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探索中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6-02 11:23李晓栋
中国新通信 2022年6期
关键词:雨课堂信息化教学混合式教学

【摘要】    目的:研究信息化教学平台“雨课堂”在中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秦皇岛市卫生学校2019级护理专业的中职生为研究对象,于药理学教学中实施“雨课堂”智慧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成绩,对“雨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结果:学生认为“雨课堂”对药理学学习有帮助,并希望在其他课程上使用“雨课堂”智慧教学。统计学表明,“雨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结论:基于“雨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提高中职药理学教学质量,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职业教学改革的推进。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    雨课堂    中职药理学    混合式教学

引言: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药学和医学的桥梁,为护理专业核心专业基础课之一。但药理学药物种类繁多,机制复杂,难以理解记忆,学习难度大。中职学生一般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采用传统满堂灌的讲授教学方式,学生仅仅是简单、机械记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优异的教学效果。[1]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鼓励职业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智能+”教育新形态,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创新”。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已经涌现出许多新的方法和工具,如慕课MOOC、校园SPOC、“雨课堂”、“云班课”、“学习通”等,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2]

将信息化教学平台“雨课堂”引入教学,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推送学习材料,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方式与信息化工具融为一体,完善并丰富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3-5]本研究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我校护理专业中职学生实际为出发点,通过探索、实践“雨课堂”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学生对“雨课堂”智慧教学的反馈,总结反思“雨课堂”智慧教学在中职学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教学实践

选择秦皇岛市卫生学校2019级护理专业的中职生为教学对象,创建虚拟班级,引导学生熟悉雨课堂微信端基本操作,为药理学雨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一)课前

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药理学教学需求,制作课前预习手机课件,推送课前预习内容,主要把每次课的预备知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思政内容等推送给学生。例如开展血液与造血系统药的教学前,把生理学中有关血液凝固的知识推送预习,温故而知新;也可以把相关的趣味性内容推送给学生,如阿司匹林最早从柳树皮发现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把思政内容推送给学生,如学习局麻药前,红军关云长手术没有麻醉药直接从踝骨上找弹头等故事推送给学生,使学生体会来之不易的和平,激发热爱祖国、祖国争光等情感。

(二)课中

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前推送内容检测,鞭策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课堂上把教学内容碎片化,例如把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知识点碎片化,引导学生各知识点后,利用雨课堂课内限时习题进行检测,并且根据雨课堂统计数据,立刻解决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同时也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感和学习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课后

课后,主要开展课后测验、案例讨论、知识拓展等内容。课后检测主要检测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课上教学内容。案例讨论及知识拓展等,体现差异化的分层教学,开阔学生医学思维,进一步贴近临床实践。如在降糖药课后教学中,安排讨论胰岛素注射后低血糖案例,督促学生认识低血糖的危害,进一步掌握低血糖防治知识。知识拓展中,安排查阅比较总结各种降糖药的用药时间,既把课堂教学知识内化,又贴近临床实践,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教师通过课后测验、讨论、拓展等各个环节,增强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可总结反思教学效果。

二、运用“雨课堂”的教学反馈

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星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以反馈使用雨课堂教学后对学生学习习惯、效果的影响,以及学生对雨课堂的评价等情况。回收87份,合格率为100%。

(一)学习习惯

98.85%(86人)会按时完成老师雨课堂课前、后推送的学习任务;

85.06%(74人)雨课堂提高了课中听课效果;

74.71%(65人)认为雨课堂课上教学注意力会比传统课堂集中一些;

67.82%(59人)增加了课堂回答问题的次數;

9.20%(8人)雨课堂中会开小差,看其他信息或玩游戏;

85.06%(74人)课后采用雨课堂同步课件和课本相结合的方式来复习。

(二)学习效果

81.61%(71人)非常同意或同意雨课堂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70.12%(61人)认为雨课堂对课程理解和深化知识有非常有帮助或较有帮助;

60.92%(53人)认为雨课堂对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提高非常有帮助或较有帮助;

98.85%(86人)认为雨课堂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97.07%(85人)认为雨课堂对激发学习兴趣有帮助。

(三)雨课堂评价

对雨课堂各种功能里,67.82%(59人)课内限时习题和推送资料功能比较好;51.72%(45人)随机点名与“不懂”按键功能比较好;49.43%(43人)弹幕功能比较好;48.28%(42人)讨论功能比较好。

对雨课堂授课方式,89.66%(78人)认为上课方式新颖;66.67%(58人)认为雨课堂更符合当今时代进步的步伐;77.01%(67人)认为雨课堂趣味性强,更容易与老师互动。

91.95%(80人)非常喜欢或喜欢在药理学教学中使用雨课堂;97.70%(85人)使用雨课堂上手及后续操作非常方便或比较方便;94.25%(81人)希望继续使用雨课堂。

总体来说,学生感觉“雨课堂”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升学习效果,雨课堂平台操作方便,互动功能良好,对药理学学习有帮助,并希望在其他课程上使用“雨课堂”智慧教学。

三、理论考核

(一)对象与方法

选取2019级护理专业1班,95人为观察组,实施雨课堂教学;2019级护理专业2班,99人为观察组,实施传统教学。两组由同一组教师任教。对两种教学模式所得的期末考试成绩,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

两组药理学期末理论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考核成绩均分为66.99,对照组为61.30,两组比较,t值为2.347,P<0.05,两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四、药理学雨课堂教学反思

(一)学情分析

学习药理学时,学生需要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如学习各个系统药物需要相关系统的解剖生理知识,学习抗微生物药,需要病原微生物知识,学习各种疾病时,需要疾病概要相关的知识,医学和护理学是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初学者不容易融会贯通。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开展药理学雨课堂教学,可以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把需要的预备知识做成雨课堂预习课件,提前发布,组织学生巩固复习,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职学生学习兴趣较差,通过雨课堂发布课前预习或课后发布生动的案例或医药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其各种互动功能,如弹幕、随机点名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中职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课堂习题应答功能、幻灯片同步与“不懂”反馈、雨课堂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督促学生学习,并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改正。[4]

(二)教学内容

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雨课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学习的内涵,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线上、线下及课前中后的内容都应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尤其是线上教学内容,应以以直观、形象、简练的方式呈现出来,可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网络资源。

线上教学内容应以短视频为主,内容设计做到生动、有趣,时间不宜过长,保证线上学习效果。线下教学主要是课中的教学,线下教学可进行重难点突破,比较、总结、归纳、演绎、推理等。基于 “雨课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分配设计,应巧妙地融合线上线下内容,串联课前中后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

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雨课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开展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传统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学生为被动的学习,效果不佳。如课前利用雨课堂平台把案例、问题推送给学生,课中开展CBL、PBL教学。[6-8]也可以通过雨课堂开展翻转教学,[9]课前利用雨课堂平台发布课件、微视频、微课等学习资料,布置学习任务、練习题等,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及学习反馈问题,对难点、重点部分进行解答与讨论,师生对共性问题进行交流,课后在线进行讲解答疑。

(四)教学管理

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雨课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线上学习,目前主要还是通过手机来学习,尤其是课前课后的学习,缺少课堂学习氛围,出现线上作业复制拷贝,滥竽充数等现象,随之,出现“优等生更优,差等生更差”的两极分化的情况。因此,可采用更为严格的教学管理,如学生小组管理,学生助教管理,教师管理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管理教学。此外,改变以往终结性的评价方式,即改变以期末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融入形成性评价方式,至少50%的成绩,由学习过程来评价,包括线上作业、课堂签到、限时习题、抢答、学习组长、助教等,从而评价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客观反映学生学习全过程,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10-12]

本研究表明,中职学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利用雨课堂实施药理学混合式教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雨课堂操作简单方便,学生希望使用雨课堂学习。雨课堂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根据教学对象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雨课堂各种功能,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课前中后及线上线下内容,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完善课程形成性评价,发挥雨课堂的优势开展教学,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作者单位:李晓栋    秦皇岛市卫生学校

参  考  文  献

[1]杨扬,荣征星,侯丽娜,等.药理学线上教学实践总结及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思考[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2):261-263,278.

[2] 徐秀玲.基于SPOC的高职计算机软件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 中国新通信. 2021,23(21):163-164.

[3]苏敬阳,高明奇.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药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1):11-13.

[4]姚齐颖,张冬梅,赵慧,等.”雨课堂”与基础医学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1,41(1):130-134.

[5]童玲.浅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5):197-198.

[6]涂小华,杨欣,杨光勇,等.基于雨课堂的PBL结合LBL的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7):113-115.

[7]单颖,于广,金梅花,等.基于雨课堂的案例讨论式教学在医学免疫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1):107-108.

[8]董晓霞,韩宁,潘龙瑞,等.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药理学案例讨论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7):1225-1227.

[9]李彩兰,李文娜,莫镇涛,等.基于翻转课堂和思维导图的药理学教学改革[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1):7-10.

[10]姚蓝,刘宪,张海英,等.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中药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9):64-65.

[11]张艳青,程宏,梁景岩,等.雨课堂作为形成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3):226-228.

[12]汪萍,宫磊,朱晓蕾,等.基于雨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性评价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0,42(3):385-388,391.

猜你喜欢
雨课堂信息化教学混合式教学
雨课堂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雨课堂在经管类本科经济法教学中的微应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