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患者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2022-06-10 09:06周贤位杨水秀肖文革刘改红
医学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螺旋体梅毒年龄段

周贤位,杨水秀,肖文革,刘改红

(1.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 贵阳 550005;2.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血透室,贵州 贵阳 550001)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引起全身性的慢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感染可造成人体多器官和神经系统的损伤,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已成为世界各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3]。目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Syphilis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法检测梅毒血清学是临床检验常用方法,也是梅毒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但其存在局限性,不是唯一的诊疗依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检查梅毒的患者123 950 例为研究对象,比较ELISA 和TRUST 检测的阳性率,旨在为本地区的梅毒治疗、防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5 年1 月-2019 年12 月就诊于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123 950 例就诊行梅毒血清学抗体检测的患者资料。年龄1 d~99 岁,其中男63 133 例,女60 817 例,剔除重复数据。

1.2 研究方法 使用伯乐680 全自动酶标仪,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购自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TRUST 诊断试剂购自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无菌采集患者静脉血于速凝管中,离心后取血清,由专业检验人员按试剂盒(ELISA 法和TRUST 法)说明书和仪器操作标准程序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按年份、样本来源、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分析ELISA 和TRUST 的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阳性检出率=阳性/总例数×100%;计数资料使用(n)和(%)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比较 ELISA 检测总阳性率高于TRUST 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03.338,P<0.05),见表1;两种检测方法不同年份阳性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41、11.935,P>0.05),见表2。

表1 梅毒血清学总阳性率比较(n,%)

表2 2015-2019 年梅毒血清学阳性率比较(n,%)

2.2 门诊和住院人群梅毒血清学阳性率比较 门诊人群的阳性率高于住院人群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618、248.766,P<0.05),见表3。

表3 门诊和住院人群梅毒血清学阳性率比较(n,%)

2.3 不同性别梅毒血清学阳性率比较 男性患者阳性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722、108.209,P<0.05),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梅毒血清学阳性率比较(n,%)

2.4 不同年龄梅毒血清学阳性率比较 在不同年龄段中,60 岁以上的阳性率最高,20 岁以下的阳性率最低,各年龄段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1.382、308.221,P<0.05),且阳性率随年龄增加有升高趋势,见表5。

表5 不同年龄段梅毒血清学阳性率比较(n,%)

3 讨论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亚种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4,5],人体感染梅毒后会出现免疫应答,产生相关抗体,主要包含梅毒螺旋体特异性的抗体及抵抗磷脂类的非特异性的抗体[6,7]。本研究显示,ELISA法阳性检出率高于TRUST 法。主要考虑有以下原因:ELISA 法检测血清内梅毒特异性IgG 抗体,准确率更高[8-10],但梅毒特异性IgG 抗体在治愈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存在,甚至终身阳性[11]。ELISA 检测结果可能受淋巴肉瘤、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丙型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影响。由于免疫紊乱或感染可使患者体内含有治疗性抗体、类风湿因子、嗜异性抗体、自身抗体、甲胎蛋白等,这些成分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易产生生物学假阳性反应[12]。TRUST 法检测血清内心磷脂抗体,心磷脂抗体一般在硬下疳4 周后才能检出,且比梅毒特异性抗体出现晚,在治疗过程中滴度逐渐下降,甚至转为阴性。心磷脂抗体检测操作简便,可直接判读结果,但TRUST 法难以检出早期梅毒、晚期梅毒和治疗后梅毒血清的抗体,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亦可能发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不能用一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来作为梅毒诊断的依据,需用ELISA 和TRUST两种方法联合检测;且实验室检测结果仅为辅助诊断,需结合患者冶游史、临床症状及体征综合考虑诊断。对于临床诊断不符合,仅实验室结果阳性者,需动态监测血清指标及病情变化,避免误诊。

本研究显示,门诊患者的梅毒血清学阳性检出率高于住院患者,可能与门诊检查多为皮肤科患者有关,且多因皮疹就诊,为排除梅毒所致皮肤损害行血清学梅毒检测。既往研究发现[13,14],男性比女性更易有不洁性行为。本研究发现男性患者梅毒血清学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考虑可能与男性性功能较活跃有关。梅毒血清学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20岁年龄段梅毒血清学阳性率最低,考虑是部分由母体胎盘传播的原因。30~60 岁阳性率较高,并且多集中在40 岁以上男性,该年龄段的男性处在性活跃期,社交活动多,接触感染的机会相应增加。>60岁年龄段梅毒血清学阳性率最高,考虑由于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可能干扰梅毒血清学检测,产生假阳性结果[15]。另外,老年人合并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基础疾病可能使机体产生抗类脂抗体或抗-TP 抗体的交叉抗原,导致梅毒血清学检出阳性[16]。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寿命的延长,除了既往隐性感染或老年人因生理原因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外,亦与老年人特别是老年男性的性生活需求比以前有所增加有关。此外,由于早期检验方法的特异性不高,以及梅毒感染后潜伏期长,而且存在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隐性梅毒,或者抗生素的使用等多种原因,使得不少老年梅毒感染者成为无症状临床治愈,但未能达到真正临床治愈;该类患者暴露时间延迟至老年,表现为老年梅毒增多的现象[17]。

综上所述,梅毒血清学阳性率门诊高于住院,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应加强预防梅毒的措施和宣传力度,加大对普通人群的梅毒血清学筛查,及早发现梅毒患者并治疗,有助于减少梅毒传播与流行。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风险。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监测梅毒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诊断依据,阳性结果仅提示所检测的标本中有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和(或)抗类脂质抗体的存在,不能作为患者感染梅毒螺旋体的绝对依据;且梅毒血清学在不同患者的表现特点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临床表现以及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分析。

猜你喜欢
螺旋体梅毒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预防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从认知角度看不同年龄段儿童音乐学习能力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