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语言表达 提升学生基本能力

2022-06-08 20:15罗靓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分配律数学模型语言表达

罗靓

我们都熟悉“数学是科学的语言”这句话。对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而言,数学语言是什么?数学语言从哪儿来?数学语言有什么用?……在课程改革的深化过程中,我们慢慢有了清晰的认识。作为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是如何把理念落实到一节节具体的课中,如何在常态的教学工作中把培育数学语言的目标落实好。本期杂志中的许多文章或许能给我们一些思考。

一、多元表征,促进数学语言表达与转换

中央民族大学孙晓天教授指出:数学语言是数学最具特点、最充分的特征。在问题的思考、解决过程中,首先需要借助数学语言来反映各种数学原理和意义,然后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最终都需要用数学语言这个载体表达或呈现出来。

数学语言是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可以通过符号、图形、文字等表现形式将复杂的数学规律、数学内涵、运算过程等表达出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数学语言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加以培养和训练呢?

来晓春老师在《理解、转化、建构——发展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几点教学思考》一文中,从多学段教学案例分析入手,从“设置情境,促进数学语言理解;借助体验,实现数学语言转化;依托建构,增强数学语言应用”三方面进行阐述。不同形式的数学语言具有不同的优势,以多种数学语言表征方式推进数学知识的建构与理解。当学生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理解不同数学语言之间的妙处时,思维的碰撞也愈发激烈,数学思考也愈加深入。

莫筱晖老師在《利用数学语言构建数学模型——以人教版教材〈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一文中,详细阐明了利用数学语言建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通过文字、图形、符号等方式精确表征、合理应用、融会贯通。学生用图式说明、数学运算、语言文字阐述等方式解释(5+6)×12与5×12+6×12是相等的,用各种形式的数学语言来表征乘法分配律。这样,学生既能感受到数学语言的简洁与精确,也能体会到数学模型的概括与抽象,从而实现在不同1255820F-6067-42D1-A183-BDE37A92E997

猜你喜欢
分配律数学模型语言表达
活用数学模型,理解排列组合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对一个数学模型的思考
“费马点”数学模型在中考中的应用
小小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