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空乘专业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
——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6-08 01:12元小佩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空乘升学高职

元小佩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0018)

空乘专业是民航服务业发展的产物,也是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专业。服务航空事业,实现蓝天梦想,是当代空乘专业学生的共同追求和就业目标。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航空业造成了巨大影响,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研究根据目前高职空乘专业学生现状,设计了浙江省高职空乘专业学生就业意愿问卷调查表,采集空乘专业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对国内民航服务业现状的了解情况、就业意愿、就业期待薪资、专业培养方案满意度、就业帮扶需求等,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以期缓解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焦虑,帮助学生重塑就业信心,为浙江空乘专业建设及推进就业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第一家开设空乘专业(2000年)的高校。该校空乘专业目前的浙江省首批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招生规模省内同专业最大(年招生500名、专业在校生约1 500名)。本研究以该校空乘专业学生为样本进行数据采集,于2020年3~6 月份,在大一、大二空乘班级群随机发放调查问卷705 份,回收有效问卷652 份,有效回收率为92.48%。调查对象中,男生222 人,女生430 人,大一学生321人,大二学生331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星开展调查,共设计25道自编题,主要涉及空乘专业学生的疫情观、就业观、能力观和就业帮扶需求四个方面。问卷从当前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期望及个人素养能力培养的需求出发进行设计,以便了解学生的真实就业意愿,并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及就业形势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与方式,满足空乘专业学生的能力提升需求及有针对性地调适部分空乘专业学生不合理的就业心态。

(2)访谈法。有针对性地与10 位空乘专业学生、5位空乘专业老师进行了面对面访谈。

(3)统计法。利用Excel进行统计与分析,利用Word处理图表,数据处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二、结果与分析

1.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与就业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服务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对当前及未来几年的就业将产生相当大压力;但仍有少数学生未关注到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业的影响,也没有意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状态。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服务业有很大影响的占61.50%(401人);认为只是有点影响的占比35.28%(230人);其余学生不置可否。在就业方面,认为形势严峻的占比64.72%(422人);认为还算正常的占28.53%(186 人);认为没影响的占6.75%(44人)。

2.就业目标与薪资期待

调查结果显示:就业目标明确的学生占42.18%(275 人),不大明确的占57.82%(377 人);计划就业的占58.74%(383人),计划其他出路的占41.26%(269人),其中升学18.87%(123人),创业9.51%(62人)。最理想就业单位方面,航空服务业占65.95%(430人),其中航空公司54.29%(354人),国内机场11.66%(76人);其他类别总占34.05%(222 人),其中,银行或星级酒店1.69%(11 人),高铁动车客服务员6.59%(43 人),政府单位或事业单位9.36%(61 人),高收入私企16.41%。月薪期待值方面,8 000元以上的占48.16%(314人),5 000~8 000元的占45.09%(294人),5000元以下的占6.75%(44人)。高职空乘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目标依然在航空服务业,且工资期待值普遍较高;但面对未来几年就业形势的压力与国内国际航空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态势不确定,不少空乘专业学生在就业上出现迷茫,从而转向区域高端服务业或政府部门,或是收入不错的私企,还有部分同学计划继续升学或自主创业。

3.对专业优势及专业课与市场需求契合度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空乘专业就业优势主要集中在形象气质、服务精神、口才交流、英语口语四方面能力的,各占89.88%(586 人)、72.55%(473 人)、77.30%(504人)、63.04%(411人);由此可见,他们对本专业优势的认识是准确到位的,即认识到空乘专业主要优势在于形象气质好、良好服务精神、口才交流能力强、良好的英语口语等方面。认为专业课与市场需求度完全相符、较相符、相符、不相符的,分别占15.34%(100人)、29.91%(195人)、52.45%(342人)、2.30%(15人)。总体上看,97.70%的空乘专业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专业课与市场需求契合度高。

4.对用人单位看重的因素与期望在校提升相关能力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空乘专业学生认为用人单位看重的主要因素有四项,分别是专业技能(69.79%)、品德修养(66.26%)、社会实践(65.49%)和学历(59.20%),而学校名气对就业的影响并不是很大(20.86%),选择其他的占7.21%。期望学校重点培养与提升的能力主要是交际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分别占86.04%、83.90%;此外,逻辑思维、应用分析、动手能力分别占68.87%、63.50%、55.67%,选择其他能力的占17.90%。由此可见,目前空乘专业学生对就业单位看重的要素和学校应重点培养的能力等方面的认识还是比较全面正确的,比较看重空乘交际交流能力及应用分析、动手解决问题的职业素养,并期望通过课堂与实践提升自己专业能力。

5.就业去向选择依据与未来个人发展计划

在就业去向选择依据方面,82.36%的学生选择了薪酬与福利,79.45%的选择了工作稳定性,66.41%的选择了未来的发展空间;选择工作自由度、符合个性能力特长的,分别占到58.28%、57.67%。值得关注的是,空乘专业学生选择去小城镇发展的意愿不强,仅占35.28%。调查对象多为2000 年后出生,生活富足,在校期间月均消费在2 000 元以上。空乘专业学生更是在着装、出行等方面要求更高,因此更期待未来就业后的高薪资回报。

6.就业成败原因认知与就业帮扶需求

在就业成败原因认知方面,认为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是自我能力的占79.91%,认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学历、能力、专业的,分别占59.66%、58.28%、52.91%;也有21.17%人认为就业困难是由个人因素造成的。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选择就业帮扶需求调查结果见表1。由表1 可知,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成败涉及多个综合因素,如学历、能力、专业与自我意愿;就业渠道呈现线上线下互补,就业关涉到家校合力、社会各资源的协调与融合,学生期望在校能得到更多的就业帮扶。

表1 就业渠道选择、对学院就业服务评价与就业帮扶需求

三、建议与对策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与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空乘专业学生在就业认知、就业目标选择、就业能力提升、就业保障等方面仍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就业形势教育外[1],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学校层面: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求职指导

(1)提升空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而空乘专业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年轻的空乘老师来自民航一线。他们虽有多年丰富的空飞服务经历,但并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培训,学历层次、教学能力与大学教师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航空一线老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团队以老带新,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努力提升整体教学水平。教师个人应积极努力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高职院校应该通过短期培养、教学评比、教学激励等手段督促教师成长成材。从多个层面夯实整个空乘专业的师资水平,提升授课技巧,吸引学生积极能动参与课程,促进教学互长,从而为提升空乘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师资保障。在课堂内教师要激发空乘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情景模拟、理论与实操相结合、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高职院校可实行“双班主任制”,让专业老师参与学生日常学习管理与指导,出台各种考核激励机制,通过真抓实干的行政考核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2)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空乘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有举办空乘类职业技能大赛,利用校内的实训室组织教学,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职业技能大赛主要是选择优秀的空乘专业学生参赛,比较小众,无法大范围推广到空乘专业学生全体。利用仿真实训的教学授受面广,能提升空乘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校企业合作,让空乘专业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工作实践中来,是最有效的检验课堂知识与提升专业技能的手段。高职院校可与航空公司开展紧密合作,如开展订单班、合作班,这样可以享用更多的航空合作实习资源。浙江高职院校可与省内的杭州萧山机场、宁波机场、温州机场进行合作,扩大空乘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训机会。高职院校空乘专业要借助大型高端的礼宾服务与安检服务提升空乘专业学生的专业实操技能,同时也为其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如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空乘专业学生参与过省、市两会及世界互联网大会、大型体育赛事的礼宾服务,并将参与杭州亚运会的服务工作。

(3)加强对空乘专业学生的灵活就业指导。目前,高职空乘专业一般学制3年,在校学习2年,第3年实习。总体上看,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少。学校可以考虑将职业生涯规划课贯穿于学习全过程,通过岗位模拟、市场影响、可能的职位调整、升级或升学等多方面实训,帮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动态规划未来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跟踪落实空乘专业学生的面试、就业等环节,积极鼓励空乘专业学生参加航空公司校招、社招,鼓励学生参加高铁公司、高端酒店的招聘,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及时灵活地开展面试技巧指导[2-3]。

2.个人层面:加强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现代社会是经济快速发展、信息知识不断更新的社会,空乘专业学生就业面临的变数与挑战较以往更多,只有培养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助其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广阔。空乘专业多数学生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的情况,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境富裕,缺乏吃苦耐劳精神。针对这些短板,学校要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习惯。可以班干部引导整个班级形成积极向上、友爱团结的良好班风,也可以寝室为单位打造诚信温暖、相互鼓励的“小兄弟”或“小姐妹”学习团。另外,借助图书馆、社团活动、讲座、校园文化节等活动营造翰墨飘香、自由广阔的第二学习课堂,拓展广大学生的知识与眼界,积极提升空乘专业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4]。

3.社会层面:多渠道提供升学、就业出路

(1)拓展办学空间,提供多途径升学渠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的规格不断提升。目前在民航公司服务的多数是高职毕业生,鉴于目前就业压力的影响与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今后空乘专业专科生选择继续升学提升学历的比例将会呈上升趋势。受访高职学生中,18.87%的学生表示将选择继续升学,而目前浙江省内职业院校空乘专业学生的升学途径单一、可选择余地很小,没有打通相关专业的专-本-硕的升学渠道。高职空乘专业学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学校继续升学,往往只能在与本校合作的几所本科层次的几个相关专业里进行升本选择。高职院校应该打破壁垒与机制、拓展办学空间,根据新时代空乘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建立起升学与求职的多渠道立交桥,让空乘专业学生根据自身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求职与求学之间多元选择,最终达成自我实现与社会发展的平衡[5]。

(2)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动,拓展线上线下多途径就业渠道。当下信息化社会,学校应该通过多种联系方式加强与省内外知名重大企事业单位的联动,为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拓宽路子。如在杭州的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萧山机场、省市事业单位、西子酒店、西湖国宾馆、黄龙饭店、阿里巴巴以及各银行单位等的合作,举办线上线下就业招聘会。空乘专业毕业班教师应该及时推荐各类招聘信息到班级群里,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就业,并倡导“先就业、后择业”理念,引导空乘专业学生在岗位上通过实干获得职业生涯的发展。高职院校可通过线上线下校园招聘,教师可通过微信群、QQ、电话、走访、当面指导等形式为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开展服务,促进空乘专业学生以服务业为主的多渠道就业的全面实现。

猜你喜欢
空乘升学高职
自然拼读法在高职空乘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空乘专业的探索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招生考试工作日程
2021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生体格检查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空乘礼仪对空乘人员素质的具体影响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