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策略

2022-06-12 04:26张宪伟
民族文汇 2022年2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张宪伟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索任务,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意识,适时传授一些自主探索方法,以提升其学习效率。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意识都比较欠缺,教师对此需要有理性分析和把握,借助更多学习辅助手段,创设自主探索氛围,对自主探索活动展开精心设计和组织,以全面提升其自主探索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索能力;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及应用能力有限,再加上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较强,因此在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数学学科中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与生活中具体的物体衔接起来,通过具体情境的創设,将数学趣味化、生活化,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

一、教师转变思想是重要前提

在学科教学中,教师的教育价值观,也就是教育思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或者支撑其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教师教学行为改变的重要前提就是要转变思想。实际上,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依然在影响着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他们担心学生学不懂、学不会,或者是知识积累不够,因此还在坚持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师完全掌控课堂,导致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要么是被动地听,要么是被动地做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严重的依赖感,自主意识逐渐下降,在学习中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也会逐渐下降,学习被动,尤其是在遇到新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的状况,这与新课改要求的生本理念严重相悖。针对这些状况,教师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特别是要进行思想的转变,这可谓是重中之重。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紧跟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要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不仅要提升专业素养,更要重视对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教师要根据新时期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学习和研究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变“教”为“导”,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引导者角色。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把握好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习规律,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契合学生的需求。同时,教师要根据最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认真学习新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方法。正如新课改所强调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只有教师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够在教学行为上做出调整,更加尊重学情,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落到实处。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准确把握自身角色,即教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导。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学习成果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教师需要了解更多的新知识,知晓最新的教育动态,以终身学习的理念为指导,时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服务好学生的学习。

二、营造良好氛围以激发学生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需要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动”起来,这就要改变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师要给学生营造有利于其参与数学课堂的氛围,既包括学习的外部氛围,也包括学生内在的心理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积极地进行探索性、探究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外部氛围的营造上,小学数学教师要在保证课堂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努力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此过程中,教师

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结合学生的需求适时适度地给学生答疑解惑;耐心对待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的探索;对于学生探索过程中的亮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信心。教师要全面渗透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上、技能上有所收获,在方法上有一定的积累,在情感认识上有所提升,这样才能够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学生学习心理上,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所导致的对自身自主探索的不自信,教师一方面要重视思想上的引导,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打造富有个人风格或者个人魅力的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程、数学教师的魅力,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其次要在课下关注学生,对于学生要亲切,富有爱心和耐心,特别是当学生需要帮助时一定要全力以赴,用师爱去感动学生,发挥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

三、重视习惯养成,提高学生探索实效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基本保障,也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前提。因为习惯影响行为,行为影响效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减少学生的依赖心理,而探究则是学习效率的保障,这些都需要良好的习惯作为保障。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一般来说,学生的自主探索主要是在课上,因此课前的准备是必需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预习,而不是盲目地看书,每节课的预习可以以导学案的方式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在课上,学生探究之前一般需要教师做好铺垫和引导,使学生学会听课,提高听课的效率。具体来说,学生不仅要学会听,还要动脑思、动手做,这样才能够提高自主探索过程中的有效性。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即总结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这样学生的探索实效才会提高,自主探索能力才会提升。

四、结语

数学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对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现实意义。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围绕学生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利用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展开教学调度,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都能够形成丰富学习助力支持。小学生自主探索能力比较有限,教师结合学生学习诉求特点做组织安排,能够提升其组织调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秀林.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18).

[2]胡文辉.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J]. 广东教育 ( 综合版 ),2021(03).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