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解题思路和技巧探究

2022-05-30 18:24梁炜乾
求知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解题思路新课程背景解题技巧

摘 要: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学生要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成绩。文章重点探讨高中化学学科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方面的教学策略,研究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高效、准确解答化学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化学;解题思路;解题技巧

作者简介:梁炜乾(1988—),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十八中学。

新课程改革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阶段性要求,教师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教学重点回归学生本体,围绕学生的学习诉求展开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活跃度,营造快乐学习的课堂氛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前提下,教师要重视解题思路和技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解题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学习技巧,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学习能力。

一、高中化学解题思路和技巧教学的研究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是我国基于对现代化素质教育发展现状的综合研判而提出的,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其重视展现学生的多样性,重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学科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其要求学生既具备学科思想认知,又具备与之对应的方法论与解题技巧;既能够发现问题的关键信息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又能够运用解题技巧获得最终的正确答案[1]。

提高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加强题目训练,让学生在大量刷题的过程中提高对不同题目的熟悉度,巩固所学知识,把不同题目的解题规律总结归纳为一套解题模板,以此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然而,人教版高中化学的新版教材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灵活变通的学习能力,旨在打破教学的固定范式,教学重点由总结归纳解题模板转变为发现解题规律,通过启发学生的解题思维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水平。启发学生的解题思维的过程,就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进行有效结合的过程,学生的解题过程直接體现了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不同学生的解题过程,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这种精细化的高中化学教学,有助于高效化学课堂的生成,有助于推动高中化学课堂可持续性发展。

高中学段学习任务量大,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学生的情绪很容易产生波动。在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学习,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强化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客观的学习态度,能站在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掌握多种解题思路和技巧的前提下,学生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这对于稳定学生的心理情绪、减轻学生的压力具有较大的帮助。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解题思路

(一)逻辑思维

化学题目的设置基于对化学教学内容的考量,将化学教材的基础知识点和重难点作为出题方向,考查学生对化学教材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能力[2]。化学题目从难度上主要划分为基础题型和综合题型,基础题型主要考查单一的化学知识点,综合题型主要考查多个化学知识点。学生在具备充足的基础化学知识储备的前提下,基本上能够应对大部分基础题型,在此基础上,提升对不同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是解决综合题型的关键所在。化学学科具备抽象性、严谨性等特征,对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在解决化学题目的过程中要重视运用逻辑思维来寻找题目中的题干信息和题目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教师需要按照化学解题步骤来展开教学,共分为四步。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问题,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数字,再找出所提出的问题,明确题干信息。第二步是根据对题目内容的理解来匹配化学理论知识点,思考适用于题目的化学原理或化学反应方程式,以此判断题干信息和题目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三步是在厘清逻辑关系后应用解题技巧解题,并准确写出解题过程。第四步是对所求结果进行检查,可以将解题结果代入问题中进行验证,确保解题结果的正确性。

(二)发散思维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题目具备形式多变、内容多样的特征,其出题意图依旧是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但增加了寻找解题突破点的难度,要求学生具备发散思维[3],能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展开联想,将变式题目转变为常规题目,进而匹配相应的化学知识点。在培养学生化学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敢于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化学题目,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掌握一题多解的技巧。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题目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精准把握题干信息和题目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使用最简便的方法求得正确答案。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选择题解题思路和技巧

选择题是高中化学的基础题型,分数占比较大。部分学生在化学选择题中会出现失分较多的情况,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对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的掌握,培养学生仔细阅读化学题目、认真选择化学答案的学习态度,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个人疏忽导致选错选项。部分化学选择题在选项设置方面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学生稍不注意就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很多学生发现自己选择的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非常接近,但总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选择错误而造成失分。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两种解题思路和技巧来提高学生解答化学选择题的正确率。

(一)直接判断法

化学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对常见的化学定理和化学实验现象进行考查。直接判断法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问题内容来匹配所考查的知识点,并直接在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适用于概念类、原理类、常识类题目。有些学生常因为选择题难度较低而粗心大意,虽然理解了题意但还是选择了错误的选项,也不主动进行二次检查。因此,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所有做过的题都需要仔细检查,尤其是选择题,一定要确保自己选择了正确的选项。

(二)排除法

排除法是解答化学选择题的常用解题方法。选择题题目通常会给出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答案,当学生难以确定正确答案时,可以使用排除法排除掉其中三个错误选项,最后留下的一个就是正确选项。例如:关于天然产物水解的内容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不同,产物完全相同;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A、C、D选项都能够从化学教材中找到对应内容,是正确的,由此可以通过排除法得到B选项,B选项不正确的原因: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的盐。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在做选择题时,不仅要仔细阅读题目内容,还需要仔细阅读每一个选项的内容,认真寻找解题的突破点。

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思路和技巧

计算题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题型,除了会单独出现,也常常与选择题、填空題、解答题相结合进行考查。计算题的解题重点其实不在于计算,而在于分析题目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化学教材知识,掌握不同的分析方法。

(一)守恒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经常会考查不同化学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这要求学生熟记常见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化学反应原理,在面对较复杂的题目时能够从容面对,根据所学化学反应原理来匹配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完成计算。但由于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较多,且同样的化学物质在不同的化学反应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反应结果,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对此,学生需要准确记忆参与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表达式,并能够准确写出参与反应的化学条件。常见的守恒法包括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元素守恒、多重守恒等[4],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的守恒定律来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二)平衡计算法

在学生使用平衡计算法解答计算题时,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严格按照标准格式来书写,根据题目内容假设条件,分别写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并且统一计算单位,这样才能够让平衡计算的化学公式成立。例如:X、Y、Z是三种气体,把a mol X和b mol Y一起充入密闭容器中,所产生的化学反应是X+2Y2Z,当化学反应平衡时,假设化学反应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求Y的转化率。本题计算书写分为三段式,第一段是设Y的转化率为a,再写出X+2Y2Z,根据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来分别表示,可以得出

a-ba+b-ba=ba,由此可以得出a=。

(三)估算法

估算法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主要通过推理与估算来计算出正确答案。高中化学计算题的计算步骤比较简单,且计算数值较小,学生可以运用估算法来快速求得正确答案。但是要注意估算法在解决化学计算题时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化学计算题不能通过估算法来解决,需要视题目的具体情况而定。

五、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题解题思路和技巧

高中化学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需要重视在化学课堂中融入实验教学内容,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需要根据实验题目的关键性信息来推理实验结果,结合实验操作经验来验证推理结果。化学实验题中包括求解质量、体积等问题,学生可以使用差值算法来进行解答[5]。例如:取出一定量的CuO粉末与0.5 L稀硫酸进行化学反应,再插入50 g的铁棒一直搅拌,当铁棒不产生任何变化时,取出铁棒做干燥处理,然后测量铁棒质量增加到50.24 g,并在标准条件中得到224 mL的氢气,求CuO的质量。运用差值算法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化学反应变化前后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将复杂题目内容转化为简单的比例关系,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解决问题。铁棒与铜发生化学反应会增加质量,铁棒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会减少质量,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2+=Fe2++Cu,使铁棒增加的质量等于铁棒、硫酸反应消耗的铁的质量与铁棒最终增加的质量之和,可以得出CuO的质量为8 g。

结语

高中化学学科教学内容较多,教学任务艰巨,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重视夯实学生化学学科基础,帮助学生搭建系统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各种解题方法,根据合理的解题思路找出关键线索,严格按照解题步骤来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黄国祥,刘秀丽.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题解题思路与要点分析[J].高中数理化,2021(16):17.

陈凤英.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解题的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5):12.

谢亚苹.基于高中化学全国卷高考试题解析及解题技巧探究[J].考试周刊,2021(10):137-138.

崔磊.高中化学教学中答题策略与解题技巧探究[J].求知导刊,2019(14):73.

郭培玲.模型解题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0):120-121.

猜你喜欢
解题思路新课程背景解题技巧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创新方法初探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