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入奥路径之研究

2022-06-06 17:52吉灿忠
体育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比赛项目空手道柔道

申 霖 吉灿忠

(1.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5;2.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南京 210046)

按照发源地及文化基础的不同,可将运动项目划分为东方体育运动和西方体育运动。在西方体育运动中,奥运会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现代奥运会可以说是体育全球化进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形式。东方体育,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一般指对起源于世界东方地区的民族性项目的统称,这些地区大致包括了历史悠久的汉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和阿拉伯和伊斯兰文化体系。在当前体育全球化的趋势下,某体育项目实现国际化,通常意味着该项目已按照西方体育的运行模式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改造,以该项目能够进入奥运会为实现国际化最为成功的标志,按照此标准,截止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韩国和日本都已有本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被纳入到正式夏季奥运比赛之中,这一结果也被视为该项目与国际体育实现了高度融合的象征。我国目前经过多方努力,迄今为止只有武术在2020年被列为2022年青奥会比赛项目,在这种形势下,以进入到奥运会的东方体育项目为棱镜,对其如何进入奥运会、实现民族项目国际化的策略及所采取的路径进行研究,将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奥运会、实现国际化发展提供借鉴。

1 夏季奥运会新设项目条件论析

现代奥运会是一项重要的世界文化活动形式,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新兴体育项目都把自身能否被奥运会体育大家庭所接纳,作为该项目是否真正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就奥运会本身的文化特征来看,无论是古奥运会还是现代奥运会,都起源于欧洲,因此西方文化在奥运会上占有绝对的强势地位。截止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在亚洲城市中,只有东京、汉城、北京三个城市举办过夏季奥运会,除去因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未举行的三届奥运会,在已确定的29届奥运会中,只有4届是在亚洲国家举行;从夏季奥运比赛项目设置来看,也只有韩国的跆拳道和日本的柔道、空手道(仅为2020东京奥运会比赛项目)进入到奥运项目大家庭,而英国一个国家便有18个项目进入了奥运会,这些都说明了西方国家在奥运会中的文化沉淀和实践表现都具有绝对的优势。

从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设置情况来看,现有奥运会比赛项目可分为运动大项、分项和小项。其中大项由核心大项和附加大项组成,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规定,只有成为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之后才能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目前由国际奥组委管辖,已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国际单项联合会如表1。

表1 由国际奥组委管辖的国际单项联合会

要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必须符合《奥林匹克宪章》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1990年之后,对于新项目进入奥运会的标准已经规定为:运动大项、运动分项要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必须有公认的国际基础,至少在75个国家和4大洲的男子中以及至少在40个国家和3大洲女子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才可以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运动小项要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也要求必须有公认的国际基础,至少在50个国家和3大洲男子以及至少在35个国家和3大洲的女子中开展的,而且至少两次被世界锦标赛或洲锦标赛列入比赛项目的小项,才可以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具体如表2。

表2 列入夏季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标准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为了推广奥运会,使更多国家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能够举办奥运会,从1992年开始,为了减轻主办国的压力,提出了奥运会项目要“减肥”的指导思想,萨马兰奇的继任者罗格同样贯彻着“奥运瘦身”的方针;按照奥林匹克宪章2015版为例,夏季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限制为10500人,正式教练员和运动员服务人员5000人,310个小项,并将进入或退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权限描述如下

(1)每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后,国际奥委会对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口重新审议。

(2)每次重新审议时,可对各类运动大项、各分项或小项的接纳标准重新审议。国际奥委会主管机构可确定运动大项、分项或小项的接纳和撤销。接纳或撤销运动大项,属于国际奥委会全会的权限。接纳或撤销一个分项或小项,属于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的权限。

(3)任何运动大项、分项或小项要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必须符合《奥林匹克宪章》规定的条件。

在上述背景和指导思想下,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比赛项目设置的变化情况如表3。

表3 奥运会比赛项目设置变化情况(自2000悉尼奥运会)

综上所述,从宏观角度来看,影响奥运会项目设置的主要因素有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因素,即该项目能否给主办方一个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以提高其国际地位和声望,并带来持续的良性效应;是否可以带来经济收益;能否丰富人类文化、提高世界不同地域文化的多元交融性等。以高尔夫和橄榄球为例,这两个项目之所以能够实现国际化进入奥运会,在于其所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和极高的收视率,而棒垒球由于受场地限制不便转播,而且普及率不高,因此所带来的经济与文化效应较低而被淘汰;柔道与跆拳道的国际化进程中,则是很好利用了本国申办奥运会的契机,推动本国传统项目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后,大力带动和促进了该项目的国际化发展。

2 奥运会中的东方体育项目概述

2.1 跆拳道

跆拳道创立于韩国,是在古朝鲜的传统格斗术基础上,吸收了中、日格斗术中的某些技术成份而成,属于典型的韩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1973年5月28日世界跆拳道联盟(WTF)成立以来,韩国政府大力向全世界推广跆拳道运动,并以进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施行了众多举措。从项目特征上,韩国跆拳道项目管理人员在传统跆拳道的技术基础上,根据奥运会竞赛项目的特点,发展出突出腿部动作的竞技跆拳道,并将其规范为实战和品势两大部分,实战部分主要表现形式是比赛,而品势部分主要用来个人练习,表现个人修炼程度;跆拳道的最终目标是由品势来完成实战,即在传统的跆拳道技术理念下,围绕技术核心,通过明确、以安全保障为前提的竞赛规则,来进行竞技能力综合表现上的较量;在经济上,韩国从政府财政上不遗余力的对跆拳道的推广进行支持,例如向很多跆拳道运动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专门性的财政资金划拨,并且派出了跆拳道教练员,帮助该地区发展跆拳道运动,组建队伍,以便将来能够有更多的地区代表队参加跆拳道赛事;在政治上,韩国政府主要以竞赛的形式扩大该项目的国际影响力,如韩国在1963年的全国体育大会上进行了竞技跆拳道的比赛,1964年成为全国体育大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73年5月,第一届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在汉城举行,世界跆拳道联盟(WTF)1973年在韩国汉城成立,至今在亚、非、欧、泛美地区已有182个协会,约有3000万跆拳道爱好者,1980年该组织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在此基础上,跆拳道从1988汉城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两次作为表演性项目,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成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

2.2 柔道

柔道是以东方传统武术中的柔术为基础发展形成,由日本教育学家嘉纳治五郎在19世纪80年代在传统柔术基础上,除去其中一些危险的伤害性招式,突出了东方体育中强调精神层面的“修心”理念,以达到对练习者身心施加影响的教育目的,从而将传统柔术中以“生死决斗”为目的的动作形式,变为以游戏性和教育性为目的的现代体育运动形式。日本为了发展柔道运动,从1911年开始,便在日本的师范和中等学校体操课中开始进行柔道科目的教学,在1931年将柔道确定为师范学校及中等学校体操课中的正课,这一举措使得柔道在日本的青少年群众中获得了广泛传播,为该项运动日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社会基础。日本还专门成立柔道研究机构,如“柔道科学研究会”、嘉纳治五郎创建的“讲道馆”等,在这些柔道研究机构中汇集了一大批专业精英人士,如医学专家、教育学家,心理学专家和体育学专家等,从理论上进行了诸多有价值的深度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柔道这一传统运动走向科学化、保持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在项目推广上,日本柔道人士主要利用教学普及与竞赛的形式,如嘉纳治五郎曾多次出国进行柔道的宣传与表演,并派出众多柔道家到国外进行技术指导。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1948年欧洲柔道协会成立,1952年国际柔道联合会成立,正是借助于各个会员国的力量,柔道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有力传播,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国际柔道联合会;此外,为了让柔道与奥运项目接轨,突出项目特点,针对传统柔道中踢、打、摔、拿等格斗动作,管理人士对传统柔道的格斗技术进行了大量取舍,为进入奥运会进行了技术限制,使竞技性柔道突出“摔”的技术特征。经过多年的努力,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男子柔道项目首次列入正式比赛项目;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柔道项目被取消;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时,男子柔道再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女子柔道项目在1988年奥运会成为表演项目,在1992年奥运会上,女子柔道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2.3 空手道

空手道最早源于中国唐手,经琉球传于日本并得到完善的徒手格斗术。其动作形式包括“基本”“型”“组手”三部分。“基本”是空手道技术的基础练习内容,“型”是以攻防动作编成的套路,“组手”分为预先规定动作的“基本组手”和随意搏击的“自由组手”,一种是击打过程中“寸前即止”,而另一种则是实战。空手道在传播过程中重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力,例如其创始人船越义珍曾在早稻田大学教授空手道,这为空手道在日本成为学校必修课奠定了基础。此外,空手道具有东方体育的显著特点,在练习过程中强调道德修养,道崇尚礼仪与精神修炼,培养勇敢、果断、机智、自信、博爱等性格形成。在空手道的推广过程中,强调以组织的形式进行传播,在日本国内,主要有全日本自卫队空手道联合会、全日本空手道刚柔会、日本空手道协会、全日本硬式空手道联盟、全日本空手道联盟等十多家;在国际上,有世界空手道联盟士道馆、世界空手道联盟等组织,这种以组织形式进行传播有力推动了空手道的发展;空手道不但重视技术的传播,同时还非常重视理论传播对技术传播的促进作用,如船越义珍曾指导出版了《空手道教范》,此外,空手道推广人士还借助于各种大型活动现场进行表演的形式进行传播,如船越义珍在1917年的京都武德殿上、1922年日本第一届体育博览会上,就进行了空手道的表演,并获得了巨大反响。空手道能进奥运会最大的原因还在于主办国的优势,由于日本是2020年奥运会的主办国,虽然近些年来奥组委一直贯彻“瘦身”的思想,但如果主办国有实力、有意愿举办规模更大的运动会,奥组委当然不会强力违背主办国的意愿,这就造成了日本东京奥运会将设置33个大项、339个小项,为历届奥运会之最,并成功把空手道设置成了奥运比赛项目。

3 东方体育项目入奥策略及路径分析

从以上对跆拳道、柔道、空手道这三个东方体育运动进入奥运会,实现项目国际化的进程进行分析,基本上都采用以下策略及路径:

3.1 彰显自身特色

一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要想跻身于国际性体育运动家族,首先其自身要有显著的特色以区别于其他项目,即要和已有的国际性体育运动有明显区别,否则将会对该运动的国际化发展带来极大障碍;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武术运动的入奥过程得到验证,我国一直力图推进武术进入到奥运会比赛大家庭中,在国内外各届人士的多方努力下,武术在2020年终于被列为2022年青奥会比赛项目,但其意义及重要性仍与夏季奥运会竞赛项目不可同日而语。武术一直未能成为正式夏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自身定位不清,与已有的国际性体育运动区别不明显,例如将武术定位在表现身体动作难美的项群中,在已有的奥运比赛项目中已经有健美操和体操;将武术定位在格斗对抗类项目中时,现在有奥运会项目中,以拳法为主,以击中对方身体得分取胜的项目有拳击运动;以腿法为主,以踢中对方而得分获胜的项目是跆拳道,而近身肉搏的运动技术有柔道和摔跤,这种状况对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造成很大困境。

3.2 实现自身扬弃

以柔道和跆拳道为代表的东方体育运动在实现国际化的进程中,同西方竞技体育运动发生过深层次的文化冲突,这种冲突主要表现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扬甚至于吸收与排斥等现象。柔道和跆拳道在遇到这些问题后,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触西方体育文化,并与之深入交流,最终按照西方体育的标准对本项目进行了一些改造。日本和韩国在向全世界推广柔道和跆拳道进程中,为了让不同文化和地区的人群接受该项目,都对该运动的传统比赛规则方面采取了简化措施,使得改造后的柔道与跆拳道比赛简洁明了,可以让世界上所有练习者都能在一个规则框架下进行训练和比赛,任何人只要按照规则勤加练习都有获胜的机会,而不会出现胜利机会偏向规则制订者的现象;此外,柔道与跆拳道在练习者运动水平评价上采取标准化等级的方式,并用现代科学术语对该项运动的优点及练习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使得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练习者能够迅速了解该项目并产生兴趣;柔道和跆拳道所构建的水平等级化训练体系,使得不同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的练习者都能够迅速找到适合自身水平的训练级别而开始练习,这些举措都极大促进了该运动的国际化发展。

3.3 大力进行推广

一项运动的国际化意味着在世界上,有来自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人群系统从事此项运动的练习,因此,国际化的体育运动必须要有良好的接受人群基础,而要达到这一目的,系统、有目的的推广行为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以柔道为例,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日本从政府到民间协会都开始有目的地向全世界推销柔道运动,如在1951年欧洲柔道联盟便宣告成立,后又改为了欧洲柔道联合会;1956年,日本东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柔道锦标赛;从1964年第四届世界柔道锦标赛开始,国际性的柔道比赛便以标准化方式进行,如将比赛分为无差别、体重别、段级别、年龄别四个级别,而且规定每两年举行一次世界柔道锦标赛;为响应奥运会比赛男女平等的理念,日本柔道运动负责人还努力在女性群体中推广此项运动,如欧洲的女子最先接受了柔道运动,在1970年前西德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女子柔道锦标赛,此后柔道传播到了欧洲和北美各地,正是有了这样的练习人群基础,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将柔道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跆拳道在实现国际化的进程虽比柔道复杂,但基本路径一致,如1957年,韩国武术家达成一致,正式推出了跆拳道;1960年后韩国在军人和警察群体首先开始推广跆拳道,此后韩国政界和体育界要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赛事标准化和练习水平分为十一个段位等措施,将跆拳道运动推向全世界。

4 结语

4.1 任何体育运动从其发展过程来看,都是吸取了人类不同阶段的文化因子,通过整合而形成的文化形式。东方传统体育项目在面对以奥运会为代表的西方体育的强势冲击时,需要自身进行重新建构以调适其外在生存环境,促进自身发展,此时路径的选择便尤为重要。

4.2 跆拳道、柔道、空手道这三个典型东方体育项目进入奥运会、实现国际化的过程特征可以看出,根据现代奥运会的发展趋势及项目设置条件,民族性的非奥运项目要成为正式奥运会比赛项目,首先要坚持立足自身特点、面向世界,设法将本民族体育项目中的精华部分突出和渲染,在外在形式上要努力与奥运会比赛项目进行融合。

4.3 东方传统体育项目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当面对海外受众时,如何有效消融文化差异的影响,是东方体育“走向世界”的重要前提,因此,跆拳道、柔道、空手道在实现国际化的初级阶段都是避免传播过程中的过度民族化和复杂化,寻求东方体育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的合理融合点,这是跆拳道、柔道、空手道进行国际化发展的有效传播途径。

4.4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努力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深挖的是民族体育文化的精髓,不断创新思路,借鉴西方体育的传播形式,寻找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点,推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使其成为一种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猜你喜欢
比赛项目空手道柔道
菅义伟获授“空手道名誉九段”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电竞种植记
历史性突破,武术成为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劈火砖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空手道在苏联(上)
现在好多了
完形填空
Olympic Sports(奥运比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