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体育教学策略探析

2022-05-30 16:36蒙彩较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职体育职业能力教学策略

【摘要】本文论述职业能力培养和体育学科教学相融合的策略,认為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职业特点,适时渗透职业教育理念、厘清职业训练目标、优化职业运动形式、对接职业专业特点,要利用体育学科手段以强化学生运动意识,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以适应未来职业要求,提升其职业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职体育 职业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14-0142-03

在中职学校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体育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紧密联系日常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力水平及学习态度,从学生未来就业的角度进行规划和设计,让体育运动与学生职业形成多点对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也能够在运动习惯养成的同时增强职业能力。教师在运动理念渗透、训练目标梳理、运动形式选择、专业特点对接、教学内容搜集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结合学情为学生创造更多运动锻炼的机会,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需求。

一、渗透职业化教育理念唤醒运动意识

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期,教师在设计体育学科教学内容时,要适时渗透职业教育理念,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理论支持,及时唤醒学生的运动意识,这对学生职业能力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根据职业要求培养运动意识

体育运动种类繁多,而且都有一些共性要求。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向学生渗透职业运动的意识,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可行的运动和训练安排,以成功唤醒学生的运动意识。如在体能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实际情况,推出耐力跑、游泳、球类等多种训练任务,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自觉进入运动之中,在主动训练的基础上提高体能训练成效,进而提升体育素养。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权衡考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能训练,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充分的了解,适时给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愉快地接受运动锻炼,进而提高自身的体能训练效果。因此,教师要从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规划,为学生准备更充分的运动训练任务,能够形成丰富的训练成效。

(二)根据职业指标设计运动形式

首先,不同职业对从业者有不同的身体素质要求,教师要对这些职业指标要求做出具体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对应评估,找准差距,为设置体育训练内容提供第一手参数。其次,在引导学生评估自身的身体素质时,需要有科学的方法指导,不能让学生盲目地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教师在技术和专业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评估的手段和标准,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做出科学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运动意识,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制订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最后,体育锻炼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来支撑。在毅力培养上,教师要从思想上进行引导,多做一些技术指导,让学生树立强烈的紧迫感,从而对促进学生自觉训练有较大的帮助。

二、厘清职业训练目标提升运动认知

教师在设计训练计划时,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及时推出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让学生结合训练目标和计划进行训练,完成运动训练指标。体育学科不是单纯的运动和娱乐,还需要渗透更多健康理念,教师要对学生的职业需求做出具体分析,结合学生的职业需要设定训练目标,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促使学生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推出不同的运动项目,而且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这样可以让学生自然进入训练环节,在主动运动的基础上养成强健的身体素质。特别要从身心两个方面展开设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环境。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展开分析,针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基础进行推演,进一步提高运动训练设计的覆盖性。不过学生对职业素养内容的理解存在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对职业素养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对此要有客观的认知,明白学生没有什么职业经历,对职业要求也缺少体验,存在一些认知误区是正常的事情。为此,教师要利用多种检测手段,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出科学评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推出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运动训练任务,以期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运动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教师需要借助专业手段进行评估,还要对学生的思想给出方向性引导,让学生对自身的运动基础和身体基础做出正确评估,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设计方案。

如汽修专业,教师在设计训练内容时,要引入一些体能训练内容,因为汽修工作需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耐力基础,长久站立和下蹲,都需要有良好的体能储备,所以教师推出了杠铃、原地跳跃等训练项目,以增加学生的腿部和腰部力量;又如机电专业,需要从业者有比较敏捷的身手,教师推出一些协调性训练内容,如健美操、举杠铃、爬杆等,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灵活性;再如会计专业,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耐心,教师则安排一些张弛有度的训练,如跳绳、游戏等,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优化职业运动形式培养运动习惯

体育学科教学有自身的特点,虽然学生的运动形式众多,但教师大多会根据习惯做法,推出一些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导致学生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进而对运动产生排斥心理。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考虑职业需要,对运动形式做出优化处理,那么学生会对职业化运动形式产生更多的新鲜感,进而激发浓厚的参与热情。

(一)结合职业需求筛选运动内容

体育运动大多带有互动性、游戏性、竞赛性等特点,教师在具体设计时,要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唯有调动学生运动的主观心理,才能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广泛吸纳学生的参与意见,创新设计运动形式,给运动设计提供信息参数支持。如体育游戏的适时渗透,不仅能够调节运动气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如果能够将游戏和竞赛相结合,其激发效果会更为突出。如篮球运动,学生对这项运动有非常明显的倾向性,喜欢篮球的学生最喜欢比赛对抗;而不喜欢篮球的学生,则对游戏有更高的参与热情,教师要针对不同群体的运动需求进行设计并做好规划,组织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进行小组对抗赛,其他学生则进行篮球游戏活动,课堂训练气氛很快就浓郁起来。如此一来,教师将职业特点与学生运动兴趣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训练,体现了主体教育的原则,其适合性更高,训练效果也会更理想。

(二)结合职业需求创新运动形式

对接学生未来职业特點开展运动训练,教师需要做出明确指导,让学生时时不忘职业需要,这样可以对学生形成心理暗示,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职业需要和学生兴趣取向未必一致,教师对此需要有清醒的认知,并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技术和技巧指导,让学生形成科学对接,将职业训练和个性兴趣相融合,一样能够做到完美兼顾,获得不错的运动锻炼效果。如足球运动,这是很多男生的最爱,这项运动强度很大,对身体力量、爆发力、耐久力、协调性等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与多种职业需要相对应,具有很高的覆盖性。所以,教师要在足球运动形式上做出更多创新设计,让学生在自觉运动的过程中完成训练目标。例如,足球比赛需要强对抗,对参与者的身体力量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增强体力的运动训练,如举杠铃、耐力跑、原地跳跃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教师鼓励学生自行创新运动形式,融入更多游戏成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训练热情。

四、对接职业专业特点强化运动体验

技术工种对从业者的体力有一定要求,强化体能训练是关键;服务行业对从业者的协调性有更高要求,训练身体韧性最为重要;幼教行业对从业者的综合能力有特殊要求,培养身心综合素质更为适合,等等。教师要对学生的职业特点进行调查,充分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各种要求,然后针对职业要求强化训练,增强学生的运动体验,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主动性,从而达成理想的训练效果。

(一)根据职业要求拓展训练内容

某些职业对从业者的身体素质有一些特殊要求,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判断,并在体育运动训练设计时,针对职业要求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一些定向训练培养项目。如职业保健课程的增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贴心的服务。职业工作既要从业者有一定的体能基础,也要从业者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如果能够从职业保健角度掌握一些保健知识,无疑是职业教育的更高要求。如久坐的人,需要注意保护颈椎、腰椎,唯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做到有效应对。因此,在体育学科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渗透职业保健课程内容,能够强化学生的运动体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应对未来职业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对未来职业工作情况并不是很熟悉,教师要在做好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辅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教师针对学生的职业特点推出体育训练课程,其辅助作用更为鲜明,学生在具体的运动训练中获得的身心成长是显性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职业竞争环境有理性判断,对接职业特点做出对应训练,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储备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二)根据职业要求对接运动项目

教师在运动设计时要创设一些符合职业要求的运动项目,如攀爬绳索项目,这项运动对学生的体力、意志力等要求很高,很多学生刚开始时根本不敢尝试,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接受挑战,同时教师还要传授一些操作要领,让某个学生演示操作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增加现场气氛,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带头给学生加油助威,其他学生也纷纷加入助威团队。这样,学生的冲劲十足,他们会很努力地克服困难,完成训练活动。为了丰富运动形式,教师还设计了新运动征集活动,要求学生借助多种信息渠道进行搜集,或者是自行创编一些新的运动形式,特别要强调做好职业对接,针对职业特点进行设计。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合作分享、主动思考,新运动设计方案不断涌现,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更多选择。教师对学生给出的方案进行优化整合处理,结合职业要求推出更多适合学生训练的运动项目。这样的创意设计,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收获更为丰富,不仅有体能、心理训练,还能够学习到更多保健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开展职业运动研究增强运动能力

教师在选择体育训练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并基于对学生的身心基础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估,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活动,筛选出更科学合理的运动形式,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训练需求。

(一)创新设计运动教学实践

体育运动与职业融合点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结合学生的生活和运动习惯设计训练项目并组织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训练品质。营销行业对业务员的运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腿脚要轻快、耐力要好等,教师从体型塑造角度设计运动项目,让学生进行对应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训练效果。如增设一些舞蹈性质的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协调性、柔韧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外形形塑效果,培养良好的形体以及身体素质。体育运动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教师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根据学生自身的训练兴趣做出配置,结合学生的职业素养组织训练,都能够带来显著的训练效果。因此,教师要融合职业岗位内容,对体育学科教学做出改进和创新设计,借助网络设备收集一些运动项目,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训练,能够创造更多训练的机会,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占据先机。学生对职业岗位要求不是很熟悉,教师要对职业条件进行客观分析,为学生综合能力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职业运动教学研究

体育运动与学生职业对接,这是教学科研的范畴。教师要将这项内容作为课题进行探索,为学科教学带来更多成果支持,以满足学科教学的需要,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学生对运动训练有自己的追求,对职业需求也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在运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情因素,以便做出最为理性的设计。延伸训练包含诸多内容,运动内容的筛选、运动形式的创新、运动效果的评价、运动模式的改进等,都需要教师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给出纠正方法。因此,教师不仅要做好专业研究,还要与学生直接对话,广泛吸收学生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设计效果。如晨跑训练,虽然学校有早操安排,但在节假日时段,大部分学生坚持不下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做出引导,给学生布置晨跑任务,并建立监督机制,要求学生自觉执行运动标准,完成训练任务。又如,针对营销、旅游等未来工作时运动范围、运动量较大的专业,教师应研究更加合适的教学训练方式,如推出游泳、体操类等更适合缓解疲劳的训练项目。

体育教学有助于帮助中职学生锻炼体魄、培养意志力和合作精神,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积极的帮助,让毕业生更好地与同学、同事合作,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学情的训练项目,给学生创造更多运动锻炼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允霞.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中职体育教学“三教”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4).

[2]吴洁.中职学校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以啦啦操教学为例[J].体育教学,2020(7).

[3]乔玲会.浅论中职院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活动策略研究[J].体育风尚,2019(10).

作者简介:蒙彩较(1974— ),广西田东人,在职研究生,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中职体育职业能力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微课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体育教学体现终身体育思想的几点思考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基于身体与职业素能的中职体育创新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