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研究

2022-05-31 04:26宋玲
客联 2022年3期
关键词:学生资助资助育人立德树人

宋玲

摘 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高校资助工作必须以育人为主要目标,多年来,我国高校在资助育人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助学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是,现实中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在资助育人工作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与时代发展不适应的情况,在资助育人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不合时宜的工作方式方法,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系统研究高校资助育人机制,查找资助育人存在问题,完善资助育人路径措施,对于提升高校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学生资助;资助育人

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是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的主渠道。在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希望借此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2021年,我国成功消除绝对贫困。高校在继续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避免学生返贫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加强资助育人工作力度,培育大学生感恩、奋发、进取的优秀品德,形成物质支撑、理想感召、道德示范、能力培养和精神鼓舞有机结合的资助育人长效工作机制。

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工作方面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因此现在贫困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少。在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中,对于认定贫困生的工作环节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每一所高校早已经有了很多的认定标准,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已经不适用于现在贫困生认定。在实施贫困生认定工作时,因为部分认定标准不科学,也没有详细的可操作性,贫困生认定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导致部分接受资助的大学生并非是真正的贫困生,同时有一部分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却没有受到应有的资助,这样的情况使得高校资助育人的工作质量很不理想。

(二)育人主体功能发挥方面

资助育人是丰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内涵的重要一环,更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大多由学生工作部(处)指导,遵照有关政策文件,依照“个人申请—班级评议—学院公示—校级复核并公示—发放资助”的流程进行。在此流程中,辅导员作为主要参与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专任教师的参与度则相对较低。在缺少渠道了解学生背景资料的情况下,专任教师难以融入资助育人的氛围,也无法将资助育人和日常教学相融合。长此以往,一些部门和高校教职工认为资助育人工作与自身无关,导致育人主体单一,难以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格局。

(三)资助育人体系构建方面

部分高校中,教师和学生认为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帮助是资助育人中的重要工作内容,因此,在资助育人的工作中注重的是资金上的资助,忽略了对贫困生思想品德和道德品質上的教育和引导。很多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只做到了资助,却没有做到育人,使得资助育人工作变得单一,没有能够有效培养贫困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对贫困生的教育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和感恩教育总是做得不到位,或者没有有效的教育形式,大部分高校资助育人方面没有完整的体系,进而没有有效的教育效果。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水平提升的路径

(一)坚持目标引领

目标是工作的方向。高校应该充分认识资助可以为育人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育人是资助的最终目标,也是检验资助效果的重要标准。高校资助育人应该严格执行“奖、贷、助、勤、补、免、减”这几项资助的主要制度,也应该不断优化家庭实际存在困难大学生的帮扶政策,将扶贫和育人两个方面都作为工作的重点目标,在做好传统的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对家庭困难的贫困生进行全面教育和培养,进而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养。

(二)坚持多渠道育人

资助育人的关键任务在于保障受助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质,最终助力学生自立自强,实现身心健康成长。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实施资助育人实践。第二课堂是指以育人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学校课程培养计划之外开展的开放式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综合,推进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一要促进育人资源整合,打破“两个课堂”壁垒,提升优质课程的供给能力,结合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第二课堂项目体系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各个育人主体的作用。二要建立闭环考评机制,将第二课堂纳入全校“三全育人”的总体框架内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任务和要求,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表现和课程供给质量进行可量化的完整闭环评价。

(三)坚持精准实施

高校应该建立精准的认定贫困生的途径,确保被资助的学生家庭确实相对贫困,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可以直接影响高校资助育人的工作质量,如果资助的对象都不能确定,或者资助的对象出现错误,那么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效就会下降,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开展就会受到阻碍。所以高校应该制定精准的贫困生认定办法,不断优化保障制度,准确认定贫困生,保证资助育人的对象确实是需要得到资助的,可以满足贫困大学生上学的迫切需求。精准资助指的是让学生感觉到资助资金的力度可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同时还应该做到让有限的资金用得恰到好处。高校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资助措施,同时还应该加强资助育人的精准度,使得经济的资助和思政、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资助不单单是指为学生发放资金,还应该通过经济的资助来实现育人的最终目的。

(四)坚持家校共育

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学生诚信、感恩的道德品质,通过家校合力,帮助学生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从扶贫走向扶志与扶智。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父母以身作则,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家校合力育人的效果。一方面,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孩子诚实守信、懂得感恩,培育子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减少学生资助过程中失信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加大学生资助的优秀事迹、感人故事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优秀学长朋辈辅导、主题班会、主题演讲以及结合专业特色的诚信感恩励志主题活动,分享感人的励志故事,传递正能量,要在新生入学教育就推进与开展,让学生争着向优秀学生看齐,向典型事迹看齐,争做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知恩图报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结束语

高校资助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高校要将资助育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现实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资助贫困生和育人这两个方面没有紧密结合在一起,理论和实践分配不平衡等。高校在落实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遇到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高校应该明确资助育人的工作目标,构建完善的育人渠道,坚持精准实施,做到合力育人,进而真正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9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N].人民日报,2020-05-21(6).

[2]李澎瀛. 浅谈高校资助育人新模式构建[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3):126-130.

[3] 王俐,贾曦.新时代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评论,2018(5):63.

猜你喜欢
学生资助资助育人立德树人
高校“伪贫困生”现象成因分析与应对策略探究
新媒体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谈独立院校辅导员在学生资助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