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导游专业课程学习设计

2022-06-12 03:27薛冰洁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摘   要]课程思政是一种“大思政”教育理念,是一种“思政+”思维方式,是一种“思政化”评价要素。建设课程思政的目的是真正实现“四全育人”,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文章重点论述了以下内容:基于课程思政的导游专业课程学习设计,应立足“大思政”学习目标、深挖“思政+”学习资源、构建“思政化”学习评价。

[关键词]课程思政;导游专业课程;学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9-0079-03

课程思政是指立足于课程教育形式,以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课程“四全育人”格局为主要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旨在推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融合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四全育人”,顾名思义,“全”指全部、全面,表明动员一切能动员的力量;通过分析其内在意蕴,笔者认为其本质在于协同,即按照预定计划调动全部资源实现有效运转从而发挥更大的教育力量。课程思政将专业课程中隐性的思政教育目的显性化,让学生明白专业知识技能的价值意蕴,明白“学什么”与“为什么学”和“学来做什么”的终极意义。因此,“四全育人”理应成为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理路。笔者以为,基于课程思政的导游专业课程学习设计,应立足“大思政”学习目标、深挖“思政+”学习资源、构建“思政化”学习评价,以有效提升课程的育人质量。

一、立足“大思政”学习目标

课程思政是一种“大思政”教育理念。所谓“大思政”,就是把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融入育人的各门课程、各个环节、各个细节中。“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立德树人要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这实际上明确了“立德树人”这一“大思政”学习总目标。

众所周知,每一门课程都负有思政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导游专业课程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层面上说,导游专业课程就是一门“大思政”课程。教师要做的就是密切导游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之间的联系,使导游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互促互进的协同效应。基于这一认识,教师在设计导游专业课程的相关学习目标时,务必要树立“大思政”意识,以“立德树人”这一“大思政”学习总目标为引领。

(一)“导游业务”课程课题:地陪导游接站服务规范

本课中,笔者设计了如下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熟练掌握地陪接站服务程序的相关知识,熟知接站工作的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学生能学会致欢迎词和沿途导游的方式,初步掌握地陪带团技巧,并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的服务意识和地陪带团能力。

3.思政目标: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完成模拟接站工作,体验成功的乐趣,并由此激发对导游职业的热爱。

4.创新目标:学生能在具体的实践中创作出富有个性的欢迎词和吸引游客的沿途导游讲解词。

(二)“江苏导游基础知识”课程课题:常熟旅游资源

本课中,笔者设计了如下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熟练掌握常熟市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2.能力目标:学生能灵活准确而又熟练地讲解常熟市丰富的旅游资源。

3.思政目标:学生能热爱常熟市,热爱常熟市的旅游资源。

4.创新目标:学生能结合常熟市的旅游特色资源创作向全世界推介常熟市的新名片。

与传统的把思政课作为育人主渠道的观念不同,课程思政将所有课堂都作为育人渠道,旨在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落实课程思政的上佳策略就是明确课程思政目标,用“思政思维”审视专业课程,把握专业课程整体的思政方向。上述目标设计的意蕴正在于此。

二、深挖“思政+”学习资源

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政+”思维方式,当然也是一种绝佳的学习设计艺术。“如何培养人”是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如何培养人”涉及学习资源的挖掘。一般认为,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主要包括信息、材料、设备、人员、场所、资金等。在深挖“思政+”学习资源的过程中明确,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2017年8月教育部頒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规定的德育内容,如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当然,还可融入职业文化教育、工匠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和劳动教育等。这样做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众所周知,每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作为导游课程的专业教师,一定要具有敏锐的捕捉意识和超强的挖掘能力。个人认为,找出导游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暗合关系,将其用摆事实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便是“思政+”思维。在挖掘导游专业课程学习资源时,应关注“立德树人”这一育人总目标。在不改变导游专业课程本质属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课程思维,提炼导游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基因和文化元素,将“立德树人”渗透到知识讲解、活动实践的全过程。

下面以“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中的《回族》一课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课中,笔者设计了两个小活动,引领学生深挖“思政+”学习资源。

[活动一]回望历史名人,培养家国情怀

回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千百年来与其他民族一起构建了璀璨的中华文化。回族从古至今涌现出很多杰出的人物,创造过辉煌的历史。课中笔者组织学生上网搜集回族历史名人及其主要事迹(如表1),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

[活动二]体验特色风味,增进民族认同

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往往与国家认同是重叠的,但是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认同是较民族认同更高层次的认同。在本课教学前,笔者请部分学生去常熟本地正宗回民开的兰州拉面馆做体验,并制作相关活动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师生共享。这就涉及“汉族与回族之间怎样友好交往”这一重要的“大思政”主题。体验前学生个个都做足了功课,从历史发展、人口分布等方面总结了回族的基本概况,还探究了与回族有关的建筑、美食、乐舞、民俗等,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回族这一少数民族,并学会与回民友好交往,充分树立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观念。

上述设计,不是导游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物理相加,而是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该课程里有“思政内容”,但学生并不感觉唐突;该课程里有“思政味道”,但学生并没有感受到刻意的“说教感”。这是因为他们产生了情感共鸣,进而能自然而然地接受一切。正如贺星岳教授说的那样,挖掘专业课程内容当中的“思政元素”,找到思想政治与专业知识的具体契合点,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力求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步引领、无缝对接。

三、构建“思政化”学习评价

课程思政不仅是一种“大思政”教育理念,是一种“思政+”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思政化”评价要素。有人说:“课程思政是一艘宝船,一定要靠上学科专业一线教学的岸。”当前,专业课程教师需要构建可操作性强的“思政化”学习评价,重点解决“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以使课程思政有效落地。笔者以为,学生是课程“思政化”最直接的感受者、获益者。我们不妨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聚焦点和着力点,从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践认同等不同层次,从师与生、教与学、学与用、知与行等多个方面,采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理念+行为等多种模式,科学评估课程的育人效果,促使学生在思想上健康向上、在学习上全力以赴,充满正能量。表2为笔者绘制的基于课程思政的导游专业课程育人效果评价表。

此评价表重点关注导游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思政化”學习目标及课程思政学习内容,能展现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师可将相关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后续的导游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教书与育人的协同度。教师在评价时应侧重育人效果的评价,以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效落地。笔者以为,对一门课程“思政化”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是对原有课程评价指标的整合,而不是与原有课程评价指标相脱离。一门课程的“思政化”,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应牢牢把握对授课学生的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总之,基于课程思政的导游专业课程学习设计,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模板,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应立足“大思政”学习目标,深挖“思政+”学习资源,构建“思政化”学习评价。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应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中职学生的成长规律。为此,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贵在融入自然。要有如糖溶水、如盐入味的效果。将思政元素融入导游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是有效提高育人水平。如果强行将一些思政教育的内容嫁接到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容易造成思政教育内容与课程知识“两张皮”,效果会适得其反。第二,重在贴切严谨。教师在做学习设计时,如果吃不透、拿不准相关的思政理论知识,一定要去研究相关的文献,或向思政教师讨教,以确保讲解严谨贴切。第三,妙在画龙点睛。一堂课、一个学习环节到底融入多少思政教育内容合适?现实生活中,思政教育内容无处不在,许多都可以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但并非融入得越多越好。思政教育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如果运用恰当、适量,在紧要处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产生上佳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张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09-11(001).

[2]  余有贵,王放银,伍强,等.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中把好“三道关”:以《酿酒工艺学》为例[J].高教学刊,2019(4):194-196.

[3]  周云华,王孝岚,薛冰洁.教学设计原理与策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

[4]  张烁.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01).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