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红色资源 多重路径深化红色教育

2022-05-30 11:33吴丽崔洋孙燕鹏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红色教育红色资源项目化学习

吴丽 崔洋 孙燕鹏

摘要:红色资源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对青少年的思想发展、政治认同、道德修养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锦州作为辽沈战役的主战场,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之地。“锦州印象·追寻红色印记”项目化学习活动着眼于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共生性关系,探索深化本土红色教育资源的多重路径,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关键词:红色教育;红色资源;项目化学习

红色资源作为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的历史遗存,蕴含重要教育价值,可作为青少年思想建设的有效素材。锦州作为辽沈战役的主战场,留存大批纪念遗址,如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配水池战斗遗址、梁士英炸碉堡遗址、白老虎屯战斗遗址,以及辽沈战役纪念馆、辽沈战役烈士陵园、解放锦州烈士陵园等。

学校合理、有序、有机地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锦州市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组织开展了“锦州印象·追寻红色印记”项目化学习活动,着眼于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共生性关系,探索深化本土红色教育实现价值的多重路径,提出优化策略,强化育人效果,并将红色资源应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一、亲身感受,延伸“体验”深度

项目化学习重在给学生体验专业领域创造力的机会,让学生经历思考、探索、实践的历程。在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体验是通过亲自观察、触摸、思考、研究、实践而产生的直观感受。

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前,我校教师团队的驱动型问题是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家乡红色资源传承红色精神。这是教师团队提出的第一个驱动型问题。但驱动型问题的产生不应完全由教师制订、学生执行,而应基于一个真实的场景,在实践中产生。为了加深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学校号召学生在暑假期间选择一两处红色遗址进行参观,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其思维活力。在参观遗址时,师生间、生生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是项目化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即真正做到“学有所研”。以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例,参观初期,许多学生在观看表现战争场面的画作、浮雕时提出疑问——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会取得最终胜利?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生成一个真实而可贵的驱动型问题,这是学生团队提出的第二个驱动型问题。当新的、真实的驱动型问题产生后,学生便产生了研究的兴趣,他们在参观的过程中利用纪念馆内现成的资源去寻找答案。

参观时,学生会记录有用的数据,拍摄值得分析的图片。当信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和整合,而分析信息、整理信息的过程便是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学生研究的目的不再是单一地指向“获取信息”,而是要“研有所思”,最终“思有所悟”。

许多学生在分析纪念馆的展品和数据以后,希望将自己的收获通过录制解说视频、制作手工作品、描绘红色景点旅行地图或制作微观沙盘等方式展现出来,将成果物化,进而传承革命精神。

从初步体验(参观展馆)到沉浸其中(制作展示成果),学生通过探索与发现,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历史、故事、知识,通过“学”“研”“思”“悟”四个步骤,获得了深度体验,自发性地完成了学习与成长。

二、家校合作,提高“参与”力度

作为历史遗存,红色资源需要合理利用,产生社会化的教育价值,创造教育的社会效益。而要依托红色资源深化红色教育,就要结合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提高项目化学习的“参与”力度。

项目化学习中知识的获得可以来自教师,也可以来自家长。就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课外知识的探索过程,以及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指导。“锦州印象·追寻红色印记”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共有2000余个家庭参与。家长的教育资源对于学校来说是“多元化”“专业性”“具有可操作性”的资源,是學校可以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可见,社会资源也可以为项目化学习服务,而家、校、社形成一股合力,更便于学生获取更为丰富、全面的教育资源。

学生由真实情境出发,产生驱动型问题并搜集了一定体量的资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梳理思维导图,并按照思维导图去执行项目化学习路线。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习步骤仅在校内完成是有局限性的。例如,在“锦州印象·追寻红色印记”项目化学习活动中,学生产生了驱动型问题,并绘制了思维导图,要开始撰写解说词或者录制一段自己的解说视频,但视频的录制难以在学校完成,而此时家庭和社会的联合育人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展示作品,学校在参观活动结束后,特别邀请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的专业人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指导。专业人员更为细致地解读史实,使学生对辽沈战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有价值的、可供学生直接学习的教育资源。在活动中,学生自由组合,以一个家庭或几个家庭为单位开展学习。以二年级活动主题“撰写红色经典解说词”为例,在家庭式项目化学习小组里,学生和家长分工明确,家长负责查找资料,学生将资料整合后撰写成解说词,再由家长拍摄视频并编辑加工,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不仅仅是学生智慧和实践的结晶,更是学校组织、社会协助、亲子互动的成果。

三、因材施教,区分“研究”梯度

项目化学习乃至红色教育,都应尊重学生的年龄差距和身心特点,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深化教育效果,使教育意义最大化。在项目化学习目标设计中,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活动主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锦州印象·追寻红色印记”项目化学习活动中,由于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师将学习目标确定为宣讲红色故事,引导学生向家人和游客介绍红色景点;中年级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他们渴望展示自我,教师便将学习目标设置为演绎红色经典、制作微电影、设计锦州红色之旅路线图(导游图)、设计锦州红色地标沙盘等;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以艺术为载体,献礼建党百年,如设计有意义的关于锦州红色印记的创意作品等。

四、综合实践,拓展“学习”宽度

红色资源中蕴含着深刻而伟大的革命精神、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全面促进以政治信仰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而通过参观遗址、博物馆、烈士陵园,听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将红色资源的育人范围从红色遗址扩展到校园、乃至学生的家庭,让红色教育无声无息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亲身实践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显然是最为合适而高效的方法。

“锦州印象·追寻红色印记”项目化学习活动行至尾声时,学生的学习成果已经非常丰富,动人的画卷、精巧而感人的小诗、激情澎湃的解说词……处处彰显红色教育成效。学生将作品汇聚陈列教室,使教室看起来像个小型展馆。校长进一步提出了第三个驱动型问题:能否将辽沈战役场景“搬进”校园,打造一个小型展陈馆。同时,将展陈馆作为德育基地,引导学生热爱家乡,铭记历史,崇尚英雄。师生团队历经五个月的辛苦付出,打造了小型的“锦州战役展陈馆”。学生和家长合作完成的展品凝聚了家庭的力量,使爱国主义在学生的家庭和校园生活中生根发芽。

在项目化学习的深化过程中,红色资源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形成了“参观—感悟—思考—实践”的锁链式效应,彼此指引,相互促进。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拓展了学习的宽度,学生得以充分感受学习与生活之间的交互作用。而生活中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充分的实践可以打通学生理解知识的不同路径。同时,学生也能将学习中获得的独特体验作为多角度感知红色文化、体验生活、理解生活的助手。

当前,红色资源的价值被更多人认同,学校、家庭和社会只有相互补充,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才能使红色教育的价值有效实现。学校要加强红色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开拓其深度和广度,着力宣传和弘扬红色资源所承载的内涵意义,充分利用校园平台引发学生的共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相互配合,帮助学生多角度感知红色文化。而社会也需要大力支持,形成家、校、社教育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学校应守住红色资源的教育阵地,着力培养传承红色精神的年轻力量,将红色基因根植在青少年的成长脉络中,让红色的血液持续流淌,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参考文献:

[1]于海龙.西柏坡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4.

[2]王贝贝.大别山紅色教育课程资源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9.

[3]蔡学佳.红色教育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运用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21.

[4]陈玺.红色资源融入小学少先队教育的调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0.

[5]王洪春,徐群,赵东来.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坚持教育本位——对几种不良现象的剖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11).

[6]朱小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7]夏健君.红色资源进课堂的价值分析、资源开发与实施策略述略——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视角[J].中小学德育,2020(8).

[8].王雪玲.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7).

[9]李小明.谈如何发挥地方红色资源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4).

[10]仲海涛.拓展红色资源教育功能[J].新长征,2021(7).

[11]王竹.发挥优势依托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思索——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例[J].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5(00).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红色教育红色资源项目化学习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对“红色教育”回归本位的思考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论徐特立思想从“教育救国”到“红色教育”的转变
发挥红色教育阵地优势拓宽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