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对策

2022-05-30 15:54侯露露朱欢向丹丹
兰台内外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数据素养公共图书馆大数据

侯露露 朱欢 向丹丹

摘 要:研究数据素养的内涵,分析公共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优势,介绍国外公共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典型案例,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对策,包括:教育目标明确化是前提,教育对象层次化是基础,教育内容实用化是根本,教育途径多样化是关键,教育主体专业化是保障。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图书馆;数据素养;数据素养教育

引言

大数据风暴已经来临,在浩瀚的数据海洋里,只有掌握数据的查找、开发、管理与应用技能,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数据素养已成为大数据时代人们终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公共图书馆作为承担公民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职能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面对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浪潮的席卷,积极探索创新服务和转型升级,无论是开展针对馆员还是读者的数据素养教育,都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数据素养的内涵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 2015年颁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新增了数据素养的内容。数据素养是指正当地发现和获取数据、批判地选择和评估数据、规范地管理和处理数据、合理地利用和共享数据的意识和能力,其内涵包括四方面内容,即数据意识、数据知识、数据能力、数据伦理与道德。数据意识是指对数据重要性的认识和对数据的敏感性;数据知识是指具备数据相关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据生命周期、数据的类型和格式;数据能力是指数据查找、获取、保存、挖掘、共享、转化、再利用以及利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据道德是指对数据的发布与使用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能够合理、合法获取并使用数据。

目前国内学者对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校图书馆,研究领域涉及读者数据素养教育、国外数据素养教育启示、中外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对比分析等,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研究较少。何海地分析国外数据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吴晶娥介绍美国从小学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经验,探讨高校图书馆创新信息检索课堂的对策。先卫红以中美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及研究图书馆为调查对象,研究中美图书馆在数据素养教育上的异同。

二、公共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公共图书馆作为服务当地民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过教育职能的发挥来达到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首先,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可以使社会大众掌握大数据时代学习、工作和生活必备的技能;其次,社会大众数据素养的提升可以促使他们进行数据生产活动,合理开发和利用数据,促进社会知识共享与发展;再次,数据素养提升有助于社会大众保护自己的数据隐私,提高对虚假和不实信息的辨别能力,净化网络环境;最后,公民數据素养的提升有助于缩小数据鸿沟,提升国家数据治理能力。

三、公共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优势

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在2012年的报告中指出,图书馆集资源、能力、服务经验为一体,是提供数据管理服务和开展数据素养培训的最佳主体,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应对数据驱动研究环境中的挑战。

1.阵地和设施设备提供了硬件保证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迎来大好机遇。《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文化和旅游部四年一次开展的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充分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的作用,各地政府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通过建设新馆、装修老馆、空间再造、设施设备提档升级等举措,不断优化阵地服务体验和感受。公共图书馆不断改善馆舍条件、硬件设施、服务环境和空间设计都为数据素养教育提供了硬件保证。

2.丰富的文献信息提供了资源基础

公共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纸质文献,还有海量的数字和电子资源,并且在不断构建数量庞大、门类齐全、结构合理、使用便捷、免费共享的文献资源体系,这些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提供了扎实的资源基础。数字化的馆藏文献、各类数据库以及检索系统和工具的利用指南,年鉴数据的查找指导等都是基于馆藏信息资源开展的数据素养教育。同时,读者数据素养的提高可以提升馆藏信息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3.专业的图书馆员提供了智力支持

图书馆馆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组织与管理技术和方法,深度揭示、分析、评价、挖掘、整合、可视化展现馆藏和网络上各种类型的数据,为读者提供全面、客观、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尤其是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要求馆员进行数据资源的精确化统计、精准化检索、个性化定制。馆员将具备的这种能力通过数据素养教育传授给读者,可以帮助读者高效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上的各种资源,解决工作和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国外公共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典型案例

国外公共图书馆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颇具成效的数据素养教育经验。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内容包括:如何搜索市场和经济数据的软件、学习如何使用考古地图、火灾保险和网络性能数据等,学习IPAD的基础知识等;阿拉斯加州公共图书馆、阿肯色州公共图书馆、堪萨斯州公共图书馆等数据素养教育课程涉及人口与家庭统计数据的检索、ECELE的数据统计和使用、云存储等,学习Olis数字素养培养工具以及如何使用软件组织和处理家庭数据等。其他典型案例还有澳大利亚北墨尔本图书馆设计的Minecraft游戏日,美国波士顿图书馆的青少年科技周项目(Teen Tech Week),加拿大图书馆的开放数据运动等,都是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数据素养教育项目。

四、公共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对策

1.教育目标明确化是前提

明确教育目标可以有效指导数据素养教育的课程设计,调控数据素养教育实践过程,同时对数据素养教育的成果有评价作用。公共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目标即启发公民数据意识,丰富数据知识,提高数据能力,提升数据道德。数据意识是具备良好数据素养的前提条件,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数据需求、获取和评价的自觉程度,数据意识的强弱也直接影响着后期对数据价值的共享、挖掘和再利用过程。数据知识反映了对数据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认知程度,掌握丰富的数据知识有助于数据能力的提升和学习。数据能力是数据素养的核心,包括对数据的查找、获取、挖掘、分析、共享和再利用等能力,是利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据道德提升有助于净化网络环境,在当今鱼龙混杂、虚假信息充斥、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公众数据道德的提升至关重要。

2.教育对象层次化是基础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广泛,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开展层次化数据素养教育十分必要。

(1)中小学生

中小学生是培养数据素养的基础时期,能够帮助其树立较高的数据意识,为今后数据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针对中小学生的数据素养教育内容应主要包括教辅材料的查找、绘本读物的阅读指导、科学思维训练、数字化设备的使用方法指导等。

(2)老年人

信息社会的发展促使老年人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老年人对新生事物接受程度较慢,这就要求馆员在开展针对老年人的数据素养教育中格外耐心,教学内容浅显易懂,方法工具便捷好用。由于老年人十分重视身体健康问题,因此帮助其学会辨别健康信息和数据真伪,甄别权威和官方信息十分重要。

(3)各行业从业者

英国大学数据技能指导小组认为,数据素养是每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开始转型为“数据驱动型”,因此其员工需要具备读取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针对不同行业者的数据素养教育主要是培养其数据意识,认识、查找和利用不同专业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学会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工具和方法,学会保护个人数据隐私,提升数据道德。

(4)机构用户

公共图书馆的机构用户大多为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机构用户数据素养的提升能够激发社会运作活力,提高机构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社会的创建。在图书馆服务的实践中,很多馆员花时间和精力要应付机构用户的简单和浅层次参考咨询,难以提升参考咨询服务的深度和有效性。机构用户的数据素养教育内容应包括政府信息数据库的普及和利用、政务公开信息的查找以及工具书、年鉴等使用技巧。

3.教育内容实用性是根本

公共图书馆面向大数据的数据素养教育应该保持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充分体现数据管理与数据监护的周期性和完整性,并且要充分注重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4.教育途径多样化是关键

首先,公共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常用方式是讲座和培训,可以直观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改进和创新课程。其次,慕课、在线教育、网络工具也是很好的方法和途径,公共图书馆可以查找、筛选甚至开发适合公众的慕课、在线教育资源库、网络工具等,要注重课程和资源的趣味性、互动性、内容丰富性和技能多样性。再次,要整合社会资源,让数据素养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最后,所有的数据素养教育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全民阅读活动等重点宣传。

5.教育主体专业化是保障

图书馆馆员是公共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主体,其数据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数据素养教育的成效,因此提升馆员的数据素养水平刻不容缓。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馆员自己要具备较高的数据意识,能够认识大数据时代数据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二是要不断学习,提升能力。现代图书馆的转型也要求馆员们具备良好的数据素养,比如公共图书馆要定期发布年度报告、事业发展报告等,馆员只有具备良好的数据素养,才能高效获取权威数据,才能利用工具准确研究服务现状并分析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趋势,才能具备引导读者构建自身数据能力和提升数据意识的基本能力,因此要不断通过培训、研讨会、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数据素养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三是要研究读者,按需培养。通过调研、沟通、读者反馈等方式研究公众对数据的需求以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多推送实用课程和资源,要更多考虑公众的能力基础和可接受程度,不能一味输出不关注效果。数据素养教育主体可以由科研项目管理部门、技术专家、参考咨询馆员、数据分析专家等以团队的形式组建,可以取长补短,提升教育水平。此外,数据素养教育主体除了具备传统信息素养、数据素养以外,还要协调各数据持有者之间的关系、组织与协调数据运用、促进成果转化、提升公众数据意识与数据道德等方面有着相应的能力。

五、结语

大数据的特征决定了数据素养教育具有显著的复杂性、连续性、递进性和长期性,数据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全社会形成数据素养培育紧迫性的共识。通过研究国外公共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的典型案例以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路,以期提升馆员及读者数据素养水平,提高其在大数据时代顺应信息技术变化,利用数据为生活、工作乃至科研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ACRL.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EB/OL].[2021-08-05].https://www.docin.com/p-1413897915.html.

[2]何海地.大數据背景下大学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思考[J].现代情报,2015

[3]邓李君,杨文建.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6

[4]先卫红.大数据时代中美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对比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

[5]黄如花,李白杨.数据素养教育: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J].图书情报知识,2016

[6]胡 卉,吴 鸣.国外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最佳实践研究与启示[J].现代情报,2016

[7]朱 静.公共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体系探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

[8]邓仲华,李立睿,陆颖隽.面向科学大数据的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发展研究[C]//第四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5

[9]Steinhart G.Data Star:A Data Sharing and Publication Infrastructure to Support Research[J].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Worldwide,2011

(作者单位:1.四川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办公室

2.四川省图书馆)

猜你喜欢
数据素养公共图书馆大数据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