师讲烈士们的故事。接着是一些穿着黑色衣服的叔叔阿姨站在纪念碑下进行祭扫。每当默哀乐响起,在全场沉重、哀伤的氛围下,孩子们也情不自禁地低下头默哀,并专注、安静地听着广播里的话。 结束后,孩子们将人们祭扫的方式认真、仔细地记录了下来,在班级进行了分享。

杭杭:老师,我们发现来祭扫烈士的人很多,有军人、学生、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宸恺:哥哥姐姐们都穿着整齐的衣服,排着整齐的队伍。

多多:哥哥姐姐们会给烈士献花篮。

教师:是花篮吗?

杠杠:不是花篮,广播里说是花圈。

教师:哦,有敬献花圈的环节。

艺源:全体默哀,还要绕纪念碑一圈。

为了让孩子们理解祭扫烈士是一件很严肃、庄重的事情,我又追问:“哥哥姐姐们在祭扫烈士时的神情是怎样的,你们注意了吗?他们是很高兴的样子,还是很难过的样子?”

刘畅:很难过。我听到默哀的音乐都想哭了,哥哥姐姐们肯定也很难过。

教师:为什么祭扫烈士的时候心里会很难过?

元元:那段音乐让人听了就想哭。

多多:主持人讲的话很让人感动,烈士的故事很感人。

老师:为什么烈士的故事让你感动?

子祎:因为那些烈士太勇敢了,为了保護老百姓连命都不要了,很伟大!我长大了也想去当兵。保护老百姓!

修齐:我长大了也想当一个大英雄,保护大家。

经过在祭扫现场观察和体验,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现场的凝重氛围,直观地了解了人们祭扫烈士时所做的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享,孩子们知道会有不同职业和年龄的人群来这里缅怀烈士,而且祭扫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着装要整洁、庄重,走路要静悄悄,不能大声讲话。这些都是孩子们身处特殊的场域中自然习得的,他们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彼此。讨论中,有些孩子自然地流露出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以及向革命烈士学习的心愿。这些真挚的情感都源自他们内心的表达,无一不让老师动容!听完孩子们的发言,我及时回应说:“你们的想法都很伟大,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都是心中有大爱的孩子!”

我们该怎么祭扫烈士?

孩子们对话题的讨论不断深入,他们对革命烈士也愈加崇敬并转化为行动,萌生了想去祭扫烈士的心愿。我及时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并启发他们思考具体该怎么做。艺源说:“我想给烈士献花圈。”雅雯说:“我想给烈士献玫瑰花。”听到雅雯的话,我没有马上否定,而是用追问的方式启发他们想一想给烈士送什么花最合适:“祭扫烈士可以献玫瑰花吗?”孩子们纷纷讨论起来,有的人认为可以,因为玫瑰花很好看。有的认为不可以,说看到别人都是送的花圈或菊花。昕洁也持反对意见,说:“玫瑰花不是送给烈士的。情人节的时候,我爸爸送了妈妈一束玫瑰花。玫瑰花怎么能送给烈士呢!”我接着说:“花不是随便送的,因为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寓意,不同的场合要送不同的花。还记得三八节的时候,我们送给妈妈什么花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康乃馨!”子祎接着说:“康乃馨是送给妈妈的花,代表爱妈妈的意思!”我说:“为什么爸爸要送妈妈玫瑰花呢?”昕洁:“当然代表爸爸爱妈妈!”孩子们恍然大悟:“那我们要好好想一想应该给烈士献什么花。”

该为烈士献什么花呢?

那么,祭扫烈士该献什么花?孩子们围绕这个问题开始了调查。有的请爸爸妈妈帮忙查资料了解不同花的花语,有的跟着爸爸妈妈又去雨花台的纪念碑下,了解人们献给烈士的花都有哪些。经过调查,孩子们分享起各自的收获。

杭杭:周末,我让爸爸妈妈带我又去了雨花台,我看到祭扫的人们给烈士献的有菊花,有黄色和白色两种,还有人献的是一种小白花。

教师:为什么用黄菊、白菊或者白花呢?

皮皮:我知道,我妈妈帮我查了资料,我知道了许多花的花语。菊花象征着去世的人的高尚品格,还能寄托我们的思念。祭扫时,人们一般用黄花、白花。白花,其实不一定用白菊,所有的白花都可以,比如百合花、马蹄莲。

……

经过这次调查,孩子们明确了献给烈士的花的种类和所代表的含义,纷纷表示也想去纪念碑前给烈士献一朵花,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擅长做手工的子祎认为:买的花会凋谢,我们可以做一朵白花,亲手做的更有诚意。她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

小白花怎么做?

做白花需要用到白纸,收到孩子们的需求后,我便把幼儿园的白纸拿给他们。可是该怎么做白花呢?这可难住了大家。由于子祎之前有跟老师一起做大红花的经验,于是自告奋勇地说:“我会做,我可以教大家。”可是子祎才教了两个小朋友就感到累了,班里还有好多人不会呢!还有什么好办法呢?这时,小畅提议:“你教会的人再去教其他人,你就不累了。”子杰说:“你可以像老师那样画个图,用图教大家,这样你就不用一个一个教了。”

听完这些办法,子祎顿时又打起了精神,学着老师的样子画出了简单的步骤图。画好后,她还细心地问大家能不能看得懂,令子祎没想到的是:第一次画完,有人说看不懂;第二次,仍然还有些人没看懂。子祎结合大家的建议不断修改,到了第三次,终于所有人都能看懂“小老师”的步骤图了。孩子们跃跃欲试地参照步骤图制作起来,可制作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困难。苗苗说:“这个纸太硬了,折的时候感觉折不动。”她的发言引起了部分孩子的共鸣,他们都感觉纸太硬,折不动也剪不动。正当大家为难之时,正在用卷纸擦鼻涕的杠杠说:“卷纸也是白纸,它很软,可不可以做白花呢?”有的孩子认为卷纸太软了,肯定不好做。也有的表示可以尝试看看。于是孩子们把卷纸一节一节地撕下,参照步骤图一步步制作。惊喜的是,很多孩子成功做出了小白花。

我们去祭扫英雄

祭扫烈士,追忆的是一段历史,跟随的是英雄的脚步。4月19日,在纪念南京解放的日子来临之际,孩子们步行来到雨花台烈士纪念碑下,开始了期待已久的活动。这一天,他们庄重而肃穆地站在纪念碑下,再次聆听烈士的英雄事迹,了解革命先烈为解放中国而做的牺牲。祭扫全程,孩子们神情严肃,队伍中听不到一点嘈杂的声音。当默哀乐响起,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有的孩子潸然泪下,有的孩子抽泣出声。音乐结束后,大家有序地敬献花圈、默哀,并绕纪念碑一周,给烈士送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白花……

教师的话

祭扫雨花台烈士是我园每年坚持开展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系列活动之一。然而,今年祭扫活动不再由教师发起,而是源于孩子们对周围环境的敏锐发现,源自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分鼓励孩子们去探究,放手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展开讨论和调查。正因为有在雨花台的发现、亲身体验和感受,孩子们才能带着一个个问题在一次次探究中逐渐体会到祭扫烈士的意义。

我们曾认为关于雨花台的红色教育离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有点远,他们幼小的心灵可能无法理解先烈们的生平事迹,更无法体会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的艰辛。没想到,当我们预计寻着春的脚步走进雨花台、探访人间最美四月天时,孩子们对雨花台中心纪念区的发现打乱了原先的计划,他们对祭扫活动的兴趣和关注以及接连提出的问题更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从而推动了课程的步步深入。这次活动起于孩子们对纪念碑前的观察,进而在采访、欣赏视频和交谈中理解了“缅怀”的含义,并在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中逐渐明白了人们在清明节前来祭扫的原因,逐步体会、感受到革命烈士的伟大和无私,最终萌生了对先烈的崇高敬意。祭扫时,全场寂静而深沉,当孩子们庄严地献上自己亲手折的小白花时,我们懂了,孩子们也懂了。

清明时节的雨花台,既有春日的浪漫美好,落英缤纷,也有对英雄的怀念和哀思,一切是那么自然,又是那么刚刚好……

猜你喜欢
雨花台花圈白花
常宴铭
瞻前·顾后·融会·贯通
——以“分式”为例谈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雨花石文化博物馆
白花败酱草总皂苷提取纯化工艺的优化
还会睡在爸爸妈妈房间里呢!
在墓地
一种新的花柱多态现象——白花丹科植物细裂补血草
民族药白花丹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纪念性景观的地被植物及其景观特色研究:以南京市雨花台风景区为例
“如果挤得下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