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P选择素、YKL-40水平的影响

2022-05-31 07:45田宇赵刚刘志群
医学综述 2022年8期
关键词:软胶囊脑梗死血清

田宇,赵刚,刘志群

(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a.神经内科,b.呼吸内科,辽宁 盘锦 124010)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循环供血障碍引起,临床表现为智力障碍、意识障碍、半身不遂等,可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具有致残率高及病死率高的特点,因此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2]。临床常使用西药治疗,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为主,但有研究显示,单独使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著,需联合其他药物辅助治疗[3]。近年来,中医药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有研究显示,中药可通过减少神经元凋亡恢复脑神经功能[4]。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而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在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5]。有研究发现,P选择素、人类软骨糖蛋白39(human cartilage glycoprotein-39,HCgp-39/YKL-40)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6]。其中P选择素是细胞黏附分子的一种,也是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能促进脑梗死病变的进展;YKL-40是一种可以与肝素及几丁质结合的新型炎症因子,由活化的及晚期分化阶段的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分泌,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神经细胞损伤有促进作用,其水平越高提示患者预后越差,但目前临床缺乏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P选择素、YKL-40水平影响的报道。本研究旨在分析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P选择素、YKL-40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2~71岁,平均(56.79±4.63)岁,梗死部位:后循环29例,前循环21例;试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2~72岁,平均(57.52±4.56)岁,梗死部位:后循环26例,前循环24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7]:①起病急;②排除非血管性病因;③影像检查排除脑出血。纳入标准:①未见大面积梗死;②首次发病。排除标准:①脑出血者;②酗酒者;③脑梗死史;④近期手术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分别口服吡拉西坦(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1125,规格:0.4 g),每次0.8 g,每日3次;阿司匹林肠溶片(北京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1125,规格:100 mg),每次100 mg,每日1次;将依达拉奉(扬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1207,规格:20 ml∶30 mg)30 mg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70828,规格:0.4 g),每次3粒,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①临床疗效。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7]: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减少≥89%,为显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减少46%~88%,为有效;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血清学指标。抽取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P选择素、YKL-4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NT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③比较两组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Barthel指数。其中,MMSE评分为27~30分提示正常;<27分提示认知功能障碍。Barthel指数总分为100分,>60分,提示生活基本可以自理;40~60分属于轻度残疾,生活需要帮助才能自理;20~<40分,属于重度残疾,生活需要依赖;<20分属于完全残疾,生活需要完全依赖[8]。④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呕吐、腹部不适、皮疹及发热。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45/50),对照组为66.0%(33/5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8.392,P=0.004),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873,P=0.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两组血清P选择素、YKL-40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P选择素、YKL-4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选择素、YKL-4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P选择素、YKL-40水平比较

2.3两组血清NSE、NTF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NSE、NT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NTF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NSE、NTF水平比较

2.4两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水平比较

2.5两组MMSE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MMSE、Barthel指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5。

表5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MMSE、Barthel指数比较 (分,

2.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出现呕吐1例、腹部不适1例、皮疹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3/50);对照组患者出现发热3例、呕吐1例、腹部不适3例、皮疹1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8/50),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4,P=0.110)。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发生后缺血半暗带会出现级联反应,使得血管变窄甚至堵塞,加重患者神经损伤,因此治疗应以改善患者脑神经细胞缺血情况为主[9-10]。临床常使用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其中吡拉西坦能促进受损大脑的恢复;阿司匹林肠溶片能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依达拉奉能清除脑细胞缺血产生的自由基,提高细胞抗缺血作用,防止神经元大量死亡[11-12]。但研究显示,单独使用西药治疗不良反应较大,需通过联合其他药物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13]。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学者认为中医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优势,从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4]。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以内生“风、痰、火”等为标,损害患者脑络,出现麻木、眩晕等症状,因此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而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具有活血化瘀、疏经化滞等功效[15]。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中的银杏叶能抗血小板活性,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有利于脑血流循环[16]。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李锦等[17]研究显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有效减少自由基释放,有效挽救神经细胞,本研究结果与此结果相似。

有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可导致多种细胞因子的变化[18]。而人体内血清P选择素能促进脑梗死病变的进展;YKL-40是一种糖蛋白,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P选择素、YKL-4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通过减轻损伤神经细胞黏附相关分子的产生,减少血小板的聚集,促进患者神经细胞的恢复。NSE是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中的一种,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当脑组织发生损伤时会引起神经元的完整性被破坏,从而导致血清NSE水平升高;NTF在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的增殖、存活、死亡方面起重要作用,其是神经细胞保护性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神经细胞再生、轴突生长的作用,能够增强神经功能[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NT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马妮等[21]研究显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中的丹参、灯盏细辛、三七可抑制血小板黏附。同时,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血清TNF-α、hs-CRP水平和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提示联合治疗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分析其原因可能为三七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对脑神经细胞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不良事件有积极影响,可降低患者血清P选择素、YKL-40水平,减少发热、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可作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主要用药。但本研究时间较短,样本量偏小,结果易产生偏畸,后期应增加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软胶囊脑梗死血清
软胶囊崩解迟缓问题及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血清GAD、ICA及C-P联合检测对Ⅰ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肠溶性软胶囊的研究进展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天然维生素E真的“天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