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科学建设人才支撑体系的重要性

2022-05-30 17:07黄珺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人才

黄珺

摘要: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当前乡村人才仍面临整体数量匮乏、结构失衡和发展能力不充分等突出问题。要打破乡村人才困局,需要从内外同步推进人才引育体系,同时加强人才交流,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建立起具有良好循环格局的人才支撑体系,有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可靠的人才力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4.039

人才兴则乡村兴。如何盘活人才资源,释放人才发展潜能,是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十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农业效益相对较低、乡村环境相对落后以及人们传统思想观念存在一定偏差等原因,大批乡村劳动力涌向城市,而城市人才不愿意进入乡村,导致乡村的人才流失现况日益严峻。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科学合理的建立支撑乡村振兴的人才体系越是迫切且必要。

1乡村人才振兴的理论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乡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被提倒了重要位置,为乡村人才支撑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契机。

(1)重视乡村人才开发。近年来,国家颁布多项政策支持乡村人才的发展,为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又提出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强调了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对于乡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性。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做好乡村人才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2)夯实人才队伍基础。人才“引”“育”两手抓是注入乡村人才活力的重要手段。各领域行业的人才是乡村人才支撑体系组建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人才培育更加注重内涵和質量的双提升,强调为乡村特色发展服务。

(3)完善乡村人才制度。我国人才制度已初具规模与体系,涵盖了人才管理体制与人才选用、培养、激励保障制度等多方面内容,为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优势与条件。但由于区域差异性等因素,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为乡村人才提供保障。

2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才振兴的困境

在城乡长期二元结构下,乡村人才大量流失,多数外出人员不愿返乡回乡,吸引外界人才更是难上加难。乡村人才振兴仍然面临人才整体数量匮乏、结构失衡和发展能力不充分等突出问题。

2.1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流行城市,尤其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的流失,造成各地区乡村不同程度的人才空心化问题。尽管国家出台多项政策进行引导,但由于受城乡差异先天因素的惯性影响,和缺少对乡村人才认同的科学价值观,大部分地区的乡村人流失现状仍未好转。据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由农村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规模达2.49亿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66.26%。

2.2本土人才结构困境

乡村人才结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四点:一是乡村人才种类单一。目前大部分乡村内部人才主要为生产型人才,高新技术型人才、资本经营型人才、社会服务型人才等人才偏少。二是人才总量不足。主要表现为乡村的内生力量和人才资源整体薄弱,对外生人才缺乏新引力。三是受教育程度有待提高。乡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问题,许多农业从业人员受传统保守观念的束缚,接受新技术、新观念的能力较弱。以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的知识水平为例,2020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指数得分为62.72分,东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地域差异;从全球角度来看,美国和荷兰至少90%农民(农场主)受过中等及以上教育,日韩农民普遍拥有高中学历,相较而言,我国农民素质整体提升依然具有较大空间。

2.3人才层次不优

由于人口流动的选择性,乡村人才“老龄化”现象严重:七普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农村60岁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镇更为急迫。从乡土人才队伍组成看,种养业占比较大,其他市场经营、能工巧匠、加工能手等方面人才比例较低。

2.4保障机制待完善

许多地方在乡村人才管理方面存在思想认识和推进落实相脱节的情况。一是培育体系不健全。我国乡村教育资源一直以来处于短缺状态,对乡村人才开发的规划统筹和资源整合不够,教育培训方式落后,培训渠道少,直接限制了乡村人才的培育和发展。二是引才针对性不足。有些地方只追求人才的“高大上”,有的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有的只重视引进来,却不重视用起来,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三是管理评价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缺少科学、规范、有针对性地用人机制;在人才评价、管理等方面缺乏对客观有效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机制。

3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

在内外双重压力下,大力培养乡村人才助推产业发展,吸引更多人才融入乡村,形成良好循环格局是破解上述困境的关键突破口。

3.1加强外部人才引进

一是精准引才。以地方资源作为发展优势,积极引进适合乡村当地发展的专业型人才,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以产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人才提供实现价值的平台。二是情感引才。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通过搭建平台、提升服务,用好政策,为人才返乡创业就业营造良好环境。重点发挥乡贤等高层次人才作用,为乡贤返乡投资建设提供专业化的平台和服务,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三是基层引才。校地合作培育高校学生乡村就业创业的科学价值观,将“三支一扶”计划与乡村振兴计划有机结合,打通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职业发展通道。四是为社会各界人士服务乡村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条件,以投资、办学、行医和咨询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乡村振兴。

3.2提升内部人才培育

一是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作用,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绝对优势,创新产学研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产业发展定向储备、输送人才。二是发挥科技专家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以社会专家服务团队的形式深入乡村,面向乡镇、企业开展教学和咨询指导,拓宽人才培育渠道;定期开展乡村服务工作,尤其是在关键时节加大对农民的指导和培训力度。三是做好乡村科普工作。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把服务和科技送到基层,提升农民科学素养,增强劳动和生产技能,增强农民“造血”能力。

3.3促进城乡人才要素交流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指出,要促进各类要素向乡村有序流动,建立城乡人才要素交流体系,激励城市人才入乡。2020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提出“要推动人才下乡”。打通人才流通渠道,推动城乡人才要素交流体系的建设,一是要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动现代化农业建设进程,进一步落实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政策,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和更广泛的合作平台。二是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进入乡村生活性服务,提升养老托幼、文化教育、环境卫生等方面服务质量;重视发展针对青年人的乡村生活性服务业,创设良好的社会支持条件。三是重视在农业类相关领域的青年人才培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加大政策扶持和创业资源支持力度。加强新闻媒体宣传,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榜样示范作用。

3.4完善人才保障机制

人才服务机制是可持续引智的保障。一是要完善人才激励措施,打破乡村人才评价瓶颈,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发展适合新型职业农民职的评定制度,引导激励农民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形成人才良性循环。二是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营造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树立科学价值观,加强社会各界对乡村人才的价值认同。三是在政策执行方面,政府部门也要分阶段制定政策措施,確保每个阶段的政策落实到位;定期对已开展的政策进行全面调研评估,对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调整改进。

4结语

全面深刻认识到乡村人才开发的内涵,重视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建设乡村人才支撑体系,是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乡村人才与各领域、各行业的人才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发挥好人才活力,创造人才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周晓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瓶颈及对策建议[J].世界农业,2019,(4):32-37.

[2]国务院新闻办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举行发布会[EB/OL].(2021-05-11)[2021-06-08].jttp://www.gov.cn /xinwen /2021-05/11/CONTENT_5605842.htm.

[3]赵佳乐,王斌.重庆市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培育策略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9-47.

[4]汪学军.《〈2020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发布词》[J].农民科技培训,2021,(01).

[5]柳俊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解读》[J].山西农经,2020,(12).

[6]刘玉侠,张剑宇.乡村人才振兴:内涵阐释、困境反思及实现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21,(35):108-112.

[7]曹中秋.打造人才引擎助力乡村振兴[J].人民论坛,2019,(23):70-71.

[8]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 N1/2018/0205/C1001-29804814.html.

[9]陈秋玲.人力资本流动性与创新——基于我国人才引进政策的比较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毛遂自荐
“三高人才”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