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022-06-09 03:59刘卫国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高考

刘卫国

摘要:近年来,高考改革力度逐渐增大,而“新高考”对于高中教育来讲代表着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育人模式的变革,这一系列转变下各高中需要对教学管理方式加以创新,通过构建特色化的管理体系针对高中生群体开展全面化的教育服务,以此为其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素养提供基础保障。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新高考为背景,对高中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深入分析。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教育管理;挑战和机遇

引言:完善其科学的教育管理体系对于高中教育事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群体有更多自主选择权,其能够根据自身能力和想法自由选择学习课程,这一改变对传统教育体制带来极大冲击,但同时新高考也突破以往班级学习制,逐渐迈入走班学习体制,而这也为高中教育管理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管理的发展机遇

随着新高考推进愈发深入,高中生选择权利也更为突出,而这也使以往学习模式有所改变,并且走班制的出现使高中教学发展方向更加自主和开放。该背景下,高中教育也逐渐由“统一化教学”转向“全面且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另外,随着学生选择权增加,教师授课权和学校教育权皆会有明显提升,而这一转变也可为高中教育发展注入全新活力。除此之外,对于学生来讲,因高考科目范围扩大,其能够依据自身兴趣灵活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这种选择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升,同时也可其在投入更多学习精力和热情;从学校发展角度分析,新高考背景下,各高中能够根据自身特色设置教育管理模式,突出自身管理的不同之处,这样一来学校整体竞争力会有极大提升,也能吸引更多学生入校,以此促进学校更好发展[1]。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新高考制度下,高中教育管理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走班制实施问题,高考改革推进下,大部分高中皆已经逐渐转向走班制教学模式,这样一来班级管理职能会逐渐弱化,以往班级制教学中,学生评价管理、教学纪律以及学习管理等诸多方面皆是由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负责,但随着走班制实施,教师、教室以及学生皆不再以固定形态呈现,而这也需要有更为严格和全面的班级管理制度作为支撑[2]。另外,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可跟随自身心意选择学习内容,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喜爱度较高的课程出现教师资源短缺问题,反之,冷门学科却是教师资源充足,此问题会使高中学校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对于该问题需要尽快找出解决策略,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其次,高中生在选择学科科目时存在较大问题,新高考背景下,传统文理分科制度被打破,高中生除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必修课程外,剩余课程可根据自身兴趣与喜好自主挑选。通过计算方式发现各学科组合方式有20种以上,由此能够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并且这种自由选择的方式对高中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提升极为有利。但实际却是部分学生在选择学科项目时会存在一定功利性和盲目性,主要是高中生群体兴趣广泛,但却欠缺稳定性,以至于频繁出现课程调整状况;功利性特征主要个别学生并未以自身兴趣为依据,仅是为了能够获取更高分数,该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其学习动力,同时也会对教育管理工作实施效果有一定影响。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教育管理优化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

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主体则是教育管理者,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高中教育管理质量的直接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新高考背景下,教育管理者为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更多教育管理知识,提高自身学习意识与能力,同时也要对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进行系统化学习,了解最新的教育管理研究结果。只有当自身具备较强信息化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时,才能更好承担各种繁杂性的教育事务、提高管理成效。鉴于此,为促使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观念能够持续提升,各高校可主动与高校对接,学习全新管理理念和思维;或者学校也可邀请专业的教育管理专家入校开展培训课,整个培训过程可采用专题研讨、前沿讲座、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以此将培训学习应用性、实践性充分凸显[3]。具体的培训内容应涉及教育、教学管理、发展趋势、教育改革和校园等多项内容,以保证培训完整度。

(二)合理安排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安排应从三方面入手:首先高中学校应立足于办学目标以及学生特点等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影响教育管理的各项因素,科学落实国家所制定的课程教学方案,与此同时应对教学管理工作加以规划,确保最终设计的课程方案与高中生群体学习、成长规律完全相符。其次,应对学生自主选择权给予高度重視,可在科目选择前组织大型教育指导活动,让高中生通过该活动能够真正做到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选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课程组合模式;另外,待学生选定学科课程后,学校也应为其提供专业学习指导和高考指导,要最大程度避免其盲目选择而影响后续发展;最后,高中也应对各种关键性节点加以考虑,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例如,高考临近时间段学校应突出知识巩固重要性,并且在保证教学成效基础上,可以将选考课程教学时间适当延长,以确保必考和选考教学时间充足。

(三)优化教学管理模式

信息化时代来临,教育改革进程逐渐加快,各种信息化教育管理方式也层出不穷。在高中教育管理中将“互联网”技术引入不仅能够充分满足新高考改革的教育要求,同时也能深入促使高中教育管理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例如,学校可将正方教育管理系统引入,该系统综合性特征明显,各项功能突出,其中包括学生管理、教育信息、公共信息维护、成绩录入、学生综合信息、选课系统、毕业管理等诸多模块。除此之外,该系统也可在日常授课中加以运用,如高中生可通过登录系统观看相应教学视频,同时也可在线上完成作业,而教师利用系统功能则可完成作业批改,并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由此即可看出,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管理质量皆有明显提升。

(四)完善教学资源配置

教学资源配置完善是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该部分工作需要高中管理人员能够对各项教育资源详细划分,其中包括知识、人才、技术和财务等多个方面。其中知识资源属于高中教育的根本性资源,主要包含教育经验;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等;人才资源则是所有资源的核心部分,所指的是校内教师;而财务资源是教学实施的基础配置,该部分是硬件管理衡量的主要标准;技术资源即是应用型资源,其对高中教学质量提升有直接影响。这一系列资源完善与分配,管理者应结合教学需求以及学校后续发展方向进行针对性管理和划分,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避免资源浪费现象发生。

结论:综上所述,高考改革属于教育事业发展必然趋势,新高考背景下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有较大冲击,但同时也迎来全新发展机遇,而为满足众多高中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优化管理模式时应从提高管理者素质、工作水平、科学安排学科课程和完善教学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入手,做好相关应对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刚,孙佩轩,康建琴,秦旻.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公平性微观实践[J].教学与管理,2021(18):31-33.

[2]尹达.论“新高考”对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影响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0):15-18.

[3]陈如平,李建民.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J].中小学校长,2020(06):3-9.

猜你喜欢
新高考
因导引生 以生为本
以微专题为载体的地理新高考二轮复习策略探讨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
类文合观:新高考背景下的阅读奠基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