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扶贫:后扶贫时代贫困治理的行动逻辑

2022-06-08 01:12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瑞安市产教岗位

高 峰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开展脱贫攻坚与精准扶贫,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随着绝对贫困人口的减少和区域性的整体脱贫,我国贫困治理步入由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转变的后扶贫时代,其特征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扶贫对象由单一化的农民群体向农民、进城农民工、城镇居民等多样化群体转变;贫困问题由“经济-物质”脱贫扩展到“物质-能力-精神”三位一体脱贫;贫困治理由“解决绝对贫困的精准扶贫”运动式向“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扶贫”常态式转变[1]。

基于后扶贫时代的特征变化,扶贫战略需要由“扶贫”转为“扶弱”,由“经济”帮扶转为“志智”帮扶、由“一次性”扶贫转为“细水长流”的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增收是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人才,要培养本地人才。”[2]可见,产业扶贫与教育扶贫进行深度融合,通过产教融合紧密服务地方产业,促进脱贫地区的长期发展和脱贫群体的长效致富,在扶贫巩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产业+教育”融合扶贫的逻辑视角,开展产教融合扶贫的理论研究,并切入到浙江省瑞安市产教融合扶贫工作,实证探究可持续的综合性、协同性的产教融合扶贫治理路径,以期为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问题的有效治理提供可参考的理论逻辑与方式方法。

一、现实之需:后扶贫时代产业扶贫亟须深度融合职业教育

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是实现减贫的前提,因为用于扶贫的再分配资源归根结底来自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基于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可以造福后扶贫时代中动态的相对贫困群体,产业扶贫的关键是要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带动相对贫困群体的收入稳中求进。产业因人才而兴,产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结构支撑。作为区域产业人才输出的主要实施载体,职业教育以人力资本的培育来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能够有效促进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与产业扶贫未能实现有效的交叉联动,呈现一定程度的分离状态,致使产业扶贫的效能受到限制。[3]因此,推进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协同扶贫,既是对当前职业教育与产业实践中出现的系列问题所做的针对性改革,也是进一步实现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群体自生发展的持续性举措,对于促进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产业扶贫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精准对接,满足产业扶贫对人才类别的要求

产业扶贫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专业人才的培养产出,有一定人力资源的支撑。而当下的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4],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侧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供给侧未能实现精准对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扶贫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动态要求,更加凸显人才需求侧与供给侧的“两张皮”问题。显然,这种专业与产业错位、与产业需求脱节的“自拉自唱”的职业教育是不受待见的,也起不到助推产业可持续发展、精准扶贫的作用。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改革机制:一是专业设置要从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二是研判人才需求的新趋势,统筹规划、科学设置专业,促进产业发展与专业设置的动态贯通;三是融合产业资源,产教共同建设相应的专业,以此形成紧密对接、协同育人的机制。

2.产业扶贫岗位需要职业教育志智帮扶的有效适配,满足产业扶贫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产业扶贫的首要诉求就是“逐步把后扶贫时代中相对贫困的‘弱’群体转化为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5],即弱体人才化。弱体人才化说易行难,其间伴随着个人角色、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一系列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生存状态转换和素质养成的过程。通过“志智双扶”提升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达到岗位与人才的有效适配,是弱体人才化的必然要求和必然举措。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思路、扶知识、扶技术。职业教育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承担相对贫困群体的扶智责任,赋予他们适配扶贫岗位的技术技能,同时还要承担相对贫困群体的扶志职责,帮助相对贫困群体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产教融合的志智双扶是实现这一使命的重要举措:一是融合产业发展与个人发展,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促成“以职业教育改变发展命运”的价值认同,树立相对贫困群体的脱贫信心;二是通过产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开展扶贫岗位技术技能的实践,精准培养相对贫困群体的职业能力。

3.产业持续扶贫需要职业教育规模布局的精准匹配,满足产业扶贫对人才数量的要求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办学定位与相对贫困生源为主的生源构成[6],表明职业教育是产业扶贫对象的重要来源。具体到产业扶贫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政府、相对贫困者与产业主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基于市场化逻辑的产业扶贫难免出现人才数量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进而导致劳动力过剩、积压或紧缺,弱化了产业的扶贫能力。职业教育规模布局决定了各专业供给的人才数量结构,其与区域产业扶贫对人才数量要求的精准匹配,是解决产业扶贫发展中对相对贫困人才“要多少”问题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产教融合的信息互通,基于产业扶贫的动态发展,精准预测产业扶贫人才数量结构,对各专业供给的人才数量结构进行动态调整,为产业扶贫建设稳定、高效的劳动力供给市场;二是通过产教融合的人才共育,基于产业技术对专业培养进行拓展性开发,实现人才培育跟随产业发展向人才培育同步产业发展转变,提高相对贫困群体的技术技能弹性与韧性,防止因技术进步或知识经济发展产生的结构性失业的发生,优化区域扶贫产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二、融合之要:后扶贫时代产教融合扶贫的机理探究

产教融合扶贫是产业、职业教育不同发展范式在扶贫中的融合[7]。后扶贫时代,产业扶贫和职业教育扶贫的发展范式,包括三个方面:价值观、规律和模式。因此,产业、职业教育、扶贫需要做到“三个三融合”:三种价值观的融合、三种规律的融合、三种模式的融合。如图1所示。

图1 产教融合扶贫的“三个三融合”

1.三种价值观的融合

“以人为本、自我发展”是后扶贫时代帮扶贫困的价值回归,“市场导向、创造利润”是产业的价值取向,“立德树人、服务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价值追求,三种价值的矛盾与冲突是后扶贫时代反贫困进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产教融合扶贫首先要解决三种价值观的冲突问题。职业教育在与产业合作扶贫时,不能只讲人才培养、不谈利益,职业教育要接纳产业“创造利润”的价值主张,同时要重视“人持续生成能力”的培养。产业也要接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以人为本,兼顾赢利与扶贫。通过三种价值观的融合,使得产业、职业教育、扶贫三方“心往一处想”。

2.三种规律的融合

产业的人力资源发展要符合“职业规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符合“教育规律”,后扶贫时代的帮扶贫困要符合“脱贫规律”。产教融合扶贫其次要解决三种规律的冲突问题。产业把职业规律提炼总结为岗位能力体系、岗位胜任度体系、岗位能力薪酬体系等,职业教育把教育规律归纳总结为多层次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职业能力发展等,扶贫把脱贫规律梳理总结为物质-能力-精神脱贫等。在深刻认知三种规律的基础上,融合互补,使得产业、职业教育、扶贫三方“力往一处使”。

3.三种模式的融合

产业运营的核心是商业模式,职业教育运营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后扶贫时代帮扶贫困运营的核心是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模式。产教融合扶贫最后要解决三种模式的冲突问题。产业把商业模式转化为技术技能和业务实务,职业教育把人才培养模式转化为理论课程和岗位实践,扶贫把贫困治理模式转化为相对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可持续提升,通过顶层设计把技术技能、业务实务、理论课程、岗位实践在人力资本可持续提升的范畴内融会贯通,使得“脚往一处走”。

三、实施之策:后扶贫时代产教融合扶贫的实践探索

产业、职业教育、扶贫融合过程中,蕴含着体制内外多重资源的有机整合,需要构建独特的运行机制,实现产业扶贫与职业教育扶贫的交叉联动。[8]浙江省瑞安市是一座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工贸县级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相对贫困群体的扶贫压力,其扶贫要求更加符合后扶贫时代的扶贫特征。笔者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基于瑞安支柱产业与瑞安学院的产教融合,探索产教融合扶贫的运行机制,为“产业+教育”融合扶贫提供方法与载体,进而实现“三个三融合”的落地。

1.建立专业与产业的对接机制:以“应需就业”融合三种价值观

人是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发展人力资源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近年来,瑞安市的人才总量取得了较快的增长,但是目前仍不能很好地满足瑞安市产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瑞安市汽摩配、包装机械、高分子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以及技能人才。当前,各地纷纷向人才抛出“橄榄枝”,以越来越优厚的条件招才引智,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时有上演,人才也成为最“热”的焦点词之一。作为一个典型“打工城市”,人才大迁移更加凸显瑞安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难题。瑞安产业“市场导向、创造利润”的价值取向,已经聚焦于“人才需求”,与以“立德树人、服务发展”的职业教育价值观、“以人为本、自我发展”的后扶贫时代扶贫价值观在相对贫困者“应需就业”层面上达成融合。

对于产教融合扶贫,“应需就业”包含了岗位需求变化与职业教育培养适应两个内容:一方面,产业结构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中,其对人力资本的专业要求也不断变化,使得“应需就业”的“需”也随之改变;另一方面,对于提升相对贫困者能力的职业教育,“需”的内容变化要求其做出一定的适应性调整。因此,相对贫困者的“应需就业”的有效实现,关键在于专业与产业对接机制的建立,以此促进职业教育长效、精准适应经济发展。

在建立专业与产业对接机制方面,瑞安市产教融合扶贫采取以下对策:首先,瑞安市政府统筹协调,动员瑞安市机械电子协会、瑞安市汽摩配协会等产业资源,联合瑞安学院成立65 个产教融合共享共育政校行企合作平台。其次,在合作平台上畅通信息渠道,将碎片化的岗位需求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信息数据库,既用于相对贫困者就业指导的信息传递和分享,又用于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分析和预测。最后,以信息数据库引导当地职业教育向新产业、新业态方向集聚,指导瑞安学院设立与地方支柱产业紧密结合的专业,同时调整瑞安中等职业院校的布局和专业结构方向,协调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全面引导职业教育资源向地方特色产业集中,形成产教合力扶贫的基础。

2.建立产教融合扶贫的合作机制:以“双元定向”融合三种规律

要想使产业扶贫和职业教育扶贫由两条不同轨道转变为同一轨道,认识和把握职业规律、教育规律、脱贫规律的共性规律,是产教融合扶贫的基本要求。从经济层面讲,区域产业的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相对贫困者的持续脱贫是产教融合扶贫的共性规律。鉴于此,产教融合扶贫必须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这个中心,以区域产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相对贫困者就业为落脚点,建立适应扶贫对象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机制。

建立适应扶贫对象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机制,需要坚持以下三个作用机理:一是坚持政府招生政策的支持,通过倾向贫困生源属地的招生改革,促使相对贫困者有效参与产教融合扶贫;二是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校企协同推进职业教育扶贫项目的人才培养改革,促使职业教育成为志智扶贫的“直通车”;三是坚持利益联结作用,通过就业定向的项目契约,促使相对贫困者的自身发展与产业发展的紧密螺旋关系的形成。

为此,在瑞安市政府及下属职能部门的积极协调下,瑞安学院根据上述三个作用机理,开展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实践,以“双元定向”成功组建产教融合型现代学徒制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班,实施可持续的产教融合扶贫。首先,结合瑞安教育局中高职衔接招生政策和企业实际人力资源规划,瑞安学院及合作的瑞安市中等职业学校、龙头企业共同制定招生细则,通过组织宣讲、企业参观、校园参观等形式,吸引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毕业生报名,并组织校企专家进行面试,招收满足企业需求并有相应技能特长或职业兴趣的扶贫对象,实现精准扶贫招生。其次,政企校方、学生及家长共同签订“双元定向”培养协议,明确学校、企业及扶贫对象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资助办法、毕业后待遇和就业承诺等内容,确定扶贫对象具有在校生与准员工的双重身份,形成扶贫对象与企业发展的利益联结体。最后,该合作机制在“双元定向”培养协议的基础上,提出“校内框架性培养+企业真实性实训”的校企共育培养方案,指导企业参与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将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扶贫对象的自身发展切实符合企业岗位的需要。

3.建立扶贫主体的资源整合机制:以“引企入校”融合三种模式

在后扶贫时代,扶贫工作要求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和相对贫困群体的长效致富,其重点就是提高相对贫困群体的职业能力、提升区域产业的发展。产业、职业教育、扶贫三方原有独立的运营模式无法单独实现贫困群体长效致富的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后扶贫时代的扶贫需求,需要进行融合,形成各主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教融合扶贫模式。

在产教融合扶贫的过程中,产业、职业教育、扶贫三方基于人力资本的高效利用与持续提升进行融合。产业可以把职业教育拓展为自身的人力资源部门,把扶贫对象引导为自身所需的人力资源个体,在顶层设计上考虑如何应用这些资源发展商业模式,从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职业教育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把产业资源融入教育资源,在顶层设计上考虑如何应用这些资源发展职业教育,进而将扶贫对象培育为岗位所需的人才,有效发挥商业模式在相对贫困者的人力资源培育上的作用。

为此,在瑞安市商务局、工商联的牵头协调下,瑞安学院与长城包装机械、名澳电子商务合作,探索“引企入校”,将企业经营实体移入学校,把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工作项目等事项有机融合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利用“校中企”的资源整合,实践产教融合扶贫模式的融合。首先,校企交融,共建实训基地。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资金、设备,在校内建设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基地资源共享,企业在基地中开展真实的生产运营、技术研发,并定期发布提供实践岗位,开展生产性实训。其次,招聘倾斜,实现精准扶贫。学校将生产性的实践岗位纳入贫困生勤工助学的岗位体系,校企共同引导相关专业的贫困生在课外时间参与基地的实训。生产性的实践岗位招聘采用校企共同选拔,适当倾向贫困生,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帮扶。最后,项目育人,实现优势就业。校企共同将生产性实践转化为具体的实训项目,并发布给实践岗位的学生,由其承担企业部分任务,实践解决生产运营、技术研发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提升扶贫对象的就业优势,以此持续提高扶贫对象的技术技能,最终实现商业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模式的融合。

四、结 语

从贫困治理的演化趋势来看,贫困治理重心由消除绝对贫困转变为缩小相对贫困,职业教育贫困治理的行动逻辑也随之发生变化。后扶贫时代,产教融合扶贫是我国相对贫困治理的有效举措,而扶贫、产业、职业教育的三种价值观、三种规律、三种模式的“三个三融合”是产教融合扶贫的要点。审视产教融合扶贫的实践经验,长效运行机制是实现产教融合扶贫“三个三融合”的关键。近年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瑞安学院与当地政府、区域产业互动互融,基于区域相对贫困治理特征的实然状态,围绕扶贫、产业、职业教育融合的必然需要,应然构建“应需就业”对接机制、“双元定向”合作机制、“引企入校”资源整合机制,达成“三个三融合”,形成了切实可行的产教扶贫合力。其经验可资借鉴。

猜你喜欢
瑞安市产教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浙江省瑞安市南方蔬菜种苗有限公司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瑞安市马屿镇清祥小学“融适三原色”课程方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杀鸡吓猴
老妈臭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