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究

2022-06-09 03:59蔡维效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摘要:"课程思政"作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力量和保卫护航。本文尝试分析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英语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与课程思政的切合处,研读教材内容特点,以牛津译林版高中《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 2 unit1:The Mass Media 中阅读板块Be a critical news reader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如何将“课程思政”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思政教育。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阅读教学设计;

引言

中国教育开启了新的征程,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总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思政教育在新时代尤为重要。当今学生应怀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坚定政治方向,懂得做人道理,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力量和保卫护航。习近平在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思政教育既要行之有效的又要润物细无声。所以,思政教育与学校其他课程之间的融合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英语作为高中的基础课程,课时多、时间跨度长。学生学习英语这一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接触和体验英语语言所承载的丰富文化价值观和不同思想体系。所以,英语教学应该也能更好地肩负着思政教育的职责与使命。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首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文化课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20)指导思想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良好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英语课程性质和指导思想就决定了英语课堂教学必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应顺势而为,与时俱进,切实做到教书和育人并行,融入课程思政。其次,这也是由英语教学特点决定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新时代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他国不同文化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还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语言所承载的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体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再者,随着社会全球化,每天不同信息铺天盖地,不同文化思想相互撞击,高中生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对外界的一事一物都会好奇感兴趣。面对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信息时代,而高中阶段的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思想不成熟,没有较为完善的价值观念和准确的判断、甄别能力,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思政教育尤为重要。同时高中阶段的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看问题往往会钻牛角尖,过分强调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面。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巨变,对家长、老师也会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通过课程思政和课堂教学的相结合,淡化教育痕迹,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也容易接受,事半功倍。因此“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是必要的。

二、高中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可行性

牛津译林版的高中英语教材是新时代“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为思政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首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更新了教学材料,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落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努力呈现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相关内容。《普通高中教科书 英语》从素材的选取上突出了课程思政理念,给课程和课堂教学的融合奠定了基础。

比如在《英语》选择性必修 1 unit2 The Universal Language 中,本单元分别涉及音乐的多个层面。 Welcome to the unit板块通过海报要求学生了解中西方两种典型乐器和杰出的音乐家以及其经典曲目。Reading板塊的语篇从交换生的角度中国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美国乡村音乐。在本板块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帮助学生认识音乐是一种无国界语言,通过欣赏音乐,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增强文化意识,并融入对学生美感和对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艺术审美,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在Grammar and usage板块中,讲述了“伯牙遇知音”的故事。同样,该教学内容也很容易与人际交往,如何结交朋友这样的主题教育相结合。同样,在 Unit 2 Sports Culture中,Reading板块的语篇是一篇网站文章,介绍了奥运会的发展历史,奥运名将的励志故事以及在奥运方面取得的成就。通过对该语篇的学习,帮助学生领会奥林匹克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几乎每个单元都可以和思政教育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淡化教育痕迹。

三、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

笔者尝试将“课程思政”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结合,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价值典范,并将其渗透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之中,让英语课程教学成为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心理特点出发,结合教材内容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中的知识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寻找思政教育的融入点,把思政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实现“无缝对接”和“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下面以《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 2 unit1:The Mass Media 中阅读板块Be a critical news reader的教学设计为例来探究思政课程和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

1.教材和学情分析。文章选用了对亨德森大厦失火同一事件两篇不同的报道,同一事件,不同时间和角度,两篇不同的新闻报道。第一篇,重点强调了消防人员面对火情反应迅速;第二篇侧重用数据体现火灾之严重,并给出火灾的初步调查结果。教师可以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分析了基于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之间产生信息差异甚至相矛盾的种种原因,并探讨如何批判性阅读新闻报道。通过这一主题的探讨,要培养学生成为一名有判断力的新闻读者。对待新闻信息运用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盲目相信,在充斥各种媒体信息的现代社会中学会批判性思考。

本教材所适用的对象是综合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断的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易于培养但英语基础相对来说参差不齐,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降低了任务的难度,小组协同合作。同时,在本节课之前,帮助学生对重点词汇进行学习,熟悉,降低阅读理解难度。

2.教学目标:(1)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两篇新闻报道关键信息并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2)理解两篇报道不同的背后原因和探究如何成为一名批判性阅读者;(3)学习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4)知道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

3.课堂教学设计。

步骤1:Pre-reading【第0-10分钟】

首先,教师问候过学生然后邀请学生观看一段关于How is life of Muslins in London?的新闻采访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记录要点并谈谈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在伦敦的穆斯林人的生活状况。然后,学生再观看该视频的拍摄真实过程,了解真相,通过对比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到眼见并不为实,意识到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大量新闻报道必须用批判的眼光去看,不能盲目相信,理解成为批判性性读者的重要性。

【设计说明】通过一段反映伦敦的穆斯林人的生活状况悲惨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同情心,然后展示真相,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中充斥各种各样的不实信息,引导学生学会甄别,努力成为一名有辨别力的读者。

步骤2:While-reading【第11-25分钟】

任务1: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篇新闻报道的标题,找出不同之处和各自特色,并对各个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预测。任务2:对文章进行跳读,查找列出两篇新闻报道的时间、火灾发生的地点、事故中死亡和受伤人数、救援情况和火灾原因。任务3:小组合作对两篇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篇报道的不同点甚至相互矛盾之处。任务4: 学生再次细读文本,并找出并讨论针对同一事件出现不同报道的原因。

【设计说明】通过读前对文章的预测,对两篇新闻报道内容的不同层次阅读、分组讨论,分析报道事实相矛盾的原因,引导学生学习从多角度来甄别信息,进行批判性阅读,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步骤3:While-reading【第26-35分钟】

任务1: 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询问学生平时是如何阅读新闻报道的,是否怀疑过新闻的真实性。任务2: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找出就如何阅读课文作者给出什么建议。任务3:观看一段视频(Think critically),听懂介绍,进一步了解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如何养成批判性思维。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将本课学习内容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将知识个体化和具体化,走出书本,走进生活,学以致用,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视频的引入进一步拓宽学生学习的宽度和加深深度。

步骤4:Post-reaing【第35-43分钟】

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当今网上热门报道如杭州保姆纵火案,引导学生运行所学知识,对报道的真假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

【设计说明】读后活动是对课本内容的拓展和运用,不仅检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而且学会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步骤5:Post-reading(homework)【第44-45分钟】

作业布置:将课堂讨论内容形成书面汇报。学生记录作业内容,若有疑问提出,当堂解决。

【设计说明】通过师生问答、生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文章内容,布置书面作业,达到由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转变,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

4.教学反思。 该教学设计在宿迁高等师范学校综合高中部20级2班课堂上实施, 80%左右的学生在课前预习,扫除单词障碍的前提下,可以扫读,略读,精读课文,完成各种教学任务。由于本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水平相对较弱, 一半学生无法在小组讨论中用英语表达。大约有70%的学生,可以完成一系列任务,并运用所学知识点很好完成课后作业,形成合格书面汇报,教学知识目标基本达到。本节课,笔者将培养学生的甄别信息能力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观看真假两段视频,小组讨论汇报等任务完成,相信学生以后对信息的接受会有一定辨别力。

四、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

笔者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总结经验,分析效果,形成了以下几点看法。1. 课堂教学以语言知识的传授,语言能力的培养为主,恰当融入思政教育,但不能喧宾夺主,将课程思政变为思政课程,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被比作盐,菜无盐则无味,盐多则坏菜。要做到适度。2. 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但很难直接明确评价其教育效果。思政教育应该是一个漫长的日积月累的过程,而非立竿见影。3. 要把握好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不能生拉硬拽,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寻找与学生生活学习有关并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完成它的语言教育功能同时,也要关注英语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和思想体系。所以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不应局限在词汇、语法、语篇的表层结构,还应在此基础上融入思政教育,给学生以正面引导。

引用文献

1. 雷思雨. 2019. 淺析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J].决策探索(下),(8):50-51.

2. 马晓蕾. 202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3. 李金辉. 2020. 将“课程思政”融入高中英语课程教学[J]. 英语教师(4):190-192.

作者信息:蔡维效(1977- ),女,汉族,江苏宿迁人,  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