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实践探究

2022-05-30 05:50方红霞
求知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逐渐受到教育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体育运动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要深入探究新课程内容,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鉴于此,文章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方红霞(1966-),女,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中学。

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采用单一的方式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较低。将兴趣教学法运用到实践中,能够使体育课堂更加生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练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兴趣教学法的作用和应用策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究,提出有效的实施策略,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兴趣教学法的作用

兴趣教学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兴趣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能够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从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一方面,在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加愉悦的体验,训练效果更好,学习更加高效[1];另一方面,兴趣教学法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设计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初中体育教育的发展。

(一)体育教学设计枯燥单一

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教师认为体育是副科,只需要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即可。学生的学习态度散漫,无心学习体育。例如,在教学中,部分教师会进行“放羊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地玩耍,整节课的教学缺乏教育性,没有让学生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让学生训练动作技能,教学内容单一,体育课堂枯燥乏味。在这种单一、沉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学习效率难以提升。

(二)体育教学效率低

一些教师对课程的安排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部分教师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将体育考试当作教学的唯一目标,只重视技能的训练,忽视体育素养的培养,教学方向与学生的需求产生偏差,这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其次,学生缺乏学习意识。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体育作为副科,相较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不太受重视,课堂常常被其他学科教师占用。而受教师影响,很多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不愿意参与体育活动,把体育课当作娱乐活动课,不愿意进行体育锻炼,对体育的认知较为片面,忽视体育的教育意义,学习较为被动。最后,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给青少年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娱乐方式,但部分学生缺乏自制力,在接触电子产品时,难以控制自身的行为,沉溺于网络游戏,将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在网络游戏上,缺乏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不断下降。

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进行示范引导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要结合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示范引导,让学生了解运动技能,明白其中的原理,加深对体育的认知,并通过体育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形成肌肉记忆。同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运动观,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运动的积极性[2]。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互动,观察学生的行为,了解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学评价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助力其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语言的艺术性,使用通俗易懂、简单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讲解中长跑技术要领,让学生了解中长跑时应该注意的要点。教師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视频,展示正确的呼吸方法,利用动画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长跑中,科学地呼吸是获得好成绩的前提,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才能够在跑步中更加顺畅。教师要示范跑步姿势,利用现代技术全方位展示科学的跑步姿势,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加深学生对跑步的认知。中长跑是一项较为艰难的运动,一些学生缺乏毅力,体能较差,难以坚持跑完全程。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训练,做好示范引导,发挥榜样作用,并通过科学的训练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运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指导,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让学生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其中。

(二)创建体育兴趣小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单独进行运动训练,容易懈怠,进而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为此,教师要创建兴趣小组,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方面的内容,合理划分小组成员,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指导、监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让学生自由组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如教师可以创设足球小组、篮球小组、跳绳小组、羽毛球小组等不同的小组,并为每个小组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小组成员互相帮助,相互监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和谐。此外,部分初中生心思敏感多变,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因此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学方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还要发挥体育的作用,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环境,让学生放松心情,以健康的心态学习。如在篮球投球技能的教学中,部分学生对篮球缺乏兴趣,不愿意参与体育训练。对此,教师可以开展投球比赛等趣味性活动,挖掘体育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营造竞争氛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团队荣誉感,激发体育潜能,还能让学生理解合作和竞争的深层意义。例如,在“接力賽跑”的教学中,教师要拓展运动项目,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竞赛活动开始前,教师要教授跑步技巧和接棒方法,并让学生根据本组成员的特长和个性合理安排自己小组的运动策略。教师在教授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领悟体育精神,明白体育的内涵,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身与学生的定位,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为教学做好准备。爱玩是少年的天性,教师要将游戏融入课堂中,以教育性和趣味性为原则设计游戏活动,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自觉进行运动训练。同时,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在球类技能教学时,由于男生和女生在体质、兴趣上存在较大差距,一般情况下,男生更加喜欢篮球,而女生更加喜欢排球。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组织男生进行篮球游戏和比赛,组织女生进行排球游戏和比赛,在游戏中强化训练,训练学生运球、传球、投球等基础技能,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改变以往刻板沉闷的课堂氛围,利用游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活动范围较大,教学方式也更加灵活,教师要将游戏融入课堂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放松心情。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抱团取暖”游戏:先在操场中画出一个大圆,让学生站在圆圈上,每个学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师随机喊出一个数字,学生要根据数字快速抱团。如教师喊“5”,学生要快速以五人为一组抱团,最后人数不足五人的小组被淘汰出局,坚持到最后的学生获得胜利。当然,体育游戏活动中较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教师要强调游戏的纪律性和安全性,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游戏活动,引导学生有序锻炼。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体育运动有着鲜明的动态特点,包含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这两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室内体育理论教学,传授体育知识,加深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展开想象,在大脑中对理论知识产生形象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例如,在“挺身式跳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挺身式跳远的规范动作,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了解跳远的技术,再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实际训练,逐步掌握挺身式跳远的技术要领。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索体育材料,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如在跳远的教学中,除了挺身式跳远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跳远项目,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查找不同的跳远方法,探究如何才能提高跳远成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五)创设体育情境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较多,学生可能会对某些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因此常常找各种理由逃避体育学习。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融入教学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放松心情,降低学习压力。例如,在“耐久跑”教学中,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素质较差、意志力不强,不喜欢这项运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讲解国家运动员的故事,让学生以运动员为榜样,学习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又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接力赛活动时,可以利用播音器等设备播放慷慨激昂的音乐,让学生情绪高昂,激发运动热情。此外,教师要合理利用体育器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如学校操场中通常都有杠杆等器材,教师可以利用其对学生进行拉伸训练。又如,教师可以利用羽毛球、毽子、跳绳等工具开展趣味教学,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六)创新教学模式,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要优化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刻板的训练方式,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构建开放式的课堂环境。如让学生担任小老师,向其他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要加强课堂互动,放下领导者的姿态,与学生平等沟通,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个性。例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跳远情况,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同学们有玩过跳远游戏吗?要怎样才能够跳得更远呢?”提出问题后,教师让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让跳远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小老师,分享自己的跳远技巧,引导其他学生主动思考。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补充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跳远的技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学校要增加体育器材的投入,补充教学设备。如增加健身器材、篮球、排球、羽毛球、体操垫等器材的投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除了在物质上丰富体育设施,学校还要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利用宣传栏、黑板报以及校园广播等途径宣传体育文化,营造积极、健康的运动氛围,让学生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创建具有特色的体育文化,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

结语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通过示范引导、建立兴趣小组、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创设体育情境等方式,在初中体育课堂中融入趣味元素,突出体育的运动性、趣味性特点,使教学更加科学有效,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黄兵华.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7(12):140.

李聪.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J].速读(上旬),2019(7):57.

李国生.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5):138.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