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出红山

2022-05-30 10:48吴绮梦黄丹宜戴丽华
东方收藏 2022年10期
关键词:温润红山褐色

吴绮梦 黄丹宜 戴丽华

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是经广东省文物局备案、广州市黄埔区民政局登记注册的黄埔区第一家民办古代艺术博物馆,由湖南乡贤颜盛繁创办,于2016年8月正式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多年来,颜盛繁馆长在事业有成之余,热心公益事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积极奔走。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6 月 28 日,湖南师范大学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内藏品便主要来自该校杰出校友颜盛繁馆长的个人捐赠,一时引为佳话。

广州好普艺术博物馆集专业性、艺术性、教育性、独特性、公益性于一身,自成立以来,便经常性地举办各类展览和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该馆举办的“礼出红山——红山文化古玉展”便是其中一例。

本次展览共展出各类红山文化玉器近百件,包含C形龙、玉雕龙、玉神人、勾云形玉器、斜口筒形玉器、动物形玉雕、玉玦、玉环等多个类别,其器型精美、工艺精湛,反映了红山古玉的自然之美、简约之美、色泽之美、意象之美、工艺之美与神韵之美。展览期间,主办方还举办了红山文化古玉专题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方广智教授主讲,方教授结合自己收藏十余年红山文化玉器的学习研究经历,分享了红山古玉的工艺与审美及其真伪辨别的方法,受到了与会玉器收藏爱好者的好评。

在此结合方教授的讲座内容,介绍本次展览的部分参展作品,以求更好地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和探讨。

C形玉雕龙(图1),造型流畅,具拙朴敦厚之美。墨绿色玉,质地温润,有灰白色沁斑。抿嘴翘鼻,吻部两端磨出两个圆形凹洞表示嘴角。双眼窄长如梭,作昂首前伸状。背脊鬃毛向后飘卷,龙尾向上卷勾,形似“C”字。额头和下巴处琢磨出网格纹饰,下巴内侧有三道凸起的弧形皱褶表示皮纹,背脊部对穿单孔。整体受沁白化,背部、鬃毛有灰白色沁斑,局部有不均匀的橘皮状凸起,多处有银光透闪石片游离于器表。打孔光润,孔内有明显螺旋纹,并风化呈橘皮状,包浆与器表一致。

玉雕龙(图2),青白色玉,质地坚硬温润,有褐色沁斑及碱皮。造型规整饱满,有圆润肥厚之美。头部似为鬃毛,双眼微凸直瞪,鼻子浅凹,吻部前凸,鼻吻下方有一道缺口切透,缺口外宽内窄,切面平直。通体光素无纹,颈部对穿一牛鼻孔,打孔规整,孔内有碱皮包裹,整体蜷曲,形似动物胚胎。此器细琢慢磨,脸部工痕到位,过渡圆润,简练明了。整体沁色较少,底部有褐色沁斑,沁色过渡自然,伴有细微的牛毛纹沁,对穿孔内碱皮次生结晶与器表一致。

勾云形器(图3),黄绿色玉,质地温润,有浅褐色沁斑。整体造型饱满大方,呈现出威严和神秘之感,具有半抽象半具象之美。整体呈四方板状,正反面一致,中间呈一对兽眼,眼上均镂出弧形透孔表现眉弓,下方有一排并牙,器面两边各有一对如鸟类飞起的侧面形象,并在中间镂出一细线透孔,以区分上下关系。器表两面均顺势琢磨出若隐若现的浅瓦沟纹,增加其动感和神韵。玉器正中间有一穿孔可挂带用。整体受沁呈阴阳面,一面保留玉质,一面仍被土碱覆盖。正面有浅褐色沁斑,沁色过渡自然,局部可见针孔沁,孔内有黑色次生结晶。

斜口筒形器(图4),墨绿色玉,有褐色及黑色瑕斑。此器造型简洁大方又富有变化,形似倒置的马蹄,有端庄典雅之美。器物呈上大下小、内部中空无底的筒状,上端为椭圆形的斜口,口沿微微外敞,边缘呈薄刃状,其下端稍微收窄至平齐的椭圆底,平口两侧各有一个由外往内的钻孔。全器打磨精细,里外光素无纹,内壁有纵向打磨痕,内壁上端有五道宽线凹纹,工艺特征符合红山文化同类器物的典型风格。整体沁色呈阴阳面,阴面受沁严重,呈土黄色并钙化,阳面保留较多的墨绿色玉质,透光时夹杂黑色藻状沁纹,表皮呈橘皮状,内壁沁色和包浆与器表一致。

玉神人(图5),黄绿色玉,质地坚硬温润,有白色及褐色沁斑。造型独特,敦厚威严,特别是五官和躯干表现得栩栩如生,具有神韵及阳刚之美。整体呈蹲坐姿态,有头身脚,头戴鹿头四角面具,两侧有双耳竖立,双眼微凸并刻画出双眼线,鼻子前凸,嘴巴下抿,用两凹孔表示鼻孔。上肢粗短,交叉并拢,并刻画出手掌平放于双腿上。下肢蜷曲蹲坐,双足合并立于弧形牙状物上,并刻画出小腿肌肉及脚趾。颈背及腰直挺,向前倾斜,曲线过渡自然,背部用阴刻线和瓦沟纹刻画出精细的毛发及穿饰,颈部左右对穿牛鼻孔。整体形象生动,肩宽腰粗,呈男性特征,应为戴兽冠的神人像。整体受沁呈灰白及浅褐色,沁色斑驳并渗入肌理,过渡自然,多处局部可见蚀孔,孔内呈自然凹陷的中空状。肢体内侧及对穿孔内裹着一层碱皮壳,不易剔除,并有结晶体附着。

玉龟(图6),青绿色玉,质地坚硬温润,有黄褐色沁斑。龟体呈方圆形,龟首向前伸出,头部琢磨出圆形微凸的双眼和尖嘴,背部微微隆起,四足张开于身体两侧,并雕琢出趾爪,末端突出尾巴。反面头尾和左右之间磨出四道深而圆润的凹槽纹,颈部也琢出两道竖式凹槽纹,并对穿一牛鼻孔。整体大部分被碱皮包裹,不易剔除。局部受沁呈黄褐色,沁色入理,并呈萎缩橘皮态,沁色过渡自然。

玉龙凤佩(图7),黄绿色玉,质地温润,有白色及褐色沁斑。整体呈扁平方圆形,边缘磨薄,有正反之分。正面以减地阳纹及阴线雕出一龙一凤的头部形象,身体简化为蛇尾状勾转。龙吻部前伸,长舌圆睛,凤首高冠,喙部下勾。二者依附交缠,设计巧妙。背部平凹,附有两组斜穿牛鼻孔,有砣具定位痕。上下及左右各有大小不一的穿孔,可穿系佩戴。

玉璧(图8),淡黄色玉,有白色及褐色沁斑。造型肥厚饱满,简约唯美。璧身呈方圆形,正中间钻有一孔,上端近边缘处钻两小孔,中部微鼓,内缘和外缘都磨成薄刃状。整体受沁呈白色雪花沁斑,一面多处有绺裂,并有褐色沁入玉体,沁色变化及过渡自然。表面布有大小不一的细微蚀孔。整体氧化,皮壳温润内敛。

人面玉饰(圖9),黄绿色玉,质地温润,局部有白色及褐色沁斑。整体呈上宽下窄的人面,正面用深浅不一的宽线纹琢磨出浮雕式的眉、眼、鼻、口等五官,眼睛和嘴巴雕出横线透孔,脸部两边用半圆形表示耳朵,眉毛上方砣出一条细阴刻线。人面背部打磨成1厘米左右的凹槽,如深碟子状,周围打磨成钝刃边。整体受沁较少,面部上方边角有褐色沁,沁色过渡自然,部分边沿布有白色沁。玉体有少量自然凹陷的蚀孔,孔内有黑色次生结晶。

玉虎(图10),青绿色玉,质地温润,有白色沁斑。此件玉雕呈侧面状的玉虎造型,凶猛生动,有传神写意之美。虎首前伸,龇牙咧嘴,四肢下压,状若潜伏猎食之势。玉体正反面几乎一致,正面以阴刻线纹表示眼、鼻、嘴、耳、足爪、尾巴、花斑纹,强调玉虎张口露牙的威猛气势。反面与正面纹理相似,只是在玉虎中间多一道横向阴刻纹,似为玉料遗留下来的痕迹,颈背部对穿一牛鼻孔。

猜你喜欢
温润红山褐色
红山荞麦看木森
你的手充满时辰
温润之美说扣肉
Conversation in a house
Red Panda小熊猫
尚德董集 温润如春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返乡笔记何妨多些温润的咏唱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
愿做一支荷,配你青花瓷的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