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2022-05-30 19:33李爱琴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2年8期
关键词:思辨道德与法治情境

李爱琴

【摘   要】思辨能力能帮助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理性地解决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载体。具体而言,教师应“于情境浸润中激发思辨意识;于课堂生成中强化思辨过程;于多维整合中提升思辨能力”,帮助学生在成长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关键词】思辨;道德与法治;情境;问题

思辨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思考、辨析事物的能力,它能帮助人们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理性地解决问题。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活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主题多元,内容丰富,链接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现实,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载体。教师要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导向,学会从不同角度探索和解决问题。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于情境浸润中激发思辨意识

小学生好奇心、探索欲强,教师在培养其思辨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思辨性情境,增强其课堂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思辨意识。

(一)创设思辨情境,催生思辨意识

学生的生活中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相契合的真实情境,由此引出话题,确定课堂的方向,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双减”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的有效实施不仅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契机。教师从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出发,创设真实的情境。

师:“双减”政策实施已有一段时间,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作业时间减少了,课余生活的时间更充足了。

生2:妈妈不再送我去辅导班了,我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间。

生3:从这个学期开始,我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了。

生4:妈妈说,“‘双减就是减掉不努力的学生和家长”,所以在课余时间,她还是默默地给我“加码”。

师:国家实施“双减”政策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在课余时间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呢?

上述环节自然地引出了“课余生活”这个话题。学生给出的不同回答恰恰体现了思辨意识的存在。

(二)构建思辨“安全区”,使学生敢于表达

教师应为学生构建思辨“安全区”,让他们敢说、想说。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困惑,从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出发设置思辨性问题,从中捕捉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作为学生的生长点。

为了丰富校内外课余生活,学校全方位落实课后服务,开展了一系列社团学习活动。教师以此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大多数学生谈到了自己在课后活动中的收获。但也有学生提到,社团活动结束的时间虽与父母的下班时间吻合,看上去方便接送,但此时的交通非常拥堵。而且在校时间的延长也使同学们身心疲惫。这不一样的声音犹如一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水面,泛起了无数水花。教师给予这个学生充分的鼓励,表扬他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建议与他有相同观点的同学成立研讨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由此完善课后服务。

(三)提供思辨“资源库”,拓宽思维广度

思辨性教学素材能够丰富课堂,拓展课堂的教学容量,引领学生展开探究、思辨活动。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目标,建设、完善课程资源,优选思辨性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建立思辨“资源库”,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

课前,教师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参加课余活动的情况,问题包括“你参加了哪些课余活动”“你参加这些课余活动的原因有哪些”“这些活动你坚持参加了多久”。课堂上,教师将统计结果作为第一手资料反馈给学生,并带领学生对课余活动进行分类:校内的活动和校外的活动;知识层面的活动和技能层面的活动;提升自我的活动和服务他人的活动;等等。

利用问卷调查收集的信息来自身边的同学,真实可靠,因此学生更乐意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了解其他同学的课余活动,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其认知得到了深化。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自然而然地建立和补充自己的“资源库”,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为思辨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于课堂生成中強化思辨过程

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让他们在倾听、交流中加深对问题的思考,提升其思辨能力。

(一)利用课堂预设,助力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预设是备课之根本。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潜能和学习需求,才能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课前,教师需认真研读教材,领会其精神与理念,把握其中的思辨成分,引导学生展开探究,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生在谈到与课余生活相关的话题时,往往会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缺乏对课余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关注。教师对此进行预设,让学生展开对课余活动的讨论。有学生讲到自己跟同学约好周末去打篮球,可班级小队要求他参加文明出行宣传活动。他认为自己并不擅长和陌生人讲话,而且小队活动少他一个也没关系。对此,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小队活动能否因此请假?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总结。经过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小队活动能够促进团结友爱集体的形成,培养少先队员良好的思想品质,每一个少先队员都应积极参与;与同学约好的篮球活动可以改到其他的时间。

课余生活讲究“有趣”还是“有用”,归根结底是价值导向的问题。小学生年龄较小,正确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孤立、脱离背景地看待问题,从而产生相对肤浅的想法。教师抓住这一预设,引导学生在掌握大量事实和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从而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促使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抓住思辨冲突,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冲突是知识的生长点,也是思辨的起点和动力。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使其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判断力,发展核心素养。

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家长安排自己的课余活动感到不满。对此,教师抓住冲突点,不断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对话如下。

生:自主选择课余生活是我们的权利,可妈妈总是让我听从她的安排。

师:你觉得她为什么要安排你的生活?

生:其实,妈妈是从长远考虑的,她希望我能更好地成长。

师:那你愿意一直听她的吗?

生:其实,有些时候,我并不想按她说的去做。比如我不喜欢某项活动,参加活动时也没有动力。

师:那你希望妈妈怎么做?

生:我希望妈妈偶尔也能遵从我的意愿,让我做想做的事。

师:你打算怎么做呢?

生:我想先跟妈妈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和她好好商量。

在课堂的动态生成中,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所面临的情境发生冲突:想自己做主,却总被父母干涉。教师抓住冲突,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更理性地了解事情本身,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开展课堂辩论,助力辩证思维的培养

辩论能使课堂更有张力。将辩论运用到课堂,更容易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锤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不少学生对电子游戏十分感兴趣,玩电子游戏占了课余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课堂上,教师就“玩电子游戏的利与弊”这一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辩论。辩论结束后,教师总结:玩电子游戏的坏处比较多,但可以适当玩一玩,不能着迷。我们应科学安排课余活动,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

学生思考辨析问题的过程,也是增长才智、拓宽视野、培养能力的过程。课堂上,学生就上述话题进行辩论,表达自己的想法,最终能够辩证地看待电子游戏的利弊,更好地安排学习与生活。

三、于多维整合中提升思辨能力

小学生品德的养成和社会性的发展,都是在各种活动中实现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活动,促进思维碰撞,让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一)自主思考,提高思辨效度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形成有效分析,产生思维碰撞,由此提高思辨效度。

本课“活动园”中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让学生进行讨论。

师:“活动园”中李玉红同学想参加少年宫的舞蹈班,但与学校的乐队排练冲突了,怎么办?

生1: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产生冲突时,应该以大局为重。

生2:少年宫的舞蹈班应该能调到其他的时间。

生3:课余生活的内容太多,李玉红如果两头兼顾,可能什么都做不好。

生4: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课余生活虽然忙碌,但调整好心态,用热情去拥抱,会收获很多的乐趣。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探讨道理和方法,思考这些道理和方法是否切合实际。在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须尽可能地“隐身”,避免站在成年人的角度看待学生的思维,压缩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敢于放手,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辨的效度。

(二)小组合作,突破思维局限

观照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开展分组活动,能够让他们产生源于不同认知的思想碰撞,弥补自主思考带来的局限性。

在课余时间,如何做到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的结合,室内活动与室外活动的互补?如何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余生活的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针对组员自身的特点和需求,结合自己的经验或教训,在组内开展“帮帮团”活动,即帮助同学合理规划生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可以兼顾全体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接受来自同伴的肯定、质疑或建议。不同的声音和见解能帮助学生反观和矫正自己的认知,最终达成共识,获得进步。

(三)精心点拨,加深思辨深度

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要促进学生思考,随时随地进行点拨,让道德情感根植于学生的心中,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形成思辨能力。

学校的劳动基地“学童农园”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农耕文化,丰富课余生活。学生纷纷谈到在种植时的劳累和收获时的快乐。有学生谈到,家长有时会情不自禁地“代劳”,剥夺了他们的体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家长为何想“代劳”?这一举动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学生经过思考和讨论得出结论:有些劳动超出儿童的能力范围,家长亲自动手是为了保护自己。

教师的精心点拨让学生有了认识问题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逐渐养成敢质疑、会思考的习惯,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思维深度不断加深。

培养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过一种怎样的生活,这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立德树人的内在主线。思辨能力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着重培养的关键能力。教师要不断实践和反思,采取有效行动,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帮助他们在成长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激发学生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维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四策”[J].学苑教育,2021(19).

[2]林源启.疑·辨·悟:“思辨课堂”深度开发三维度:以“公平正义的守护”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20(7/8).

[3]刘汝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7).

[4]范春雷.秉承以生为本   锤炼思辨能力:例谈培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策略[J].教研天地,2021(12).

[5]陳秀丽.关注学生体验   构建思辨课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3).

[6]黄柠.思辨  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实践研究[J].学苑教育,2021(25).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   318000)

猜你喜欢
思辨道德与法治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