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域下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策略

2022-05-30 10:48谢宾
教育与职业(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共生理论高职院校

[摘要]文章介绍了共生理论内涵及其在教育生态中的应用,并分析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从共生理论视角出发,目前教学创新团队存在共生单元来源单一、共生模式固化失范、共生环境机制缺乏等问题。在分析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政校行企协同、融合多元团队共生单元,创新跨界合作、形成团队互惠共生模式,文化机制并重、打造和谐团队共生环境水平等建设策略,以期促进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关键词]共生理论;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

[作者简介]谢宾(1988- ),男,山东临沂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广东  东莞  523808)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了2021年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资助。(项目发文号:教师函〔2021〕7号)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2)19-0065-07

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来看,新技术、新模式、新规范、新业态正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职业教育面临的外部新变革。同时,职业教育体系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和培养层次的升级,面对传统中职、高中生源到多样化生源的生源类型变革,以及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变革等,单一的教师能力素质已经很难满足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开展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成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新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新需求的必然。

一、共生理论与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一)共生理论内涵与教育应用

共生(symbiosis)一词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在1879年提出,起初只是生物学中的概念,其蕴含的意思是不同生物密切地生活在一起。此后共生在生物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逐步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其哲学层面的核心思想是“双赢”和“共存”。现在,广泛意义上的共生主要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一般情况下,共生生态系统通常通过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这三个要素来描述共生系统的本质,呈现出目的性、整体性、开放性和自组织性的基本特征,共生系统的状态往往由共生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共生界面来决定。

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构成共生模式或共生体的物质生成和能量交换的基本组成单位,如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中的团队带头人、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企业工程师等人员。共生模式是共生系统中不同共生单元相互结合的方式或相互作用的形式,反映了共生单元之间、共生单元与外部环境的交流方式和程度,也叫共生关系。共生模式演进主要体现在组织程度由浅入深、行为模式从寄生到对称性互惠两个方面。对称性互惠的一体化共生状态是共生系统优化和发展的方向,体现在教学创新团队中指的是团队协作模式、校企协同模式等。共生环境是共生模式存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调控机制,如教学创新团队的软硬件环境、团队文化、机制政策等。共生界面是共生系统中共生单元在共生环境中开展能量传导、信息交流、物质交换等所依托的载体或者通道,如教学创新团队中的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平台、科研与技术服务项目等。

当前,共生理论普遍应用于教育生态中,主要探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师发展等方面,如基于共生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开放性和自组织性揭示共生教育的基本属性,提供共生教育新范式。教育不仅要追求与外部社会环境、不同的教育形态、教育过程中各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互惠共生,更重要的是在共生过程中产生促进个体自由精神成长和独立人格形成的新能量。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向,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共生理论及其所蕴含的双赢、共存的核心思想和协作共生品质,为构建校、政、企、协等跨界组合的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指导。

(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内涵

当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侧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企业需要紧跟产业发展、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表现在专业建设、知识体系、技术创新等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满足不了企业需求,源头在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而深层原因在于学校教育教学。

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团队短缺,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中首次提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这一概念。与以往概念不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主要包括三个核心要素,同时具有强稳定弱冲突的关系格局、重文化轻利益的价值追求、高自主低依赖的进化趋向等内涵特征。“高水平”强调教师“执教”能力和“职教”能力标准的提升,教学创新团队教师不仅应该具有高水平的、适应技术发展和新经济形态的专业领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应该具备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在多元化学习环境中面向个性化成长组织开展高效、有效教学的能力,如在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基于多元学习环境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能力。“结构化”是教学创新团队的基本特征,是指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与行业合作等方式,通过联合、融合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整合力量等跨界组建多元结构教师团队。除团队人员跨界的结构化之外,还包括教师层次的结构化,形成年龄、职称、能力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创新性是教师教學创新团队的核心特征,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供具有教育功能和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能力,包括专业领域创新、科学研究创新、教学实践创新、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创新等。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只有实施团队合作的教学组织新方式、行动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新模式,才能支撑起适应新时代、跨应用场景、多技术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共生理论视角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问题与成因

(一)教学创新团队共生单元来源单一,主体地位不显

一方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生单元尚未达到“高水平”的要求,即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水平不足。团队“双师型”教师短缺、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缺乏、教学创新能力不足是主要表现。教师长时间没有深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专业实践锻炼,导致教师教学脱离产业转型升级和一线岗位实际需求;在人工智能时代,面对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对职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产生的新变革,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以及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有效教学的能力不足,尤其是企业兼职教师施教能力欠缺。

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生单元尚未形成“结构化”。团队组建逻辑不当、成员组成不够多元化、团队内部结构不合理、教师参与感缺失是主要表现。当前,许多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仍以校内专任教师为唯一人才培养资源,缺乏企业管理人员、技术工程师等骨干力量参与教学教研、课程建设等教学工作,尤其是高职院校所在区域典型、龙头企业作为团队核心成员的参与程度不够。部分教学创新团队以专业群核心课程教师为主,缺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跨专业领域教师参与,且存在职称、年龄、能力结构梯度的不均衡,多元化教师结构尚未形成。从创新团队建设实践来看,虽然大部分教师能够参加教学能力培训、教研教改、课程建设等团队日常建设活动,但是主观意愿不强;企业兼职教师在团队中处于边缘位置,其角色和作用在团队建设中未能充分显现,限于本职工作、劳务费用等问题,兼职教师参与意识不强,学校配合积极性不高。其核心问题在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生单元主体性缺失,由于团队自组织能力不足、相关建设规范不到位,教师作为团队主体的地位未有效彰显。

(二)教学创新团队共生模式固化失范,建设载体不足

一方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尚未形成对称性互惠一体化的共生关系,即教学创新团队共生单元、主体协同合作不够深入,协同模式固化,多方共赢目标未达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尚未形成、共生单元双向互聘路径不畅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治理主体缺位,“双元”育人格局有待完善、没有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等为主要表现。团队成员之间、主体之间协同创新模式不清,表现为弱合作、浅协同,没有形成“1+1>2”的团队效果。在校企协同团队共建中,学校主体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等主体资源开展教学教研、专业实践和人才培养等工作。而在高职院校实际办学中,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企业要求不相匹配,导致毕业生适岗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差,降低了企业的合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教学创新团队共生单元、共生单元主体之间共生界面不足,即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之间以及团队主体之间协同创新平台、通道和载体不足。经费投入不足、协同创新途径单一等是主要表现。开设订单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当前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但是教师教学创新不足,技术与服务创新不够,降低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成效,同时缺乏协同创新平台、技术研发中心、共建产业学院、共同承担科研与教研项目等多样化团队建设途径。

(三)教学创新团队共生环境机制缺乏,忽视文化建设

一方面,教学创新团队外部协同机制不健全,内部组织机制不完善。具体表现为校企合作在体制机制上仍然存在束缚,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专兼职教师双向流动机制不畅通,缺乏动态管理、考评、激励机制等。机制是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保障,由于外部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双向流动机制固化,企业兼职教师无法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不仅影响了工作量计核、双向互聘等,也降低了企业作为育人主体参与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等新形态人才培养平台的积极性和人才培养效果。兼职教师标准、“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等体系化标准、团队成员动态调整、过程性综合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保证团队成员持续创新的动力。

另一方面,教学创新团队共生文化不足,即没有形成正向促进团队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团队文化和氛围。具体表现为团队协同创新文化欠缺,产教融合文化不足,弘扬工匠精神不够,教师团队意识不强。团队文化是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建构深度互动、协同创新、具有团队意识的团队文化生态环境,是促进教学创新团队发展的外在动力。然而,当前教学创新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偏重标志性成果、量化指标以及教学条件的建设,忽视团队内涵、文化建设,未能有效营造促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正向生长的文化共生环境,导致专任教师之间缺乏面向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的长效合作组织形式,专兼职教师之间缺乏从常规教学、教学创新到科技创新的持续深度合作。

三、共生理论下高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策略

(一)政校行企协同,融合多元团队共生单元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作为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是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传动链”,向上对接产业链需求与创新链驱动,向下对接教育链协同与人才链个性需求,因此其共生单元应达到“高水平、结构化、创新性”的基本要求。

1.建立教师准入标准,提高团队成员能力水平。教师标准是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为形成具有建设成为“高水平、结构化、创新性”教学创新团队潜力的共生系统,就要在共生单元来源上明确准入标准。教学创新团队共生单元准入机制要将政治素养、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赋予一票否决权。要将教师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作为基本标准, “双师素质”能力和发展潜力作为关键标准,结构化作为目标,专任教师教学能力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兼职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等作为团队成员的考察重点。此外,还要形成明确的教学创新团队组建逻辑,教学创新团队是服务于专业群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活动的,要打破传统的基于教研室的团队组建方式,以职业岗位群、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等为组建逻辑形成教学创新团队。

2.鼓励多元融合,形成结构化共生单元。“结构化”是教学创新团队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是由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紧密的本质所决定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政校行企协同,形成多元结构育人力量,也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必然要求。当前,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产生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同时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迅速,首当其冲的就是企业。企业需求的变化能够及时、真实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行业专家、企业骨干、能工巧匠等具有生產与服务一线经验、专业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引进教学创新团队,能够把产业、行业、企业的先进技术、优秀文化、产业发展等元素融入人才培养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此外,能力互补、梯度发展是教学创新团队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也是面向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要形成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涵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创新团队。

3.开展分类培养,促进教师能力提升。教学创新团队作为一个互惠一体的共生系统,是一个能力互补的集合。不同成员根据角色定位的不同,发挥不同的作用,体现不同的能力,从作用层次上可分为团队带头人、专任教师以及行企业兼职教师,从能力类别上可分为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要根据教学创新团队成员的特点和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级分类培训。

第一,着重提升团队负责人的领导能力、职业教育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团队负责人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教学创新团队能否实现“高水平、结构化、创新性”,需要在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领军人才培养等掌握专业综合能力,成长为行业权威,把握团队发展的方向和节奏。第二,对于职业院校教师而言,必须保持对先进专业技术、新专业规范、新工艺的敏感性以及对教学新理念和新模式的了解和运用能力。要通过专项培训、参与社会服务、与企业协同攻克技术难关等途径,提升专任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使其成长为具有“双师素质”的高水平教师。第三,开展行企业兼职教师专项培训。职业教育理念缺乏、教学能力不足是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特点,通过专任教师“一对一”对接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帮助兼职教师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成长为合格的企业导师。

(二)创新跨界合作,形成团队互惠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在共生过程中将产生共生能量,对共生系统协同、创新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促进教学创新团队不断向前发展的对称性互惠一体共生模式,只有建立在教学创新团队各共生单元之间分工协作与协同创新的基础之上,才能有效实现团队带头人、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等共生单元之间的知识分享、技能提升、赋能与创新。各共生单元在这样的共生关系下,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共生界面,获得素质技能的提升、增值和创造,学校育人主体能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育人主体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劳动力、实现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等。

1.转变团队组织形成,营造协同创新共生模式。当前教学创新团队共生模式固化失范、共生单元缺乏主体性和团队意识的关键原因在于,教学创新团队处于一个不平衡、不稳定、结构松散的组织状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组织形式一般以基层教学组织的形态呈现,既不像行政组织具有强大的行政权力,也不完全像自组织行为具有较强的组织合力,团队成员在团队建设诉求和目的上也不尽相同,导致教学创新团队很难形成对称互惠一体的共生模式。尤其是学校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之间严重脱节,虽然同在一个团队,但是难以共生共长。要秉持开放、共享、自治的思路,转变教学创新团队的组织形式,借助于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技术研发与科研服务项目等共生界面,将校企组织间合作转变为组织内部合作,降低协作成本,将教学创新团队打造成具有高度自组织力、协同创新能力的基层教学组织。

2.打造多样化协同育人平台,赋能团队共生共长。协同创新育人平台是教学创新团队共生模式的渠道与窗口,也是校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赋能团队共生共长的载体。通过共建多样化的协同育人与创新平台,实现信息分享、协同互助、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等,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的专业实践能力,有效利用其生产与服务一线的经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科研能力,开展技术研发与企业社会服务,提升自己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服务企业发展。教学创新团队应站在“组织联盟”的战略高度,联合多元育人主体,构建“资源融通、供需协调、利益融合、愿景统一”的产教融合平台,形成人才培养共同体,通过共建产业学院、生产性實训基地、工程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搭建团队实践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引入企业生产与服务项目,培养对接企业生产服务一线、符合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文化机制并重,打造和谐团队共生环境

在共生生态系统中,共生环境对特定的共生关系会呈现出正向、中性和负向三种影响,而且随着共生环境的改变而动态变化。在教学创新团队文化形成与机制建设上,要以激发成员主体性、合作主动性、个体积极性,促进创新协同性、互惠共赢、双向流动等为导向,凝聚自组织团队的整体力量,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水平高超、创新性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打造共生共长的团队文化,提高共生单元团队意识。团队文化是教学创新团队构成要素之一,凝练富有特色的团队文化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共生的教学创新团队,必须重视具有人文精神的共生环境,重塑教学创新团队的价值生态,改进团队成员的心智模式,以团队主体共生理念为核心,建构能够引领团队主体主动共生、持续共生及优化共生的共生文化。

第一,要树立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团队意识。教学创新团队作为一个共生生态系统,共生单元的主体意识和团队意识是决定团队发展与创新的关键。主体意识首先要求共生单元要明确个体在共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地位,需要具有共生共长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整体意识,在个体内驱力下主动参与共生系统建设。团队教师必须具备境界提升的理论自觉、专业实践的技能自觉、多元融合的素养自觉和协同创新的态度自觉,使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内在驱动力,促进个体和团队的发展与创新。要深化主体意识,提高专业教师对兼职教师认的可度,提升兼职教师对教学团队的归属感。团队意识则要求共生单元要意识到教学创新团队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其发展依赖于个体与整体的协同。

第二,要形成协同创新文化。协同创新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能够对团队建设活动起到规范、凝聚、激励和强化的内聚功能,是增强教师参与团队建设活动的内生动力。教学创新团队的高水平取决于所有成员形成的合力,团队的生命力、创新的动力来自团队成员富有创造性的劳动。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人工智能下教育教学的新变革,还是数字经济下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仅仅依靠教师个体已经无法胜任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模块化教学、面向多场景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均要求教学创新团队的协同。产业结构的调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也需要教师紧密对接产业需求、职业标准与生产过程,实现教师团队之间的协同、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协同,把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新要素以及优秀文化、产业发展等元素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第三,要融入专业、产业文化,塑造工匠精神。构建教学创新团队的最终目的在于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核心素养与职业核心技能是创新性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涵与体现,要将专业文化、产业文化、工匠精神融入团队建设,形成独特的、氛围浓厚的专业文化并沁入人才培养的细枝末节,在促进团队发展与创新、为学生起到模范作用的同时,实现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育。

2.构建共建共享协同创新机制,激发企业参与办学活力。从场域理论看,教学创新团队具有强稳定弱冲突的关系格局,存在持续的冲突、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不断发展的趋向。要基于互利共赢的角度,构建教学创新团队共同体互惠机制,明确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学校主体、企业主体在开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平台建设与使用等方面的利益均衡原则,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同时,赋能企业技术升级与技能提升,激发行业企业作为育人主体之一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要保障企业兼职教师利益,激发兼职教师将企业生产、服务一线实践、项目、方案、案例带进教室、引入课堂的积极性。政、校、行、企等多方主体要通过场地、人员、资本、技术等资源配置,共同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工作,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担成本、共担风险,形成互惠共生共同体。

3.优化团队评价与动态调整机制,激发团队创新活力。一是建立分类评价机制。以教学创新团队内涵建设为核心,围绕团队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建设任务完成度、标志性成果达成度等定量和定性指标为依据,形成教学创新团队评价机制,全面衡量团队的建设、发展与创新。此外,根据成员结构的不同,制定团队带头人、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企业育人主体等不同对象的分类评价体系,突出团队带头人的领导能力和专业能力、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能力、企业兼职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等不同属性和特征,开展动态评估,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二是形成团队成员动态调整机制。共生生态系统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其共生单元也存在“优胜劣汰”的现象,以在动态变化与调整中达到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能力互补性是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人虽能力结构、特长存在差异,不同的任务需要由最擅长的人员来完成。在教学创新团队构建之初,无论是在团队水平、结构,还是在创新性上,必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基于分类评价机制,可以动态评估团队成员状态,根据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动态调整团队成员,剔除不符合团队发展逻辑、积极性不高、能力结构不符的成员,吸纳高水平、能力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进入团队,激发团队发展与创新活力。

[參考文献]

[1]曹晔,刘红磊.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价值、内涵与任务[J].职教论坛,2021(5):86-92.

[2]黄永焱,夏玲涛.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特征、策略与路径——基于场域理论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92-96.

[3]李梦卿,陈佩云.“双高计划”背景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8):79-84.

[4]李国成,徐国庆.高职院校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21(3):86-89+94.

[5]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林青红.“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9(4):39-44.

[7]马君,张玉凤.专业群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构建及治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1):136-141+200.

[8]孙君辉,吴雪萍.知识管理视角下“双高”学校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3):19-24.

[9]吴晓蓉.共生理论观照下的教育范式[J].教育研究,2011(1):50-54.

[10]宣翠仙,邱晓华,王成福.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4):108-112.

[11]杨玲丽.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J].社会科学论坛,2010(16):149-157.

[12]赵敏,蔺海沣.校本教研共同体建构:从“共存”走向“共生”[J].教育研究,2016(12):112-119.

猜你喜欢
共生理论高职院校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基于共生理论的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