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咬合诱导在儿童错牙颌畸形矫正治疗中的早期应用效果

2022-05-30 10:48张艳丽
健康之家 2022年6期
关键词:早期

张艳丽

摘要:目的 针对儿童错牙颌畸形矫正治疗中咬合诱导的早期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60例接受矫正治疗的错牙颌畸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咬合诱导治疗。治疗完成后均进行规律随访,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应用于儿童错牙颌畸形矫正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观察组咀嚼能力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长对矫治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错牙颌畸形矫正治疗中的早期应用咬合诱导效果更理想,患儿依从性更高,可有效改善患儿咀嚼能力,家长满意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咬合诱导;儿童错牙颌畸形矫正;早期;咀嚼功能

儿童错牙颌畸形表现为上下牙弓牙合关系异常,牙齿排列不整齐,颌骨大小形态和具体位置异常,导致面部发生畸形,影响儿童牙齿和牙列发育,甚至会影响其咬合关系[1]。臨床通常会选择常规矫治,但耗时较长且存有较为明显的疼痛感,患儿接受度较差,对整体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将咬合诱导应用于儿童错牙颌畸形矫治中可获得理想效果[2]。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矫治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将对我院接受不同方法治疗的错牙颌畸形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60例接受矫正治疗的错牙颌畸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女性15例,男性11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为(6.30±0.24)岁。观察组女性18例,男性16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为(6.39±0.2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表现为开牙合/反牙合,开牙合/上牙前突,前牙拥挤或错位;确诊为错牙颌畸形,需要接受矫治治疗;患儿具备一定认知和配合能力,具有良好依从性;患儿家长详细了解研究流程及治疗方案后自愿参与,并签署入组文件。

排除标准:重要脏器功能异常;自闭症;口腔卫生状况不佳无法接受矫治;检查证实为活动性牙髓炎;有治疗禁忌;接受过其他矫治方案治疗。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矫治方案:根据前牙前后开后以及颌面部软硬组织情况,制定矫治方案,利用直丝弓进行矫正,切实改善牙轴倾斜程度。如果患儿错牙颌畸形情况较为严重,则需要向患儿家长说明,在其同意后同步接受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确保矫治效果。

观察组患儿选择早期实施咬合诱导:患儿萌出第一颗恒牙后,患儿存在牙列不齐或是牙齿拥挤等情况,需要准确评估牙齿状态,同时综合考虑患儿情况确定畸形类型,并合理选择矫治器进行佩戴。通常情况,针对牙列不齐和混合牙列拥挤时,有效区分后需要对多余乳牙进行拔除处理,从而能够合理调整上牙颌及下牙颌之间的关系,确保间隙合理,从而能够帮助患儿建立良好咬合,进而能够大大降低后期矫治难度。此外,需要注意对骨生长方向进行合理控制,使得颌骨肌肉紧张性得到缓解,进而重建咬合关系,确保牙齿牙列咬合关系正常。对患儿家长进行指导,要求坚持遵照医嘱佩戴矫正器,同时必须保持良好口腔习惯,定期保持口腔清洁度,避免影响矫治效果。

矫治成功后,规范随访12~24个月,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并判定儿童咀嚼功能。

1.3 指标观察

(1)比较两组矫治效果

矫治效果评价指标具体为:显效(规范接受治疗后,口腔健康状况良好,牙颌关系恢复正常,上下颌发育无异常);有效(规范接受治疗后,口腔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牙颌关系一定程度恢复,上下颌发育基本正常);无效(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未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2)比较两组咀嚼能力

采用自制咀嚼功能量表对咀嚼能力进行分析,分值越低提示咀嚼能力越差,说明矫治效果不理想。

(3)比较两组矫治儿童依从性

采用科室自制量表进行依从性分析,包括治疗时是否发生哭闹和抵触,能否严格遵照医嘱进行口腔护理等,总计10分,低于3分提示依从性差;3~6分提示基本依从;高于6分提示依从性理想。

(4)比较两组效果满意度

对两组患儿家长矫正效果满意进行评价分析,包括患儿依从性、舒适度、矫治效果等,总计评分为100分,低于60分提示不满意;60-80分提示基本满意;高于80分提示满意。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各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 两组矫治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儿童咀嚼能力情况比较

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儿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矫治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错牙颌畸形存在牙列不齐、牙齿拥挤及整齐度欠佳现象,影响牙齿咀嚼能力,引发多种牙周疾病,如龋齿、牙龈炎和牙周炎等,从而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儿童错牙颌畸形矫治的最佳时期为3~9岁,尽早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过晚进行矫治一旦前磨牙萌出,会导致牙齿之间存在过大的间隙[4]。临床中利用常规矫治方法进行治疗,患儿接受度并不理想,且疾病早期控制效果不佳。因此,临床中提倡选择更为理想的方法尽早进行治疗,提升患儿治疗配合度。

咬合诱导最早在90年代由日本血脂提出,能够降低恒牙列畸形程度和成人阶段矫正治疗难度,一定程度改善面部美观度,从而大大降低牙外伤的发生率[5]。后期深入研究发现,如果尽早将咬合诱导作用对颌骨发挥作用,能够有效改善颌骨发育畸形问题。目前临床将其应用于儿童错牙颌畸形早期治疗中,获得理想效果。咬合诱导治疗具有较高的针对性,适应范围广泛,能够纠正多种类型牙畸形,例如牙齿萌出不齐、上颌前突或是乳牙早失等。考虑到儿童时期是牙列发育的关键时期,可塑性较强,因此辅以咬合诱导后,能够合理运用柔和力量针对多方向开展牙齿矫正,从而合理调整牙齿萌出的顺序和方向[6]。此种操作患儿接受度相对理想,相对常规矫治,能够降低不适感和疼痛感,且治疗时间可合理控制,具有一定运用优势。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治疗3个月及6個月咀嚼能力提升显著;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及患儿家长对矫治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儿童错牙颌畸形早期实施咬合诱导,可提升治疗舒适度确保其配合,同时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矫正效果,对于儿童咀嚼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预后效果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可及好评。此外,由于治疗不适感明显减低,能够提升患儿依从性,避免中途中断治疗,影响最终矫治效果。

综上,咬合诱导在儿童错牙颌畸形矫正治疗中的早期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获得理想的矫治效果,促进其咀嚼功能良好改善,提升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满意度,值得重视及运用。

参考文献

[1] 刘倩,贾锰,田永杰.咬合诱导联合舌肌功能训练对早期错牙合畸形矫治患儿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36):5127-5129.

[2] 罗娜,达旸雪珺,孙娜,等.3D重建辅助制备咬合诱导功能矫治器治疗儿童替牙早期错牙合畸形疗效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21,30(11):141-144.

[3] 杜娟.自锁托槽矫治器对儿童牙颌畸形矫正效果及美观度的影响[J].智慧健康,2021,7(31):75-77.

[4] 刘春春,邓刚,宋梅.自锁托槽矫治器对儿童牙颌畸形矫正效果及美观度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3):133-136.

[5] 李俊斌,孟敏,李晓姗.咬合诱导在儿童错牙颌畸形早期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6):70,72.

[6] 惠泽明,杨宽,王子瑞,等.渭南地区替牙期儿童错(牙合)畸形患病情况调查分析[J].口腔医学,2019,39(6):535-538,560.

猜你喜欢
早期
儿内科门急诊患儿肠套叠189例临床分析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刀木情深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马克思主义早期大众化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
早期应用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
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对比观察
防控胃癌,从“早期”做起
异位妊娠早期超声诊断的表现及漏诊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