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作品欣赏教育的教学模式分析

2022-06-06 02:30陈爽张思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高校教学模式

陈爽 张思凯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尤为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而美术欣赏课恰好迎合了教育的发展路程,既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又能够对学生的审美方式进行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美术欣赏课在时代的进展中成为高校的公共选修课。但在阶段教学过程中,美术欣赏课仍存在一定的误区。为了走出误区,现代高校美术欣赏课就要建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此背景下,结合时代的发展进程,对高校美术作品欣赏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高校美术作品欣赏教育的教学模式,即“叙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文科’背景下综合性大学设计学类专业协同育人范式研究”(GJB1422696)阶段性成果。

美术欣赏课是高校为了深化素质教育,对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以提高其艺术修养而开展设立的一门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落实审美教育的重要形式。为了让高校美术欣赏课教学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师就要通过多层面的探究和实验,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审美层面的教育,强化其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进行美术作品欣赏教育的时候,关键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学习更具趣味性,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在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之下,当前的高校美术欣赏课存在一些教学误区。比如不在选修课中向非专业类学生解释专业性的美术词汇,或者仅对鉴赏类美术作品简单释义,运用枯燥化的教学方式讲授。这些教学误区就导致学生无法在美术欣赏课中将自身的理性和感性结合起来,并有效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面对这样的状况,高校美术欣赏课的教师应关注如何在课堂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认知观念层面的高校美术作品欣赏教育

由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持续深化,各大高校都开始强调审美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由此可见,高校应该强化自身对于审美教育的重视,并开展和设立与美术作品赏析相关的课程。然而从这一课程的现实情况来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课程的认知都存在一定的误区[1]。

其一,不少任课教师认为,美术欣赏课程是为了迎合国家的号召而设立的,其任务就是让学生修满学分。加之面对的学生都是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其专业基础较弱,所以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只需要挑选一些大众认知度比较高的名作展示给学生,不需要讲述画作的技法、历史、文化,只需要纯粹对画作进行鉴赏。而这种认知上的误区,就导致教师忽视了美术欣赏课“析”的重要性。因此,大学生在进行画作鉴赏的时候,只会从表面出发,浅层地对其进行分析,无法掌握画作蕴藏的真正含义。

其二,对于大学生来说,选修课程本就是为了修满自己的学分,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和其他选修课程相比,美术欣赏课程相对比较简单,学生既能够欣赏画作的美,又能夠相对轻松地获取学分。而这种功利性的结果,实则就是大学生的认知误区。

这些错误的认知使学生的艺术类教育脱离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基于此,课程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认识到美术作品欣赏课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课程认知观念和学习理念,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维方式出发,欣赏艺术,理解艺术,同时借助多元方式的构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

二、教学策略层面的高校美术作品欣赏教育

(一)教师需要呈现引导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轻松且欢快的课堂氛围。以《威伦道夫的维纳斯》的艺术鉴赏为例,大多数学生在看到这个雕塑作品的时候出现的第一反应并不是美,而是丑。一些学生会认为,《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呈现出的是一个又胖又丑的形象,根本不像是一个艺术品。基于这样的理解,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进行专业性的审美认知解释,促使学生在引导下了解她的起源、她的历史背景、她的造型特征、她的生命象征,明白她是迎合当时社会需求和审美需求的。因此,人们称其为“原始的维纳斯”。通过引导,学生能够从中认识抽象化的表现手法,并明白美术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形式,美术作品可以展现出变幻莫测的形式特征和审美韵味[2]。

(二)课堂评价应呈现激励性

课堂评价所呈现出的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信和学习兴趣。到了大学这个阶段,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是拥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知识体系的群体,他们对于同一作品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且带有自己的主观认知和判断。此时,课程教师就要正视这种现象,不要全盘否定学生的观念,要从不同角度诠释作品给观者带来的不同感受和认知。并且,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使学生从这门课程当中获取一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教学模式层面的高校美术作品欣赏教育

(一)感受讲述

在美术作品欣赏教育的过程中,课程教师一般会从感受讲述开始,即详细讲述画面直观感受和对其的认知。初步的认知性教育,并不思考其含义,也不包含其价值评判,仅在画作感受方面,了解画面中存在哪几种物象。而这一环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从自身的视角和情感出发,对观点进行感受和表达,对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这样学生的参与性就会有所提升。基于当前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教师在感受讲述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第一印象,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融入画面,并启发学生的眼力和心力,尊重学生的观点和质疑,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改进和提升。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其在探究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作品人物的行为特征和作品的技巧呈现[3]。

比如在欣赏毕加索《格尔尼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多少人?”“你觉得这幅画的构图中心是什么?处在什么位置?”“画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是什么样的?”这样提问之后,教师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说出自己的第一印象,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并激发学生的欣赏积极性。且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也向教师展示了自身的自信。这一阶段,教师并不需要运用专业性比较强的词汇,但如果是立体主义、抽象派的画作,教师就应该结合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境遇决定了其思维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的思维,能够提升课堂的活跃程度。感受讲述事实上就是一边直观感受一边描绘自己直观感受的过程,从而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师生互动成为课堂主题,让学生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提升鉴赏能力。

(二)形式解析

进入形式解析阶段,教师就要从理性层面出发,对感受讲述进行深化和提升。这一时期需要处理的不仅仅是作品所带来的直观感受,还有创作者自身的表达欲望以及他想要和观赏者说些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创作者采取了哪些绘画技巧和绘画手法才呈现出了这样的画面效果。这一时期主要是从形式和造型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探讨和分析。学生在分析的时候,不仅要分析人物形象的构造,还要分析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到了这个时期,教师慢慢开始对线条、色彩、构图等进行解析。教师要基于自身的专业性,运用部分专业性的美术语言。当然,在面对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时,教师还要将专业术语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借此促进学生对画作的技巧汲取、情感获取和艺术感知。

比如在欣赏凡·高《星月夜》的时候,教师可以着重讲述这幅作品的绘画技巧和绘画手法。《星月夜》中的主色调蓝色代表不开心、阴沉的感觉,粗狂的笔触代表着忧愁。画中的树是柏树,但画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云端,让人有一种不安感。天空的纹理像涡状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以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用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宁静的感觉。这种平直的线条和上部粗狂弯曲的线条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展现画家的躁动不安和迷幻的内心世界。由于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听到“平直”“粗短线条”“粗狂线条”“主色调”“夸张变形”“视觉对比”等专业性词汇的时候,并没有完整的概念定义,因此教师需要对其进行释义,以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性,并把专业性作为培养基础,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意蕴释义

所谓意蕴,指的就是事物的内容和含义。歌德的意蕴说将艺术作品分成了三个要素,即材料、意蕴、形式。意蕴指的就是人在材料中所见到的内涵。关于意蕴释义的教学过程,实则就是课程教师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探究作品背后的文化含义和精神素养,通过深层精神意义的认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体会作品所带来的美[4]。

意蕴释义的过程并不简单,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趣味进行正确的引导。而在对作品进行深层分析时,教师不能单靠作品所显示的内容去猜测作品所蕴藏的内涵,而是要对创作者的生平、经历、性格进行了解,并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比如在欣赏南宋画家刘松年《天女献花图》的时候,教师要向学生讲述《天女献花图》的创作背景,并向学生讲述刘松年的生平和经历。刘松年是“南宋四大家”之一,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其画风都十分精妙,清丽严谨,设色典雅,界画工致。他曾经苦心孤诣地画《便桥图》,想要借此图表述自身的内心感受,即希望统治者可以效法唐太宗,战胜强敵突厥,而不要效法唐高祖,落荒而逃。他还绘制过《中兴四将图》,想要借助自己的画,对岳飞和韩世忠这些名将的伟绩进行表彰。《天女献花图》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这幅画作代表着刘松年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相关。当时的很多老百姓都认为天上是有神仙的,所以会进行各种各样的遐想,不单单是画作,文学作品也都显示着古代人民对于天上人间的幻想。

由此可见,欣赏者若想要发掘和阐释作品的意蕴,就需要联系画面的形象,具体指的就是不能脱离原有的欣赏对象而架空历史和理论。画作的言外之意,实则就是意蕴。欣赏者在追寻踪迹的时候,并不能单看画面的形象对其进行解析,而要依靠创作者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对其进行意蕴层面的解析。学生能够在情景材料和文字说明下,感受画面形象外的意蕴。

(四)整体评价

在进行高校美术作品欣赏教育的时候,最后一步就是整体性的评价。简单地说,就是整合上述三方面内容,对美术作品进行全面性的评价和赏析。所有评价都是有要求的,教师应当运用相对比较开放的评价[5]。比如基于批评角度的评价,又比如基于美术史角度的评价,这类评价都比较综合,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不能单以自身的专业理念,进行故步自封的评判,而应添加一些自己的见解,在提高学生专业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主观艺术判断。

在进行具体评价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几个问题,如这个作品对后世的作家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作家是如何绘制出这样的作品的?美术家的生活和理念,对他的作品起着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考虑,除了可以为课程教师提供清晰的评价思路以外,还能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高校美术作品欣赏教育过程要建构良好的课程方案策略,营造自由的谈论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深化自身对艺术和审美的理解,并逐步提高自身的现代审美思维,增强自身的审美鉴赏能力。只有这样,开展和设立美术欣赏课程的目标才能得到完全性的实现,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也能够基于此建立。

参考文献:

[1]霍大涛.高校美术教育对大学生艺术素质培养的作用[J].美与时代(中),2021(7):84-85.

[2]王珊.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美与时代(中),2019(7):124-126.

[3]瞿丽雯.论美术欣赏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9(22):156.

[4]郭红雨,郭人歌.对高校美术欣赏教育的探讨[J].北方文学,2019(33):231-232.

[5]程新元.高校民间美术鉴赏教学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2(9):146-147.

作者简介:

陈爽,佳木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美术)。

张思凯(通讯作者),硕士,佳木斯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纹样。

猜你喜欢
美术欣赏课高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给欣赏课架上天梯
新课标背景下美术欣赏课教学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学美术高年级欣赏课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