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智能时代企业内部控制改进研究

2022-05-30 13:12胡晓宇陈园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

胡晓宇 陈园

摘 要: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已经进入数据智能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环节必然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传统的内控体系处于落后,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数据智能环境。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企业必须立足于实际,在内部控制中利用数据智能,从而实现企业有效、稳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在数据智能背景下,通过其对企业内部控制造成的多方面影响,揭示传统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人工智能;内部控制;改进研究

引言:当今时代,数据充斥在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企业也越来越依赖于数据智能带来的便利和效率。然而机遇与风险并存,在内控系统全面步入数据智能时代的过程中,企业传统的内控如何改善和创新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另外,在利用数据智能时,不成熟的技术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少问题。为了在内部控制中更好地应用数据智能,首先需要了解数据智能给企业内控带来的影响,进而采取措施去预防和消除其中的消极影响。因此,如何优化和完善传统内部控制系统,更好地利用数据智能提升企业的效益是当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内容。

一、数据智能背景简述

数据智能时代是建立在海量数据基础上的时代。大数据信息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时效高等特点。人工智能是一种计算形式,它以大数据为基础,离不开数据的支撑。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数据智能既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又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威胁。伴随着大数据处理技術的提高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数据智能已经开始融入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运用大数据智能技术,会对企业的内控产生变革性的影响。当今,各企业的内部控制正在实现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全覆盖,传统的内部控制系统在应对数据智能时代改革时,必须考虑到技术的应用:如何采用合适的内控系统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获取对企业最有效的信息资源;如何利用人工智能产生企业所需要的资源,为大数据的运算提供资源的灵活性。同时,也要考虑到员工的能力,员工要能够熟练使用各种系统,通过各种技术处理来获取有价值的数据。只有速度和质量并存,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数据智能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1.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快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大数据的获取更快速,分析过程也人工智能化。人工智能可以在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将其融到ERP软件当中,并且完成数据的过滤性,满足内在的发展需要。使用人工智能等方式,建立完善的自然语言,加大海量的信息处理,加大商业报告的自动生成。企业会在各项数据的更新下实时汇总、分析,更有效地获取内部运营的走向。根据运营的走向及时发现问题,提高相应业务环节的效益和效率。同时,快速地信息和数据分析,也可以自动生成企业所需要的对比财务报告,简化了操作流程,避免了人工编制汇总的繁琐。但很多数据的获取并没有经过客户的同意,例如百度、浏览器等搜索引擎都会根据使用者的搜索偏好推荐相关内容,这种应用可能会涉及到用户的隐私。同理,稍有操作失误,企业的一些数据也有可能会泄露,网络不法分子的入侵,如黑客的攻击和病毒入侵也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2.内控系统智能化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提高,企业在其内控系统中不断融入新技术。与传统的内控工作开展过程相比,企业内控不仅通过人工来进行。人工智能设备的使用减少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下来的人力资源可以在企业的其他业务中获取更多效益。数据智能时代的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专门的技术对企业在日常运营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与分析,并进行科学化的处理。处理之后,形成一个数据库,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价值。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通过数据识别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对工作的过程进行监督,从而确保经营的效率和有效性。

3.信息沟通要求更高

为了保证员工更好地履行职责,必须对识别获取的信息及时进行沟通。在外部环境中,企业要选择合适的上游供应商,可以通过网络数据了解到各供应商的口碑和形象,也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对供应商质量进行评价。企业要了解下游的顾客和销售对象对企业的满意度,可以采用问卷及线上反馈的方式。在企业内部,员工要认识到自身在内控系统中的位置,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理解个人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的实现是息息相关的。企业可以建立网络信息畅通平台,员工匿名发表对企业的各种意见。这样通过数据智能实现自下而上的沟通,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4.人员全面发展

企业内部人员的发展更加全面,数据智能环境下的企业需要一支不仅懂专业知识而且懂信息技术的优秀队伍。员工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要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提取对企业有用的资料,能够从变动的市场环境中抓住机遇,调整自己的具体工作,为企业提供最大的价值。

5.智能审计出现

数据智能的发展使着内部审计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应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内部情况,开发设置合理的内审平台,模拟审计的场景。智能审计可以快速地汇总会计资料以及相关的历史数据,从而大大降低了内审人员的工作量,另外,数据的可视化也为内部审计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可以快速地了解内部审计的关键问题。

三、企业传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容易获取虚假错误信息

数据智能时代各种数据的冲击可能使得财务人员无法辨别真伪。虽然大数据可以将海量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但大数据信息及其传递缺乏严格的审计分析,数据的准确性是无法保障的。人工智能这样的新兴技术目前正处于不断研发且不完全成熟的阶段,存在算法的盲点,由于运行系统固有的缺陷、系统方案设计不合理、网络故障问题、建设与维护基础设施以及人员技术操作等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一背景下,财务人员若对大数据智能形成被动依赖,导致财务报表数据存在较大的事实偏离,无法形成对管理决策和战略规划的有效支持。如果将虚假错误的数据加以运用,不仅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还有可能对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2.对数据智能技术缺乏了解

数据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很多企业也在尝试改变原有的内控方式,然而一些管理人员对数据智能的理解还不够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大数据技术不仅是大量数据的堆积,更重要的是数据背后所蕴含的问题。员工要做的是通过分析数据找到内部控制中薄弱的环节并加以改善,这不仅停留在数据表面,而是更加注重员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企业内控系统转变的过程中,很多财务人员并没有跟上思想转变的步伐,僵化的想法会制约企业的发展。

3.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

数据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带来不确定的風险,智能系统不会自主测定风险,内控人员要提前预测,以减少相应的成本。财务中的内部控制人员要从传统的核算功能中跳脱出来,向管理会计人员转变。同时,要想熟练地应用各种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分析海量的数据,员工既要了解大数据智能,又要了解内部控制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相应的人才横跨专业去同时掌握这两项技能。传统的内控人员安于现状,无法紧跟大数据智能时代的步伐,掌握大数据技术的人才也无法短时间内了解到内控的工作内容,在我国的人才市场上,这样的人才还是比较缺失的。

4.信息共享性差

建立良好的内控系统,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时对比实际数据与安全范围,准确识别内外风险,需要引入不同的智能财务系统,实现大数据下的可视化要求。现阶段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是很多企业在建设各个系统时没有考虑到技术的统一性,无法实现各个系统的关联和对接,导致信息数据沟通不畅,无法实现信息的整合与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

5.内部审计工作落后

数据智能环境下,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扩大,信息化要求更高。传统的审计工作仍以手工方式为主,无法将重点放在数据上。内审部门系统落后,不能应用计算机系统快速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作为内控的监督环节,无法防止事前、事中、事后的计算机舞弊的现象出现。

四、数据智能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和内控系统

在构建内控系统时,要引入各种智能财务分析软件,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技术的统一性。在设计信息平台和内控系统时要构建可靠的数据收集监测体系才能防止企业数据的泄露和被窃取。数据收集和监测要涉及企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在技术上必须过关。网络是一个虚拟空间,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入侵,所以要加强各级员工的安全意识,时刻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制定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将安全融入到员工的意识中。可以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部门,对信息平台和内控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修补、设置防火墙等。

2.提高企业对数据智能的认识

为了在企业中更好地推进数据智能的创新改革,必须让员工对数据智能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只有这样,员工才能配合企业,让企业的创新工作更好地进行下去,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企业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定期为员工开展数据智能培训课程,对企业的一些具体操作进行模拟。知识传递与实操并重,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另外,也可以邀请同行企业中的领先者开授讲座,让员工真正地体会到应用数据智能的效率和效果,体会都这种技术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是有利的。

3.培养专业的人才

在思想上认同是远远不够的,企业也要注重大数据技术的培训。员工不仅要学会从海量数据中筛选、辨别有用的数据,也要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将数据可视化,才符合现代人才的要求。数据智能环境下,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传统的内控人员必须具备学习的能力,在掌握内控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培训,熟悉数据智能技术。具备数据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也要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培训,补齐短板,成为企业所需的综合性人才。同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使得企业的财务内控人员向管理会计的方向转变,管理账户可以有效地解决财务活动中的问题,通过分析企业有关收入和支出的各种数据,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这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决策和战略目标,避免损失并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责任。此外,企业应建立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员工予以嘉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起到激励的作用。

4.创建财务共享中心

在大数据智能时代,企业集团应该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将各个分公司的财务集中在一起进行核算。传统的核算模式下,各个分公司分别处理财务数据,由母公司进行统一。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且由于不同分公司位于不同的地区,管理风格上可能存在差异,无法保证报告的一致性,在母公司汇总时可能会出现偏差。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使得各分公司的会计核算都由同一个部门管理,企业集团在创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能够更加有效地把控内部风险,通过发挥财务共享服务所具备的独立以及集中性特点,不仅有利于保障企业集团的高速发展,还能够确保内部管理措施尽快落实。除此之外,在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企业集团所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都需要经过共享服务中心审核,只有业务活动符合规定标准和流程,才能够通过审核并进行业务的开展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于控制企业预算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让企业集团财务把控力度得到强化。

5.根据内控系统完善内审方法

时代信息化使企业内审也向信息化靠拢。作为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内审也需要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和技能熟练的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形成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也会越来越复杂,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从各项数据中寻找数字逻辑的能力,适应财务职能的转变。传统的审计往往为事后审计,即在事后采用抽样的方法,这种方法无法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阻止风险的发生,在数据智能下,一些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使得内审人员可随时随地开展审计工作,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便捷高效,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也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可以贯穿于整个企业活动过程,起到一定的预防风险作用。

五、总结

综上,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紧跟数据智能时代的步伐,企业必须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融入到自身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去。这个过程是复杂而又漫长的,企业要不断地摸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内控系统,培养专业的人才,必要时也可以建立专门的大数据部门。数据智能给各行业都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传统财务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率,企业要充分利用数据智能技术,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欢.大数据、人工智能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及防范探索[J].现代商业化,2021(20):93-95.

[2]李菊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改进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07):140-141.

[3]朱江陵.大数据时代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5):55-56.

[4]徐运灵.大数据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J].财会学习,2021(32):88-89.

[5]吴静恒.大数据与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J].现代企业,2022(02):161-162.

作者简介:胡晓宇(1999- ),女,汉族,山西省大同市人,沈阳理工大学,会计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